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耳蜗电极表面载药膜的制备与听力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浩然
黄玉宇
+4 位作者
陈君敏
张帆
孙夏雨
贾欢
杨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索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制备高分子载药膜的方法,描述其材料特性并评估听力保护作用。方法在室温下将乙交酯丙交酯高分子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解于三氯甲烷,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
目的探索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制备高分子载药膜的方法,描述其材料特性并评估听力保护作用。方法在室温下将乙交酯丙交酯高分子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解于三氯甲烷,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DSP)并充分混匀后即为涂料。用浸涂法手持人工耳蜗植入体将植入电极完全浸没于涂料中1-2秒后缓缓提出,干燥后形成载药薄膜。扫描电镜下观察电极表面形貌,测量水接触角和阻抗。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绘制涂层释药曲线并向豚鼠耳蜗内植入模拟电极,测试其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结果电极载药涂层表面光整,涂层厚度约1.02±0.05μm。涂层后电极表面水接触角明显减小(前:102±0.6,后:77±1.6°,P<0.01),阻抗无明显变化(前:0.9±0.22kΩ,后:1.0±0.18kΩ,P>0.05)。释药结果表明第1个24小时存在药物突释,但整体行为符合幂律分布。动物实验中,电极植入后1周实验组与对照组ABR阈值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直至术后3月(P<0.001)(实验组56.8±7.9 dBnHL,对照组70.0±7.4 dBnHL)。结论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浸涂法制备PLGA载药薄膜过程简单快速,能维持原有形貌并增加表面亲水性,实现药物缓释且药量调控方便。动物实验证实,植入电极表面包被有载DSP的PLGA薄膜对术后残余听力具有明显的保护与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PLGA
浸涂法
载药电极
听力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弥散张量成像应用于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林彬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比较,验证DTI的准...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比较,验证DTI的准确性。结果 6例患者中5例术前DTI面神经的重建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DTI的准确率为 83.3%(5/6),且DTI及术中面神经定位均显示面神经在肿瘤前方;1例患者术前DTI显示面神经在肿瘤前方,而术中见肿瘤压迫致面神经移位变形至肿瘤上极。结论 DTI对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有较高的准确率及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确定最佳手术路径、缩短寻找面神经的时间,降低面神经损伤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术前定位
听神经瘤
面神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留置时间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万学梅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0-503,509,共5页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后留置时间、取管或脱管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5例行鼓膜置管术的SOM患儿的病史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31例SOM患儿,共576耳,脱管或取管后有177耳(30.73%)复发。置管时平均...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后留置时间、取管或脱管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5例行鼓膜置管术的SOM患儿的病史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31例SOM患儿,共576耳,脱管或取管后有177耳(30.73%)复发。置管时平均年龄为(4.69±2.18)岁,3~6岁为高峰。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9.96±3.72)个月,其中复发耳平均留置时间为(8.59±3.49)个月,痊愈耳为(10.57±3.65)个月,其中留置时间小于6个月者复发率为46.09%。脱管或取管后复发患儿中变应性鼻炎(AR)的患病率为59.62%,高于手术患儿整体患病率(38.67%)。177耳中79耳(44.63%)再次行鼓膜置管术,再次置管患儿的初次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7.50±3.40)个月,其AR患病率为68.09%,高于痊愈患儿患病率(29.07%)。结论:3~6岁行鼓膜置管术的SOM患儿脱管或取管后易复发,留置时间越短且患有AR的患儿复发率越高。留置时间大于13个月复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
鼓膜置管术
复发
鼻炎
变应性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耳蜗电极表面载药膜的制备与听力保护作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于浩然
黄玉宇
陈君敏
张帆
孙夏雨
贾欢
杨军
机构
上海
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新华医院
耳
鼻
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
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耳
鼻
咽喉-头颈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眼
耳
鼻
喉医院
耳
鼻
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市
耳
鼻
疾病
转化
医学
重点
实验室
(
no
.
上海
交通大学
医学
院
耳
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基金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先天性耳聋的早期诊断与干预,16XD1402200)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工耳蜗电极表面地塞米松/阿糖胞苷载药涂层的制备及其缓释的研究,17ZR1416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药物预防耳蜗植入后内耳纤维化的研究,81200742)。
文摘
目的探索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制备高分子载药膜的方法,描述其材料特性并评估听力保护作用。方法在室温下将乙交酯丙交酯高分子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解于三氯甲烷,加入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DSP)并充分混匀后即为涂料。用浸涂法手持人工耳蜗植入体将植入电极完全浸没于涂料中1-2秒后缓缓提出,干燥后形成载药薄膜。扫描电镜下观察电极表面形貌,测量水接触角和阻抗。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绘制涂层释药曲线并向豚鼠耳蜗内植入模拟电极,测试其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结果电极载药涂层表面光整,涂层厚度约1.02±0.05μm。涂层后电极表面水接触角明显减小(前:102±0.6,后:77±1.6°,P<0.01),阻抗无明显变化(前:0.9±0.22kΩ,后:1.0±0.18kΩ,P>0.05)。释药结果表明第1个24小时存在药物突释,但整体行为符合幂律分布。动物实验中,电极植入后1周实验组与对照组ABR阈值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直至术后3月(P<0.001)(实验组56.8±7.9 dBnHL,对照组70.0±7.4 dBnHL)。结论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浸涂法制备PLGA载药薄膜过程简单快速,能维持原有形貌并增加表面亲水性,实现药物缓释且药量调控方便。动物实验证实,植入电极表面包被有载DSP的PLGA薄膜对术后残余听力具有明显的保护与改善作用。
关键词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PLGA
浸涂法
载药电极
听力保护
Keywords
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Dip coating
Drug-eluting electrode
Hearing protection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散张量成像应用于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林彬
杨军
机构
上海
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新华医院
耳
鼻
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市
耳
鼻
疾病
转化
医学
重点
实验室
(
no
.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比较,验证DTI的准确性。结果 6例患者中5例术前DTI面神经的重建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DTI的准确率为 83.3%(5/6),且DTI及术中面神经定位均显示面神经在肿瘤前方;1例患者术前DTI显示面神经在肿瘤前方,而术中见肿瘤压迫致面神经移位变形至肿瘤上极。结论 DTI对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有较高的准确率及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确定最佳手术路径、缩短寻找面神经的时间,降低面神经损伤概率。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术前定位
听神经瘤
面神经
Keyword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Preoperative localization
Acoustic neuroma
Facial nerve
分类号
R764.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留置时间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万学梅
杨军
机构
成都
市
第一人民医院
耳
鼻
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
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新华医院
耳
鼻
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市
耳
鼻
疾病
转化
医学
重点
实验室
(
no
: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0-503,509,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No:16XD1402200)
文摘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后留置时间、取管或脱管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5例行鼓膜置管术的SOM患儿的病史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31例SOM患儿,共576耳,脱管或取管后有177耳(30.73%)复发。置管时平均年龄为(4.69±2.18)岁,3~6岁为高峰。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9.96±3.72)个月,其中复发耳平均留置时间为(8.59±3.49)个月,痊愈耳为(10.57±3.65)个月,其中留置时间小于6个月者复发率为46.09%。脱管或取管后复发患儿中变应性鼻炎(AR)的患病率为59.62%,高于手术患儿整体患病率(38.67%)。177耳中79耳(44.63%)再次行鼓膜置管术,再次置管患儿的初次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7.50±3.40)个月,其AR患病率为68.09%,高于痊愈患儿患病率(29.07%)。结论:3~6岁行鼓膜置管术的SOM患儿脱管或取管后易复发,留置时间越短且患有AR的患儿复发率越高。留置时间大于13个月复发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
鼓膜置管术
复发
鼻炎
变应性
Keywords
otitis media
secretory
tube insertion
recurrence
rhinitis
allergic
分类号
R765.21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耳蜗电极表面载药膜的制备与听力保护作用
于浩然
黄玉宇
陈君敏
张帆
孙夏雨
贾欢
杨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弥散张量成像应用于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蔡林彬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留置时间与复发的临床研究
万学梅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2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