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国际体系的优化:从和平共处到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33
1
作者 蔡亮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31,共10页
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共生国际体系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种行为体的组合状态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与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递进都意味着共生关系的优化,并伴随着一系列理论自觉和实践创... 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共生国际体系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种行为体的组合状态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与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递进都意味着共生关系的优化,并伴随着一系列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以来,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已逐步形成并发展了和平共处理念。在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持续迈进的现阶段,中国正致力于积极建构和平共生理念,并着眼于下一阶段的使命——推动国际体系朝和谐共生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共生关系的优化,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的同时,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推动各方朝着打造命运共同体与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相向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国际体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谐共生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试析农业利益集团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兼论“农协”在反TPP活动中的政治影响力 被引量:20
2
作者 蔡亮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94,159,共14页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作为日本最主要的农业利益集团,积聚了可以支配日本农业的巨大经济实力,同时拥有可以将经济能量充分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强大组织能力。随着"农协"社会统合能力的日益弱化以及民主党执政后从社会结构上对其形...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作为日本最主要的农业利益集团,积聚了可以支配日本农业的巨大经济实力,同时拥有可以将经济能量充分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强大组织能力。随着"农协"社会统合能力的日益弱化以及民主党执政后从社会结构上对其形成的冲击,"农协"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已今不如昔。尽管"农协"仍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力量,声势浩大地反对日本加入TPP,但从野田首相最终仍决定要参与TPP谈判这一点而言,若"农协"不能顺势进行改革的话,其对日本农业政策和日本政治的影响力势将每况愈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协 利益集团 TPP 野田内阁
原文传递
中国和东盟互联互通的意义、成就及前景——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孆 《国际展望》 2011年第2期16-28,127-128,共13页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推进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和东南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双方未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搭建起更加便捷的桥梁。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主要阐述中国...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推进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和东南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双方未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搭建起更加便捷的桥梁。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主要阐述中国与东南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意义,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取得的成就,探讨今后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南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下载PDF
《东盟印太展望》及其战略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士新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20年第1期68-79,131,132,共14页
2019年6月,第34届东盟峰会发表了《东盟印太展望》,阐明了东盟关于地区合作的新主张。东盟正在改变以往模糊合作范围的地理概念,将其界定为依然相当模糊但大幅扩展的印太地区,反映出东盟对加强更广范围的地区合作已基本形成一致意见。... 2019年6月,第34届东盟峰会发表了《东盟印太展望》,阐明了东盟关于地区合作的新主张。东盟正在改变以往模糊合作范围的地理概念,将其界定为依然相当模糊但大幅扩展的印太地区,反映出东盟对加强更广范围的地区合作已基本形成一致意见。尽管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分歧和保留意见,但东盟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努力避免在大国博弈中被边缘化,尽力维护和增强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东盟印太展望》的发布可谓是东盟的自保止损之道,体现出东盟各国深重的忧患意识。然而,此文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东盟受美日澳法等"印太战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东盟未来需要有更加符合促进地区共同利益的精神,更能体现东盟的包容性、开放性、合作性,为建设更高质量的东盟共同体,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提供更强、更有韧性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印太展望》 地区一体化 大国博弈 互联互通
下载PDF
挑战与动因:日本参加TPP谈判的战略意图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亮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7-14,共8页
TPP是一种旨在实现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等全面自由化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野田内阁意图通过TPP提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农业的结构性改革,重振日本经济;在对外关系上,则欲借此修复巩固日美同盟,配合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布局... TPP是一种旨在实现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等全面自由化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野田内阁意图通过TPP提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农业的结构性改革,重振日本经济;在对外关系上,则欲借此修复巩固日美同盟,配合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布局,并在未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基于上述战略意图,尽管遭致日本国内长期依赖财政补贴及贸易保护的农业部门和希望继续维持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医师会等团体的坚决反对,面临政治分裂的风险,野田仍做出了参加TPP谈判的政治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 野田内阁 “农协” “3·11”震灾 日美同盟
下载PDF
简析美国钓鱼岛政策的模糊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廉德瑰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9-54,共6页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长期被日本窃占。近年来,美国多次声称钓鱼岛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日美两国甚至针对钓鱼岛的防卫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但是,面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的政策却是模糊的。美国对钓鱼岛主...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长期被日本窃占。近年来,美国多次声称钓鱼岛在"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日美两国甚至针对钓鱼岛的防卫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但是,面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的政策却是模糊的。美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表示不持立场;在关于"返还"冲绳的决定中态度摇摆,并且拒绝在"返还"范围中写入"钓鱼岛";对于是否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态度暧昧。美国之所以采取这种模糊政策,就是企图利用中日争端操控东亚国际关系,掌握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钓鱼岛争端 政策立场
原文传递
共生性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的道、术、势 被引量:11
7
作者 蔡亮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共生性国际体系可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及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人类社会彼此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的客观局势使得共生体系正从和平共处向和平共生阶段发展。但是,要优化共生体系,使之发展到更高的阶段,需要一系列的理... 共生性国际体系可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及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人类社会彼此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的客观局势使得共生体系正从和平共处向和平共生阶段发展。但是,要优化共生体系,使之发展到更高的阶段,需要一系列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具体到外交领域,应做好"道"、"术"、"势"的相辅相成,推动国际体系朝和谐共生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 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梦”
原文传递
安倍内阁“积极和平主义”的三重特性评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蔡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95,共17页
"积极和平主义"被安倍内阁定位为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基本理念,意指日本要从一直以来的"热爱和平"、"支持和平"国家转变为积极"缔造和平"的力量。但其本质是安倍借和平之名行修改宪法、扩... "积极和平主义"被安倍内阁定位为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基本理念,意指日本要从一直以来的"热爱和平"、"支持和平"国家转变为积极"缔造和平"的力量。但其本质是安倍借和平之名行修改宪法、扩充军备,行使集体自卫权之实和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重要抓手。它具有理念的偷换性、目标的两全性及路径的危险性这三重特性,意味着日本战后安全政策的巨大转变,势将进一步导致本已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内阁 “积极和平主义” 集体自卫权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中国周边战略中的印度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干城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2期34-46,共13页
印度是中国西南周边最重要的近邻,其对中国周边战略的身份是综合性的,进而也是中国周边地区战略形势演变的一个常量,这既是由印度的巨大体量所决定,也源于中印整体关系特别是可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还体现在印度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 印度是中国西南周边最重要的近邻,其对中国周边战略的身份是综合性的,进而也是中国周边地区战略形势演变的一个常量,这既是由印度的巨大体量所决定,也源于中印整体关系特别是可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还体现在印度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上。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印度的快速崛起,其对中国周边战略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在迅速上升。印度作为中国周边战略形势演变的变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对印度力量的评估、美国等大国对印度地位与作用的看法以及印度的自我定位都处于变动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大变量的最终驱动力主要来自印度的发展及印度由此增加的力量将用于何种战略目标。因此,印度的何种身份以及在哪些领域对中国而言更为重要,是中国对印度战略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大可能具有助力中国的正面意义,但中国仍需要从大局出发制定促进稳定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印度应该被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中国应致力于促进和塑造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亦有必要应对印度将中国视作主要对手而来的各种消极现象,全力遏制将中印关系导向对抗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周边战略 印度 变量
下载PDF
论安倍内阁的历史修正主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亮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111,共22页
历史认识不但是日本重构战后外交的起点,更是奠定战后国家定位的支柱之一。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日本政府基本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并有所反省和道歉的基础之上。而历史修正主义意图借重塑战... 历史认识不但是日本重构战后外交的起点,更是奠定战后国家定位的支柱之一。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日本政府基本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并有所反省和道歉的基础之上。而历史修正主义意图借重塑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来改变和平发展道路,并重构国家定位。具体到安倍内阁,其目标是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化"。安倍执政以来的事实证明,其所谓重塑民族自信的历史认识不但破坏了日本与国际社会和解的重要根基,更导致日本将长期无法坦然走向未来。在国家定位上,安倍四处宣扬积极和平主义理念,但实质是借和平之名行解禁集体自卫权、扩充军备、修改和平宪法之实和积极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重要抓手,其结果不仅与和平发展道路背道而驰,更将使得东亚地区陷入长期的冷和平状态,区域和解的前景也将晦暗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修正主义 历史认识 国家定位 安倍内阁 积极和平 主义
原文传递
从“东向”到“东向行动”——印度莫迪政府的外交抱负及其限度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干城 《当代世界》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东向"到"东向行动",印度始终将该政策视为其对外战略的主体,并在莫迪政府的推动下有进一步强化的势头,因而或可认定该政策会在今后继续服务于印度的大国战略。莫迪领导下的印度人民党自2014年议会大选大举获胜后,新政府不但踌躇... 从"东向"到"东向行动",印度始终将该政策视为其对外战略的主体,并在莫迪政府的推动下有进一步强化的势头,因而或可认定该政策会在今后继续服务于印度的大国战略。莫迪领导下的印度人民党自2014年议会大选大举获胜后,新政府不但踌躇满志地在经济发展上高调定位,声称要超越中国成为增长的领头羊,而且在外交上也屡屡出招,广邀大国领导人访问新德里,莫迪总理亦频繁出访。新总理甫一就任即有如此密集的外交行动亦可谓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经济 对外战略 印度人民党 大国战略 经济发展 地缘政治 引进投资 国家目标 政策指向 多边机制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的南亚方向与印度的选择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干城 《当代世界》 2015年第6期19-22,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后,经过一年多的规划,于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正式发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拟定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下称"愿景...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后,经过一年多的规划,于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正式发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拟定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下称"愿景与行动"),中国的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由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这项国家战略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回应,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该战略相关的其他机制和机构的发展,例如"亚投行"的筹办和建立,更产生了大量国际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经济 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地位 孟中 中印关系 地缘经济 体量 沿海港口 反政府武装 经济承诺
下载PDF
南亚地缘政治新态势及其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伟华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5年第4期57-73,141,共19页
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从阿富汗撤军后,南亚地缘政治态势呈现出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受全球地缘政治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特征。当前南亚地缘政治的新态势突出表现在大国关系互动错综复杂、地区安全挑战依旧严峻和地区合作出... 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从阿富汗撤军后,南亚地缘政治态势呈现出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受全球地缘政治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新特征。当前南亚地缘政治的新态势突出表现在大国关系互动错综复杂、地区安全挑战依旧严峻和地区合作出现新机遇三个方面,其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鉴此,需要在正确认识这些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政策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地缘政治 中巴关系 中巴经济走廊
下载PDF
略论日本“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 被引量:7
14
作者 廉德瑰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157,共12页
"海洋国家"的概念,包括了海洋国家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重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挑战,主张海洋国家结成联盟和形成大陆边缘地带对心脏地带包围网的内涵。日本"海洋派"把中国作为向日本挑战的主要大陆国家进行防范... "海洋国家"的概念,包括了海洋国家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重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挑战,主张海洋国家结成联盟和形成大陆边缘地带对心脏地带包围网的内涵。日本"海洋派"把中国作为向日本挑战的主要大陆国家进行防范,他们坚持日美同盟的战略,试图利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包围中国,具有深刻的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派 对外战略 海洋国家 心脏地带 边缘地带
原文传递
韩国的北极政策与北极事务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克瑜 《东北亚学刊》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从李明博政府时期开始,韩国改变过去"重南轻北"的极地战略,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现任总统朴槿惠也积极推进韩国的北极政策,为促进国家海洋发展提供动力。2013年5月15日,韩国被批准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2013年韩国政府... 从李明博政府时期开始,韩国改变过去"重南轻北"的极地战略,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现任总统朴槿惠也积极推进韩国的北极政策,为促进国家海洋发展提供动力。2013年5月15日,韩国被批准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2013年韩国政府陆续发布《北极综合政策推进计划》和《北极政策基本计划》,表明韩国将以推进北极航道开发建设为重点,推出北极综合政策,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北极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北极政策 北极事务 历程 特点
下载PDF
新安全观与中国和东盟的安全困境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哲馨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3期35-50,155,共16页
针对世纪之交东亚地区安全与区域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中国于2002年7月向东盟地区论坛提交《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方的安全观念和政策主张。这些观念与东盟当时的地区安全观彼此相容,为本世纪头十年双方关系的... 针对世纪之交东亚地区安全与区域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中国于2002年7月向东盟地区论坛提交《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方的安全观念和政策主张。这些观念与东盟当时的地区安全观彼此相容,为本世纪头十年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随着近年来东亚地缘局势的变化,东盟的地区安全观出现重大转变,中国与东盟在地区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实现地区安全的基本条件以及维护地区安全的方法等方面均产生较为严重的分歧。在此情况下,东盟对华战略疑虑不断上升,一些国家开始大力提升军备并寻求区外大国的帮助和保护,这又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相互契合,形成东盟与美国合作共同抗衡中国的战略态势。由此而来,中国和东盟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安全困境,对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形成严重障碍。为了巩固有利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中国须调整和补充新安全观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及时"升级"。具体而言,需要在坚持新安全观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重点促进地区各国对利益相系、义利相融这一原则的共识,主动消除东盟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不断扩大双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逐步超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困境,使双方关系重回全面包容性合作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观 周边外交 中国—东盟关系 安全困境
下载PDF
印度的全球治理观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梦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宗义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治理思潮与运动的兴起为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供了新的理由。印度的全球治理观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行为所具有的特色在印度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活动中显露无遗。这也成为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治理思潮与运动的兴起为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供了新的理由。印度的全球治理观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行为所具有的特色在印度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活动中显露无遗。这也成为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至今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印度自身具有"入常"的许多有利条件。印度在"争常"过程中不仅需要提高其综合国力,而且需要提高其全社会对全球治理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全球治理观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下载PDF
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战略意图、路径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亮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2,126,共10页
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当美国及其他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在遭受攻击时,日本自卫队可以将其视为对本国的攻击而予以反击。安倍意图通过这一方式,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并进一步实现"重振... 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当美国及其他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在遭受攻击时,日本自卫队可以将其视为对本国的攻击而予以反击。安倍意图通过这一方式,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并进一步实现"重振日本"的政治大国化目标。但行使集体自卫权超出了宪法第九条允许的"自卫所需最低限度"范围,因此除非修宪或修改宪法解释,否则此举即被视为违宪。而鉴于修宪的门槛较高,使得他认识到无法一蹴而就,只得采取切香肠的方式,改以不断变通妥协争取部分进取的中期渐进和长期稳打的路线。现阶段,其目标是通过修改宪法解释来有条件地行使"限定性集体自卫权"。与此同时,为降低国内外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疑虑,以增强支持,安倍一方面打出了"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以漂白自己,另一方面又刻意抹黑中国,将之渲染为威胁日本及周边安全的假想敌。可以想见,此举势将进一步导致本已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内阁 集体自卫权 “积极和平主义”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中美日因素”论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廉德瑰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7,共16页
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日本防卫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从"中美日因素"观点分析,日本鹰派政治家以积极和平主义为借口,试图修改宪法,摆脱"战后体制",使日本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这是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 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日本防卫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从"中美日因素"观点分析,日本鹰派政治家以积极和平主义为借口,试图修改宪法,摆脱"战后体制",使日本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这是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在动因。为了迎合美国的亚太战略转变的需求,配合美国的军事行动,使日本成为一个可以行使武力并在军事领域协助美国发挥影响力的大国,这是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外在推力。中国的崛起导致以中美日博弈为核心的亚太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改变,日美两国共同把中国作为假想敌,遏制中国的发展,是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结构原因。"中美日因素"反映了三国互动的现实,也反映了日本自主防卫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自卫权 中美日因素 积极和平主义 亚太再平衡 中国崛起
原文传递
世界大变局中的日本对华认知与政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亮 《东北亚学刊》 2020年第3期76-89,149,150,共16页
对于自诩为西方国家的日本来说,中国等一批新兴国家崛起所带来的世界大变局主要意味着现有国际秩序遭到挑战。因此,日本的角色定位和国家利益驱使其要竭力稳定现有国际秩序,并通过在区域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获取制度性收益。... 对于自诩为西方国家的日本来说,中国等一批新兴国家崛起所带来的世界大变局主要意味着现有国际秩序遭到挑战。因此,日本的角色定位和国家利益驱使其要竭力稳定现有国际秩序,并通过在区域秩序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获取制度性收益。基于此,日本现阶段的对华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制度制衡特征,意图在对华合作中既要分享中国的经济红利,又要形成对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应对此有清醒认知,同时坚持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构建携手合作、互利双赢的中日关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大变局 安倍内阁 制度制衡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