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蓝莓果渣花色苷的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秀娟 刘治廷 +3 位作者 杨诗涵 张金山 陈小强 张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69-2077,2098,共10页
以蓝莓果渣为原材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蓝莓果渣花色苷的最佳工艺,并通过构建降解动力学模型考察不同光照条件和温度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参数... 以蓝莓果渣为原材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蓝莓果渣花色苷的最佳工艺,并通过构建降解动力学模型考察不同光照条件和温度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40∶1(m L∶g,液指提取液总体积,料指所用原材料质量)、酶解时间80 min。在该条件下,花色苷得率为(10.571±0.080)mg/g。花色苷在不同光照条件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降解模型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紫外光、室内日光灯、室温避光条件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程度依次减弱,4℃下保存花色苷损失量仅为5.5%;在40~80℃内,花色苷的热降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活化能为53.2960 kJ/mol。此外,由热力学参数可知,花色苷热降解为非自发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渣 生物酶 花色苷 响应面优化 降解动力学 稳定性 分离提纯技术
下载PDF
酶协同微波提取云南沙棘果实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诗涵 李紫菡 +3 位作者 张金山 杨红 黄玉苑 陈小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采用纤维素酶协同微波法提取西藏林芝产云南沙棘果实总黄酮。通过Box-Behnken设计对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的酶用量、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等3个主要提取得率影响因子进行进一步优化,再通过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和DPPH·、ABTS+自由基清... 采用纤维素酶协同微波法提取西藏林芝产云南沙棘果实总黄酮。通过Box-Behnken设计对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的酶用量、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等3个主要提取得率影响因子进行进一步优化,再通过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和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考察了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参数为:酶用量15 mg/g,液固比50∶1(mL∶g),乙醇体积分数50%,微波功率280 W,提取时间6 min,总黄酮提取得率为31.25 mg/g。质量浓度1.0 g/L时,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佳,其FRAP值为0.38 mmol/L,该部位对DPPH·、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也高于其他极性部位,分别为97.65%和80.69%。优化后的协同提取工艺较为稳定,且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佳,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沙棘果实 总黄酮 微波辅助酶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微波辐射酸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谡 付玉杰 +2 位作者 王黎丽 刘威 顾成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硫酸催化酯交换反应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同时采用HPLC分析了生物柴油产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成分及其质量分数。通过实验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对反应的影响,并...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硫酸催化酯交换反应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同时采用HPLC分析了生物柴油产品中主要脂肪酸甲酯成分及其质量分数。通过实验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对反应的影响,并得出了在微波辐射下硫酸催化喜树种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醇油摩尔比15∶1、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反应温度70℃、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与原料油)3%,转化率可达95%以上。结果表明,与传统硫酸催化酯交换反应相比,该方法具有催化剂加入质量分数少、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和转化率高等优点,对工业化制备生物柴油提供了科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酸催化 酯交换反应 微波辐射 喜树种子油
下载PDF
马齿苋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治廷 王忠娟 +4 位作者 张秀娟 杨诗涵 张金山 陈小强 张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59-371,共13页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多酚类、萜类和甾醇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有机酸类等,丰富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抗氧化等功效。马齿苋抑菌活性...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多酚类、萜类和甾醇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有机酸类等,丰富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抗氧化等功效。马齿苋抑菌活性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不同菌种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且缺少系统总结。本文对马齿苋主要化学成分、抑菌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马齿苋的功效研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丁香叶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磊磊 刘佳怡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检测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加酶量2%,pH5.5,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400 W,乙醇体积分数63%,温度56℃,液料比30:1(mL/g),在该条件下,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32.21±0.16 mg/g,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32.57 mg/g接近。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紫丁香>白丁香。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能高效提取丁香叶中的总黄酮,且丁香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紫丁香花多酚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佳怡 黄磊磊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为优化关键因素,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研究紫丁香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超声功率300 W时,紫丁香多酚提取量可达52.19±0.13 mg/g,显著高于传统水提法和有机溶剂(60%乙醇、甲醇)提取法(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当紫丁香花多酚浓度为2.0 mg/mL时,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28%和52.57%。综上,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法能够绿色、高效地提取紫丁香多酚物质,为紫丁香提取和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花 总多酚 超声 低共熔溶剂(DESs)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白丁香花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2 位作者 黄磊磊 刘佳怡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3-243,共11页
采用酶辅助超声提取法提取白丁香花多糖,利用响应面试验(RSM)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白丁香花多糖得率的影响。将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离子色谱法(IC)、紫外... 采用酶辅助超声提取法提取白丁香花多糖,利用响应面试验(RSM)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白丁香花多糖得率的影响。将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离子色谱法(IC)、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多糖的初步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白丁香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0℃、加酶量(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2.2%、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白丁香花多糖的得率为3.03%±0.09%。经DEAE-52纤维素柱纯化后得到4个组分的多糖,收集主要组分SP-c;再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纯化后得到SP-c-1组分。得出SP-c-1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木糖=18.39:11.13:8.96:2.61:1:0.83:0.57。SP-c-1重均分子量(Mw)为14069 Da,数均分子量(Mn)为13637 Da,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含D-葡萄吡喃糖构型。SP-c-1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0.87、1.355 mg/mL。SP-c-1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丁香花 多糖 结构表征 酶辅助超声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茶条槭叶没食子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姣 孙思全 +1 位作者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35-143,共9页
为探索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技术,以确立其最佳提取工艺,以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为方法,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单宁酶添加量、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没食子酸得率为评价指... 为探索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技术,以确立其最佳提取工艺,以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为方法,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单宁酶添加量、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没食子酸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纯化没食子酸。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没食子酸和抗坏血酸(vitamin,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 min、单宁酶添加量4.3%、料液比1∶60(g/mL)、微波功率520 W、提取温度60℃、pH7。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26.25±0.41)%,与理论推测值26.64%接近,经纯化后没食子酸的纯度达到90%以上。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中,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清除率均比VC的清除率高。研究表明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能够提高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得率,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条槭叶 单宁酶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没食子酸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模型优化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思全 李姣 +1 位作者 张庆芬 杨逢建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为研究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以色木槭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50 g/... 为研究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以色木槭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50 g/mL,超声时间62 min,超声功率350 W,实际操作得油率为30.00%,与预期得油率30.48%基本一致。对比分析超声辅助提取与索氏提取所得色木槭籽油的脂肪酸构成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方式对籽油脂肪酸构成无影响,色木槭籽油脂肪酸类型1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92%,代表性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42.4%)。色木槭籽油属于半干性油,干燥性和氧化稳定性较好,油脂各项指标均满足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该研究证实超声辅助提取能够实现色木槭籽油的高效提取,在不影响籽油脂肪酸构成的基础上,对其品质有所改善,为色木槭籽油的制备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木槭籽油 超声提取 响应面优化 脂肪酸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量子化学计算辅助药学专业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0
作者 赵修华 王玲玲 +1 位作者 赵冬梅 孙朝范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80-282,共3页
以三种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例,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到硕士研究生课程“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介绍其在天然药物分子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具体实践。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3,6-二羟基黄酮(36DHF)、3,4... 以三种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抗氧化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为例,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到硕士研究生课程“药物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介绍其在天然药物分子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具体实践。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3,6-二羟基黄酮(36DHF)、3,4-二羟基黄酮(34DHF)和7,4-二羟基黄酮(74DHF)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黄酮化合物在气相中清除自由基的过程倾向于氢原子转移(HAT)机制,并且34DHF表现出最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将量子化学计算引入到研究生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化合物 抗氧化机制 量子化学计算 教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苍术低聚果糖提取工艺
11
作者 郑晶文 王化 +2 位作者 江昱恒 张衷华 唐中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优化苍术中低聚果糖(FOS)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超声温度和提取料液比为优化因素,FOS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模型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优化,高效液相蒸发光检...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优化苍术中低聚果糖(FOS)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超声温度和提取料液比为优化因素,FOS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模型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优化,高效液相蒸发光检测法检测。结果表明苍术FOS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40,在此条件下FOS总提取率为2.44%,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蔗果八糖和蔗果十糖提取率分别为0.94%、0.33%、0.21%、0.23%、0.43%、0.17%、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低聚果糖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
下载PDF
基于红松籽油辅酶Q10纳米乳的制备、表征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忠娟 李紫菡 +3 位作者 张秀娟 刘治廷 陈小强 张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5-234,共10页
本文以红松籽油为油相,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优化了辅酶Q_(10)纳米乳(Coenzyme Q_(10) nanoemulsion,CoQ_(10)-NE)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CoQ_(10)-NE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 本文以红松籽油为油相,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优化了辅酶Q_(10)纳米乳(Coenzyme Q_(10) nanoemulsion,CoQ_(10)-NE)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CoQ_(10)-NE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稳定性,体外释放行为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CoQ10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40,CoQ_(10)与红松籽油质量比为1:4,均质压力为800 bar,循环次数为6次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50.30±1.43 nm、多分散系数为0.234±0.012的CoQ_(10)-NE。透射电镜形貌微观结构表明,在1μm和500 nm尺寸下,CoQ_(10)-NE呈圆形,无粘连,成型性好;傅立叶红外光谱实验表明,CoQ_(10)被完全包裹在纳米乳液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整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CoQ_(10)-NE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120 min时,CoQ_(10)-NE累积溶释放量是CoQ_(10)混悬液的4.7倍,体外释放量显著提高。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oQ_(10)-NE的最大血药浓度C_(max)是CoQ_(10)混悬液的2.80倍,CoQ10-NE在大鼠体内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CoQ_(10)-NE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是CoQ_(10)混悬液的3.25倍,表明CoQ_(10)-NE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吸收更好。本研究所获CoQ_(10)-NE为探索CoQ_(10)新剂型的研发以及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成分应用到食品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 Q10 红松籽油 纳米乳 表征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甘草次酸修饰细菌纤维素包载紫杉醇口服胶束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宇婷 张晓雪 +1 位作者 康荷笛 赵修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451-6461,共11页
目的 构建一种以肝靶向分子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修饰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两亲性纳米载体用于紫杉醇(paclitaxel,PTX)口服给药。方法 以丁二酸酐(succinic anhydride,SA)作为连接臂,将甘草次酸与BC进行偶... 目的 构建一种以肝靶向分子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修饰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两亲性纳米载体用于紫杉醇(paclitaxel,PTX)口服给药。方法 以丁二酸酐(succinic anhydride,SA)作为连接臂,将甘草次酸与BC进行偶连,获得(GA-BC),采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超声法制备GA-BCPTX载药胶束,再通过粒径、ζ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进行表征,采用稳定性实验、体外释放实验、MTT、细胞摄取、小鼠活体成像实验及斑马鱼安全性实验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GA-BC载体,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检测证明偶连成功,GA-BC-PTX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292.4±3.7)nm,表面电位为(-16.8±0.9)m V,载药量为(17.89±0.61)%,包封率为(59.81±0.73)%,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0.063 mg/mL,呈均一球形,制备的载体稳定性较好,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载体能在胃肠道环境稳定存在,MTT实验表明GA-BC-PTX胶束对HepG2细胞存在明显抑制作用,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证明HepG2细胞对GA-BC胶束载尼罗红的摄取明显高于游离的尼罗红。通过对小鼠活体成像证明GA-BC聚合物胶束具有肝靶向作用。通过斑马鱼卵安全性检测证明当GA-BC载体质量浓度小于2 mg/mL时,聚合物载体基本不具有生物毒性。结论 GA-BC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肝靶向作用,制备GA-BCPTX口服载药胶束可以有效抑制肝肿瘤细胞HepG2的生长,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甘草次酸 两亲性自组装胶束 肝靶向 口服递送 紫杉醇
原文传递
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李玉杰 刘晓蕾 +4 位作者 刘霞 吴楠 彭霄 梁璐 付玉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1,共4页
通过水蒸汽同步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玫瑰精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出其中14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香茅醇为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为90.3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玫瑰精油除对黑曲霉没有抗... 通过水蒸汽同步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玫瑰精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出其中14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香茅醇为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为90.3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玫瑰精油除对黑曲霉没有抗菌活性外,对其它7种供试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63%(v/v),对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25%(v/v),而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相对较弱,MIC为0.5%(v/v)。抑菌直径结果也表明了玫瑰精油除对黑曲霉、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外,对其它6种菌株的抑菌直径都大于8.5mm。考察了玫瑰精油对3种敏感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真菌)的杀菌动态过程,为玫瑰精油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精油 成分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牡丹种皮黄酮提取及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被引量:43
15
作者 孟庆焕 王化 +3 位作者 王洪政 吴薇薇 钟晨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4-507,共4页
以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种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牡丹种皮总黄酮匀浆提取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匀浆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20:1,匀浆时间4min,... 以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种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牡丹种皮总黄酮匀浆提取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匀浆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20:1,匀浆时间4min,匀浆次数2次。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牡丹种皮黄酮提取物含量为52.19mg·g^(-1)。测定了牡丹种皮黄酮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牡丹种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强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牡丹种皮变废为宝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种皮 黄酮 ABTS自由基 匀浆法
下载PDF
紫茎泽兰茎和叶片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对不同温度处理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文杰 李文馨 +2 位作者 祖元刚 王晓鹏 贺海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24-5433,共10页
通过人工模拟低温(12℃)、常温(25℃)、高温(35℃)生境,对紫茎泽兰茎和叶片色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和组成、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最大荧光效率Fv/Fm、光系统II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热耗散... 通过人工模拟低温(12℃)、常温(25℃)、高温(35℃)生境,对紫茎泽兰茎和叶片色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和组成、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最大荧光效率Fv/Fm、光系统II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热耗散速率HDR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和高温胁迫处理过程中,茎和叶片的色素含量和组成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茎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叶片。与此类似,茎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温度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是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普遍小于相应叶片的变化幅度:低温下,茎的ФpsⅡ和ETR较对照最大降低44%,而叶片降低超过60%;高温下,茎的ФpsⅡ和ETR较对照下降16%~57%;而叶片则下降50%~80%。其产生原因在于:在温度胁迫条件下,叶片获取光能用于光化学过程的份额(qP)大幅下降,用于热耗散的份额(NPQ)大幅上升,茎的情况相反,所获取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较常温下更多、用于热耗散的减少,这使得茎的耗散速率(HDR)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叶片的升高幅度(p<0.05)。综合3个温度的测定结果,茎的叶绿素含量相当于叶片的1/3~1/6,茎的叶绿素a/b较叶片低20%左右,但是光合电子传导速率ETR与叶片相当,这使得茎的光合色素利用效率ETR/Chl远高于叶片。叶片和茎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变化趋势一致、但叶片的变化幅度远大于茎的这一响应差异,使得在适宜温度下紫茎泽兰叶片光合对整体光合贡献增大,而在温度胁迫条件下茎的光合贡献增大,这种策略使得这一植物在适宜生境下通过叶片光合、快速生长迅速占据生境,而在逆境条件下茎等非同化器官光合贡献增加,有利于其在逆境中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温度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下载PDF
匀浆法提取长春花中长春碱、文多灵和长春质碱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琳 杨磊 +4 位作者 贾佳 祖元刚 牛卉颖 田浩 刘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8-773,共6页
采用匀浆法从新鲜长春花枝叶中提取长春碱、文多灵和长春质碱等3种主要生物碱,研究了提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的匀浆提取适宜条件为:以0.15%硫酸50%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匀浆2.5min,匀浆提取3次。匀浆... 采用匀浆法从新鲜长春花枝叶中提取长春碱、文多灵和长春质碱等3种主要生物碱,研究了提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的匀浆提取适宜条件为:以0.15%硫酸50%甲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0,匀浆2.5min,匀浆提取3次。匀浆提取法所提取的长春碱量分别比超声、50℃温浸和回流提取法提高10.78%、6.96%和13.36%,3次提取耗能时间仅7.5min。匀浆提取比其他常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省去了对物料进行烘干、粉碎的步骤,并使物料破碎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同步进行,是一种对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速度快、强度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长春碱 文多灵 长春质碱 匀浆
下载PDF
木豆叶总黄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恩泽 金时 +2 位作者 魏作富 魏巍 付玉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9-502,共4页
采用比色法测定木豆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对三氯化铝比色法、硼酸—柠檬酸比色法和硝酸铝比色法3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硝酸铝比色法为木豆叶总黄酮的最佳测定方法,该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好,其RSD分别为2.1%、0.9%和2.3%,应用... 采用比色法测定木豆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对三氯化铝比色法、硼酸—柠檬酸比色法和硝酸铝比色法3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硝酸铝比色法为木豆叶总黄酮的最佳测定方法,该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好,其RSD分别为2.1%、0.9%和2.3%,应用该方法测定木豆叶总黄酮含量为15.65 mg·g-1DW。本方法适用于木豆叶或其制剂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析检验,为木豆叶中黄酮的研究开发提供了质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叶 总黄酮 比色法
下载PDF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其与树龄和部位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威鹏 朱雯 +4 位作者 张良 付冬梅 张子东 张琳 祖元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7,共12页
【目的】为给杜仲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测定不同树龄杜仲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样品中总木脂素、总环烯醚萜、总苯丙素和总黄酮4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 【目的】为给杜仲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测定不同树龄杜仲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样品中总木脂素、总环烯醚萜、总苯丙素和总黄酮4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12种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5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杜仲样品中4类化合物含量的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杜仲17种活性成分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在5%以内。杜仲叶中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最高,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次之;杜仲枝皮中主要含有木脂素类成分;杜仲干皮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少数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低的干皮样品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较高。随着树龄的增加,杜仲叶中的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含量呈减少趋势,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呈增加趋势,25年生杜仲叶中木脂素含量最高。杜仲枝皮和干皮中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杜仲不同部位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随树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紫丁香苷在杜仲叶和枝皮中含量较高,京尼平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松柏苷和绿原酸在杜仲叶中含量较高,咖啡酸在杜仲叶和枝皮中含量均较高,橄榄树脂素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金丝桃苷在杜仲叶中含量极高。【结论】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与杜仲的部位有关,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杜仲的树龄有关。原儿茶酸含量与杜仲的树龄有关,紫丁香苷、京尼平、松柏苷、绿原酸、咖啡酸、橄榄树脂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与杜仲的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主要活性成分 树龄 部位 相关性
下载PDF
木豆叶中黄酮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金时 杨梅 +4 位作者 孔羽 姚晓慧 魏作富 祖元刚 付玉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35-2239,共5页
目的选取适合提取木豆叶中黄酮的方法,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木豆叶中荭草苷、木犀草素和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将微波辅助提取与热回流、超声波及浸泡提取方法相比较,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荭草苷和木犀草... 目的选取适合提取木豆叶中黄酮的方法,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木豆叶中荭草苷、木犀草素和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将微波辅助提取与热回流、超声波及浸泡提取方法相比较,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荭草苷和木犀草素提取效果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通过比较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法较为适合木豆叶中黄酮的提取;优化得到荭草苷和木犀草素最佳微波提取工艺参数为:木豆叶粒径为50目,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10 min,微波功率500 W;荭草苷和木犀草素的提取率分别为(4.42±0.01)、(0.10±0.01)mg/g。结论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木豆叶中的黄酮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产物抗氧化效果好的特点,优化的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黄酮 荭草苷 木犀草素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