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慧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0期3718-3720,共3页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是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对急诊成批伤,减轻危害程度,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通过院前预警、准备救治工作,SOS小组的启动;来院后的伤情判断、专业化的分诊、预检登记,适当的有序分流,有...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是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对急诊成批伤,减轻危害程度,提高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通过院前预警、准备救治工作,SOS小组的启动;来院后的伤情判断、专业化的分诊、预检登记,适当的有序分流,有效的抢救治疗到最后的转归。抢救工作的提前介入、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与正确实施,减少了差错率,增加了抢救成功率。成熟的应急预案,完善的流程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在保证了这批患者有效救治的同时,也确保了其他急诊患者有序的就诊。急诊分诊是患者与医疗机构接触的第一个窗口,急诊护士必须经过良好专业培训并具有一定经验,熟悉应急预案、规范操作流程将直接影响到急诊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完善应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综述文献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丽丽 吴梅梅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LVEF、hs-CRP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HDL-C、LVEF水平则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指标以及临床症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脂水平 不良反应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急诊科无名氏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戴珍娟 钱瑾 +1 位作者 安小力 张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2期1452-1453,共2页
目的探讨加强急诊科无名氏患者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78例急诊科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制定出精细化的工作流程。结果规范了无名氏患者救治流程,保障了患者的利益,降低了医疗护理安全隐患,为无名氏患者提供了救... 目的探讨加强急诊科无名氏患者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78例急诊科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制定出精细化的工作流程。结果规范了无名氏患者救治流程,保障了患者的利益,降低了医疗护理安全隐患,为无名氏患者提供了救治与护理的全方位服务。结论对急诊室无名氏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利益,同时有利于提升急诊护理服务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护理管理研究 无名氏患者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被引量:6
4
作者 费萍燕 凌敏 +2 位作者 费民忠 陆海彬 袁建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组(用正常细胞培养液培养)、高糖组(用D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和人参皂苷Rg1组(用含有D葡萄糖浓度为3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组(用正常细胞培养液培养)、高糖组(用D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和人参皂苷Rg1组(用含有D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人参皂苷Rg1浓度为50 mg/L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培养48 h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羟脯氨酸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间接反映胶原蛋白合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细胞存活率、细胞G0+G1期比率、羟脯氨酸含量、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MMP-1、MMP-2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人参皂苷Rg1组细胞存活率、细胞G0+G1期比率、羟脯氨酸含量、TGF-β1均明显低于高糖组,而MMP-1、MMP-2明显高于高糖组(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人参皂苷 增殖 胶原
下载PDF
犬伤患者科普微视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戴珍娟 安小力 +1 位作者 李瑞兰 刘鸿翔 《预防医学》 2020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科普微视频健康教育对犬伤患者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狂犬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科普微视频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 目的评价科普微视频健康教育对犬伤患者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狂犬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松江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科普微视频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为期1个月,比较两组犬伤患者干预前后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狂犬病态度和行为持有率。结果干预组374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92例,年龄中位数为29岁;对照组368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98例,年龄中位数为30岁。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犬伤患者的狂犬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预防狂犬病态度总持有率和预防狂犬病行为总持有率较干预前分别提高了49.49%、35.52%和33.01%,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1.70%、18.80%和25.10%,干预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普微视频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犬伤患者预防狂犬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其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健康教育 狂犬病 知信行
原文传递
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朋佳 韩鹏 +3 位作者 姜金霞 凌之莹 邓珊 顾瑞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9期1222-1227,共6页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期为急诊护理团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6—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41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导选...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期为急诊护理团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6—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41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导选择感知量表、工作重塑量表、工作激情量表及医护人员抗逆力量表收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18名急诊科护士的抗逆力得分为(72.97±11.39)分;医护人员抗逆力与领导选择感知、工作重塑、工作激情(强迫工作激情维度除外)条目均分呈正相关(r=0.556、0.833、0.535,均P<0.05),而与强迫工作激情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72,P<0.05);领导选择感知、工作重塑对医护人员抗逆力存在直接正向影响(β=0.124、0.763,均P<0.01)。工作激情、工作重塑在领导选择感知和医护人员抗逆力关系里中介效应显著(95%CI:0.187~0.342),领导选择感知对医护人员抗逆力的总效应为0.524(P<0.01,95%CI:0.449~0.599);直接效应为0.091(P<0.01,95%CI:0.034~0.165),中介效应为0.454(P<0.01,95%CI:0.391~0.5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83.32%。结论 工作重塑、工作激情在领导选择感知与医护人员抗逆力之间起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增加与急诊护士的良性互动,提高其岗位特征和自我价值观的契合度,通过营造积极的职业团队氛围,增进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激情及工作重塑力,进而提升其抗逆力水平,稳定急诊护理队伍和塑造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领导选择感知 工作重塑 抗逆力 工作激情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殷建伟 赵文飚 +4 位作者 庄春强 李勇 夏松成 王晶 袁建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211例,其中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救治102例患者(A组)、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开展急诊一体化救治109例患者(B组),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211例,其中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救治102例患者(A组)、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开展急诊一体化救治109例患者(B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 A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4.7±6.2)分,死亡14例,病死率13.7%,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8±0.2)、(2.3±0.3)h.B组ISS为(26.6±7.4)分,死亡6例,病死率5.5%,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1±0.1)、(1.5±0.2)h.两组病死率、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多处创伤 一体化救治
原文传递
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丽丽 吴梅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159-2161,共3页
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均为临床常见心血管性疾病,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共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相关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越高其并发冠心病的发生几率也高[1]。因此,给予患者有效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 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均为临床常见心血管性疾病,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共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相关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越高其并发冠心病的发生几率也高[1]。因此,给予患者有效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缓解心血管疾病症状极为关键[2]。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接诊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硝苯地平给药基础上联合氯沙坦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心血管性疾病 并发冠心病 临床有效性 硝苯地平 心血管疾病 氯沙坦 控制血压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给予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建英 卫玉洁 石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0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给予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入院后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EN组经鼻饲空肠管匀速泵入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PN组经深...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给予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入院后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EN组经鼻饲空肠管匀速泵入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PN组经深静脉置管滴注全胃肠外营养。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14天、第21天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甘油三酯(TG)水平,并进行NIHSS评分,在入院及出院时分别测量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第14天、21天2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所下降,PN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感染率发生情况,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2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EN组与PN组相比改善情况差异明显,EN组明显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6.12,P<0.05);出院时2组体质量均明显下降,但PN组下降明显高于EN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肠内营养给予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肠内营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腹症护理观察表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7期3321-3323,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观察表对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观察室急腹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组按自行拟定的急腹症护理观察表实施病情的护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观察表对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观察室急腹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组按自行拟定的急腹症护理观察表实施病情的护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84%,对照组为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27,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4,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观察表对急腹症患者实施病情观察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护理观察表 护理观察
原文传递
无纸化考核在急诊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芳 戴珍娟 +1 位作者 张建凤 钱瑾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27期3313-331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诊危重病科护士在职教育理论考核方式的改革,探讨行之有效的护士在职教育考核模式。方法选取急诊危重病科护士108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人和观察组5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笔试考试方法,观察组利用计算机信息化... 目的通过对急诊危重病科护士在职教育理论考核方式的改革,探讨行之有效的护士在职教育考核模式。方法选取急诊危重病科护士108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人和观察组5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笔试考试方法,观察组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实行无纸化上机理论考核。结果两组护士参加2013年度区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观察组优秀率37.9%(22/58),对照组优秀率10.O%(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80.00,P〈0.01)。实施无纸化考核之后,护士对该考核方式满意度、参加考核积极性、考核的必要性、考核内容的有效性均有提高,并且相对于常规笔试考核,对无纸化考核的压力减轻,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纸化考试有效避免了临床护士在职教育考核模式流于形式、考核效果较差、护士对学习目的性不强的弊端,提高了在职教育的效果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核 急诊室 护士 在职培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