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动脉DSA检查的影像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开成 罗济程 +2 位作者 余强 夏蔚宗 孙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在患肢动脉DSA检查中的影像表现及意义。 方法 分析 10例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的患肢动脉DSA的影像表现。 结果  10例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患肢中静脉回流明显提早显影、有微、小动静脉瘘 4... 目的 探讨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在患肢动脉DSA检查中的影像表现及意义。 方法 分析 10例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的患肢动脉DSA的影像表现。 结果  10例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患肢中静脉回流明显提早显影、有微、小动静脉瘘 4例 ,患肢动脉二、三级小分支明显增多 9例 ,软组织内造影剂聚集 6例 ,软组织内血管瘤 1例。结论 动脉DSA检查开拓了我们对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动脉DSA 诊断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7
2
作者 胡锦清 徐冶敏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8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是一种采用电解方式解脱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它能在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使一些无法手术或手术难度或风险极大的颅内动脉瘤通过介入技术获得治愈,该技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肿瘤 介入放射学 可脱式弹簧圈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105例CT表现及其病理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德海 夏蔚宗 +3 位作者 张仲伟 瞿宇 陆隽 罗济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的CT表现。方法  10 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 ,在其接受治疗过程中即发病后第 3、11、2 1天和在出院后随访各做头颅CT平扫一次。分别计算病灶的面积和密度的改变程度。结果 ①发病后72h内 ,病灶CT值的改变程度...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的CT表现。方法  10 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 ,在其接受治疗过程中即发病后第 3、11、2 1天和在出院后随访各做头颅CT平扫一次。分别计算病灶的面积和密度的改变程度。结果 ①发病后72h内 ,病灶CT值的改变程度平均下降 2 3 .8% ,病灶的面积平均为 11.2cm2 。②经治疗后在发病后的第 11天 ,第 2 1天病灶面积分别平均缩小了 37.5 %和 39.8% ,病灶CT值分别恢复了 18.2 %和 17.1%。③出院后随访 :病灶基本消失者占 30 % ,面积明显缩小 (缩小 6 0 %以上 )者为 2 2 % ,余 48%的病灶呈小斑片状。结论 普通CT机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CT 病理
下载PDF
颜面部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伟 林晓曦 +3 位作者 陈达 董佳生 毛青 范兴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994-995,共2页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综合治疗 颜面部 复发性 血管畸形 根治性 蔓状血管瘤 缺乏 先天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明华 余强 范新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6-99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方法 19例临床疑似IVCS的患者行MSCTA检查,由左足背静脉注射对比剂80 mL,注射速率1 mL/s,延迟50 ~ 70 s扫描,准直20 mm,螺距1.375,总扫描时间约35 s,重建层厚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方法 19例临床疑似IVCS的患者行MSCTA检查,由左足背静脉注射对比剂80 mL,注射速率1 mL/s,延迟50 ~ 70 s扫描,准直20 mm,螺距1.375,总扫描时间约35 s,重建层厚2.5 mm,间隔1.25 mm,用容积再现(VR)和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重建.结果 MSCTA诊断IVCS 18例,1例未见异常.该19例患者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n=16)和手术(n=3)证实,MSCT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SCTA对IVCS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是对下肢顺行静脉造影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载PDF
头颈部软组织肿块的CT灌注采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石慧敏 余强 +1 位作者 王平仲 罗济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CT灌注采样方法对头颈部软组织肿块性病变评价的影响.方法 CT灌注检查74例(78侧)头颈部软组织肿块, 根据增强扫描后病变密度的变化选择不同CT灌注的采样方法.方法Ⅰ:对所有病变进行整体采样(采样面积为各肿块面积的90% ~ 1... 目的研究不同CT灌注采样方法对头颈部软组织肿块性病变评价的影响.方法 CT灌注检查74例(78侧)头颈部软组织肿块, 根据增强扫描后病变密度的变化选择不同CT灌注的采样方法.方法Ⅰ:对所有病变进行整体采样(采样面积为各肿块面积的90% ~ 100%);方法Ⅱ:对不均匀增强病变(15侧)的强化区(增强前后CT值差>20 HU)采样;方法Ⅲ:对不均匀增强病变(15侧)的非强化区(增强前后CT值差<20 HU)采样.以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作为评价CT灌注的参数(平均值/平均秩和).结果方法Ⅰ、Ⅱ、Ⅲ中病变区BF分别为97.92/56.81、140.49/72.67、26.49/24.33,BV分别为14.11/57.40、20.46/71.40、4.51/22.50,MTT分别为13.99/54.50、12.69/51.43、15.85/57.57,PS分别为18.30/56.41、22.77/64.87、9.75/34.20.统计学分析显示:方法Ⅰ与Ⅲ,方法Ⅱ与Ⅲ的CT灌注参数BF、BV、PS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的CT灌注采样方法能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采样方法Ⅰ适用于增强不明显或增强均匀的病变;采样方法Ⅱ和Ⅲ适宜于对增强明显不均匀的病变进行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块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灌注 采样方法
下载PDF
前牙根管的X线图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良 赵毅 杨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为了解研究前牙根管的数目和形态,以及它们不同的根管类型,作者检查1200个前牙,每个牙齿均用两种方法摄片。结果前牙有4种根管形态,双根管比单根管少见,双根管的发生率为9.6%(115/1200).作者指出,优良的x线... 为了解研究前牙根管的数目和形态,以及它们不同的根管类型,作者检查1200个前牙,每个牙齿均用两种方法摄片。结果前牙有4种根管形态,双根管比单根管少见,双根管的发生率为9.6%(115/1200).作者指出,优良的x线片在确定牙内外解剖是有明显价值的。必须从两个或多个角度摄片,如果在主根管的近中或远中有一条线状透射影像,则应考虑为双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根管 X线图像 根管治疗 诊断
全文增补中
Isovist间接淋巴造影诊断淋巴水肿(附20例分析)
8
作者 罗济程 仇涛 +1 位作者 郭长根 干季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29-31,共3页
为探讨Isovist间接淋巴造影效果,笔者对20例淋巴水肿患者进行间接淋巴造影。此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反应少,可反复应用,可显示非常细小的初级淋巴管。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造影 诊断
下载PDF
Neurotropin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翟宇 金嘉翔 +3 位作者 朱宁 陆勤 石楠 刘德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研究neurotropin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 5 0例发病 4 8h内 ,神经功能评分 <80分 ,病灶面积 >2 .2 5cm2 的急性颈内动脉梗塞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 (neurotropin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 19例 )。测定... 目的研究neurotropin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 5 0例发病 4 8h内 ,神经功能评分 <80分 ,病灶面积 >2 .2 5cm2 的急性颈内动脉梗塞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 (neurotropin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 19例 )。测定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CT病灶面积和平均CT值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 6 4 .5 % ,对照组为 31.6 % ;11d时梗塞水肿面积治疗组已缩小 2 8.8% ,且平均CT值明显提高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水肿 NEUROTROPIN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16层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0
作者 孙明华 林涛 +2 位作者 王韶颖 范新东 余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51例临床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1100~1200mm,层厚2.5~5mm,螺距1.375~1.75,重建层厚1.25~2.5mm,重叠50%,造影剂...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51例临床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1100~1200mm,层厚2.5~5mm,螺距1.375~1.75,重建层厚1.25~2.5mm,重叠50%,造影剂量120~150ml,注射速率2.5~3ml/s,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5s,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部分行血管内镜观察,并对图像进行评价,51例中6例行DSA检查,11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将腹主动脉以下病变分为5型,其中腹主动脉型2例,髂动脉型2例,股月国动脉型18例,小腿动脉型8例,广泛型18例。3例未见异常。病变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行DSA检查和手术的17例中,16例和MSCTA结果吻合。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情况,并可以作出合适分型,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造影术 影像学
下载PDF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锦清 徐冶敏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8年第6期336-338,共3页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以往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畸形,但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已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畸形。本文着重介绍DVA的解剖学基础、脑血管造影、MRI和CT表现及其在诊断DVA中的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 脑静脉畸形 诊断
下载PDF
颌骨牙列曲面断层技术在颌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樊林峰 潘晓岗 +1 位作者 汪隼 范新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全景机颌骨牙列断层技术在颌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患者,使用MoritaVERAVIEWEPOCS全景机进行颌骨牙列断层程式投照。结果20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牙轴的方向、牙体形态等... 目的探讨全景机颌骨牙列断层技术在颌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患者,使用MoritaVERAVIEWEPOCS全景机进行颌骨牙列断层程式投照。结果20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牙轴的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能准确显示。结论颌骨牙列断层技术能比较准确地对颌骨内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片 全景片 埋伏牙
下载PDF
颌骨动静脉畸形的DSA特征 被引量:16
13
作者 范新东 邱蔚六 +2 位作者 张志愿 毛青 林晓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表现特征。方法 具有完整DSA资料的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 12例。其中上颌骨 5例 ,下颌骨 7例。数字减影的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 0 0下完成。利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 ,分别行... 目的 探讨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表现特征。方法 具有完整DSA资料的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 12例。其中上颌骨 5例 ,下颌骨 7例。数字减影的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 0 0下完成。利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 ,分别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造影和供应动脉的超选择造影。结果 上、下颌骨动静脉畸形分别表现为上颌牙槽骨后部和下颌升支或体部近磨牙、前磨牙区的异常血管团 ,动脉造影时该血管团出现在动脉的早、中期 ,并持续到静脉晚期。上颌骨动静脉畸形的主要供应动脉为上颌动脉的上牙槽后动脉 ,并发上颌部软组织病变时 ,可伴有面横动脉、眶下动脉和面动脉供血。下颌骨动静脉畸形的供应动脉主要为上颌动脉的下牙槽动脉支。下牙槽动脉支的超选择造影时 ,可见下牙槽动脉以多个纤细分支形式供应“静脉池”。结论 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明确诊断及介入治疗必须经过DSA来完成 ,其中颌骨内的“静脉池”是病变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定位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伟杰 汪涌 +2 位作者 张志勇 杨驰 余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对CT定位下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5年回顾、分析及总结。 方法随防 4 0 3例治疗后三叉神经痛患者 ,包括疼痛缓解率、复发率、并发症及面部麻木发生率等。 结果 4 0 3例患者均获访 ,其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术后即刻... 目的对CT定位下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5年回顾、分析及总结。 方法随防 4 0 3例治疗后三叉神经痛患者 ,包括疼痛缓解率、复发率、并发症及面部麻木发生率等。 结果 4 0 3例患者均获访 ,其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术后即刻疼痛缓解率 99.3% ;近期疼痛缓解率 97.5 % ,复发率 2 .4 8% ;远期疼痛缓解率 92 .1% ,复发率为 7.85 % ;总缓解率 94 .3% (380 4 0 3) ,总复发率 5 .7% (2 3 4 0 3) ;并发症发生率 7.4 % ,其中角膜麻痹发生率 2 .2 % ;面部麻木发生率为 98.7%。 结论CT定位使卵园孔穿刺技术不单纯依赖经验 ,能极大提高治疗成功率 ,从而提高疼痛缓解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 射频温控热凝术 治疗 三叉神经痛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11
15
作者 范新东 邱蔚六 +5 位作者 张志愿 张陈平 唐友盛 姚隆浩 胡永杰 毛青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总结直接穿刺结合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 收治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 6例 ,均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采用的栓塞材料为附凝血棉纤毛的螺圈 ,聚乙烯醇泡沫微粒和二氰基丙烯酸对丁酯。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在PHI... 目的 总结直接穿刺结合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 收治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 6例 ,均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采用的栓塞材料为附凝血棉纤毛的螺圈 ,聚乙烯醇泡沫微粒和二氰基丙烯酸对丁酯。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 0 0下完成。结果  6例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中 ,4例急性出血得到了快速、有效控制 ,1例慢性渗血的右下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 ,介入栓塞治疗后 ,拔除松动的右下颌第一磨牙 ,有效地控制了出血 ;另 1例伴局部软组织搏动性膨隆的上颌骨动静脉畸形患者 ,介入治疗后膨隆的搏动性得到明显改善。栓塞治疗后分别随访 3~ 2 4个月 ,均未发现有口腔内渗血或出血。随访的X线片上 ,病灶区可见新骨形成。结论 局部穿刺结合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动静脉畸形 栓塞 直接穿刺技术 治疗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汪卫东 罗济程 +1 位作者 邱蔚六 孙大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43-546,共4页
作者对22例病人26侧拟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而临床触诊阴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淋巴结状态行术前cT扫描评估,并与术后颈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表明:CT检查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部,可使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误诊率... 作者对22例病人26侧拟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而临床触诊阴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淋巴结状态行术前cT扫描评估,并与术后颈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表明:CT检查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部,可使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误诊率从临床触诊检查的46.15%(12126侧)下降为cT检查的18.75%(sli6侧)。说明cT在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方面确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转移 CT 诊断 颈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磁性固位体引起MRI伪影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斌 张富强 余强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00-202,256,共4页
目的:观察磁体+衔铁以及衔铁引起MRI伪影的差别。方法:以三种磁性固位体产品为样本,在0.15Tesla的永磁型磁共振仪上,分别进行体外实验和口腔内实验,对MRI伪影的最大径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91.9mm,磁体+衔铁引起... 目的:观察磁体+衔铁以及衔铁引起MRI伪影的差别。方法:以三种磁性固位体产品为样本,在0.15Tesla的永磁型磁共振仪上,分别进行体外实验和口腔内实验,对MRI伪影的最大径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91.9mm,磁体+衔铁引起伪影的最大径为145.3mm。结论:衔铁引起伪影的范围明显小于衔铁+磁体,其最大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位体 磁共振成像检查 伪影 衔铁
下载PDF
局部穿刺栓塞治疗头颈部高血流病变 被引量:10
18
作者 范新东 张陈平 +1 位作者 王佩华 石润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 总结局部穿刺栓塞治疗头颈部高血流病变的经验。方法  11例头颈部高血流病变 ( 8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 )进行了局部穿刺栓塞治疗。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 0 0下完成。颌骨中心性血管瘤采用的栓塞材料... 目的 总结局部穿刺栓塞治疗头颈部高血流病变的经验。方法  11例头颈部高血流病变 ( 8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 )进行了局部穿刺栓塞治疗。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在PhilipsV30 0 0下完成。颌骨中心性血管瘤采用的栓塞材料为附纤毛的螺形圈 ,鼻咽纤维血管瘤采用的栓塞材料为组织胶 (N butyl 2 cyanoacrylate,NBCA)。穿刺针为 14G和长 7号注射针。结果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急性出血的患者经局部穿刺栓塞圈栓塞 ,有效控制了出血。随访 9~ 2 4个月后 ,未发现有口腔内渗血或出血 ,随访X线平片可见螺形圈周围成骨。 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局部穿刺栓塞后行手术治疗 ,手术中未行输血 ,完整摘除肿瘤。结论 局部穿刺栓塞治疗头颈部高血流病变是 1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高血流病变 局部穿刺栓塞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
原文传递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敏洁 杨驰 +2 位作者 张伟杰 沈加林 王平仲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并为制定血管-神经压迫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提供建议。方法:对45例(47侧)临床明确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MRTA检查,2位影像学专业人员在不告知诊断的情况下独立读片... 目的: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并为制定血管-神经压迫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提供建议。方法:对45例(47侧)临床明确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MRTA检查,2位影像学专业人员在不告知诊断的情况下独立读片,其间的差异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u检验。设立有症状侧为实验组,无症状侧为对照组,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对其中2例进行了微血管减压术。结果:2位影像学专业人员的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双尾,P>0.05)。45例病例中,6例为肿瘤压迫引起,占13.3%。其余41侧有症状侧MRTA明确诊断为压迫者占58.5%(24/41),可疑压迫者占17.1%(7/41),责任血管依次为小脑上动脉(SCA)61.3%、小脑下前动脉(AICA)19.4%、SCA+AICA为12.9%、椎动脉(VA)为6.4%,血管压迫的部位于近脑干1/3者占61.30%(19/31),其余占38.7%。37侧无症状侧MRTA无明确诊断为压迫者,可疑压迫者占18.9%(7/37)。经X2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2例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MRTA诊断与术中发现符合,术后患者疼痛即刻缓解,且无明显麻木。结论:多平面-MRTA方法可作为三叉神经痛初诊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并为微血管减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MRTA 血管-神经压迫
下载PDF
成人颅骨标本翼腭窝的CT表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成伟 罗济程 余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5-137,147,共4页
目的 在CT上测量翼腭窝的有关径值和孔距 ,并探讨翼腭窝的形态。方法 对 2 0个干颅上左右两侧的翼腭窝行CT横断与冠状扫描 ,测量并观察翼腭窝各扫描层面的有关径线和形态 ,对所得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横断面上 ,翼腭窝上 1/ 4... 目的 在CT上测量翼腭窝的有关径值和孔距 ,并探讨翼腭窝的形态。方法 对 2 0个干颅上左右两侧的翼腭窝行CT横断与冠状扫描 ,测量并观察翼腭窝各扫描层面的有关径线和形态 ,对所得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横断面上 ,翼腭窝上 1/ 4主要为凸面向后的双弧形 (88% ) ,其前后径与内外径最大值为 (6 .6± 2 .2 )mm和 (13 .7± 3.7)mm ;中 1/ 4主要表现为凸面相对的双弧形 (6 7% ) ,前后径与内外径最大值为 (6 .6± 2 .1)mm和 (12 .1± 2 .7)mm ;下 1/ 2全部表现为管形 ,直径为 (3.8± 1.7)mm。冠状面上翼腭窝上 1/ 4和中 1/ 4主要表现为斜的倒梯形(6 0 % ) ,余 40 %表现为斜的四边形 ,下 1/ 2全部表现为管形。圆孔位于眶下裂下方 (5 .2± 2 .3)mm处 ,翼管在圆孔内侧 (7.4± 2 .5 )mm和下方 (6 .2± 4.2 )mm。结论 翼腭窝形态多变 ,在不同层面可见到双弧形、波浪状、直弧形、弧直形、管形以及斜的倒梯形和斜的四边形 ;CT上采用合适窗宽和窗位 ,可对翼腭窝进行有关测量 ;根据所测翼腭窝各孔、裂间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解剖 X线解剖学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