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 被引量:76
1
作者 鲁品越 骆祖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9,206,共12页
传统社会将全部剩余劳动投入等级制社会结构再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系统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徘徊。资本力量使剩余劳动投入到物质生产体系中,不断增殖扩张而诞生现代社会。资本扩张过程推进的生活世界货币化,是资本带... 传统社会将全部剩余劳动投入等级制社会结构再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系统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徘徊。资本力量使剩余劳动投入到物质生产体系中,不断增殖扩张而诞生现代社会。资本扩张过程推进的生活世界货币化,是资本带给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变革,其充满矛盾的过程是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深层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作为资本增殖机器的社会经济结构,塑造了现代人际关系、心理结构与行为方式,产生了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性特质,并且展示为都市生活、品牌崇拜等现代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充满悖论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进程应当运用各种力量与手段,对西方式现代性扬其善抑其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代化进程 社会经济结构 现代生活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 劳动投入 社会结构 传统社会 生产系统 社会物质 社会发展 生产体系 现代社会 生活世界 资本扩张 人类社会 生成过程 资本增殖 人际关系 行为方式 心理结构
原文传递
论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68
2
作者 鲁品越 王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共7页
资本逻辑乃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物化劳动是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而资本权力通过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逻辑的基础,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转化为两种力量,从而构成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系统不断... 资本逻辑乃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物化劳动是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而资本权力通过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逻辑的基础,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转化为两种力量,从而构成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系统不断扩张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动力,二是由资本扩张悖论所产生的阻力,由此构成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规律。资本逻辑具有资本的三大层次上的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资本逻辑的本质形态——物质生产层次的资本逻辑的物化形态;二是市场交换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货币形态;三是资产证券化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虚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物化劳动 资本权利
原文传递
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 被引量:40
3
作者 鲁品越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30,共7页
The capital logic discovered by Marx is the root of the structures of conflictions in modern society, and it continuously acquires its new performanc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formation The simple ... The capital logic discovered by Marx is the root of the structures of conflictions in modern society, and it continuously acquires its new performanc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formation The simple capital formation produces the clear-cut social structures of class struggle, and the new complicated capital formations, such as mass capital, human capital, etc. bring the new “complex network structures of social confliction” come into being. The “class-rank structure”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 of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apital logic partly out of control, and the socialist government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various new capital formation, put them into the orbits to increase the public welfare, melt the “class-rank structure”, produce the “complex network structures of social confliction”, and build the socialist harmnious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 资本逻辑 农民阶级 阶层结构 社会建构 和谐 知识分子阶层
原文传递
从构成论到生成论——系统思想的历史转变 被引量:24
4
作者 鲁品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30,共9页
从表层的"构成论图景"到深层的"生成论机制"的转变,是当代系统思想的根本性转变。经典自然理论的世界图景是由基本"砖块"及其外部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型世界",而当代自然科学正趋向于把世界理... 从表层的"构成论图景"到深层的"生成论机制"的转变,是当代系统思想的根本性转变。经典自然理论的世界图景是由基本"砖块"及其外部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型世界",而当代自然科学正趋向于把世界理解为由各个层级"生成元"生成的复杂性世界。在系统科学中表现为从"老三论"到"新三论"的转变。系统动力学揭示了生成论的最根本机制——生成元迭代机制,其在生成论中的作用犹如原子论在构成论中的作用。这一理论与"重整化理论"和分形几何相互同构性的形成机理,则是生成论世界观的深层的客观基础,这就是基于事物内在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论 生成论 生成元 不确定性 层级结构
原文传递
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与社会风险--对我国当代城市化发展的一项剖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胡滨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8,共10页
我国城市化进路中,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远远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其实质为社会、文化、制度的构建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究其缘由,除了政策制度的因素外,资本和权力的勾连以及"经济达尔文主义"是其"质料因"和"... 我国城市化进路中,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远远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其实质为社会、文化、制度的构建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究其缘由,除了政策制度的因素外,资本和权力的勾连以及"经济达尔文主义"是其"质料因"和"动力因"。这种对城市化经济性的过度追求必将带来土地金融危机、社会极化、空间区隔和"原子化社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缺乏尊严感和安全感,集聚社会风险。因此,城市化发展应从规模的追求转向到对质的追求,构筑一种"城市如家"和"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社会风险 资本和权力 经济达尔文主义
下载PDF
流通费用、交易成本与经济空间的创造——《资本论》微观流通理论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22
6
作者 鲁品越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50,共11页
流通领域的劳动包括"生产性劳动"与"纯粹流通性劳动"。后者不仅没有创造劳动价值,反而耗费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劳动价值,此即"流通费用",它与西方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概念相呼应。那种认为唯有创... 流通领域的劳动包括"生产性劳动"与"纯粹流通性劳动"。后者不仅没有创造劳动价值,反而耗费生产领域所生产的劳动价值,此即"流通费用",它与西方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概念相呼应。那种认为唯有创造价值的劳动才有意义以及耗费价值的活动全然没有意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目的是为了被使用与耗费,其中一部分必然耗费在经济系统内部的流通过程中,但其创造了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所需的"经济空间"。经济空间由科技文化创新等生产性劳动创造条件,但由流通领域的交往性劳动实际营造。而流通过程受到两种力量的推动,创造了两种经济空间——"建设性经济空间"和"破坏性经济空间",其对立统一运动能够解释"诺思第二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流通费用 经济空间 诺思第二悖论
原文传递
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大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7,共7页
管理学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不仅关系到以诚信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而且关系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定位,从而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得到澄清。本文... 管理学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不仅关系到以诚信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而且关系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定位,从而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得到澄清。本文简要地阐明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的背景和实质,并从企业伦理的角度对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机制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企业伦理
下载PDF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兼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 被引量:20
8
作者 曹东勃 秦茗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4,共7页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始终是相互依存的。技术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利润空间,金融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从旧有范式的成熟到新范式的爆发、狂热、崩溃和衰退,直至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重...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始终是相互依存的。技术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利润空间,金融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从旧有范式的成熟到新范式的爆发、狂热、崩溃和衰退,直至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重新耦合,协同发展。这两股力量间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主导了技术—经济范式动态演化的过程,演绎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图景。过剩的金融资本在旧有技术的革命性衰减条件下重新冲击各传统部门经济,势必导致流动性泡沫。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和新的制度安排促进实体经济的提振,才能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技术-经济”范式 金融危机
原文传递
国际体系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两个阶段——立足唯物史观对“中国奇迹”的解读 被引量:20
9
作者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0-140,160,共11页
国际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导致中国现代化面临深层困境:既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又会被国际垄断资本边缘化而陷入低水平"中等收入陷阱"。走出这一困境要求当代中国必须走新型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该道路可分为两... 国际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导致中国现代化面临深层困境:既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又会被国际垄断资本边缘化而陷入低水平"中等收入陷阱"。走出这一困境要求当代中国必须走新型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该道路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公有制计划经济建构立国之本,第二个阶段则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出场,以我为主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而兼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包容与引导民营资本共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两个阶段一脉相承,前者为后者建立了物质基础与制度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模式卡夫丁峡谷 自主包容型发展
原文传递
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大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23-30,共8页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如何理解社会公平以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公平或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对如何选择符合效率的公平原则提出建议。社会公平的本质是社会和谐而...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如何理解社会公平以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公平或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对如何选择符合效率的公平原则提出建议。社会公平的本质是社会和谐而不是平等,由社会公平的本质可推出,社会公平的内涵至少包括正义的本质、正义的形式原则、正义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正义的机制等四个要素。公平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社会公平或正义原则应当是在强化“权利平等”和“按贡献分配”两大原则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偏向社会贫困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和谐 经济效率
下载PDF
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17
11
作者 董力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问题,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重重阻力何在及导致的原因,依据公平福利刚性的原则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提出改革取向与政策建议。这对于明确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路径有...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问题,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重重阻力何在及导致的原因,依据公平福利刚性的原则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提出改革取向与政策建议。这对于明确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路径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制度 双轨制 职业年金
下载PDF
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走向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鲁品越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25,共7页
While necessary-labor produces nothing but human itself as a species of animals, surplus-labor creates human’s world as a whole. Human history is nothing other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surplus-labor. At first it is th... While necessary-labor produces nothing but human itself as a species of animals, surplus-labor creates human’s world as a whole. Human history is nothing other than the development of surplus-labor. At first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force, which includes the raise of productivity of labor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forms of surplus-labor. Fighting for and dominating the surplus-labor form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a traditional society, all surplus labor was invested i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hierarchic social structure, resulting in subsistence of social 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 and stagnancy i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the surplus-value as capital was introduced into 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 the rapid expansion of social economy happened, which would contradic to itself and bring the society into crisis. The key question of our socialist market system is nothing other than to create a new form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urplus-labor.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great energy of capital and bring it into the orbit of socialism. Illuminated in this wa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litic economics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would be combined together and go towards an integrated Marxist theory as a w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劳动 唯物史观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历史功能 生产能力 社会结构
原文传递
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悖论 被引量:17
13
作者 鲁品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共10页
由资本扩张动力与市场空间两者的统一所形成的资本扩张系统,不仅需要吮吸自然界的"自然力",还需要吮吸"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来实现其扩张。这种为了实现资本增值而追求无限扩张的结果,在造... 由资本扩张动力与市场空间两者的统一所形成的资本扩张系统,不仅需要吮吸自然界的"自然力",还需要吮吸"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来实现其扩张。这种为了实现资本增值而追求无限扩张的结果,在造成生态危机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发展危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危机"概念根本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其区别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那些被资本用于统治人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本身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发展成果,是历史的进步,其本身并非统治人的意识形态,而是资本赋予它以阶级性与意识形态特征;第二,受动性并非只有消极意义,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第三,由于上述原因,人的发展危机并不是资本力量对人的支配本身。所谓资本扩张在人的发展上的悖论,指的是资本扩张一方面必须以人的发展空间为前提,同时也在这种扩张过程中不断吞噬人的发展空间,最后使人和社会失去发展空间而处于危机状态。具体来说就是:人在社会性中表现为总体性与个体性的二重性,由此产生了人的两个层次的"自然力":个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资本逻辑在最大化的程度上开发和利用了这两种自然力,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资本扩张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两个层次上的悖论:"总体工人"层次与劳动者个体层次。在"总体工人"层次上资本扩张生成了巨大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但与此同时又将"总体工人结构"蜕化为僵化的"蚂蚁社会结构";在劳动者个体层次上,资本将人的各种潜能发挥出来并组织成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使人成为贫困的动物式的"单面人",最终使资本自身失去扩张条件而陷入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人的发展危机” 人的自然力 社会劳动的自然力 《资本论》
下载PDF
“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 被引量:17
14
作者 鲁品越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共7页
The social labor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routine labor"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and "innovative labor" which creates this kind of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The social labor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routine labor"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and "innovative labor" which creates this kind of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Routine labor" creates labor value which is equal to the "abstract labor tim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condition" in certain society,and this process of time is at micro level,and people create the labor value a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by producing goods for other people as well.But innovative labor doesn’t produce goods directly,the product of which is nothing other th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rmal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and so creates the labor value by enhancing human capacity of producing goods.The value created by this kind of labor is equal to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the growth of value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condition.The process of time during which the labor value is created by innovative labor is at macro level of social history.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in force fails because of confusing of these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labor and process of time,and so caused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which would be solved by the theory in this ess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创新劳动 历史进程 社会生产 创造论 生产力要素 科技发明 经营战略
原文传递
西方公平正义思想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大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4,共9页
本文的目的是对西方最主要的几种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简要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探讨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提供思想资源。为此目的,本文从公平正义的语义和问题、古希腊的公平正义观、近现代欧美的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观的当代发展等方面对... 本文的目的是对西方最主要的几种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简要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探讨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提供思想资源。为此目的,本文从公平正义的语义和问题、古希腊的公平正义观、近现代欧美的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观的当代发展等方面对西方的公平正义思想做了考察。本文最后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体内容的调整程序和方法三个方面简述了西方公平正义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公平 西方的公平正义思想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原文传递
金融危机与经济伦理(专题讨论)——对次贷危机深层原因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大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共5页
目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的领域,把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缺乏监管,以及宏观经济失衡和信用过度膨胀所产生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学的这些反思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过程,但... 目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的领域,把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缺乏监管,以及宏观经济失衡和信用过度膨胀所产生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学的这些反思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过程,但其分析往往限于表层的原因,由此提出的对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十分有效,却也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要从根本上防止金融危机,必须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里发表的五篇笔谈,从经济伦理的立场出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贫富悬殊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道德风险、美国的消费文化等,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深化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深层原因 经济伦理 有效需求不足 新自由主义 道德风险 消费主义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与金融风暴 被引量:15
17
作者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82,共12页
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历史进程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未能洞视经济危机本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张市场化的社会劳动在生产财富的同时创造作为社会关系的劳动价值,其展示为市场经济权力结构,通过分割剩余价值而生成偏离价值的... 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历史进程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未能洞视经济危机本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主张市场化的社会劳动在生产财富的同时创造作为社会关系的劳动价值,其展示为市场经济权力结构,通过分割剩余价值而生成偏离价值的市场价格体系。由此既形成推动经济扩张的动力,也产生以资本扩张悖论为主线的资本逻辑,导致经济危机。实体经济通过资产证券化生成当代虚拟经济体系,资本逻辑由此延伸至虚拟经济领域,垄断金融资本在分割剩余价值同时不断转移和积累资本扩张风险,此乃金融危机深层根源。应对危机的历史性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新型社会关系与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观由此成为《资本论》的伟大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市场价格 虚拟经济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医疗改革的民生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曹东勃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共7页
在政府与市场的二维平面上考量社会问题的经济意义并探索其解决之道,是民生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医疗问题属于典型的民生经济学范畴,医疗卫生市场有着其偏离完全竞争状态的诸多产业特性,需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协同作用。"看病难&q... 在政府与市场的二维平面上考量社会问题的经济意义并探索其解决之道,是民生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医疗问题属于典型的民生经济学范畴,医疗卫生市场有着其偏离完全竞争状态的诸多产业特性,需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协同作用。"看病难",难在医疗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和现代社会中健康的极端稀缺性,更难在医疗资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布局上严重的城乡非对称性;"看病贵",在于药价贵,体制根源则是"以药养医"。但简单的医药分离政策于事无补,关键在于放开处方药销售权,逐步打破医院在药品供销市场上的双重垄断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改革 民生经济学 以药养医
下载PDF
实践生成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轴 被引量:14
19
作者 鲁品越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10,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成论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轴 实践 高度集中 社会经济
原文传递
小农经济改造与中国农村改革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曹东勃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然而要确保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则改造小农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依然存在。在人地矛盾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农业发展受市场风险冲击渐强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对小农自愿、适度的联合保持开放和支持的姿态,使小农经济首先走向小而有效、小而不散,进而走出小农经济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村改革 农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