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断面小净距大帽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被引量:92
1
作者 张国华 陈礼彪 +3 位作者 钱师雄 蔡光远 吴超凡 李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9-496,共8页
结合大帽山隧道的工程实践,通过围岩内部位移、拱顶沉降、围岩压力和锚杆应力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围岩的稳定性。阐明分导洞开挖时围岩内部位移的变化趋势、特点及位移场,相邻导... 结合大帽山隧道的工程实践,通过围岩内部位移、拱顶沉降、围岩压力和锚杆应力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围岩的稳定性。阐明分导洞开挖时围岩内部位移的变化趋势、特点及位移场,相邻导洞施工时的相互影响,围岩与支护结构间的相互调整变形机制,拱顶沉降捕捉的变形小于围岩实际变形的原因,支护结构的压力和锚杆应力状态及其与围岩位移的变化关系。监测结果表明,大断面小净距隧道Ⅴ级围岩段的破碎带采用现有的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是可行的,围岩变形可控,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显著,围岩基本稳定。研究的方法、分析和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 双侧壁导坑 围岩变形 结构应力
下载PDF
铝合金模板体系施工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77
2
作者 刘雪红 程海寅 +1 位作者 陆建飞 夏伟强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9-82,104,共5页
铝合金模板体系是一种新型模板体系。本文通过铝合金模板体系在武汉复地.东湖国际项目和广东文冲万科项目的应用实例,对其应用特点、工艺原理、注意事项、操作要点及其经济效益做了分析对比。实践表明,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在节能环保、... 铝合金模板体系是一种新型模板体系。本文通过铝合金模板体系在武汉复地.东湖国际项目和广东文冲万科项目的应用实例,对其应用特点、工艺原理、注意事项、操作要点及其经济效益做了分析对比。实践表明,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在节能环保、改善文明施工的同时,更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及全方位节约成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 铝合金模板 施工技术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针对大规模训练集的支持向量机的学习策略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红莲 王春花 +1 位作者 袁保宗 朱占辉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5-719,共5页
当训练集的规模很大特别是支持向量很多时 ,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 ,寻优速度非常缓慢 ,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样本集的学习策略 :首先用一个小规模的样本集训练得到一个初始的分类... 当训练集的规模很大特别是支持向量很多时 ,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 ,寻优速度非常缓慢 ,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样本集的学习策略 :首先用一个小规模的样本集训练得到一个初始的分类器 ,然后用这个分类器对大规模训练集进行修剪 ,修剪后得到一个规模很小的约减集 ,再用这个约减集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分类器 .实验表明 ,采用这种学习策略不仅大幅降低了学习的代价 ,而且这样获得的分类器的分类精度完全可以与直接通过大规模样本集训练得到的分类器的分类精度相媲美 ,甚至更优 ,同时分类速度也得到大幅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学习策略 大规模训练集 分类器
下载PDF
摩擦型能源桩荷载–温度现场联合测试与承载性状分析 被引量:68
4
作者 路宏伟 蒋刚 +4 位作者 王昊 洪鑫 史春乐 龚红卫 刘伟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42,共9页
能源桩集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桩基于一体,桩基承载性状受荷载–温度耦合作用而不同于常规工程桩。开展了昆山某摩擦型能源桩工程的荷载–温度现场联合测试,测试了多级荷载水平与不同换热工况下桩身的温度、应力分布及桩顶位移变化,整理... 能源桩集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桩基于一体,桩基承载性状受荷载–温度耦合作用而不同于常规工程桩。开展了昆山某摩擦型能源桩工程的荷载–温度现场联合测试,测试了多级荷载水平与不同换热工况下桩身的温度、应力分布及桩顶位移变化,整理得到桩身的附加温度荷载、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分析了摩擦型能源桩荷载–温度作用下的承载性状与荷载传递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能源桩的温度变化将引起附加温度荷载,桩身轴力和附加温度荷载分布特征和桩顶荷载作用、桩端约束有关,承载性状不同于单一荷载作用下的工程桩。加热工况引起桩身上、中部多处出现负摩阻力,但荷载的增加有利于减小升温引起的负摩阻力效应;制冷工况下,桩端附近产生负摩阻力,能源桩荷载传递特征受荷载–温度耦合作用而改变。设计荷载作用下,能源桩顶加热时隆起而制冷时下沉,加热工况引起的桩顶位移在停止加热回温后可基本恢复,但制冷工况引起的桩顶位移在回温后会导致桩顶产生附加沉降,荷载–温度耦合作用也引起了能源桩沉降性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型能源桩 荷载–温度现场测试 热交换工况 负摩阻力 温度附加沉降
下载PDF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浅见 被引量:56
5
作者 洪军 薛淑华 赵雪峰 《辽宁建材》 2004年第2期70-71,共2页
本文从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政府监督机构等参与建筑活动各主体角度分别阐述了各主体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质量 工程监理 政府监督机构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9
6
作者 陈宙翔 叶咸 +2 位作者 张文波 郭彪 方留杨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7-267,270,共12页
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具有极高隐蔽性和危害性,传统的接触式勘察方法难以有效调查震后位于公路两侧高陡斜坡体上的危岩崩塌体。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采用无人机超低空采集高位危岩体的高清影像数据,构建三维... 强震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具有极高隐蔽性和危害性,传统的接触式勘察方法难以有效调查震后位于公路两侧高陡斜坡体上的危岩崩塌体。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采用无人机超低空采集高位危岩体的高清影像数据,构建三维空间模型,从而提取危岩体特征参数,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无人机对某高速公路危岩崩塌地质灾害路段进行调查,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成果进行分析,明确调查区19处危岩崩塌体特征和崩塌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评价典型崩塌体稳定性。并且使用RocFall软件模拟分析典型危岩体崩落运动轨迹,研究高位危岩崩塌对公路的危险性。研究成果对强震区山区公路高位危岩崩塌勘察、稳定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测量 高位危岩体 崩塌 稳定性
下载PDF
浅埋隧道爆破开挖及其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高文学 颜鹏程 +2 位作者 李志星 魏鹏巍 侯炳晖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153-4157,共5页
以密兴路火郎峪隧道工程出口段开挖为研究背景,进行隧道爆破开挖和地表振动监测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沿隧道开挖方向,自成形隧道区向未开挖区,地表爆破振动速度逐渐降低;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波传播规律与其断面尺寸、隧道埋深、... 以密兴路火郎峪隧道工程出口段开挖为研究背景,进行隧道爆破开挖和地表振动监测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沿隧道开挖方向,自成形隧道区向未开挖区,地表爆破振动速度逐渐降低;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波传播规律与其断面尺寸、隧道埋深、开挖方法以及围岩地质条件等有关。(2)掏槽孔爆破振动控制是降低浅埋隧道振害的关键,使用多级小楔形掏槽能有效改善爆破振动效应与破岩效果。(3)全面监控浅埋隧道掘进爆破振动效应,优化爆破参数,能有效控制爆破减振害,提高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隧道 爆破开挖 振动监测 减震技术
下载PDF
居住空间分异初探 被引量:29
8
作者 叶迎君 《规划师》 2001年第3期94-97,共4页
阐述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分析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和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居住区的规划管理、房地产的引导控制、社区的建设服务等措施,对居住空间分异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我国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空间分异 规划管理 房地产 社区
下载PDF
深圳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线引起的结构变形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江华 殷明伦 +2 位作者 江玉生 孙正阳 吴全立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4-202,共9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加密,新建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盾构近距离上跨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的影响问题,比常规地铁隧道施工更为复杂。文章针对深圳地铁新建9号线双线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1号线隧道,形成双层...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加密,新建地铁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盾构近距离上跨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的影响问题,比常规地铁隧道施工更为复杂。文章针对深圳地铁新建9号线双线盾构隧道近距离上跨既有1号线隧道,形成双层隧道四线叠交的特殊工况,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自动化监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盾构隧道上跨施工引起的既有线水平和竖向的变形规律,并分析了土压力对既有线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场自动化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上跨施工时,先行隧道开挖对既有线的影响大于后行隧道;既有线竖向整体呈现上浮状态,最大累积上浮量为2.2 mm;既有线的水平偏移与盾构推进方向一致,最大水平偏移量约为1.4 mm;土压力对既有左右两线水平位移的影响大致相同,水平位移随土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土压力对既有左右两线的竖向位移影响不同,随着土压力的增加,既有线左线的上浮量逐渐减小,而既有线右线的上浮量不断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地层条件下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结构的设计与工程施工控制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铁 叠交隧道 近距离 上跨施工 既有线 变形
下载PDF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杨艳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14期58-5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高要求的同时,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也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对于生态平衡和人们所居住的生活环境的问题逐渐显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高要求的同时,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也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对于生态平衡和人们所居住的生活环境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引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本文就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创新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9
11
作者 赵敏华 李莉 呼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92-96,共5页
使用传统的有线水质监测系统进行水环境污染检测时,存在监测点数量多、监测时间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对被监测水域进行水质参数的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Zigbee网络进行... 使用传统的有线水质监测系统进行水环境污染检测时,存在监测点数量多、监测时间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对被监测水域进行水质参数的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Zigbee网络进行汇总及处理,并经过GPRS网络及时地远程传送给监管部门,从而实现对河流水质情况的实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水质监测系统的软硬件电路设计进行介绍,并实现对系统的软硬件连调。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组网要求,可较好地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数据采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技术 CC2430芯片
下载PDF
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高文学 孙文龙 +3 位作者 周文旭 付萍 邓洪亮 张洋洋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以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进口段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分布以及浅埋偏压段反压回填稳定土后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 以密兴路改建工程火郎峪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进口段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分布以及浅埋偏压段反压回填稳定土后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一些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围岩变形 反压回填 数值模拟 施工监测
下载PDF
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37
13
作者 龙江 《门窗》 2015年第4期78-78,80,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改造工程的兴起,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营造法式》的出现,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于近代,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改造工程的兴起,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营造法式》的出现,但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于近代,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精细化分工,建筑企业也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作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创新 模式
下载PDF
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4
作者 吴麟 张伟伟 +1 位作者 葛晓敏 唐罗忠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3,共7页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导致其成活率下降,生产力降低;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导致其成活率下降,生产力降低;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文中从植物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期对植物抗性研究和农林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淹水胁迫 响应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厨余垃圾处理热点回眸 被引量:37
15
作者 蒋建国 耿树标 +10 位作者 罗维 江燕航 高语晨 陈哲红 杨国栋 兰天 孟园 鞠彤瑶 韩思宇 沈鹏飞 向虹霖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1-276,共16页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及其处理处置凸显出诸多问题。梳理了中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现状、厨余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重点回顾了厌氧消化、堆肥、生物干化、腐生生物养殖和物理预处理等几项关键的厨余垃圾处...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及其处理处置凸显出诸多问题。梳理了中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现状、厨余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重点回顾了厌氧消化、堆肥、生物干化、腐生生物养殖和物理预处理等几项关键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在2020年取得的研究进展,整合了技术研究热点和相关工程案例,为中国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 资源化 减量化
原文传递
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陈斌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11期152-152,158,共2页
文章首先从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入手,积极探讨了影响项目管理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施工环境因素和机械设备、人为因素的讨论,然后从这两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创建优良的施工环境,提高机械设备及人为管控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首先从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入手,积极探讨了影响项目管理的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施工环境因素和机械设备、人为因素的讨论,然后从这两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创建优良的施工环境,提高机械设备及人为管控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现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施工管理 因素 对策
下载PDF
盾构近始发端头下穿既有地铁线路的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吴全立 王梦恕 +2 位作者 朱磊 董新平 孙正阳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42,共9页
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时会引发交汇段地表沉降叠加,对既有地铁线路运营安全产生威胁。文章以深圳地铁9号线梅村—上梅林区间盾构施工为例,针对盾构在近始发端头下穿施工时存在的建压困难、沉降控制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 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时会引发交汇段地表沉降叠加,对既有地铁线路运营安全产生威胁。文章以深圳地铁9号线梅村—上梅林区间盾构施工为例,针对盾构在近始发端头下穿施工时存在的建压困难、沉降控制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等难题,采用了始发段钢套筒保压、克泥效充填盾构间隙、辅助注浆纠偏、风险分区管理、自动化实时监测以及理论分析等综合技术措施及管理手段,顺利通过了既有地铁线路下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始发 下穿地铁既有线 沉降 综合施工技术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浅议工程项目的动态成本管理 被引量:31
18
作者 胡举印 唐军 +1 位作者 阎国平 袁剑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4期49-50,共2页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提出了全面造价管理和动态成本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分析了这两种管理模式的作用及结合两种模式进行管理的优势。
关键词 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 全面造价管理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投标报价工作浅议 被引量:28
19
作者 贾雪丽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 计价方式 工程招投标方式 建设工程 工程造价 报价
原文传递
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及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杨泽艳 周建平 +2 位作者 王富强 吴毅瑾 孙永娟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45,63,共6页
摘要: 程特性及本构关系、变形特性及渗透稳定性、抗震安全性及措施方案、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结果表明,按照特等工程、特级建筑物设计安全标准,建设超高面板堆石坝是安全可靠、风险可控的。... 摘要: 程特性及本构关系、变形特性及渗透稳定性、抗震安全性及措施方案、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结果表明,按照特等工程、特级建筑物设计安全标准,建设超高面板堆石坝是安全可靠、风险可控的。研究提出的相应设计安全标准和安全控制指标可供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安全评价 坝体设计 变形特性 抗震措施 安全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