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63
1
作者 施俊 汪琳琳 +11 位作者 王珊珊 陈艳霞 王乾 魏冬铭 梁淑君 彭佳林 易佳锦 刘盛锋 倪东 王明亮 张道强 沈定刚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53-1981,共29页
深度学习能自动从大样本数据中学习获得优良的特征表达,有效提升各种机器学习任务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智能计算是目前智慧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深度学习方法... 深度学习能自动从大样本数据中学习获得优良的特征表达,有效提升各种机器学习任务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智能计算是目前智慧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深度学习方法已经应用于医学影像处理、分析的全流程。由于医学影像内在的特殊性、复杂性,特别是考虑到医学影像领域普遍存在的小样本问题,相关学习任务和应用场景对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临床常用的X射线、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等4种影像为例,对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特别面向图像重建、病灶检测、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和计算机辅助诊断这5大任务的主要深度学习方法的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学影像 图像重建 病灶检测 图像分割 图像配准 计算机辅助诊断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胸部创伤肋骨骨折CT诊断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想 谢辉辉 +4 位作者 许玉峰 陶晓峰 柳林 吴迪嘉 王霄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0-925,共6页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在胸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图像上自动检测创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8月—9月因急性胸部外伤而行CT扫描的393例连续数据。以3位...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在胸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图像上自动检测创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8月—9月因急性胸部外伤而行CT扫描的393例连续数据。以3位资深影像专家的共同阅片结果作为评估AI检出肋骨骨折病灶的参考标准。在病灶层面计算全部肋骨外伤改变以及不同类型肋骨骨折(错位型骨折、轻微骨折、骨皮质扭曲)的敏感度。并分别以全部肋骨外伤改变和错位型肋骨骨折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和肋骨2个层面分析AI自动检出肋骨骨折的效能。结果·在病灶层面上,AI检出全部肋骨外伤改变的敏感度为81.75%,错位型肋骨骨折检出的敏感度为94.85%,在3种骨折类型中最高(P=0.000)。以全部肋骨外伤改变为研究对象,AI在肋骨层面的骨折检出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5%、98.33%、75.30%和98.91%;在患者层面分别为90.91%、76.21%、77.63%和90.23%。以错位型肋骨骨折为研究对象时,AI在肋骨层面的骨折检出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7%、98.26%、51.94%和99.89%;在患者层面分别为95.56%、74.59%、52.76%和98.26%。结论·AI软件检出肋骨骨折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望用于急性胸部外伤CT读片的初筛和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CT成像 人工智能 急诊影像学
下载PDF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临床效能初步评估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祥 李清楚 +7 位作者 邵影 邹勤 孙安 陈彦博 陈如谭 高耀宗 刘士远 萧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2-946,共5页
目的:为评价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结节标准测试集,对前期建立的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的临床效能和限度。方法:基于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 目的:为评价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结节标准测试集,对前期建立的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的临床效能和限度。方法:基于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建立标准测试数据集,对前期建立的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及传统CAD系统(Siemens syngo.via VB 3.0 和Philips ISP V8)进行检验,在肺结节检出灵敏度、精准度以及平均每例假阳性个数等多个指标方面进行优效验证。结果:针对测试数据集中的肺结节,Syngo.via工作站检出灵敏度为36%,精准度为69%,平均每例假阳性1.2个;Philips ISP工作站肺结节检出灵敏度为34%,精准度为73%,平均每例假阳性0.9个;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深度学习算法模型检出灵敏度为90%,精准度为71%,平均每例假阳性2.8个。结论:该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相较于传统CAD系统,肺结节检出灵敏度显著提升。由于训练数据集的偏倚等问题,灵敏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通过针对性地补充训练数据集,如增加磨玻璃结节的比重,可进一步提升肺结节检出灵敏度。改进之后的模型有望成为影像医生肺癌筛查工作的得力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计算机辅助筛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下载PDF
AI软件自动检出胸部CT图像上肋骨骨折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想 谢辉辉 +9 位作者 许玉峰 张晓东 吴迪嘉 柳林 莫展豪 陶晓峰 朱凌 贺佳 高永晴 王霄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69-1374,共6页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软件在辅助影像医师自动检出胸部CT图像上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两个医学中心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进行急诊CT扫描的393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CT图像。从三个临床中心招募了6名(每个中心2名)放射科住院医师...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软件在辅助影像医师自动检出胸部CT图像上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两个医学中心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进行急诊CT扫描的393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的CT图像。从三个临床中心招募了6名(每个中心2名)放射科住院医师进行阅片。所有的CT图像在每个中心被随机分成两组,分配给不同的放射科医师。每名医师针对受试者的数据进行2次试验阅片,一次为单独医师阅片,另一次为AI+医师联合阅片,两次阅片的顺序随机,时间间隔1个月。结果AI+医师联合阅片的肋骨骨折检出敏感度显著优于医师单独阅片(患者层面:89.66%vs.63.46%,P<0.000;肋骨层面:83.36%vs.61.18%,P<0.000),特异度无明显差异。患者层面,AI+医师联合阅片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相较于单独医师阅片提高10.92%(95%CI:8.62%,13.21%),在肋骨层面上,AI+医师联合阅片在20根肋骨骨折检出率高于单独医师阅片,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AI辅助软件有助于提高放射科住院医师在CT图像上对肋骨骨折的检出能力。将这一软件接入到肋骨骨折结构化报告中可优化影像医师的临床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胸部外伤 结构化报告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宫颈癌靶区自动分割勾画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辰莺 周菊英 +5 位作者 徐晓婷 郭建 韩妙飞 高耀宗 王章龙 周婧劼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59-865,共7页
目的验证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靶区自动分割勾画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535例宫颈癌CT影像,参照RTOG及JCOG标准勾画宫颈癌临床靶区(CTV),经专家审查后作为参考勾画,用于自动分割勾画训练和测试。另从测试组中随机挑选根治4例及术后6例,分... 目的验证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靶区自动分割勾画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535例宫颈癌CT影像,参照RTOG及JCOG标准勾画宫颈癌临床靶区(CTV),经专家审查后作为参考勾画,用于自动分割勾画训练和测试。另从测试组中随机挑选根治4例及术后6例,分别由初、中、高级医师手动勾画CTV。统计Dice系数(DSC)、平均表面距离(MSD)和豪斯多夫距离(HD)用于自动分割勾画测试,以及比较医师手动勾画和自动勾画相对于参考勾画的准确性。同时,分别记录算法和手动勾画耗时。结果数据经VB-Net网络训练得到根治CTV1(dCTV1)、dCTV2、术后CTV1(pCTV1)自动分割模型,自动勾画结果与参考勾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SC:0.88、0.70、0.86;MSD:1.32、2.42、1.15 mm;HD:21.6、22.4、20.8 mm)。dCTV1算法与三组医师勾画相近(P>0.05);dCTV2及pCTV1算法均优于初中级医师勾画(P<0.05),自动分割勾画耗时较手动勾画显著缩短。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靶区自动分割勾画准确性与高级医师手动勾画相当,应用于临床中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提高勾画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临床靶体积勾画 自动分割算法 宫颈肿瘤
原文传递
增强MRI影像组学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京城 刘金韵 +3 位作者 胡景卉 侯承师 潘先攀 罗先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病例的临床及增强MRI图像资料,其中MVI阳性45例,MVI阴性63例。对增强MRI动脉期(AP)、门静脉期(PVP)及延...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病例的临床及增强MRI图像资料,其中MVI阳性45例,MVI阴性63例。对增强MRI动脉期(AP)、门静脉期(PVP)及延迟期(DP)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筛选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将样本量训练组和测试组,对训练组构建基于AP、PVP、DP及基于3期特征融合的影像组学联合逻辑回归模型,并对MVI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逻辑回归模型。选择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并结合临床影像特征模型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所有模型结果均用五折交叉均值表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并用测试组进一步验证。结果:MVI临床影像特征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甲胎蛋白、肿瘤最大径、瘤内动脉及包膜情况。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在训练组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864,测试组AUC值0.843。AP、PVP、DP及3期联合模型在训练组的诊断效能AUC值分别为0.898、0.874、0.894及0.898,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861、0.864、0.86及0.881。Delong检验分析发现测试组中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中3期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较高,其与临床影像特征结合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性能达到最优,训练组与测试组AUC值为0.934及0.911。结论:基于增强MRI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无创地评估和预测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在提高CT肋骨骨折检出率作用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武平 王春风 +2 位作者 王琳 霍权 林澍莘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辅助在提高CT肋骨骨折检出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5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CT肋骨骨折检测及人工智能辅助下的CT肋骨骨折检测,以MRI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对两种检测方式对CT肋骨骨折的检出价...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辅助在提高CT肋骨骨折检出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5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CT肋骨骨折检测及人工智能辅助下的CT肋骨骨折检测,以MRI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对两种检测方式对CT肋骨骨折的检出价值。结果:(1)单纯CT检测诊断准确度为80.00%,灵敏度为80.28%,特异度为78.57%,阳性预测值95.00%,阴性预测值44.00%;(2)人工智能辅助CT检测准确度为95.29%,灵敏度为95.77%,特异度为92.86%,阳性预测值98.55%,阴性预测值81.25%;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纯CT检测(P<0.05)。结论:人工智能辅助能够显著提高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辅助 CT 肋骨骨折
下载PDF
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20年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希 袁奕萱 +5 位作者 王雅萍 肖振祥 朱美芦 陈泽华 刘天明 沈定刚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5-671,共17页
在过去20年里,医学影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这两项技术相结合的临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卓越成就,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贡献比例仍在逐步提高。为了记录和总结国内同行的科研成果,本文对中国医学影像人... 在过去20年里,医学影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这两项技术相结合的临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卓越成就,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贡献比例仍在逐步提高。为了记录和总结国内同行的科研成果,本文对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展望。重点分析了国内同行在公认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刊物Medical Image Analysis(MedIA)和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TMI)以及顶级会议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MICCAI)发表的论文,定量统计了论文发表数量、作者身份、发表单位、作者合作链、关键词和被引次数等信息。同时总结了近20年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包括举办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知名国际和国内会议、《中国医学影像AI白皮书》的发布以及国内同行在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期间的贡献,最后展望了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上述统计结果系统性地反映了在过去20年里中国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许多研究论文的作者将数据和源代码公开给全世界共享,为全世界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科研和教学做出了杰出贡献。通过本文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历程,可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同行,尤其为新一代的学者和学生提供科研和教学参考,也为继续促进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为全世界该领域进一步的蓬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AI) 发展历程 国际合作 定量统计
原文传递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对颅内出血的类型识别及血肿分割一致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娟 汤翔宇 +3 位作者 沈逸 廖术 石峰 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可以检测不同类型颅内出血并自动计算血肿体积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探讨其识别的准确性及血肿分割的一致性。方法:数据集1纳入9594例颅脑CT平扫图像,随机选取223例颅内出血阳性患者作为颅内出血类型识别的测... 目的:开发一种可以检测不同类型颅内出血并自动计算血肿体积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探讨其识别的准确性及血肿分割的一致性。方法:数据集1纳入9594例颅脑CT平扫图像,随机选取223例颅内出血阳性患者作为颅内出血类型识别的测试集,剩余CT图像作为其训练集,评估测试集中算法识别五种不同类型颅内出血的效能。数据集2选取另外819例已人工勾画出血灶的CT图像,随机选取74例作为测试集,以人工手动分割为金标准,验证测试集中算法分割与人工分割的一致性。结果:在223例颅内出血阳性患者中,深度学习算法对五种类型颅内出血识别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或接近0.85,特异度均大于0.95;在74例血肿分割测试数据中,算法自动测量的血肿体积与人工手动分割测量的血肿体积之间达到较高的一致性,脑实质内出血、硬膜外出血、脑室内出血及硬膜下出血体积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1、0.990、0.996和0.878。结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较好地识别不同类型的颅内出血,并能精确测量血肿体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颅内出血 血肿分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10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自动诊断肋骨骨折的CT应用初探 被引量:8
11
作者 孟祥虹 吴迪嘉 +1 位作者 马信龙 刘爱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模型在胸部CT图像上对肋骨骨折自动定位和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300例因胸外伤于门急诊初诊、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图像,其中300例为测试集。应用分割网络、关键点检测网络和骨折检测网络建立DCNN... 目的:探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模型在胸部CT图像上对肋骨骨折自动定位和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300例因胸外伤于门急诊初诊、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图像,其中300例为测试集。应用分割网络、关键点检测网络和骨折检测网络建立DCNN模型,对肋骨骨折定位和诊断进行训练和验证。以高年资医师诊断为金标准,应用?字2分割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低年资医师、DCNN模型和在DCNN模型辅助下的低年资医师诊断肋骨骨折的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和诊断用时。统计DCNN模型诊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数量。结果:在300例测试集胸部CT图像中,共发现797处肋骨骨折,DCNN模型有22例假阳性病例和62例假阴性病例。低年资医师、DCNN模型和在DCNN模型辅助下的低年资医师诊断肋骨骨折的精确率(χ^(2)=8.85,P=0.012)和召回率(χ^(2)=43.2,P<0.001)有明显差别。低年资医师诊断肋骨骨折的精确率(94.2%)低于DCNN模型(97.1%),在DCNN模型辅助下,低年资医师诊断的精确率有所增加(96.4%),DCNN模型和在DCNN模型辅助下低年资医师诊断的精确率无明显差别(96.4%)。低年资医师诊断肋骨骨折的召回率(84.8%)低于DCNN模型(92.2%),在DCNN模型辅助下医师诊断的召回率明显升高(94.0%)。低年资医师的诊断用时平均为(155.0±31.9)s,而DCNN模型诊断肋骨骨折仅需(4.8±1.4)s,在DCNN模型辅助下医师诊断用时可缩短至(40.6±7.0)s,三者有明显差别(F=328.1,P<0.001)。结论:DCNN模型在胸部CT图像上可准确定位、诊断肋骨骨折,显著缩短诊断用时,减少漏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肋骨骨折 CT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娜娜 李大胜 +5 位作者 张媛 崔景景 于巍伟 徐海旺 宋燕丽 肖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在冠状动脉(冠脉)CTA(CCTA)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CTA和冠脉造影术(CAG)66例(三大主支共198支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CTA图像分别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和A...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在冠状动脉(冠脉)CTA(CCTA)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CTA和冠脉造影术(CAG)66例(三大主支共198支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CTA图像分别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和AI辅助诊断软件进行处理,评价AI辅助诊断软件在冠脉疾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①AI辅助软件自动对CCTA图像一键式重建分析并生成报告,用时约为人工用时的2.1%。②以CAG为金标准,AI检测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8%、63.6%,检测狭窄程度≥25%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8%、71.7%;医师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9.4%、65.9%,检测狭窄程度≥25%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7%、84.8%;2种诊断方法对冠脉狭窄及狭窄程度≥25%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以医师诊断为标准,198支血管168个斑块中,AI辅助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和90.0%,AI辅助诊断与医师诊断一致性较高(K=0.752)。④AI辅助诊断还可对冠脉优势型及冠脉支架进行评估,与医师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辅助诊断在冠脉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敏感度和准确性,极大提高了诊断效率,但仍有不足,可作为医师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诊断
下载PDF
基于临床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列线图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 被引量:8
13
作者 文瑶 刘丹 +3 位作者 喻媛 李鑫娅 苏丽平 王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5-1679,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临床首诊AP患者的临床及上腹部CT资料,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42)和验证集(n=61),基于增强静脉期CT提取并筛选最优...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临床首诊AP患者的临床及上腹部CT资料,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42)和验证集(n=61),基于增强静脉期CT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114)与预后不良组(n=89)。将临床变量(包括临床及CT表现)及Radscore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影像组学和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AP预后的效能;以联合模型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结合校准曲线评估其校准度。结果 共筛选出7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用于计算Radscore,其中C反应蛋白、糖尿病史和Radscore为影响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及验证集AP预后的AUC(0.84、0.82)均高于临床模型(0.71、0.66,Z=3.12、2.71,P均<0.05);其预测训练集的AUC(0.84)高于影像组学模型(0.76,Z=2.39,P=0.02),预测验证集的AUC(0.82)与影像组学模型(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8,P>0.05)。校正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列线图的校准度良好。结论 基于临床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列线图可有效预测AP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预后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雪艳 王芳 +7 位作者 李春华 唐光孝 郑娇凤 王惠秋 李玉蕊 王佳男 舒伟强 吕圣秀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7,共9页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胸部CT平扫的20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正常组(544例)、普通肺部感染组(526组)和...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继发性肺结核CT辅助诊断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胸部CT平扫的200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正常组(544例)、普通肺部感染组(526组)和继发性肺结核组(934例)。按照随机分组(通过R语言的sample函数实现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完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1402例,70.0%)和测试集(602例,30.0%)。所有图像采用肺野自动分割算法,获得肺野区域。进一步采用BasicNet和DenseNet算法进行三组间的分类研究。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最后,在测试数据中,将最优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2例独立测试集中,DenseNet模型的性能优于BasicNet模型,两种模型的平均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1%和89.4%、79.7%和74.0%、89.4%和86.6%、86.2%和83.3%。其中,DenseNet模型的诊断性能优于低年资医生(准确率分别为90.7%和89.1%,Kappa=0.677),与中年资和高年资医生的诊断水平(准确率分别为90.7%、92.2%和95.3%,Kappa值分别为0.746和0.819)保持高度一致性。结论:DenseNet模型能较准确地识别继发性肺结核,与放射科中年资医师的诊断水准相当,可以作为继发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模型 统计学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肝细胞癌精准影像学诊断和复发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一萍 李新平 +4 位作者 陈磊 夏金菊 宋凯荣 贾宁阳 刘婉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1-527,共7页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融合发展迅速,特别在影像医学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在肝细胞癌影像学诊断及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效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在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与快...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融合发展迅速,特别在影像医学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在肝细胞癌影像学诊断及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效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在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与快速进步的诊疗技术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运用于肝细胞癌影像学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诊断显像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HIFU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雨 黄小华 +3 位作者 秦石泽 王芳 唐玲玲 刘念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95-210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HIFU消融治疗的143名妇女的173枚子宫肌瘤,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1)和测试集(n=52)。提取术前子宫肌瘤增强MR图像...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HIFU消融治疗的143名妇女的173枚子宫肌瘤,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1)和测试集(n=52)。提取术前子宫肌瘤增强MR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记录肌瘤的影像学特征,通过方差阈值法、单变量选择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出最优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评估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预测疗效的影像组学模型A、影像学模型B和组学-影像学模型C,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预测模型间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最终筛选出6个影像组学特征和2个影像学特征用于建模,模型A、B和C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15、0.646和0.785,测试集中分别为0.825、0.624、0.843。模型A的预测性能优于B(训练集P=0.005、测试集P=0.047),模型C的预测性能也优于B(训练集P=0.032、测试集P=0.033),而模型A与C的AU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术前预测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1
17
作者 娄飞飞 陈青青 +4 位作者 黄昊 王芳 何杰 辛恩慧 胡红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并结合临床变量构建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173例淋巴结阴性且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其中...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并结合临床变量构建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173例淋巴结阴性且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其中LVI阳性60例,LVI阴性113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121)和验证组(n=52)。基于训练组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融合模型,并在验证组进行验证。临床资料和常规CT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指标、肿瘤部位、肿瘤形态、强化幅度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显著变量并建立临床模型。用3D-Slicer软件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降维筛选特征,然后通过随机森林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转化为随机森林评分。联合临床显著变量和随机森林评分构建融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影像组学模型优于临床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872(0.810~0.935)、0.827(0.707~0.947),临床模型AUC分别为0.767(0.682~0.852)、0.761(0.610~0.913)。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AUC分别为0.898(0.842~0.953)、0.844(0.717~0.97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LVI状态,列线图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影像组学 淋巴结阴性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译心 周小榆 +5 位作者 张久权 张菁 杨静 陈娇 刘代洪 辛恩慧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3-389,共7页
目的旨在探索乳腺癌病人在新辅助化疗(NAC)1个周期后,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的纵向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51例拟行NAC治疗的女性乳腺癌病人(NAC组),平均年龄(48.73±9.02)岁;同时纳入50名女性健康对照(HC组),平均年龄(49.66±11.... 目的旨在探索乳腺癌病人在新辅助化疗(NAC)1个周期后,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的纵向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51例拟行NAC治疗的女性乳腺癌病人(NAC组),平均年龄(48.73±9.02)岁;同时纳入50名女性健康对照(HC组),平均年龄(49.66±11.53)岁。NAC组病人分别于基线时和化疗第1周期后接受颅脑MRI扫描和神经心理学测试,并根据其年龄分为低龄组(<49岁)和高龄组(≥49岁)。HC组于基线时接受一次与乳腺癌病人相同的评估。根据WMH与侧脑室的距离,将其分为侧脑室缘WMH、侧脑室旁WMH、深部WMH和近皮质WMH。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基线时2组间WMH体积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NAC组病人、高龄组病人及低龄组病人化疗前后WMH体积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的纵向变化。对于NAC组病人化疗前后WMH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WMH体积差异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差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AC组和HC组的基线WMH体积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组病人化疗后FACT-Cog、PCA、PCI评分均较基线减低(均P<0.05)。所有NAC病人和高龄组化疗后侧脑室缘WMH、侧脑室旁WMH、深部WMH和总WMH体积均较基线增加(均P<0.05),低龄组化疗后各脑区WMH体积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组病人化疗后侧脑室旁WMH体积变化与执行功能评估中的连线测试A部分(TMT-A)耗时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ρ=0.446,P=0.001)。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后侧脑室缘WMH、侧脑室旁WMH、深部WMH和总WMH体积均较基线时增加,侧脑室旁WMH体积的增加与执行功能的下降有关。化疗对年龄大于49岁的病人WMH体积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基于U⁃Rnet的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反演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锐 李厚朴 +1 位作者 胡佳心 罗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重力反演是通过地表信息获取地下地质体空间结构与物理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个重力梯度分量反映不同的地质体信息,联合重力梯度分量进行重力反演能够更好地研究地下密度异常体的形态和分布。为此,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力全张量梯度数... 重力反演是通过地表信息获取地下地质体空间结构与物理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个重力梯度分量反映不同的地质体信息,联合重力梯度分量进行重力反演能够更好地研究地下密度异常体的形态和分布。为此,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反演算法,将U⁃Rnet网络应用于重力全张量数据的三维反演问题。为了检验该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六种典型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获得了具有清晰边界和稀疏的反演结果。首先,对比L2和Tversky两种损失函数的反演结果,后者的反演结果能更清晰地反映模型的边界位置;然后,对不同梯度张量组合进行反演,四组实验结果在三个方向(x、y、z)上具有不同的反演精度,组合四的误差最低;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文顿盐丘的FTG数据,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信息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张量 U⁃Rnet网络 正演 重力反演 文顿盐丘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大脑体积偏侧性分布及与神经行为学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白鹏轩 冯钰莹 +7 位作者 朱琳琳 刘聪聪 夏雨薇 石峰 李贤军 金超 杨健 赵慧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2,28,共6页
目的基于T1加权MR结构成像探究足月新生儿大脑87脑区体积偏侧性的分布特征及脑区体积偏侧性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法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检查(三维T1WI... 目的基于T1加权MR结构成像探究足月新生儿大脑87脑区体积偏侧性的分布特征及脑区体积偏侧性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法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检查(三维T1WI)的健康足月新生儿64例[胎龄:(39.46±1.17)孕周;男43例,女21例;生后日龄:(10.94±6.90)天],基于Developing Human Connectome Project(dHCP)87脑区分割模板,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uAI Research Portal)利用深度学习分割技术获得新生儿大脑87脑区体积,进而计算偏侧性系数(lateralization index,LI)=100×(V_(L)-V_(R))/(V_(L)+V_(R)),(V:脑区体积),运用t检验及Pearson偏相关探究大脑区域体积偏侧性特征及LI与行为神经测查法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期大脑区域体积左侧偏向性(LI>0)主要分布在枕叶、丘脑、尾状核、侧脑室及小脑等区域;右侧偏向性(LI<0)主要分布在海马、扣带回、颞叶及岛叶白质等区域。其中,枕叶白质(r=-0.303,P=0.015)、枕叶灰质(r=-0.315,P=0.012)、海马(r=-0.332,P<0.01)及扣带回后部白质(r=-0.263,P=0.035)的LI与主动肌张力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此外并未发现各脑区的LI与行为能力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新生儿期大脑区域体积已呈现出显著的偏侧性特征,脑区体积偏侧性分布范围广泛,且以右侧偏向性为主;主动肌张力在枕叶灰、白质、海马及扣带回后部白质呈右半球优势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结构偏侧性 主动肌张力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