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上肢浅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8
1
作者 芮永军 徐建光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6-230,共5页
对上肢浅表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与皮肤血供的关系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后,设计出以上肢浅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2侧,从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对上肢浅表皮神经及伴行血管进行显微解剖。结果:(1)所有上肢... 对上肢浅表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与皮肤血供的关系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后,设计出以上肢浅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2侧,从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对上肢浅表皮神经及伴行血管进行显微解剖。结果:(1)所有上肢皮神经都有来源于上肢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2)与上肢浅表皮神经的伴行血管既营养神经,同时沿途又发出分支营养皮肤。(3)皮神经的伴行血管穿出深筋膜的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1)上肢浅表皮神经的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分,并可形成逆行蒂或顺行蒂岛状皮瓣。(2)以第2、3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神经行走变异较多,伴行血管不稳定,临床选用时须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周围神经 血管 解剖
原文传递
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79
2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1 位作者 芮永军 赵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筋膜皮瓣。方法取10只新鲜尸体手,从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的血管进行显微解剖,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自甲根部桡侧缘至第一掌骨同侧背...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筋膜皮瓣。方法取10只新鲜尸体手,从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的血管进行显微解剖,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自甲根部桡侧缘至第一掌骨同侧背侧缘的连线为轴心线,其蒂部宜设在拇指指间关节近侧1cm以近的轴心线上。结果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的血供主要由拇指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向指背侧发出的分支,在指背筋膜内与两侧指背动脉及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桡、尺侧各2条)形成的血管网提供。1996年2月~1997年9月,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第一掌骨背及拇指指背软组织血供丰富,可形成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拇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筋膜 拇指 皮肤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皮瓣的静脉危象及其处理 被引量:69
3
作者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求防治方法,提高皮瓣移植及移位手术的成活率。方法:总结1973~1995年间1176例各类皮瓣手术中,30例失败的原因及18例应用"二套静脉回流系统"的效果。结果:30例失败病例中因动脉危象失... 目的:探讨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求防治方法,提高皮瓣移植及移位手术的成活率。方法:总结1973~1995年间1176例各类皮瓣手术中,30例失败的原因及18例应用"二套静脉回流系统"的效果。结果:30例失败病例中因动脉危象失败5例,因静脉危象失败25例,其中受区静脉高压返流失败12例。49例在大面积皮瓣手术中18例应用"二套静脉回流系统"全部成活。结论:在皮瓣手术中应高度重视受区与供区静脉的处理,提供"二套静脉回流系统"是防治静脉危象的关键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静脉 血循环危象 二套静脉回流
原文传递
肘部尺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彭峰 陈德松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产生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0侧成人尸体肘部尺神经的位置及被动屈肘时尺神经的伸长长度。临床调查并检测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的位置。结果:自肘部伸直位(0度)至完全屈肘位(135度),尺神经... 目的:研究产生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0侧成人尸体肘部尺神经的位置及被动屈肘时尺神经的伸长长度。临床调查并检测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的位置。结果:自肘部伸直位(0度)至完全屈肘位(135度),尺神经可拉长 6.6%±0.3%(x±sx自身对照,下同);屈曲度大于 90度后,伸展性明显减少,为0.8%±0.1%。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半脱位发生率为9.5%(19/200)。结论:肘关节反复屈伸时尺神经不断被牵拉和压迫是造成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神经卡压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党参黄芪丹参等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方有生 陈德松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党参、黄芪、丹参、生地、当归及红花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草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均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后立即进行缝合术。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检测两侧坐... 目的观察党参、黄芪、丹参、生地、当归及红花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合剂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草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均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后立即进行缝合术。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检测两侧坐骨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组织学检测有髓神经轴突数目;计算腓肠肌肌湿重及最大收缩肌张力。结果各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术后第4周,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第8周、12周两时间组,中草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党参、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 创伤 损伤 中药 药理
原文传递
不同端侧缝合方法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董震 成效敏 +2 位作者 袁伟 王欢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比较各种不同的端侧缝合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优劣。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前4组右侧腓总神经作端侧缝合,左侧切除长1.5cm的腓总神经作为对照。A组:右侧远断端与近段行侧端吻合,外膜不开窗。B... 目的比较各种不同的端侧缝合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优劣。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5组。前4组右侧腓总神经作端侧缝合,左侧切除长1.5cm的腓总神经作为对照。A组:右侧远断端与近段行侧端吻合,外膜不开窗。B组:方法同A组,但束、外膜开窗。C组:右侧近断端与远段行端侧吻合,外膜不开窗。D组:方法同C组,但束、外膜开窗。E组:右侧以45度角、左侧以90度角作侧端缝合。各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作肌电图、组织学及肌湿重检查。结果A与B,C与D组比较,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及有髓纤维计数,后者优于前者(P<0.05)。肌湿重及肌纤维截面积,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45度与90度角比较,前者神经再生质量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周围神经可通过端侧吻合而再生,以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显微外科手术 肌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退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徐建广 顾玉东 李继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65-267,27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及运动终板退变,寻找反映肌肉萎缩形态学指标。方法选用42只SD大鼠,切断胫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运用电子天平测定肌肉湿重,图像分析仪测定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氯化金压染... 目的观察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及运动终板退变,寻找反映肌肉萎缩形态学指标。方法选用42只SD大鼠,切断胫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运用电子天平测定肌肉湿重,图像分析仪测定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氯化金压染法及透射电镜观察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超微结构及运动终板变化。结果萎缩肌肉湿重4周内下降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并维持于一定水平,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呈持续性下降;运动终板4周内改变不明显,6周后退变逐渐加重,16周后消失,超微结构变化与光镜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可作为反映肌肉萎缩形态学指标,后两者更为可靠。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手术越早越好,力争在运动终板消失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肉 运动终板 大鼠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400例报告 被引量:46
8
作者 顾玉东 陈德松 +5 位作者 张高孟 成效敏 徐建光 杨学斌 张丽银 蔡佩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95-199,共5页
总结1966年2月至1994年2月的足趾移植术400例,以正确评估足趾移植在拇、手指再造中的作用.再造方法:单纯第2趾移植(带或不带跖趾关节)299例,第2、3趾联合移植28例,第2趾带第3趾近节趾骨1例,第2趾伴各... 总结1966年2月至1994年2月的足趾移植术400例,以正确评估足趾移植在拇、手指再造中的作用.再造方法:单纯第2趾移植(带或不带跖趾关节)299例,第2、3趾联合移植28例,第2趾带第3趾近节趾骨1例,第2趾伴各种皮瓣移位或移植66例,甲瓣伴第2趾或2、3趾移植6例。移植成活386例,失败114例,成活率为96.5%。240例获得2年以上的功能随访,再造指的运动与感觉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足的功能满足率达86%~91%。对各种再造方法的手术指征,血循危象的防治,提高功能效果的关键及趾移植后足的功能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评价为:(1)足趾移植是再造拇、手指比较理想的方法。(2)单纯切除第2趾不论跖骨头是否保留均不造成足的功能及生物力学的明显改变。(3)随着足部切除组织的增加,术后足的外形、功能及生物力学的变化也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再造 手指再造 足趾移植
原文传递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9
作者 徐建光 顾玉东 +2 位作者 张高孟 沈燕国 左焕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6-258,共3页
报告了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前臂尺侧皮瓣供区的解剖学基础,血供特点及供血范围。该皮瓣不牺牲前臂主要动脉,血管蒂解剖恒定,血供面积较大,对美容破坏较其它前臂皮瓣均小。临床运用12例均获成功,其中1例作游离皮瓣移值一期成活。
关键词 尺动脉 皮瓣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吸烟对血管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1 位作者 李继峰 吴淦桐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因吸烟致移植或再植组织发生血循环危象的机制。方法(1)对因吸烟而致血循环危象的7例断指再植、组织移植病例进行总结分析。(2)对大鼠进行被动吸烟实验,分成术前被动吸烟组、术后被动吸烟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检测离体... 目的探讨因吸烟致移植或再植组织发生血循环危象的机制。方法(1)对因吸烟而致血循环危象的7例断指再植、组织移植病例进行总结分析。(2)对大鼠进行被动吸烟实验,分成术前被动吸烟组、术后被动吸烟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检测离体血管舒缩功能的方法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吸烟对大鼠血管吻合口内皮细胞的愈合过程;尼古丁对离体动脉的舒缩功能及血管内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临床7例各自在术后不同时间吸烟1次后,3例移植组织和4例再植组织发生血循环危象。实验结果表明:(1)血管吻合后10天,吸烟组血管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率为28%~32%,而对照组达85%。(2)尼古丁能使血管环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并且造成血管内皮结构的严重破坏。结论吸烟能延缓内皮细胞愈合、血管收缩与损伤血管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血栓形成 血管内膜 再植术 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退变组织形态学及电生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徐建广 顾玉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及其电生理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的方法及更好防治肌肉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切断胫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测定萎缩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 目的研究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及其电生理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的方法及更好防治肌肉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切断胫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测定萎缩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观察骨骼肌运动终板及肌肉纤颤电位波幅与频数变化。结果4周内肌肉湿重下降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并维持于一定水平,而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呈持续性下降;在4周内运动终板改变不明显,6周后退变逐渐加重,16周后消失;2周时肌肉纤颤电位波幅最大,12周后进行性下降,20周时有半数以上大鼠出现电静息,频数与波幅值变化规律相一致。结论肌肉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可作为反映肌肉萎缩的组织形态学指标,而后两者更为可靠;肌肉纤颤电位波幅与频数可作为电生理指标,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手术越早越好,应力争在运动终板消失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肉 纤颤电位 骨骼肌萎缩 电生理 修复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烽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建光 李继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评价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 EGb2 4/6 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 目的 评价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 EGb2 4/6 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 EGb2 4/6 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潜伏期和诱发电位恢复率 EGb2 4/6 组在各时间点上优于对照组 (P<0 .0 1)。组织学检查神经内血管数、直径、截面积在2、4、6周时 EGb2 4/6 均多于对照组 (P<0 .0 1,P<0 .0 5 )。有髓神经纤维数、纤维直径、截面积在各时间点EGb2 4/6 组均优于对照组 (P<0 .0 1)。超微结构观察 EGb2 4/6 组各时间点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 ,变性纤维的数目均少于对照组。 结论 EGb2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颈7神经根的组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3
作者 徐建光 胡韶楠 +1 位作者 王欢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颈7神经根内运动及感觉纤维的分布,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时最大限度利用运动纤维及减少术后感觉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者12例.Karnovsky-Roos法AchE组化染色,TJ...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颈7神经根内运动及感觉纤维的分布,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时最大限度利用运动纤维及减少术后感觉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者12例.Karnovsky-Roos法AchE组化染色,TJTY-3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结果:颈7神经根神经纤维数27213±5417;后股运动纤维含量多于前股,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在前股,其又以前内侧占优。结论: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时,保留前内侧感觉纤维将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感觉障碍,而达到充分利用运动纤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7神经根 组织化学 神经移位 臂丛神经损伤
下载PDF
人骨骼肌失神经后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PCNA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宋浩东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元鼎 李文彦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A00期52-54,共3页
了解人体骨骼肌失神经后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可能反映肌肉不可逆改变的指标。方法:42周周围神经损伤术中取材。(1)HE染色:VIDSⅢ图象分析系统测肌细胞的截面积。(2)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了解人体骨骼肌失神经后细胞增殖状态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可能反映肌肉不可逆改变的指标。方法:42周周围神经损伤术中取材。(1)HE染色:VIDSⅢ图象分析系统测肌细胞的截面积。(2)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阳性染色细胞核数。结果: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组肌细胞的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肉 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五个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全手脱套伤伴五指缺损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树锋 张高孟 +3 位作者 路培法 王名山 吕占辉 周忠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双足供区 5个组织瓣的组合移植 ,修复全手脱套伤伴 5指缺损的优缺点。方法  1999年 7月 ,为 1例患者设计并应用了该新术式。 ( 1)患侧供足 :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甲瓣的足背皮瓣 ,修复手背、虎口及重建拇指。... 目的 探讨用双足供区 5个组织瓣的组合移植 ,修复全手脱套伤伴 5指缺损的优缺点。方法  1999年 7月 ,为 1例患者设计并应用了该新术式。 ( 1)患侧供足 :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甲瓣的足背皮瓣 ,修复手背、虎口及重建拇指。足背动静脉与桡动静脉吻合 ,大隐静脉与头静脉吻合。切取以第一、二趾足底总动脉为蒂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示指。第二足趾的桡侧趾足底固有动脉通过血管桥接与足背皮瓣的足底深支作串联吻合 ;尺侧趾足底固有动脉与另一组足内侧皮瓣的足底深支作串联吻合 ;趾静脉与足背皮瓣远端及前臂背侧浅静脉吻合。 ( 2 )健侧供足 :设计并切取以足背动脉为蒂的携带第二足趾的足内侧皮瓣 ,修复手掌、虎口及重建中指。足背动静脉与尺动静脉吻合 ,大隐静脉与前臂内侧浅静脉吻合。足背创面用中厚皮片植皮。结果  5个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2个多月 ,虎口大小基本同健侧 ,再造拇指对指、掌侧外展功能基本恢复。重建 3指的痛觉开始恢复。足部活动时无不适感。结论 该术式是修复全手脱套伤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 手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认识——解剖学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6
作者 陈德松 方有生 +1 位作者 李建伟 顾玉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30具6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小斜角肌及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进行解剖研究;对53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患者(1966~1994年45例,1996~1997年8例)随访情况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30具6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小斜角肌及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进行解剖研究;对53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患者(1966~1994年45例,1996~1997年8例)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解剖研究发现小斜角肌的出现率为883%,T1神经根或其下干在小斜角肌近段起源的腱性组织上跨过;前中斜角肌在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均有起点,C5、C6神经根从前中斜角肌的交叉腱性起点中穿过。45例1966~1996年手术者中,有颈肩痛症状者34例,术后17例颈肩痛症状仍存在,其中7例加重;8例1996~1997年手术者中,7例有颈肩痛,术中切断前中斜角肌在C5~6神经根旁的腱性纤维组织,术后仅有1例仍有颈肩部不适。结论小斜角肌的腱性纤维是臂丛神经下干或T1神经根受压的原因;前中斜角肌在C4~5横突前后结节的交叉腱性起点是压迫C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解剖学 病因
原文传递
以前臂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芮永军 徐建光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与皮肤血供关系,与前臂主要浅表静脉关系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2侧,从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对前臂皮神经及营... 目的:通过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与皮肤血供关系,与前臂主要浅表静脉关系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2侧,从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对前臂皮神经及营养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外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结果:皮神经都有营养血管伴行,此营养血管来源于前臂知名血管的肌间隙、肌肉穿支或直接皮支;前臂皮神经的营养血管既营养神经,同时也沿途发出许多细小的分支营养皮肤;营养神经的穿支或皮支血管在穿出深筋膜部位经统计处理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以前臂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皮神经 营养血管 前臂 解剖学
下载PDF
晚期桡神经损伤的伸腕伸指功能重建 被引量:32
18
作者 陈德松 崔大勇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55-56,共2页
晚期桡神经损伤的伸腕伸指功能重建陈德松,崔大勇,顾玉东桡神经损伤.导致伸腕伸指功能障碍,早期经过神经修复术,包括神经松解、缝接、移植等手术,大多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晚期神经损伤.或手术后无效者,Stars(1922年)... 晚期桡神经损伤的伸腕伸指功能重建陈德松,崔大勇,顾玉东桡神经损伤.导致伸腕伸指功能障碍,早期经过神经修复术,包括神经松解、缝接、移植等手术,大多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晚期神经损伤.或手术后无效者,Stars(1922年)采用屈肌腱转移来重建伸腕伸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障碍 桡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原文传递
肩胛背神经卡压(不典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德松 顾玉东 +1 位作者 劳杰 陈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28-30,共3页
报告10例20侧肩胛背神经和胸长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34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临床病例。解剖观察发现肩胛背神经的起始段常和胸长神经合干,由前内侧向后外侧从中斜角肌中穿过,此处常有腱性组织,和胸长神经分开后,有分支走向肩部和... 报告10例20侧肩胛背神经和胸长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34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临床病例。解剖观察发现肩胛背神经的起始段常和胸长神经合干,由前内侧向后外侧从中斜角肌中穿过,此处常有腱性组织,和胸长神经分开后,有分支走向肩部和腋下,并可再发分支加入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起始部卡压在临床上可引起颈肩背部的不适和酸痛,手术治疗时观察到切断前中斜角肌后可使肩胛背神经的压迫得到缓解或解除,要彻底减压需切断肩胛背神经浅层的全部中斜角肌及其腱性组织。22例患者作24侧手术治疗,19例患者20侧完全或大部分解除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背神经 胸出口综合征 不典型
原文传递
肝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和收缩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1 位作者 李继峰 盛民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肝素对内皮细胞(endotheliumcel,EC)增殖与内皮源性收缩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1)采用人脐静脉EC培养技术,绘制EC生长曲线;(2)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吻合口EC的覆盖率;(3)采用牛... 目的观察肝素对内皮细胞(endotheliumcel,EC)增殖与内皮源性收缩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1)采用人脐静脉EC培养技术,绘制EC生长曲线;(2)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吻合口EC的覆盖率;(3)采用牛主动脉EC培养及离体血管舒缩功能实验技术,观察肝素对血管的直接解痉作用及对培养EC释放收缩因子的影响。结果(1)即使浓度高达500μg/ml的肝素对培养EC的增殖也无作用,但能明显增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对EC增殖的促进作用。肝素加ECGF组的EC数比ECGF组增长了40%~74%;(2)在血管吻合术后24小时,对照组血管吻合口未见EC移行,肝素组EC覆盖了近25%。术后48小时,肝素组的EC覆盖率是对照组的2倍;(3)肝素无直接的血管解痉作用。但可使缺氧和低温的条件培养液的血管收缩作用分别减弱55%和59%。结论肝素对培养EC的增殖及离体的收缩血管无直接作用,但能辅助ECGF促进EC增殖,并抑制EC合成与释放内皮源性收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内皮细胞增殖 ECGF 收缩因子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