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培养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磊 李淑娟 +1 位作者 徐云刚 詹亚光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以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组合对繁殖系数和生长的影响,适合绒毛白蜡离体繁殖的培养基为WPM培养基,胚萌发率为100%,4—5天萌发成幼苗;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BA4.0.6.0mg/L+NAA2.0mg/L,分化率为39... 以绒毛白蜡成熟胚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组合对繁殖系数和生长的影响,适合绒毛白蜡离体繁殖的培养基为WPM培养基,胚萌发率为100%,4—5天萌发成幼苗;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BA4.0.6.0mg/L+NAA2.0mg/L,分化率为39.29%,平均增殖系数为3.59;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mg/L,生根率达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白蜡 离体培养 茎段
下载PDF
植物次生生长相关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薛英喜 魏建华 +1 位作者 姜廷波 王宏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650-7655,共6页
林木的次生木质部是重要的再生生物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MYB转录因子在次生壁合成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主要的次生壁合成相关MYB转录因子已被分离鉴定。AC顺式作... 林木的次生木质部是重要的再生生物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MYB转录因子在次生壁合成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主要的次生壁合成相关MYB转录因子已被分离鉴定。AC顺式作用元件是MYB转录因子与木质素合成基因结合的重要元件。该研究综述了MYB转录因子结构及进化,介绍了转录激活因子与抑制因子如何调控次生壁的合成,并对MYB转录因子的转录后修饰、进化的保守性及其转录调控网络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转录因子 次生生长转录调控网络 AC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后修饰 进化保守性
下载PDF
几种影响水曲柳嫁接成活与生长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桂芹 王金国 +3 位作者 姜秀煜 姚盛智 闫朝福 詹亚光 《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水曲柳的最佳嫁接方法为舌接法,其次为劈接和贴接;在本试验地5月均适于嫁接,最佳嫁接时间为中、下旬(2005年结果),高生长也达到最大;舌接带顶芽接穗嫁接成活率(97.2%)显著高于无顶芽接穗(43.1%),当年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水曲柳接穗嫁接... 水曲柳的最佳嫁接方法为舌接法,其次为劈接和贴接;在本试验地5月均适于嫁接,最佳嫁接时间为中、下旬(2005年结果),高生长也达到最大;舌接带顶芽接穗嫁接成活率(97.2%)显著高于无顶芽接穗(43.1%),当年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水曲柳接穗嫁接成活率雌株(87.2%)高于雄株(79.2%),但生长量相反;不同无性系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及当年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高砧嫁接成活率与低砧嫁接差异不显著,但接穗当年平均高生长低于低砧嫁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嫁接 成活率 高生长
下载PDF
通过愈伤组织培养诱导的五味子的药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剑 郭敏 +4 位作者 李开祥 田野 朱晓宇 黄涓 杜兆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了选择能够适用于悬浮培养生产愈伤组织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最佳外植体,以北五味子实生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MS、B5和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同时采用HPLC法对愈伤组织中的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根、茎段... 为了选择能够适用于悬浮培养生产愈伤组织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最佳外植体,以北五味子实生苗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MS、B5和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同时采用HPLC法对愈伤组织中的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根、茎段、叶片、愈伤组织和种子等不同组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5培养基比较适用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最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为B5+NAA0.2 mg/L+6-BA 1.0 mg/L。切片分析发现,五味子愈伤组织的细胞来源于韧皮纤维以内和木质部以外的这部分细胞,这里即为愈伤组织的起源部位;愈伤组织外形似一朵蘑菇;随着愈伤组织的不断发育,其体积逐渐增大。五味子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诱导起动期、分裂期及形成期这3个时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最高的是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愈伤组织 组织学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胡杨PeREM6.5调控拟南芥水分胁迫耐受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思源 张会龙 +5 位作者 尧俊 张莹 赵楠 赵瑞 周晓阳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51,共12页
【目的】Remorin蛋白是广泛存在于苔藓、裸子和被子植物中的蛋白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remorin抵御非生物胁迫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前期研究发现抗逆树种胡杨的remorin 6.5(REM6.5)可通过增强... 【目的】Remorin蛋白是广泛存在于苔藓、裸子和被子植物中的蛋白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remorin抵御非生物胁迫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前期研究发现抗逆树种胡杨的remorin 6.5(REM6.5)可通过增强质膜质子泵活性提高植物耐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胡杨PeREM6.5在植物耐受水分胁迫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抗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方法】以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OE1和OE2)、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对照(VC)拟南芥为试验材料,对各基因型拟南芥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包括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以及复水处理,从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了胡杨PeREM6.5在拟南芥干旱胁迫中的响应机制。【结果】甘露醇处理后,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的存活率、根长显著高于WT和VC,并且在渗透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较小,这些表型差异主要与转基因拟南芥水分吸收、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强有关。甘露醇处理后,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水通道基因AtPIP1;2和AtPIP2;1的表达量提高。甘露醇处理诱导WT和VC根细胞积累H2O2,对细胞膜造成氧化伤害。转基因株系在甘露醇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表达量显著上调,能维持较高的POD和CAT酶活性,清除H2O2及其对细胞膜造成的损伤。在土壤干旱处理9 d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低于WT和VC,复水后叶绿素含量恢复程度较高。另外,PeREM6.5转基因株系在干旱胁迫下维持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的能力增强。【结论】过表达胡杨PeREM6.5基因提高了拟南芥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PeREM6.5 拟南芥 渗透胁迫 干旱胁迫 耐受机制
下载PDF
苏打盐碱胁迫对西伯利亚白刺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志强 李庆贱 +4 位作者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7,共7页
采用盆栽方法,对西伯利亚白刺进行苏打盐碱胁迫,并对其生长、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中的土壤盐碱含量能促进西伯利亚白刺生物量、苗高绝对生长量的增加,在土壤盐碱含量为0.2%时,生物量达到最大,比对照... 采用盆栽方法,对西伯利亚白刺进行苏打盐碱胁迫,并对其生长、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中的土壤盐碱含量能促进西伯利亚白刺生物量、苗高绝对生长量的增加,在土壤盐碱含量为0.2%时,生物量达到最大,比对照提高27.3%;在高土壤盐碱含量下,净光合速率(Pn)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叶片含水量(LWC)和叶绿素(Chl)含量下降是导致Pn下降的部分原因;胞间CO2浓度(Ci)上升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气孔不均匀性开闭造成的;叶片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土壤盐碱含量提高,先降后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变化不显著,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可以通过提高Car含量来保持较高的NPQ。生物量与Pn、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表观CO2利用效率(CUE)、气孔限制值(Ls)、PSⅡ的潜在活性(Fv/F0)、PSⅡ原初反应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呈显著正相关;生物量、Pn、LUE、CUE、Fv/F0、Fv/Fm为第一类能够有效评价西伯利亚白刺耐苏打盐碱土能力的指标,Ls、Fm为第二类能够有效评价西伯利亚白刺耐苏打盐碱土能力的指标;评价植物耐盐性指标的有效性会因盐类型的不同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苏打盐碱土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白榆家系苗期耐盐碱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庆贱 陈志强 +4 位作者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1,共8页
为研究白榆苗木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有效评价指标,并对家系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以9个白榆家系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在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控制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理指标与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苗木耐盐碱能力... 为研究白榆苗木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有效评价指标,并对家系进行耐盐碱能力评价,以9个白榆家系的一年生苗为材料,在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控制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家系苗木的生理指标与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苗木耐盐碱能力在家系间不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系统Ⅱ(PSⅡ)内稟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的变化协同性较好,且在家系间有显著差异,其中Fv/Fm、Fv/F0与土壤盐碱含量梯度无交互作用,Pn、Gs、Tr对盐碱胁迫反应更敏感,两类指标各具优点,均是评价白榆家系耐盐碱的有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可作一般性参考指标。根据光合和荧光有效指标以及苗木受害情况对白榆家系耐盐碱能力有相似评价效果,用3类指标综合评价显示:家系2、6、9苗木耐盐碱;家系1、4、5苗木耐盐碱胁迫较弱;家系3、7、8对盐碱胁迫较敏感,但对中低强度胁迫表现出一定抗耐性。多数家系苗木在土壤盐碱含量为0.6%时指标增大,说明白榆可耐土壤盐碱含量为0.6%的胁迫强度。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利用生理指标评选有较高耐盐碱能力的白榆家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盐碱胁迫 指标 家系变异 耐盐碱评价
下载PDF
高山松与亲本种多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立沙 代剑峰 +5 位作者 高琼 刘灏 张华 赵伟 毛建丰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4,共10页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在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并且10月保存率、10月封顶率和二次生长率等性状方差分量大部分居于种间,种内变异稳定,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高山松大多数的适应性指标居于亲本种之间,其出苗率、保存率高于云南松,低于油松;封顶期晚于油松30d左右,而云南松不封顶(2年生苗部分封顶);在苗木生长表现上高山松超过亲本种,苗高、叶子红色和紫色比例也大于亲本种,且2年生苗木有二次生长;油松的封顶率和保存率为最高,云南松相应指标为最低值。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松较油松有更长的生长期,比云南松有更强的适应性,是其在高海拔生境下发展成种的部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油松 云南松 苗期适应性
下载PDF
19年生侧柏种源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毛爱华 李建祥 +4 位作者 张超英 李庆贱 王顺 陈晓阳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开展树种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研究种源间遗传变异,对选择优良种源,指导种子区区划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郏县的侧柏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66个种源19年植株的树高、地径、冠幅、最长枝长、最粗枝径、分枝角等指标分析表明:树高、地径、冠幅... 开展树种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研究种源间遗传变异,对选择优良种源,指导种子区区划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郏县的侧柏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66个种源19年植株的树高、地径、冠幅、最长枝长、最粗枝径、分枝角等指标分析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和分枝角在种源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其遗传方差分量分别为14.938%、10.802%、14.097%和9.079%,其种源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0、0.63、0.66和0.60;最粗枝径和冠形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9和0.32。与该试验点的早期研究结果相比,种源间的变异系数随年龄增长呈减小趋势。以选择生态和用材兼用型的优良种源为目的,把树高、地径、冠幅及种源保存率作为主要选择指标,并兼顾苗期成活率,用相对指标综合选择法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10个种源的综合相对值超过种源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淅川和遵化种源的生长和适应性均优,其综合相对值均超过种源平均值18.8%,是与试验点具有相似气候区和立地条件的豫南山地侧柏生态林营建的首选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全分布区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利用trnL-F序列分析杨属树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卫尊征 郭丽琴 +3 位作者 张金凤 李百炼 张德强 郭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3,共7页
对杨属4个派17个主要栽培树种及杂种共26个雌雄单株进行了叶绿体trnL-F间隔区序列的PCR扩增、回收和纯化,并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在杨树中基因trnL-F间隔区序列的长度为771~811bp,G+C含量为30.6%~31.9%;排... 对杨属4个派17个主要栽培树种及杂种共26个雌雄单株进行了叶绿体trnL-F间隔区序列的PCR扩增、回收和纯化,并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在杨树中基因trnL-F间隔区序列的长度为771~811bp,G+C含量为30.6%~31.9%;排序后的比对长度为857个位点,其中46个为变异位点,33个为系统发育的信息位点。以嵩柳和极地柳为外类群,分别用邻接法和UPGMA方法构建了杨属主要栽培树种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白杨派能聚类形成一个单独分支,而黑杨派亚支与青杨、胡杨派亚支聚类形成另外一个主要的分支,其中胡杨派和青杨派不能区分开;2)青杨派的藏川杨独立于杨属其他种形成一个单独分支,而冬瓜杨却与白杨派聚类在一起;3)白杨派为单系起源,黑杨派和青杨派为多系起源,胡杨派可能也是多系起源。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为杨属树种的起源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证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属 trnL—F序列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白榆苗期遗传变异与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庆贱 李悦 +4 位作者 陈志强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7,共5页
以8个盆栽当年生白榆家系苗为材料,分6次对其施盐碱溶液,使土壤含盐碱量从0.15%开始,逐渐递增到0.95%。统计每次施盐碱溶液后白榆不同家系叶片受害形态情况,测定施盐碱前和试验结束后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中重度受... 以8个盆栽当年生白榆家系苗为材料,分6次对其施盐碱溶液,使土壤含盐碱量从0.15%开始,逐渐递增到0.95%。统计每次施盐碱溶液后白榆不同家系叶片受害形态情况,测定施盐碱前和试验结束后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中重度受害率、死亡率、总受害率呈递增趋势,而轻度受害率变化很小。方差分析显示,除轻度受害率外,其他叶片受害形态指标在盐碱浓度和家系因子上差异显著,但盐碱浓度因子对指标变异的贡献比家系因子大。根据盐碱胁迫受害症状和生长形态指标等对白榆各家系的耐盐碱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相似,选出2、7号为较耐盐碱家系,4、1、6、5号为盐碱胁迫敏感家系,3、8号为适中耐盐碱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盐碱胁迫 家系 遗传变异 耐盐碱评价
下载PDF
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的多性状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伟 朱松林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在侧枝和材性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与分枝角间的相关系数和侧枝相对长度、侧枝相对粗度与早晚材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正负相反,早晚材均宽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繁殖方式植株的树高生长、花量、木材密度、早晚材指标之间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结果为今后油松的无性系选择、无性系造林和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性状变异
下载PDF
团花树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伟 李娜 陈晓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9,共5页
以团花树形成层组织中大量表达的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保守区域PCR、3′RACE和染色体步移等技术获得了团花树AcXET的全长cDNA序列,共1396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96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32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以团花树形成层组织中大量表达的RNA为材料,通过反转录、保守区域PCR、3′RACE和染色体步移等技术获得了团花树AcXET的全长cDNA序列,共1396bp。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96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32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基因编码蛋白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的XET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且含有XET的活性催化位点EID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树 AcXET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海娇 张德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95-1910,共16页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基因组重排引起大于1 kb DNA片段的获得或丢失而造成的结构变异。其最初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与许多复杂性疾病相关,常被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与临床诊断。CNVs也于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如拟南...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基因组重排引起大于1 kb DNA片段的获得或丢失而造成的结构变异。其最初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与许多复杂性疾病相关,常被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与临床诊断。CNVs也于植物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如拟南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黄瓜等,目前研究表明:CNVs呈不均匀方式分布在染色体上,且与染色体长度无相关性;位于CNVs区域内的基因,或与CNVs重叠的基因多与细胞死亡、防御反应、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等特异生物功能密切相关;CNVs自身的缺失或获得可以改变基因剂量和基因表达,可引起植株高度、开花时间与种子休眠等重要表型性状的变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CNVs在群体遗传变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未来可能在林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全基因组 表型
原文传递
四倍体刺槐种子形态及结构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宇涵 姜金仲 +2 位作者 李云 孙鹏 薛诺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4-729,共6页
对四倍体刺槐种子进行观测和解剖,结果证明:四倍体刺槐种子单粒重、有胚率和萌发率分别是二倍体刺槐的26.3%、30.1%和6.3%;单粒重10mg以上的种子(比例4.41%)萌发率达62.28%,小于7mg(比例84.97%)的种子就完全失去了萌发力。四倍体刺槐种... 对四倍体刺槐种子进行观测和解剖,结果证明:四倍体刺槐种子单粒重、有胚率和萌发率分别是二倍体刺槐的26.3%、30.1%和6.3%;单粒重10mg以上的种子(比例4.41%)萌发率达62.28%,小于7mg(比例84.97%)的种子就完全失去了萌发力。四倍体刺槐种胚重量、胚乳重量、种皮重量及三者的构成比例均明显不同于二倍体刺槐:四倍体刺槐的种子最大单胚重量、种皮重量明显小于二倍体刺槐,当单粒重小于8mg时,种子胚乳重量也显著低于二倍体刺槐;二倍体刺槐种胚、胚乳及种皮重量接近等比(分别为34.60%、33.22%和32.18%),但四倍体刺槐的种胚及胚乳所占比例随单粒重降低显著降低、种皮所占比例随单粒重的降低显著增高,且种皮所占比例明显大于二倍体刺槐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同源四倍体 种子结构变异 种子发芽率
下载PDF
落叶松林型对其针叶内几种防御蛋白活力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虹 严善春 +3 位作者 薛羿 姜礅 李国江 孟昭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为明确落叶松林型对其化学防御能力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长白落叶松纯林及长白落叶松-水曲柳4∶4、2∶10带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型下落叶松针叶内几种防御蛋白活力及次生代谢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生(HJ3... [目的]为明确落叶松林型对其化学防御能力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长白落叶松纯林及长白落叶松-水曲柳4∶4、2∶10带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型下落叶松针叶内几种防御蛋白活力及次生代谢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生(HJ30(4∶4))和20年生(HJ20(4∶4))落叶松与水曲柳4∶4带状混交林中,落叶松针叶内几种防御蛋白活力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纯林(P<0.05);在HJ20(4∶4)中,落叶松针叶中PPO、PAL、TI活力及黄酮和木质素含量最高,且PPO、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20年生(HJ20(2∶10))落叶松与水曲柳2∶10带状混交林(P<0.05);在HJ20(2∶10)中,落叶松针叶内CI活性显著高于HJ20(4∶4)(P<0.05),单宁含量也高于HJ20(4∶4),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试验发现,长白落叶松-水曲柳带状混交林成林显著增强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力、增加次生代谢物的含量,从而提高了长白落叶松自身抗虫性;且HJ20(4∶4)对落叶松的诱导防御能力强于HJ20(2∶10),HJ20(4∶4)混交方式比HJ20(2∶10)更适用于混交林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水曲柳 针阔混交林 防御蛋白 次生代谢物
下载PDF
一种消除转基因植物潜在风险的新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安新民 荆艳萍 +1 位作者 刘军梅 张志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为寻求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有效工具而不懈努力。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华人科学家李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6年多的深入研究,在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2007年发表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为寻求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有效工具而不懈努力。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华人科学家李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6年多的深入研究,在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2007年发表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该技术整合了Cre/LoxP和FLP/FRT双重组系统,用器官或组织特异启动子驱动FLP/Cre,在外源基因发挥功能之后,可将其从转基因植物的花粉、果实和种子中彻底清除,可有效防止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植物或杂草的逃逸,从而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植物生态和食品安全的担忧。着重介绍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基因清除”技术 转基因植物 生态风险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矿质营养与沙冬青幼苗生长和根系结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华 贾桂霞 +1 位作者 丁琼 贾昆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4,共6页
该文以珍珠岩为栽培介质,研究了在缺少N、P、K、Ca、Mg、Fe及其他微量元素情况下,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其相应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缺少N、P、K时,幼苗在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干重等生长指标上均与对照差异极其显著,同时在形态特征上表... 该文以珍珠岩为栽培介质,研究了在缺少N、P、K、Ca、Mg、Fe及其他微量元素情况下,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其相应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缺少N、P、K时,幼苗在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干重等生长指标上均与对照差异极其显著,同时在形态特征上表现出各自典型的缺素症状.其他元素则对其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对叶色有较大影响.此外,人工接种根瘤菌时,研究了不同N素水平对幼苗生长和根系结瘤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素水平为0molL时,平均结瘤量达28个株;0.00375molL下仅8个株;高于0.0075molL,则无根瘤出现.对生长量的分析表明,幼苗生长与N素水平成正相关;低N水平下人工接种根瘤菌可以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生长量 矿质营养 接种 结瘤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冬旭 苏小玲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74-8876,共3页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风铃草 秋水仙素 多倍体
下载PDF
毛白杨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PtSAHHA的克隆、表达及SNP关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巩琛锐 王璐 +1 位作者 杜庆章 张德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76,共10页
组合运用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首次从毛白杨成熟木质部中分离出编码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PtSAHHA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毛白杨PtSAHHA cDNA片段全长为1 935 bp,其内部含有大小为1 4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可编码含有... 组合运用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首次从毛白杨成熟木质部中分离出编码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PtSAHHA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毛白杨PtSAHHA cDNA片段全长为1 935 bp,其内部含有大小为1 4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可编码含有48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组织特异性Realtime-PCR结果显示,PtSAHHA在木质部中表达丰度最高,在形成层和老叶中表达丰度中等,在嫩叶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AGE5.0和DnaSP5软件对毛白杨自然群体中45株基因型个体的PtSAHHA序列进行对比和分析,共检测到1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SNP频率为1/15 bp,多样性指数πT为0.010 58。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88个SNP位点,其中同义突变位点34个,错义突变位点53个及1个无义突变位点;同义突变的核苷酸多样性πSynonymous=0.024 91,是非同义突变核苷酸多样性πNonsynonymous=0.002 33的10倍,推测毛白杨PtSAHHA基因编码区在毛白杨物种演化过程中受到较强的纯化选择压力。对PtSAHHA基因内的SNPs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增加至800 bp,即r2<0.1,SNPs的连锁不平衡水平已衰退至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在由426株毛白杨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关联作图群体内,对频率大于10%的42个常见SNP标记位点与6个木材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3个SNP标记与3个表型性状显著关联。研究结果为基于分子标记的毛白杨优良木材品质性状定向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木材品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