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多层螺旋CT后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强金伟 周康荣 +3 位作者 廖治河 鲁刚 陈刚 陈锦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 :评价多平面重组 (MPR)或曲面重组 (CPR)、遮盖表面显示 (SSD)、最小密度投影 (MinIP)、仿真支气管内镜 (VB)和容积再现 (VR)等五种后处理方法显示肺段以下远端气道的能力。方法 :对 2 0例健康志愿者 ,采用多层螺旋CT(MDCT)机行高... 目的 :评价多平面重组 (MPR)或曲面重组 (CPR)、遮盖表面显示 (SSD)、最小密度投影 (MinIP)、仿真支气管内镜 (VB)和容积再现 (VR)等五种后处理方法显示肺段以下远端气道的能力。方法 :对 2 0例健康志愿者 ,采用多层螺旋CT(MDCT)机行高分辨扫描 ,准直 1mm、螺距 1.75、球管旋转 0 .5s/r ,并分别用标准算法 (FilterB)和高滤过重建算法 (FilterD)重组横断面图像 ,重组间隔 0 .6mm ,比较MPR/CPR、SSD、MinIP、VB和VR五种重组方法显示支气管的等级和长度。结果 :MPR/CPR显示支气管的等级和长度最优 ,能显示大部分 7级支气管 ;SSD次之 ,能显示 5~ 6级支气管 ,且采用平扫图像重组优于增强图像 ,用FilterD图像资料获得的SSD优于FilterB法 ,其中用平扫FilterD图像资料所得的SSD最佳 ;VB法略次于SSD法 ,能显示 5~ 6级支气管 ;MinIP和VR最差 ,仅能显示 3~ 5级支气管。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1.0mm准直的螺旋高分辨扫描后 ,行MPR/CPR、SSD和VB重组 ,能从平面和立体上直观地显示 4~ 7级周围支气管 ,并评价该范围内的支气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MR相位差增强成像技术对健康成人视辐射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王静 杨丽 +1 位作者 刘玉波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79-782,803,共5页
目的探讨相位差增强成像(PADRE)技术显示正常成人视辐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0T MR对35名健康志愿者视辐射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和PADRE技术成像,以DTI视辐射神经纤维束显示为"金标准",对PADRE技术成像的血管增强(VE)、组织增... 目的探讨相位差增强成像(PADRE)技术显示正常成人视辐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0T MR对35名健康志愿者视辐射行弥散张量成像(DTI)和PADRE技术成像,以DTI视辐射神经纤维束显示为"金标准",对PADRE技术成像的血管增强(VE)、组织增强(TE)及相位增强(Padre)3种模式重建图像中视辐射的显示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测算其相位值,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t检验。结果以DTI神经纤维束追踪作为参照,PADRE技术可清晰显示35名健康志愿者的视辐射,VE图像表现为平行侧脑室的低信号带,TE及Padre图像Padre中视辐射可分为两层结构:内侧的低信号带(内矢状层)和外侧的更低信号带(外矢状层),VE、TE及Padre图像中视辐射(内外矢状层)平均评分值分别为0±0、1.90±0.30、1.83±0.38,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E和Padre对视辐射(内外矢状层)的显示优于VE(Z值分别为-11.533、-11.392,P值均<0.01),内、外矢状层的相位值分别为-0.151±0.119,-0.441±0.09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945,P<0.01)。结论高分辨率PADRE技术可以显示视辐射,并可区分内、外矢状层,为活体视辐射成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辐射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相位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混合型肝癌的MRI表现与病理分型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旭东 汪禾青 +4 位作者 盛若凡 杨丽 曾蒙苏 纪元 韩晶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1-765,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型混合型肝癌(cHCC-CC)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HCC-CC的29例患者资料,经典型20例(24个病灶),干细胞型9例(10个病灶).患者术前行肝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特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型混合型肝癌(cHCC-CC)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HCC-CC的29例患者资料,经典型20例(24个病灶),干细胞型9例(10个病灶).患者术前行肝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特征,并测量17例(22个病灶)的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经典型及干细胞型cHCC-CC患者间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 经典型和干细胞型cHCC-CC的最大径分别为(3.8±2.5)、(4.5±1.8)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9,P=0.462).7个病灶T1WI为不均匀高信号,27个病灶T1WI为低信号.17个病灶T2WI以中央低信号为主,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21个病灶表现为周边环形强化,13个病灶表现为弥漫不均匀强化.17个病灶强化方式表现为快进快出,17个表现为反转强化.25个病灶可见假包膜.经典型和干细胞型cHCC-CC的动脉强化方式和胆管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形状、边界、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病灶内脂肪、淋巴结肿大、强化类型、假包膜和静脉癌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CC-CC病灶DWI均表现为高信号,经典型和干细胞型cHCC-CC病灶的ADC值分别为(1.60±0.39)×10-3、(1.41±0.52)×10^-3mm^2/s,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5,P=0.326).结论 cHCC-C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依靠MRI表现不易区分经典型和干细胞型cHCC-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混合型肝癌
原文传递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在正常肾脏成像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曲丽洁 周建军 +2 位作者 丁玉芹 傅彩霞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8-913,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肾脏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和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指标特点。方法:对27名健康志愿者行肾脏IVIM和DKI检查,通过后处理分析,获得双肾皮髓质IVIM相关参数ADC、Dfast、Dslow、fp以及DKI相关参数MD... 目的:探讨正常人肾脏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和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定量参数指标特点。方法:对27名健康志愿者行肾脏IVIM和DKI检查,通过后处理分析,获得双肾皮髓质IVIM相关参数ADC、Dfast、Dslow、fp以及DKI相关参数MD、MK的测量值。分析同一测量者前后2次测得数据的一致性,比较正常肾脏左右侧以及同侧肾脏不同部位IVIM、DKI各参数间的差异,比较正常肾脏皮质、髓质各参数均值间的差异。结果:IVIM序列的ADC值、Dslow值、fp值和DKI序列的MD值、MK值前后两次测量总体一致性较好,Dfast值一致性一般;IVIM、DKI各参数测量值在双侧肾脏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58~0.954),同侧肾脏皮髓质不同部位各参数测量值间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171~0.995);正常肾脏皮质ADC值、Dslow值高于髓质(t=7.072,P〈0.05;t=10.057,P〈0.05),皮髓质Dfast值、fp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肾脏皮质MD值高于髓质(t=10.268,P〈0.05),髓质MK值高于肾皮质(t=-10.228,P〈0.05)。结论:正常肾脏IVIM和DKI成像能显示皮髓质间差异,反映肾脏生理功能,提示在评估肾脏疾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整体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神经成像技术在非创伤性上肢神经扭转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姗姗 石红岭 +6 位作者 赵连新 王光彬 杨丽 史宏璐 姚彬 陈欣 邵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分析非创伤性上肢神经扭转的MR扩散加权神经成像(DW-MRN)影像特点,探讨DW-MRN的临床价值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手术确诊为非创伤性上肢神经扭转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轴面SE序列T1WI、轴面及冠状面SE... 目的 分析非创伤性上肢神经扭转的MR扩散加权神经成像(DW-MRN)影像特点,探讨DW-MRN的临床价值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手术确诊为非创伤性上肢神经扭转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轴面SE序列T1WI、轴面及冠状面SE序列压脂T2WI、DW-MRN及上肢神经超声检查,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联合分析其DW-MRN特点,并与超声、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DW-MRN对6例患者均做出准确诊断,DW-MRN共显示神经扭转19处,与术中所见吻合;超声显示16处,漏诊3处.上肢神经扭转处T1WI呈低信号,压脂T2WI神经中心呈低信号,周围呈高信号.其两端的神经束增粗,T1WI呈低信号,压脂T2WI呈高信号.DW-MRN显示扭转处神经变细,呈沙漏状,正常神经高信号消失,扭转部位的近端及远端均可见神经增粗.多发神经扭转时DW-MRN显示神经出现多发、节段性沙漏状改变.结论 DW-MRN显示非创伤性上肢神经扭转的特征性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节段性沙漏样改变,并能准确、直观显示神经扭转的数量及位置,有助于神经扭转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手术,在分辨率、视野大小及图像显示方面较超声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正中神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3
6
作者 方权 吴俊沛 +3 位作者 韩太林 范新华 吴国森 金利盛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967-969,共3页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在肾细胞癌中居第二位,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较嫌色细胞癌差,早期病灶适合手术局部切除,术前影像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螺旋CT(MDCT)是目前用于肾脏检查的常用影像学检查...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在肾细胞癌中居第二位,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较嫌色细胞癌差,早期病灶适合手术局部切除,术前影像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螺旋CT(MDCT)是目前用于肾脏检查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本组收集上海中山医院27例乳头状肾癌病例,分析其CT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肾细胞癌 病理基础 CT表现 carcinoma 影像学检查方法 上海中山医院 影像检查 透明细胞癌
下载PDF
MRI特异性对比剂铁羧葡胺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伟中 曾蒙苏 +5 位作者 严福华 饶圣祥 沈继章 陈财忠 施伟斌 张澍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MR平扫、应用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MRI及MRI特异性对比剂铁羧葡胺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验证铁羧葡胺在病灶检出方面的优势。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选择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例59例,根据相... 目的通过比较MR平扫、应用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MRI及MRI特异性对比剂铁羧葡胺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验证铁羧葡胺在病灶检出方面的优势。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选择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例59例,根据相对金标准判定共133个病灶。所有病例均先行梯度回波(GRE)T1WI、去脂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动态梯度回波Gd-DTPA增强MRI,48h后行铁羧葡胺动态GRE增强扫描及去脂FSE T2WI与GRE T2W延迟扫描。统计各序列对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序列、动态GRE增强扫描、GRE T2W延迟增强扫描检出病灶数分别为130、115、127个;平扫GRE T1WI序列、去脂FSE T2WI检出病灶分别为84和106个;Gd-DTPA动态GRE增强检出123个病灶。对于其中44个的微小病灶(<1cm),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检出率达到93·2%(41/44),铁羧葡胺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2·7%(32/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GRE T2WI检出率为88·6%(39/44),Gd-DTPA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9·5%(35/44),平扫去脂FSE T2WI检出率为54·5%(24/44),平扫GRET1WI检出率为34·1%(15/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显著提高了对于微小病灶(<1cm)的检出率,与平扫MR(包括去脂FSE T2WI和GRE T1WI)及Gd-DTPA动态增强M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序列优势主要为提高肝微小病灶(<1·0cm)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初级视觉皮质纤维构筑的MRI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静 杨丽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311-1313,共3页
初级视觉皮质位于距状沟两侧,是直接接受视觉刺激的原始感觉区。标本研究发现,初级视觉皮质内除了含有无数类型、结构、密度和朝向不同的神经细胞外,还含有纵横交错的有髓神经纤维。近年来,随着MRI设备及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MRI能够提... 初级视觉皮质位于距状沟两侧,是直接接受视觉刺激的原始感觉区。标本研究发现,初级视觉皮质内除了含有无数类型、结构、密度和朝向不同的神经细胞外,还含有纵横交错的有髓神经纤维。近年来,随着MRI设备及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MRI能够提供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已成为研究活体初级视觉皮质纤维构筑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本文主要对初级视觉皮质的纤维构筑特点及其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视觉皮质 磁共振成像 相位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斑块减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过伟锋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0-1012,共3页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作为一种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由于钙化斑块往往会干扰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现临床上开发出一种新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方法——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作为一种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由于钙化斑块往往会干扰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现临床上开发出一种新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方法——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斑块减影技术。通过去除钙化斑块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干扰,从而对冠状动脉血管作出有效的评估。本文就这种新的影像技术方法的进展、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影技术 血管钙化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