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1
作者 陈赛娟 黄薇 +7 位作者 张影梅 顾龙君 钱珠兹 谢文洁 曹琪 陈瑛 王振义 陈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97-500,共4页
本文对40例中国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正常核型为40%,染色体数量异常占42.5%,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7.5%,特异染色体的异常包括有 t(9;22)(q34;q11),t(4;11)(q21,q23)和 t(8;14)(q24;q32)及环状染色体等。... 本文对40例中国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正常核型为40%,染色体数量异常占42.5%,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7.5%,特异染色体的异常包括有 t(9;22)(q34;q11),t(4;11)(q21,q23)和 t(8;14)(q24;q32)及环状染色体等。对2例急淋患者分析了疾病初发和复发时核型的变化,显示复发时有附加异常。研究认为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的联合分析(MIC)有助于急淋的诊断和分型。此外,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急淋白血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RIG-G基因在酵母双杂交后的蛋白互作验证
2
作者 程姗 曾庆韬 童建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RIG G基因是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采用差异显示PCR方法从APL细胞系NB4中克隆到的一个新基因.采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到了与RIG G发生相互作用的JAB1.由于在酵母这种低等真核细胞中缺少诸如高等真核细胞中各种保证蛋白正常生物学... RIG G基因是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采用差异显示PCR方法从APL细胞系NB4中克隆到的一个新基因.采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到了与RIG G发生相互作用的JAB1.由于在酵母这种低等真核细胞中缺少诸如高等真核细胞中各种保证蛋白正常生物学功能发挥所必需的翻译后修饰,这种方法筛到的阳性克隆并不一定代表了真实的作用,所以在COS7细胞中采用了CO IP(co immunoprecipitation)实验,间接法、直接法均证实了这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G基因 差异显示 PCR 酶母双杂交 CO-IP 高等真核水平 COS7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子宫颈病毒感染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群 徐华 +1 位作者 龙建秋 陈赛娟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快速检测人子宫颈常见的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人疱疹病毒2型(HSV-2)和巨细胞病毒(CMV)以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方法采用快速制备样品的方法简化了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过程,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 目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快速检测人子宫颈常见的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人疱疹病毒2型(HSV-2)和巨细胞病毒(CMV)以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方法采用快速制备样品的方法简化了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过程,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四种病原体。结果整个 PCR 检测过程仅需4小时,总检出率为57%,各病原体检出率分别是 HPV-16 11%、HSV-2 21%、CMV 14%和 CT21%。结论该方法既保持了 PCR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又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技术,可用于人宫颈感染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乳头状瘤病毒 疱疹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4248例骨髓活检组织病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凤梅 杜心垿 王振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02,共4页
对4248例骨髓活检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骨髓活检对许多血液疾病的诊断、预后、分类、分期有一定价值,对早期白血病、慢粒急变,活检可发现先于涂片的变化。分析结果也表明活检对于骨髓纤维化和恶性肿瘤转移等的诊断... 对4248例骨髓活检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骨髓活检对许多血液疾病的诊断、预后、分类、分期有一定价值,对早期白血病、慢粒急变,活检可发现先于涂片的变化。分析结果也表明活检对于骨髓纤维化和恶性肿瘤转移等的诊断有较大的作用。并讨论了活检和涂片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对有些疾病的诊断,如淋巴瘤、白血病的分类等,两者须结合起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幼稚细胞 增生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血栓与止血检验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鸿利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止血 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 检验 血小板微颗粒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原文传递
肝素化聚乙烯导管抗凝血性能的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应锡璋 王蓓蓓 +3 位作者 姚诗凯 周怀发 朱立红 邵慧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聚乙烯导管的内壁和肝素充分接触16h后,再经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制成肝素化抗凝导管。经10例次鼠尾动脉冲洗检测和股动—静脉旁路对照试验表明:肝素化抗凝导管可重复使用,血液流经该抗凝导管24h以上未见栓塞,切口处无渗... 聚乙烯导管的内壁和肝素充分接触16h后,再经低温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制成肝素化抗凝导管。经10例次鼠尾动脉冲洗检测和股动—静脉旁路对照试验表明:肝素化抗凝导管可重复使用,血液流经该抗凝导管24h以上未见栓塞,切口处无渗血。新鲜人血灌入肝素化抗凝导管及其对照管内静搁5d发现,唯肝素化抗凝导管内无肉眼可辨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导管 聚乙烯管 肝素化 抗凝血性能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TXB_2、6-Keto-PGF_(1α)、GMP-140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慧珍 陈怡群 +4 位作者 许峰 张慧娟 支立民 黄霞萍 王鸿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选择TXB_2、6-Keto-PGF_(1α)和GMP-140对138例消化道癌,42例非消化道癌及3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消化道癌组(除食管癌来转移组外)血浆TXB_2,6-Keto-PGF_(1α)均比正常组有明显升高(P<0.05~0.001),TXB_2转移组明显... 本文选择TXB_2、6-Keto-PGF_(1α)和GMP-140对138例消化道癌,42例非消化道癌及3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消化道癌组(除食管癌来转移组外)血浆TXB_2,6-Keto-PGF_(1α)均比正常组有明显升高(P<0.05~0.001),TXB_2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1),;(2)消化道痛与非消化道癌转移组TXB,、6-Keto-PGF~。lj正常组相比均有非常垃著升高(P<0.001);(3)消化道癌手术切除组(不论伴或不伴化疗),与未治疗组相比,TXB_2、6-Keto-PGF_(1α)均有所下降;(4)胃癌、肠癌治疗组与未治疗组GMP-140与正常组栩比有怍常显著升高(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素B2 前列环素 肿瘤转移
下载PDF
PML基因的组织结构及在早幼粒白血病中的分子重组 被引量:1
8
作者 耿解萍 戚正武 +4 位作者 童建华 董硕 王振义 陈赛娟 陈竺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24-631,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t(15;17)易位中有关的PML基因的结构。该基因长约50kb,由7个“主体外显子”(P_1—P_7)及几个可供不同剪接的3′端外显子及相应的内含子构成。其基因组织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区有明显的结构功能对... 本文报道了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t(15;17)易位中有关的PML基因的结构。该基因长约50kb,由7个“主体外显子”(P_1—P_7)及几个可供不同剪接的3′端外显子及相应的内含子构成。其基因组织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区有明显的结构功能对应关系。于t(15;17)中,15号染色体的断裂点丛集于三个区域即PML-bcr1,PML-bcr2和PML-bcr3。PML-(bcr1+bcr2)与PML-bcr3之间的区域间隔为10kb,由此产生不同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导致PML基因的不同部分与位于17号染色体的部分RARα基因连接,后者的断裂点恒定地位于第二内含子中。PML基因断裂部位的差异是构成二种主要的PML-RARα融合mRNA异构体的分子基础:长(L)型异构体由PML1—6外显子与RARα编码B_F区域的外显子组成;短(S)型异构体由PML的三个外显子(P_1—P_3)与上述相同成分的RARα外显子剪接构成。顺序分析显示,在PML的7个“主体”外显子中,仅P_3和P_6与RARα外显子3的剪接能维持融合基因的阅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易位 基因结构 白血病 APL
原文传递
碱离子水饮用后血小板聚集率的的变化(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豫廉 璩斌 +3 位作者 黄霞萍 王学锋 朱立红 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报告30例饮用豪斯牌碱离子水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离子水前、后(2~3月,>3~6月)作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以1分钟、5分钟及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ax%)为指标,同时检测部分血粘度指标及凝血因子,并用自动生化仪... 目的:报告30例饮用豪斯牌碱离子水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离子水前、后(2~3月,>3~6月)作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以1分钟、5分钟及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ax%)为指标,同时检测部分血粘度指标及凝血因子,并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血脂、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结果: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而以疾病组(Max>80%)下降尤为明显,P均<0.001。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部分可能与损伤的血管内皮得到修复有关。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由于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多明显升高,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且长期饮用对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作者认为碱离子水使用方例、安全、有效、价廉,因而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防治方面可能是一种积极的辅助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离子水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致高白细胞症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惠仁 孙关林 +5 位作者 李晶 苏卉 邬维礼 钱六妹 吴文 王振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内促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用3HTdR掺入,祖细胞培养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测定等方法,观察在ATRA作用下BALB/C小鼠造血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A...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内促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用3HTdR掺入,祖细胞培养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测定等方法,观察在ATRA作用下BALB/C小鼠造血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ATRA可以增加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第8天白细胞计数上升,第16天为对照的183%。骨髓细胞增殖活性增加,3HTdR掺入增多,掺入高峰第8天,为对照的190%,CFUS增殖,12天为对照200%。造血祖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增殖,第12天为对照的215%。结论ATRA在小鼠体内具有致白细胞增高作用,这可能与其在体内促CFUGM和CFUS增殖并定向粒系分化有关,与其作用于体内释放造血活性物质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白细胞增多 白血病 APL
原文传递
联合使用MACS、FACS富集纯化造血干/祖细胞及其亚群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学耕 周隽 +7 位作者 史桂英 王龙 吴济生 徐清 于金荣 陈赛娟 陈竺 茅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建立获得高纯度HSC/HPC细胞群的方法,用于研究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功能与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从新鲜脐血和骨髓穿刺液中富集CD34+细胞,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 目的建立获得高纯度HSC/HPC细胞群的方法,用于研究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功能与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从新鲜脐血和骨髓穿刺液中富集CD34+细胞,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分选纯化CD34+/CD38-和CD34+/CD38+细胞亚群。结果MACS分选的CD34+细胞群纯度可达95%;FACS分选的CD34+/CD38-和CD34+/CD38+两细胞亚群纯度均可达99%以上。结论联合使用MACS和FACS可在数小时内大量纯化HSC/HPC及其中重要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流式细胞计量术 细胞分选
下载PDF
蛋白C系统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近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64-266,共3页
蛋白C(PC)系统是由PC、蛋白S(PS)、蛋白C抑制物(PCI)及血栓调节蛋白(TM)所组成,在机体抗凝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此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很快,现摘要介绍如下.一、各成份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PC PC的基因长11.2Kb(表1),... 蛋白C(PC)系统是由PC、蛋白S(PS)、蛋白C抑制物(PCI)及血栓调节蛋白(TM)所组成,在机体抗凝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此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很快,现摘要介绍如下.一、各成份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PC PC的基因长11.2Kb(表1),有8个外显子(A-H),7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区有一个TATA盒,位于-34至-25.内含子含92-2668个碱基(bp),而外显子只有25-885个bp.PC的mRNA约有1700(1717)个bp,其中99个编码信号肽,27个编码连接前肽,1257个编码重链及轻链,296个是3′非编码区其后为38个bp的多聚腺苷酸.人类PC是由419个氨基酸(AA)残基所组成的单链.在合成后加工时,赖156-精157被除去,成为双链PC.在血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系统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凝血因子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振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4期193-200,共8页
“血栓与止血”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引起医务界同仁们重视。本专题集该领域的一些基础、应用及临床方面的知识,旨在使读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一些凝血、纤溶因子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对溶栓抗凝药物和抗体导向... “血栓与止血”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引起医务界同仁们重视。本专题集该领域的一些基础、应用及临床方面的知识,旨在使读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一些凝血、纤溶因子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对溶栓抗凝药物和抗体导向新溶栓方法增加认识;了解临床DIC诊断治疗的进展,从而开拓血栓性疾病基础、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反义核酸与维甲酸对NB4和HL-60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14
作者 于文强 孙秉中 陈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t(15;17)易位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作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志与APL的发病及维甲酸诱导分化效应密切相关。本研究将针对PML-RARα基因的反义核酸和维甲酸对NB4细胞和... 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t(15;17)易位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作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志与APL的发病及维甲酸诱导分化效应密切相关。本研究将针对PML-RARα基因的反义核酸和维甲酸对NB4细胞和HL-60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加以比较,探讨PML-RARα基因对维甲酸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反义核酸来封闭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及NBT还原试验加以判定,细胞周期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①反义核酸仅能够抑制NB4的生长,促进NB4细胞的分化,具有特异性;②维甲酸能够同时影响NB4和HL-60细胞的生长分化;③反义核酸能够降低NB4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而维甲酸不能。结论:ASODN和维甲酸影响APL细胞的生长分化作用机制可能不同,而且反义核酸作用特异性强,作用时相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药理学 维甲酸 NB4 HL-60 白血病
下载PDF
HRX基因在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中的重组研究
15
作者 董硕 黄薇 +8 位作者 顾龙君 马志贵 曹琪 李筱俊 何刚 巩惠芸 王振义 陈赛娟 陈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HRX基因在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中的重组研究董硕,黄薇,顾龙君,马志贵,曹琪,李筱俊,何刚,巩惠芸,王振义,陈赛娟,陈竺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经常发生累... HRX基因在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中的重组研究董硕,黄薇,顾龙君,马志贵,曹琪,李筱俊,何刚,巩惠芸,王振义,陈赛娟,陈竺早期婴幼儿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经常发生累及染色体11q23区域的重排,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HRX基因 基因重组 婴幼儿
原文传递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子宫颈常见病原体感染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群 龙建秋 陈赛娟 《海军医学杂志》 199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用多重 PCR 方法在同一 PCR 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人子宫颈常见病毒 HPV-16、HSV-2、CMV 以及CT 感染,采用快速制备 PCR 模板的方法,整个反应仅需4 h。研究结果总检出率为16/28,各病原体检出率分别是:HPV-16为3/28、HSV-2为6/28、CMV 为4... 用多重 PCR 方法在同一 PCR 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人子宫颈常见病毒 HPV-16、HSV-2、CMV 以及CT 感染,采用快速制备 PCR 模板的方法,整个反应仅需4 h。研究结果总检出率为16/28,各病原体检出率分别是:HPV-16为3/28、HSV-2为6/28、CMV 为4/28和 CT 为6/28,因此,本方法既保持了 PCR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又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技术,可用于人子宫颈感染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PCR 子宫颈糜烂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 巨细胞病毒 沙眼衣原体
下载PDF
应用COX计分法探讨72例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17
作者 李秀松 邵青 +2 位作者 张芬琴 陈赛娟 蔡敬仁 《山西白血病》 1992年第2期89-92,共4页
我院对1959—1991年72例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初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用 COX 危险因子计分法对稳定期组58例、加速期组5例、急变期组9例进行统计学处理,三组间预后因素与Ph’(+)、肝肿大、脾肿大、外周血原始细胞>8%、外... 我院对1959—1991年72例Ph’(+)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初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用 COX 危险因子计分法对稳定期组58例、加速期组5例、急变期组9例进行统计学处理,三组间预后因素与Ph’(+)、肝肿大、脾肿大、外周血原始细胞>8%、外周血有核红细胞≥1%,骨髓纤维化>5%有关。并对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 CML 的预后分析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预后分析 计分法 COX PH 1991年 统计学处理 危险因子 预后因素 外周血 稳定期 加速期 急变期 肝肿大 脾肿大 CML 国内外 PH
下载PDF
癌基因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8
作者 赵莲 王振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2-93,共2页
癌基因的概念是在肿瘤病毒的研究工作中逐渐产生的。最初,人们发现某些肿瘤的发生与一些逆转录酶病毒的感染有关,并将这些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病毒的转化基因称之为病毒癌基因(V-onc)。以后发现正常细胞中有着具有转化作用的V-onc的同源... 癌基因的概念是在肿瘤病毒的研究工作中逐渐产生的。最初,人们发现某些肿瘤的发生与一些逆转录酶病毒的感染有关,并将这些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病毒的转化基因称之为病毒癌基因(V-onc)。以后发现正常细胞中有着具有转化作用的V-onc的同源序列。直到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白血病 肿瘤病毒
下载PDF
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
19
作者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0-91,共2页
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200025)王振义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9~21日在沪召开。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 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200025)王振义维甲酸类药物在恶性血液病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9~21日在沪召开。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及巴黎第七大学圣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白血病 维甲酸类 学术会议
下载PDF
骨髓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20
作者 刘昆仑 王鸿利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65-66,共2页
骨髓移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很快,它在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主要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症和恶性淋巴瘤等.然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可发生感染与移植物抗宿生病(Graft—versushost di... 骨髓移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很快,它在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主要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症和恶性淋巴瘤等.然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可发生感染与移植物抗宿生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这两种主要并发症使骨髓移植治疗的成功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宿主的肠道菌群是影响GVHD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移植期间,对患者进行无菌隔离和难吸收抗菌素灭菌治疗等措施,以消灭肠道中的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移植 GVHD 肠道菌群 恶性淋巴瘤 厌氧菌 抗菌素治疗 需氧菌 缺乏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