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的CT诊断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立新 廉养德 王玖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CT在鼻咽癌诊断及肿瘤定位中的作用,探讨咽旁间隙侵犯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组经活检病理证实鼻咽癌130例,治疗前均行鼻咽CT检查,层厚、层距各5mm。平扫51例,平扫加增强2例,增强扫描77例。结果:... 目的:分析CT在鼻咽癌诊断及肿瘤定位中的作用,探讨咽旁间隙侵犯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组经活检病理证实鼻咽癌130例,治疗前均行鼻咽CT检查,层厚、层距各5mm。平扫51例,平扫加增强2例,增强扫描77例。结果:CT能显示早期鼻咽癌患侧咽陷窝变钝、闭塞,腭帆提肌增厚及其他粘膜下浸润,能较清楚地显示肿瘤生长部位、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采用Sham等提出的测量方法,85.4%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咽旁间隙侵犯,咽旁间隙侵犯程度与肿瘤局部控制有关(P<0.01);102例随访时间大于23月的T1~T3病例中原无咽旁间隙侵犯病例1/18复发,原有不同程度咽旁间隙侵犯病例20/84复发,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未见仅有咽旁间隙复发而无鼻咽腔累及病例。肿瘤向颈动脉鞘区侵犯程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1)CT在鼻咽癌诊断及肿瘤定位中有重要价值;(2)咽旁间隙侵犯不是影响肿瘤复发的主要因素;(3)颈动脉鞘区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咽旁间隙 CT 诊断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胸部CT表现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玖华 刘邦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824-828,共5页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的胸部CT表现以指导疾病的分期与治疗。材料和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0例恶性淋巴瘤[包括何杰金病26例(HD),非何杰金病74例(NHL)]中78例胸部CT异常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每例治疗前后作胸...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的胸部CT表现以指导疾病的分期与治疗。材料和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0例恶性淋巴瘤[包括何杰金病26例(HD),非何杰金病74例(NHL)]中78例胸部CT异常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每例治疗前后作胸部CT增强扫描。结果:100例恶性淋巴瘤中78例胸部CT有异常表现(HD92.31%,NHL72.97%),可表现为:(1)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2)肺部侵犯;(3)胸膜病变;(4)心包渗出或胸壁侵犯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通常为前中纵隔伴或不伴肺门侵犯,多见于血管前间隙(58.97%)。肺部侵犯表现为三种类型:(1)肿块结节型(30.43%);(2)血行转移型(13.04%);(3)肺内淋巴组织侵犯(56.52%)。恶性淋巴瘤肺部侵犯最常见为结节样,肺从无单独受侵者,沿淋巴途径的间质型病变最少见。胸膜渗出或胸膜块样增厚及心包渗出较为少见,但以NHL为多(P<0.01)。胸壁侵犯可为早期或复发的表现,乳内淋巴结的胸壁侵犯较为常见。结论:恶性淋巴瘤在胸部CT中可见纵隔淋巴结、肺、胸膜及心包等各种异常表现。常规胸部CT检查有利于精确分期,制定治疗计划及判断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淋巴瘤 胸部肿瘤 CT
原文传递
颈动脉间隙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弘士 杨天锡 顾雅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677-681,共5页
笔者报道1988年8月至1992年11月期间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23例颈动脉间隙肿瘤的CT表现。指出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与肿瘤的相关位置对诊断颈动脉间隙肿瘤的重要性。据此可将颈动脉间隙肿瘤和淋巴结... 笔者报道1988年8月至1992年11月期间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23例颈动脉间隙肿瘤的CT表现。指出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与肿瘤的相关位置对诊断颈动脉间隙肿瘤的重要性。据此可将颈动脉间隙肿瘤和淋巴结相鉴别,并可将颈动脉间隙内的迷走神经病变和交感神经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CT 诊断
全文增补中
近红外检查诊断乳房疾病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玫华 顾雅佳 +2 位作者 杨天锡 刘邦令 夏长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对130例乳房肿块术前作近红外检查和钼靶X线摄影。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53例,良性乳房病变77例。近红外诊断精确率为92.31%,钼靶X线诊断精确率为77.69%,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时诊断精确率达95.4%(P<0.05)。近红外检查操作方便,对... 对130例乳房肿块术前作近红外检查和钼靶X线摄影。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53例,良性乳房病变77例。近红外诊断精确率为92.31%,钼靶X线诊断精确率为77.69%,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时诊断精确率达95.4%(P<0.05)。近红外检查操作方便,对人体无伤害,是一种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的新技术,对妇女乳腺普查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疾病 红外线检查
下载PDF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54
5
作者 顾雅佳 王玖华 陈彤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 比较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组织切片 ,了解产生特殊CT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71例共 72个肿瘤 ,增强扫描 5 7个 ,平扫加增强扫描 15个。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切片对照。结果 ... 目的 比较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组织切片 ,了解产生特殊CT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71例共 72个肿瘤 ,增强扫描 5 7个 ,平扫加增强扫描 15个。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切片对照。结果 增强扫描表现特殊 :(1)均匀低密度背景伴团状高密度改变 (2 4/ 72 )。 (2 )弥漫点状改变 (2 0 / 72 )。 (3)低密度环伴中央弥漫点状改变 (5 / 72 )。(4)中央低密度伴不同形态的厚环改变 (8/ 72 )。 (5 )均匀密度 12个 ,其中等密度、低密度各 5个 ,囊性变 2个。 (6 )增强特别明显 3个。平扫表现以均匀密度为主 (10 / 15 ) ,如同时再行增强扫描 ,病灶又呈现出特征性的点状、团状改变 (9/ 10 )。上述现象和病理对照 ,低密度区由疏细胞区 (AntoniB区 )、陈旧性出血及囊性变组成 ;高密度区由富细胞区 (AntoniA区 )及胶原组成。不同的细胞区域构成形成不同的CT影像表现。增强扫描表现与AntoniA区容易增强有关。结论 颈部神经鞘瘤特殊的CT影像与其病理改变有关 ,掌握这些变化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神经鞘瘤 头颈部肿瘤 病理学 CT
原文传递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6
6
作者 沙炎 王玖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22个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及B超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卵巢生殖... 目的:探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22个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CT及B超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讨论其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畸胎瘤17个,内胚窦瘤2个,无性细胞瘤3个。17个畸胎瘤中,16个见脂肪密度区。14个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中,12个边缘光滑,9个有浮球征,1个见脂液平面,5个囊壁有钙化点,1个块内见牙齿状影。3个恶性畸胎瘤均为实质性肿块,肿块边缘不规则,内见散在钙化斑点,并且较多盘曲的带状略低密度影,镜下为脑组织。17个卵巢畸胎瘤均作了B超检查,其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64.7%,而CT均为100%。内胚窦瘤肿块以实质性为主,间杂有小片状低密度区。无性细胞瘤边缘光滑,1个呈实质性肿块,密度均匀,另2个呈囊实性肿块,囊实性成分交界处边缘模糊。结论:卵巢畸胎瘤和内胚窦瘤的CT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CT能作出正确诊断,尤其是对畸胎瘤,与B超相比,CT是更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CT 诊断
下载PDF
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的CT诊断 被引量:8
7
作者 许玲辉 王玖华 郭晔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70-571,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19例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再手术病例术前CT诊断与手术对照。结果  19例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再手术病例共见 47处病灶。术前CT发现 3 3处 ,敏感性为 7... 目的 探讨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19例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再手术病例术前CT诊断与手术对照。结果  19例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灶再手术病例共见 47处病灶。术前CT发现 3 3处 ,敏感性为 70 .2 % ( 3 3 /47) ,假阴性 2 9.8% ( 14 /47) ,无假阳性。结论 CT对卵巢癌术后腹膜复发与转移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术后 转移灶 CT 诊断 腹膜复发
下载PDF
乳腺疾病普查和诊断新机器面世
8
作者 王玖华 《抗癌》 1999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普查 诊断 乳腺肿瘤 机器设备
原文传递
最新X线摄片机可发现早期,隐性乳腺癌
9
作者 王玖华 《抗癌》 2000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X线摄片机 诊断
原文传递
多房囊性肾瘤一例
10
作者 沙炎 王玖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00-700,共1页
关键词 肾肿瘤 多房囊性肾瘤 B超 CT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11
作者 王玖华 朱雄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1,共1页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王玖华朱雄增患者男,17岁。自觉左小腿增粗,时有上腹痛。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见左胫腓骨下段骨干及干骺端多发溶骨破坏伴少许硬化,未见骨膜反应。左腓骨中下段皮质见少许平行状溶骨破坏。MRI检查采用自旋...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王玖华朱雄增患者男,17岁。自觉左小腿增粗,时有上腹痛。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见左胫腓骨下段骨干及干骺端多发溶骨破坏伴少许硬化,未见骨膜反应。左腓骨中下段皮质见少许平行状溶骨破坏。MRI检查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冠状位T1加权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瘤 血管肿瘤 上皮样 病例报告 骨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