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急性脑损伤后脑心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嵘 孙兵 赵宝珍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急性脑损伤后左室局部心肌功能。方法建立20只犬急性颅脑损伤模型,于伤前及伤后6 h、1 d、3 d运用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前壁、室间隔、下壁、后壁心肌峰值应变情况,并常规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E/...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急性脑损伤后左室局部心肌功能。方法建立20只犬急性颅脑损伤模型,于伤前及伤后6 h、1 d、3 d运用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前壁、室间隔、下壁、后壁心肌峰值应变情况,并常规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E/A及短轴缩短率(FS)值。结果脑损伤前及伤后6 h、1d、3 d实验犬EF、FS及E/A无明显改变,伤后6 h即有部分心肌峰值应变减低,伤后1 d、3 d多个心肌节段峰值应变较伤前明显减低(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可引起局部心肌损伤,斑点追踪技术较常规心功能指标更敏感反应早期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脑心综合征 心肌缺血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超声在急性脑损伤后脑心综合征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钱嵘 孙兵 +1 位作者 赵宝珍 吴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4-165,168,共3页
目的运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急性脑损伤时心肌功能、心肌各节段微循环灌注情况。方法建立18只犬急性颅脑损伤模型,于伤前及伤后6h、1d、3d利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应变率显像技术检测动物模型左室长轴方向各节段心肌... 目的运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急性脑损伤时心肌功能、心肌各节段微循环灌注情况。方法建立18只犬急性颅脑损伤模型,于伤前及伤后6h、1d、3d利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应变率显像技术检测动物模型左室长轴方向各节段心肌应变率和由心肌再灌注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得出的心肌显像峰值强度、平均斜率及局部心肌血流量等指标。结果 3只犬于伤后6h即出现节段性心肌应变率、心肌显像峰值强度、平均斜率及局部心肌血流量等指标的减低,另有12只犬均在3d内出现相应指标的改变。结论急性脑损伤后,应激状态下中枢性心功能不全易导致心肌损伤继而并发脑心综合症,且多于伤后3d内发病。声学造影技术及应变率显像技术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及心肌功能异常提供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 应变率成像 心肌缺血 脑心综合征
下载PDF
ICK技术评价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
3
作者 钱嵘 赵宝珍 +2 位作者 孟舒 杨志宏 丁仲如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1期20-22,F0003,共4页
目的运用定量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ICK)评价冠心病支架置入前后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方法观察20例正常人和37例冠心病患者胸骨旁左室乳头肌短轴观、心尖四腔、两腔观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引起彩阶的变化,并运用ICK定量分析软件... 目的运用定量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ICK)评价冠心病支架置入前后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方法观察20例正常人和37例冠心病患者胸骨旁左室乳头肌短轴观、心尖四腔、两腔观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引起彩阶的变化,并运用ICK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出心内膜于舒张早期30%时间内位移的面积占整个舒张期内膜位移面积的百分比,即心内膜位移指数(CK-DI)。结果正常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的CK-DI分别为77%±12%、82%±11%、74%±13%,各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病变节段的CK-DI明显低于正常组,且均小于55%。术后1至3个月,286个再灌注心肌节段CK-DI呈逐渐上升趋势,16个未再灌注心肌节段的CK-DI明显低于再灌注节段。结论ICK定量分析软件能准确、定量地检测出缺血心肌舒张功能,为临床心功能评价及判断心肌缺血提供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室壁运动 左室舒张功能 ICK技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估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钱嵘 赵宝珍 +2 位作者 孟舒 丁仲如 杨志宏 《上海医学影像》 2006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对7例正常人和20例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前后,分别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造影剂的充盈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双嘧达莫负荷前后闪烁显像时,心肌血流再灌注状况。结果治疗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对7例正常人和20例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前后,分别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造影剂的充盈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双嘧达莫负荷前后闪烁显像时,心肌血流再灌注状况。结果治疗前缺血心肌的造影记分指数负荷前后均低于正常心肌,支架术后灌注明显改善,基础状态和负荷后的造影记分、记分指数较术前好转。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改善缺血心肌血流灌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可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超声在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钱嵘 孙兵 +1 位作者 周善黎 熊爱民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7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勤超声(2D-CDUS)在宽颈动脉瘤动物模型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犬双侧颈动脉宽颈动脉瘤模型,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对单纯支架植入组(Ⅰ)及支架植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组(Ⅱ...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勤超声(2D-CDUS)在宽颈动脉瘤动物模型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犬双侧颈动脉宽颈动脉瘤模型,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对单纯支架植入组(Ⅰ)及支架植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组(Ⅱ)进行2D-CDUS检查,观察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内部回声,定量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血流参数,并与同期的血管造影结果相比较。结果:各组载瘤动脉治疗前后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单纯支架植入组部分瘤体变小,回声无明显变化,内部血流信号逐渐减少,流速减慢(P<0.05);支架植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组瘤体回声增强,内部血流信号明显减少至完全消失,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5),与血管造影结果是一致的。结论:在动物模型中,2D-CDUS可以为单纯支架植入及支架植入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动脉宽颈动脉瘤的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宽颈动脉瘤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革芳 程永德 +6 位作者 王咏梅 杜爱民 毛勇 陆海宇 姜程远 陆海洲 王蕾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灌注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灌注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静脉滴注治疗,连用14d,间隔7d为1个周期,对照组仅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于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同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K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动脉灌注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抗肿瘤血管形成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宦红娣 张景红 +5 位作者 张军力 张熙 陆春来 杨峻 钱嵘 杨黄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测定64例MHD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Hb)、血清FGF23、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肌酐(Scr)、钙、磷、C反应蛋白(CRP...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测定64例MHD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Hb)、血清FGF23、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肌酐(Scr)、钙、磷、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同时行心脏彩超观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MHD患者LVH的发生率为60%.LVH患者血磷、FGF23、CRP水平明显高于无LVH的患者(P<0.05),收缩压水平亦明显高于无LVH患者(P<0.01);而血红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无LVH患者(P<0.05).LVMI与血磷、FGF23、CRP水平正相关,与血红蛋白水平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LVH发生率高,LVH患者血磷、FGF23、CRP水平明显升高.FGF23和高血磷可能参与MHD患者LV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左心室肥厚
原文传递
心脏的功能与分子影像
8
作者 朱海云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2年第2期80-83,共4页
传统影像是基于对解剖和病理特性的检测,而分子影像则旨在对分子和细胞的生物过程加以测量和可视化。除了诊断,分子影像还能够评估疗效和监控治疗反应。1磁共振分子成像磁共振具有其他影像技术无法比拟的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核医学 分子影像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1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郭晓华 胡素银 +4 位作者 何建荣 林开勤 金红来 程永德 史诗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7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12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7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12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于6个月后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17例行介入治疗者均有腘动脉以上动脉的慢性损伤。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液灌注,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阻塞部位及程度,对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血液循环 近期疗效 血管超声 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季洪健 汪学智 +1 位作者 陈丽萍 王辉 《肝脏》 2009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维生素E胶丸 抗结核药 肝损伤 临床分析 治疗 商品名 制药厂
下载PDF
拉米夫定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慧琼 闻炳基 +2 位作者 王月兰 徐赛芳 张化好 《肝脏》 201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其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预防组33例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或)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治疗前予拉米夫定(LAM)100mg/d并持续至治疗结束后6个月,...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其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预防组33例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或)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治疗前予拉米夫定(LAM)100mg/d并持续至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39例未接受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种属性独立性x^2检验,进行危险比评估。结果预防组HBV再激活发生率为12.12%(4/33),对照组为76.92%(30/39),预防组HBV再激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0.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HBV再激活后患者死亡率、肝炎发生率高于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性肝损伤、重型肝炎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有9例进展为重型肝炎,均死亡。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的HBV感染者预防性使用LAM可以有效防止HBV再激活,降低病死率。所有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或)化疗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前须进行常规HBV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抑制剂 化学治疗 再激活 拉米夫定
下载PDF
68例成人散发性急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慧琼 朱建宇 +2 位作者 桂丽琼 王月兰 倪鎏达 《肝脏》 2010年第4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乙型肝炎 散发性 成人 临床特点 HBV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 流行病学特点 预防接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