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灵之研究:中国原巫文化六题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振复
夏锦乾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文化>编辑部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4,共18页
-
文摘
文章拟从彼此相关联的六个方面,对原始巫灵问题做出初步研究。灵始于原巫,'自我之灵'与'万物之灵'相互交合和控制,建构于神、人之际。气之哲学,始源于原始巫学,气的原始形态即灵,所谓'场有哲学''过程哲学'即气之哲学。从巫术之灵与宗教之灵的比较中,可证中国文化由'巫'向'史'的历史与人文必然性。原巫之灵,是'科学的伪兄弟',作为反科学的巫术文化,因其'实用理性',对知识、科技采取一定的容忍态度,'数的巫术'的原始理性,成为中国科技理性的人文温床。原巫之灵与古代政治权威的建构有不解之缘,卜筮曾经作为政治决策的一大方式,发展为古代中国控制兼怀柔的政治意识形态。巫性之吉凶是美丑的前期文化形态,诗性审美的感觉、想象、情感和灵感,与巫性'异质同构',从灵之巫性走向诗性审美,是可能而必然的。
-
关键词
灵
气
场
巫术
原始宗教
原巫文化
卜筮
-
分类号
B992.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美学如何“接着说”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夏锦乾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文化>编辑部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4,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23)
-
文摘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美学的"接着说"不仅应是一种立场观念,还应是一种方法。"接着说"是一种理论的建构,其方法如同马克思所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就需要它跳出单纯的立场观念的空谈,而从实际的范畴、概念着手。佛教中国化的成功在于找到了它与中国文化共同的"自然"范畴。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美学的共同范畴可能有多个,但其中主要的一个是"意志"。通过对"意志"的批判性阐释,将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人的能动性,人的本质力量化入中华美学关于意、志的审美理论之中,从而实现双方真正的对接。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华美学
意志
接着说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