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外引流方法与感染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秉玉 陈若平 +2 位作者 侍行文 樊宝华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24-525,532,共3页
目的报告减少和预防脑室系统感染的新方法。 方法使用封闭式颅压监护脑室外引流装置,以及规范脑室外引流术前、中、后处理程序。 结果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方法比较,封闭式颅压监护脑脊液外引流方法感染率为零,传统脑室外引流方法感染率为2... 目的报告减少和预防脑室系统感染的新方法。 方法使用封闭式颅压监护脑室外引流装置,以及规范脑室外引流术前、中、后处理程序。 结果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方法比较,封闭式颅压监护脑脊液外引流方法感染率为零,传统脑室外引流方法感染率为27.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使用封闭式颅压监护脑室外引流装置优于传统脑室外引流,其优势在于方便无菌取样及护理和观察,外引流管不易脱落、折叠,同时规范整个处理程序,明显减少脑室系统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方法 感染 颅压监护 脑室系统感染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阿尤斯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72-974,共3页
近年来,随着颅内压监护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压增高中的作用越来越被认可,多种颅内压监护方法被使用于临床。该文综述近年来颅内压监护方法的进展,着重介绍创伤性和非创伤性颅内压监护法,比较其优缺点。
关键词 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增高 创伤性脑损伤
下载PDF
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仲骏 王秉玉 +3 位作者 毛青 丁美修 付宏亮 欧阳火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综合评价单侧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的方法。方法 颈动脉临时或永久阻断前 ,常规行临时球囊阻断试验 (TBO)。在临床神经系统功能评价的同时还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显像、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及经颅多... 目的 建立一综合评价单侧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的方法。方法 颈动脉临时或永久阻断前 ,常规行临时球囊阻断试验 (TBO)。在临床神经系统功能评价的同时还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显像、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及经颅多普勒 (TCD)和颈动脉残端压 (SP)监测。结果 DSA显示所有 11例受试者Willis环沟通均良好。仅 1例未通过TBO ,其SPECT相对对称指数 (rS)为 74.5 % ,SP为 6 .8kPa(1kPa =7.5mmHg) (5 5 .0 % )。其余都通过了 45minTBO ,rS为 (97.8± 3.8) % (91.2 %~ 10 2 .5 % ) (P =0 .0 0 2 ) ;SP为(8.6± 1.7)kPa (4 .4~ 11kPa) ,相对SP为 (72 .3± 11.3) % ;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度下降率为 (16 .3±6 .9) %。阻断颈总动脉 (CCA) 3例 ,测得颈内动脉 (ICA)血流方向逆转 ,系统血压升高。 1例因置管引起ICA闭塞。结论 本耐受性试验较合理、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阻断 球囊 SPECT TCD 残端压 脑耐受性
下载PDF
三维CT在颅底缺损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秉玉 吴逸群 +3 位作者 陈若平 丁美修 竺涵光 张俭国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51-452,464,共3页
目的用三维CT技术进行颅底重建手术的分析、设计 ,提高一期重建的成功率。 方法手术前联合采用三维CT、MRI或CT了解病变与颅底的关系 ,颅底缺损的大小、范围及所涉及的重要结构。根据不同情况设计相应手术方案 ,以自体骨、颞肌瓣和硅... 目的用三维CT技术进行颅底重建手术的分析、设计 ,提高一期重建的成功率。 方法手术前联合采用三维CT、MRI或CT了解病变与颅底的关系 ,颅底缺损的大小、范围及所涉及的重要结构。根据不同情况设计相应手术方案 ,以自体骨、颞肌瓣和硅橡胶为修复材料。 结果 10例中 1例颅骨纤维结构不良者发生脑膜炎。 3周后痊愈。余 9例无类似或脑组织下垂、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结论三维CT为分析颅底重建手术方案提供了立体分析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颅底缺损 外科手术 颅底重建术 手术方案
下载PDF
颜面部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伟 林晓曦 +3 位作者 陈达 董佳生 毛青 范兴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994-995,共2页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综合治疗 颜面部 复发性 血管畸形 根治性 蔓状血管瘤 缺乏 先天性
下载PDF
面肌痉挛病因学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海舰 李善泉 +1 位作者 丁美修 王秉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建立面肌痉挛动物 (HFS)模型 ,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 方法 2 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颞浅动脉压迫人为脱髓鞘变的外周面神经主干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 ,术后 3、6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技术诱发异常肌反应 (AMR... 目的建立面肌痉挛动物 (HFS)模型 ,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 方法 2 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采用颞浅动脉压迫人为脱髓鞘变的外周面神经主干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 ,术后 3、6周分别通过电生理技术诱发异常肌反应 (AMR)。 结果术后 3周各组动物均未诱发AMR ,术后 6周在模型组动物上诱发AMR ,而对照组动物仍无AMR。 结论动脉压迫面神经是HFS的发病原因 ;建立合适的HFS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血管压迫 病因学 发病机理 动物模型
下载PDF
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监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华怡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4 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 ,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 :Ⅰ型没有显著变化 ;Ⅱ型有显著变化 ,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 ...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4 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 ,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 :Ⅰ型没有显著变化 ;Ⅱ型有显著变化 ,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 ;Ⅲ型有显著变化 ,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 ;Ⅳ型波形消失 ,不再有改善。 结果10例为Ⅰ型SEP表现 ,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 ;2 5例为Ⅱ型SEP表现 ,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6例为Ⅲ型SEP表现 ,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 10 0 % ,阴性预测价值为 97%。 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手术 脊柱手术 术中监测 神经功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单侧颈动脉阻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仲骏 丁美修 +3 位作者 张志愿 王秉玉 竺涵光 顾章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75-76,共2页
目的预测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 方法回顾总结颈动脉阻断 1 7例 ,其中 1 1例术前行Matas试验、旁路术、脑血管造影 (CAG)以及经颅多普勒 (TCD)、局部脑氧饱和度 (rSO2 )、体感诱发电位 (SSEP)和残端压等监测 ,5例行急诊颈动脉阻断。 ... 目的预测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 方法回顾总结颈动脉阻断 1 7例 ,其中 1 1例术前行Matas试验、旁路术、脑血管造影 (CAG)以及经颅多普勒 (TCD)、局部脑氧饱和度 (rSO2 )、体感诱发电位 (SSEP)和残端压等监测 ,5例行急诊颈动脉阻断。 结果颈动脉阻断后大脑中动脉 (MCA)平均血流速度下降 (31± 1 2 ) % (P =0 .0 0 1 ) ,rSO2减小 (4± 1 .6 ) % (P =0 .0 0 1 )。 5例 (2 9.1 % )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颈动脉安全阻断的关键是术前行耐受性试验 ,其中球囊阻断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同时应尽量避免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阻断 耐受 并发症
下载PDF
TCD在控制性降血压开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坚 王秉玉 仲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控制性降血压开颅手术处理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 ,以减少术中出血及动脉瘤破裂。 方法对 11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手术中控制性降血压 ,用经颅多普勒 (TCD)连续监测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其中 3例后来增加了脑氧饱和度 (rSO2 )... 目的控制性降血压开颅手术处理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 ,以减少术中出血及动脉瘤破裂。 方法对 11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手术中控制性降血压 ,用经颅多普勒 (TCD)连续监测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其中 3例后来增加了脑氧饱和度 (rSO2 )监测。 结果平均动脉压 (MAP)降至 7.44± 1.92kPa,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RI)、脑血管顺应指数 (CI)与其呈线行相关 ,rSO2 较降压前稍升高 ,P =0 .15 6 7,当MAP降至 4kPa ,各指数改变非常显著。MAP在 7.44± 1.92kParSO2 改变不明显。 结论MAP在 7.44± 1.92kPa是本组安全的降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 控制性降血压 开颅术
下载PDF
鞍侧腔颅神经鞘的发育及其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谦 谭多盛 +1 位作者 王秉玉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1-494,514,共5页
目的研究鞍侧腔外侧壁和穿行颅神经鞘结构,为此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5例胚胎标本和10例成人尸颅标本,对鞍侧腔行组织学连续切片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胚胎14周后鞍侧腔外侧壁发育形成二层结构,外层由脑膜层组成,内层由基质纤... 目的研究鞍侧腔外侧壁和穿行颅神经鞘结构,为此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5例胚胎标本和10例成人尸颅标本,对鞍侧腔行组织学连续切片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胚胎14周后鞍侧腔外侧壁发育形成二层结构,外层由脑膜层组成,内层由基质纤维包绕第Ⅲ、Ⅳ、Ⅵ和Ⅴ1颅神经复合体组成;脑膜鞘伴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进入鞍侧腔直至前床突区,但其远侧端仅有周围神经鞘包裹。Meckel腔止于三叉神经节后份,三叉神经分支仅有周围神经鞘包裹。脑膜鞘内的蛛网膜颗粒可能是鞍区脑膜瘤的来源之一。结论了解鞍侧腔外侧壁膜结构及其与颅神经鞘的关系,以利于术中保护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侧腔 神经鞘 解剖研究 显微 发育 MECKEL腔 解剖学基础 鞍区脑膜瘤 蛛网膜颗粒 外侧壁 解剖观察 连续切片 滑车神经 动眼神经 前床突区 神经分支 神经功能 组织学 复合体 颅神经 膜结构 标本 胚胎 组成 包裹 周围
下载PDF
经眶颧颅内外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根治海绵窦区颅底贯通性肿瘤
11
作者 吴逸群 丁美修 +3 位作者 张志愿 张陈平 孙坚 竺涵光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背景与目的:海绵窦区颅底贯通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长期以来均被认为是颅外肿瘤的晚期表现,不适于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我们应用经眶颧颅内外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根治性切除海绵窦区颅底贯通性肿瘤,以期提高侵及海绵窦区域的颅底贯通性恶... 背景与目的:海绵窦区颅底贯通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长期以来均被认为是颅外肿瘤的晚期表现,不适于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我们应用经眶颧颅内外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根治性切除海绵窦区颅底贯通性肿瘤,以期提高侵及海绵窦区域的颅底贯通性恶性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手术造成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组收集了我科自1998年3月~2002年2月收治的14例海绵窦区颅底贯通性肿瘤病例,其中女性5例,男性9例;年龄22至73岁,平均43.2岁;腺样囊性癌4例,恶性成纤维细胞瘤2例,鼻咽癌2例,上颌窦癌1例,上颌骨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发育不良1例,神经纤维瘤1例。所有手术全部采用经眶颧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整体游离眉弓和颧骨、切除蝶骨嵴外侧、打开眶上裂、眶下裂和视神经管。肿瘤切除常规按无瘤原则(en bloc)进行。结果:本组共14例患者均达到肿瘤根治性全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经CT/MRI随访3个月~3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应用经眶颧入路显微手术可避免术中对正常脑组织的牵拉、减少手术中颅内操作的时间、并且在巨大型肿瘤的切除过程中控制海绵窦和肿瘤的出血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大大地提高了颅底贯通性肿瘤的根治率,并相应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了患者恢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颧人路 海绵窦 颅底贯通性肿瘤 根治手术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血液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希敏 丁美修 +3 位作者 王秉玉 郭智霖 毛青 仲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建立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病理生理学模型 ,检测血液动力学改变。 方法将大鼠左侧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 ,结扎吻合口近尾端的颈总动脉 ,测定吻合前后及模型动物饲养 16周后的局部脑血流量、右侧颈外静脉压力、颈总动脉压... 目的建立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病理生理学模型 ,检测血液动力学改变。 方法将大鼠左侧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 ,结扎吻合口近尾端的颈总动脉 ,测定吻合前后及模型动物饲养 16周后的局部脑血流量、右侧颈外静脉压力、颈总动脉压力、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 结果大鼠静脉动脉的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分流 ,左侧局部脑血流量显著降低 ,右侧颈外静脉压增加、颈总动脉压降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16周后 ,局部脑血流量较动静脉吻合形成后即刻升高 ,右侧颈外静脉压和右颈总动脉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加 ,右侧颈总动脉压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颈部动静脉分流形成低灌注压、高血流量、静脉高压的模型 ,符合AVM的血液动力学特征。长期的脑低灌注压使脑血管反应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液动力学 脑血管反应 AVM
下载PDF
颧颞入路切除中颅底内侧肿瘤
13
作者 田新华 王元 +2 位作者 丁美修 田俊敏 刘宝来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提高中颅底内侧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4例侵及鞍旁、海绵窦、岩尖部的中颅底内侧肿瘤的治疗 ,均采用截断颧弓、颞肌下翻的低位颞部骨窗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 3例 ,次全切除 1例 ,术时只需轻抬颞叶即可获得良好暴露。... 目的 提高中颅底内侧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4例侵及鞍旁、海绵窦、岩尖部的中颅底内侧肿瘤的治疗 ,均采用截断颧弓、颞肌下翻的低位颞部骨窗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 3例 ,次全切除 1例 ,术时只需轻抬颞叶即可获得良好暴露。结论 中颅底内侧肿瘤切除应用颧颞入路可获理想的暴露 ,术中应注意面神经额支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内侧肿瘤 外科手术 颧颞入路
下载PDF
脊髓手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
14
作者 程华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术中监测(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IOM)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监测神经传导通路完整性的不同方法.其中,有的是监测脊髓的运动通路,有的是监测感觉通路.IOM主要可分为三类:行为方面(stagnara唤醒试验),生理方面(阵挛试验)和电生理方面体... 术中监测(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IOM)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监测神经传导通路完整性的不同方法.其中,有的是监测脊髓的运动通路,有的是监测感觉通路.IOM主要可分为三类:行为方面(stagnara唤醒试验),生理方面(阵挛试验)和电生理方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s)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s).前两类试验由于其可靠性、可行性较差,现已不作为术中监测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 脊髓手术 神经电生理 监测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在单侧颈动脉阻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侍行文 王秉玉 +3 位作者 郭智霖 吴逸群 陈若平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54-155,158,共3页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单侧颈动脉阻断试验(CAO)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32例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的患者进行前瞻性TBO-TCD-SP(残端压)研究。结果 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率(△mV%)有明显差异(P&l...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单侧颈动脉阻断试验(CAO)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32例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的患者进行前瞻性TBO-TCD-SP(残端压)研究。结果 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率(△mV%)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mV%和△SP%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 TCD结合TBO在CAO后脑对缺血耐受性预测中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阻断 脑缺血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SEP判断颈髓减压手术的预后
16
作者 程华怡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SEP判断 颈髓减压手术 预后 颈髓病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若平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7年第6期306-308,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运用,着重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三维模拟成像、模拟手术设计方面的相关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神经外科 手术设计
原文传递
脑积水分流失败的有关因素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秉玉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7年第2期89-91,共3页
脑积水分流手术失败是指分流系统内的任何一部分机能不全或丧失机能。造成分流失败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分流机械、流体力学故障、并发症(包括感染、过度引流等)、外科医生的经验,以及诊断、病人的临床情况等。而限定脑积水分流失败的有关... 脑积水分流手术失败是指分流系统内的任何一部分机能不全或丧失机能。造成分流失败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分流机械、流体力学故障、并发症(包括感染、过度引流等)、外科医生的经验,以及诊断、病人的临床情况等。而限定脑积水分流失败的有关危险因素对预后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分流手术 分流失败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应用TCD研究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曹合利 潘亚文 阳楚雄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8年第6期319-322,共4页
脑血管痉挛是继发于脑外伤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TCD可及时、准确、无创、连续监测脑血管痉挛,为及早诊治提供依据。本文就近年来TCD评价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外伤 脑血管痉挛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海舰 丁美修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脑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破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 ,血脑屏障损害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 ,加... 脑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表达和促发炎症的级联反应。白细胞粘附、聚集和迁移并产生大量的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破坏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 ,血脑屏障损害导致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 ,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文章就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损伤的炎性机制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脑屏障 炎症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