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比较研究[笔谈,4篇] 被引量:2
1
作者 铃木将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1,共3页
上海显然是接受海外文化的窗口。在租界华洋杂居的特殊条件下,上海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就有机会接触海外文化。比如李欧梵《上海摩登》介绍,从美国开到上海的轮船,同时也运来了美国的流行文化,水手在船上看通俗书、画报等等,到了上... 上海显然是接受海外文化的窗口。在租界华洋杂居的特殊条件下,上海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就有机会接触海外文化。比如李欧梵《上海摩登》介绍,从美国开到上海的轮船,同时也运来了美国的流行文化,水手在船上看通俗书、画报等等,到了上海卖给二手书店,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思想 瞿秋白 《上海摩登》 鲁迅 流行文化 日常生活 二手书店 中国人
下载PDF
工人新村经验与居住空间透视——从插图看《繁花》 被引量:2
2
作者 贾海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2-40,共9页
金宇澄小说《繁花》中,除了投射童年怀旧气息的资产阶级空间小洋房之外,工人新村与弄堂是两种重要的住宅形式。文章旨在对小说插图进行简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与上述住宅形式相关的插图,探讨《繁花》的空间经验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生活境遇... 金宇澄小说《繁花》中,除了投射童年怀旧气息的资产阶级空间小洋房之外,工人新村与弄堂是两种重要的住宅形式。文章旨在对小说插图进行简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与上述住宅形式相关的插图,探讨《繁花》的空间经验是如何作用于个体生活境遇与人伦关系变化中的。首先,小说中作为彼时"模范社区"的曹杨新村之登场源于文革抄家后的强制发配,社区主体认同的缺失使其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地方感。其次,个体、家庭与邻里间的交往互动因内部居住空间结构缺乏私密性而长期处于被监视察听的桎梏之中。金宇澄的空间叙述与插图描绘之于上海书写的重要价值即在于,将都市空间视为充满变化、危机与紧张关系的有机体,将各种社会关系的纠葛与历史发展置于都市空间的变迁来加以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花》 金宇澄 插图 工人新村 弄堂
下载PDF
追寻自我的历程——白先勇作品中的“普遍性主题”与“历史主题”的消长和融和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宇晓 《华文文学》 2001年第1期56-62,共7页
关键词 白先勇 小说 台北 台湾 《台北人》 早期作品 《孽子》
下载PDF
飞翔、漂游的言语——论张天翼《蜜蜂》与《大林和小林》
4
作者 福长悠 冉念周(译)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6,74,共9页
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张天翼作为讽刺文学作家及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为人所熟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蜜蜂》与《大林和小林》两篇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探讨一直以来被视作张天翼作品特征的言语的游戏性、讽刺与沟通问题。其中,游戏性... 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张天翼作为讽刺文学作家及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为人所熟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蜜蜂》与《大林和小林》两篇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探讨一直以来被视作张天翼作品特征的言语的游戏性、讽刺与沟通问题。其中,游戏性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特征,但在张天翼笔下,语言游戏也是与讽刺手法等相类似的展现社会性视野的手法。儿童视角与儿童语言使文本中多见错字别字、小说情节上萌生荒谬部分,作中人物间出现沟通障碍。语言构成与内容构成上运用的不确定与不规范的言语行为,有效地反衬出规范与权威的所在,讽刺其僵硬与人造属性。而在使言语的能指与所指相游离这一点上,语言游戏又与同时代流行的现代主义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现代主义 语言游戏 汉字简化 沟通障碍
下载PDF
现在阅读竹内好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松永正义 黄宇晓(译) 《开放时代》 CSSCI 2007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的主要论述关切在如下三个问题:一、在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中,存在着一个对现代这一体系进行批判的侧面。竹内好正是从这个侧面来看战争的。二、通过与难以得到现代化恩惠的社会底层的感情的结合,对现代这一体系的批... 本文的主要论述关切在如下三个问题:一、在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思想根源中,存在着一个对现代这一体系进行批判的侧面。竹内好正是从这个侧面来看战争的。二、通过与难以得到现代化恩惠的社会底层的感情的结合,对现代这一体系的批判被吸收到日本民族主义中去了。三、在八十年代以后,这一民族主义构造正在发生着变化。而要认清日本的民族主义构造和演变,思考日本民族主义的改造,以上三个相互关联的观察视点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民族主义 阅读 思想根源 社会底层 日本 现代化 战争
原文传递
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看村上春树的“世界”构筑
6
作者 杨宇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村上春树的作品经常以并行结构的两个世界作为故事的舞台背景。在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冷酷仙境”章与“世界尽头”章呈一章一章穿插推进的结构。该文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为中心,对村上春树的“世界”构筑手法、“世... 村上春树的作品经常以并行结构的两个世界作为故事的舞台背景。在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冷酷仙境”章与“世界尽头”章呈一章一章穿插推进的结构。该文以《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为中心,对村上春树的“世界”构筑手法、“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在意识上的关联方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双重世界 意象
下载PDF
对话《繁花》日文译者浦元里花:上海是我的精神故乡
7
作者 贾海涛 浦元里花 《东方翻译》 2020年第4期54-58,共5页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步伐逐渐加快,这其中就有金宇澄的《繁花》。这部小说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其日文版将在不久之后与日本读者见面。面对这样一部语言风格独特、地域色彩鲜明的长篇小说,日本读者将如何阅读并...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步伐逐渐加快,这其中就有金宇澄的《繁花》。这部小说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其日文版将在不久之后与日本读者见面。面对这样一部语言风格独特、地域色彩鲜明的长篇小说,日本读者将如何阅读并接受?日语翻译又将如何进行?就这些问题,笔者对《繁花》的日文译者浦元里花进行了访谈,本文是这次访谈的整理稿。浦元里花从翻译《繁花》的缘起、翻译过程中的难点等方面,详述了她对《繁花》的理解,介绍了她正在推进的翻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翻译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日文版 色彩鲜明 风格独特 精神故乡
原文传递
193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和平反战思潮与世界语运动
8
作者 崔学松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6,共7页
在日本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世界语者和和平反战活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清晰地体现了和平反战思潮与世界语运动有着复杂关联。文章将这一关联的生成情境锁定为1930年代初在日本国内开展的无产阶级世界语运动,并试图揭示该关联是如何... 在日本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世界语者和和平反战活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清晰地体现了和平反战思潮与世界语运动有着复杂关联。文章将这一关联的生成情境锁定为1930年代初在日本国内开展的无产阶级世界语运动,并试图揭示该关联是如何构成的,又如何影响了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文章将在1930年代初的日本国内的反战求和平的题域下重新审视世界语运动的作用,并通过日本无产阶级世界语者同盟的活动具体考察世界语与和平反战的关联,说明日本的世界语运动问题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关联的政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和平反战活动 无产阶级革命 世界语运动 国际连带
原文传递
致张新颖谈文学语言和现代文学的困境 被引量:7
9
作者 坂井洋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105,共11页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文学语言 《丑行或浪漫》 张新颖 长篇小说 分歧 张炜 文本
下载PDF
致郜元宝:谈“文学史”叙述的难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坂井洋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
元宝兄:你那么认真阅读拙文《离散的语言体验——陶晶孙新论》,而且提出了几项极为敏锐且本质的问题向我质疑,实属望外之喜,令人感动。《陶晶孙新论》是研讨会的提交论文,由于时间和篇幅等条件所限,未能充分发挥一些观点,使人有隔靴搔... 元宝兄:你那么认真阅读拙文《离散的语言体验——陶晶孙新论》,而且提出了几项极为敏锐且本质的问题向我质疑,实属望外之喜,令人感动。《陶晶孙新论》是研讨会的提交论文,由于时间和篇幅等条件所限,未能充分发挥一些观点,使人有隔靴搔痒之感。然而,暂且不问条件的限制和我各方面能力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郜元宝 叙述 语言体验 陶晶孙
原文传递
《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2016年4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被引量:4
11
作者 坂井洋史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26,共9页
各位,下午好!我是来自日本的坂井洋史。今天有机会作一次面向公众的演讲,觉得很高兴。1986年8月20日巴金先生写了《随想录》最后一篇《怀念胡风》,所以今年是《随想录》完成30周年。巴金故居为了纪念这30周年,策划以《随想录》为主... 各位,下午好!我是来自日本的坂井洋史。今天有机会作一次面向公众的演讲,觉得很高兴。1986年8月20日巴金先生写了《随想录》最后一篇《怀念胡风》,所以今年是《随想录》完成30周年。巴金故居为了纪念这30周年,策划以《随想录》为主题的连续演讲,名为“憩园讲坛”。我身为一个国外的研究者,居然能够承担讲坛第一讲,觉得非常荣幸,也有点受宠若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想录》 上海图书馆 叙述策略 研究者 巴金 讲坛 胡风
下载PDF
关于“东方”现代文学的“世界性”--以竹内好、石母田正和周氏兄弟对于民族主义的观点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仁岸(译)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6,共9页
本文为了确认将"东方"这一封闭又开放的概念引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有效性,首先梳理了以竹内好、石母田正为代表的日本民族主义论者对世界性或世界主义的批判,然后通过对比"五四"时期鲁迅思想中试图超越狭隘民族主... 本文为了确认将"东方"这一封闭又开放的概念引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有效性,首先梳理了以竹内好、石母田正为代表的日本民族主义论者对世界性或世界主义的批判,然后通过对比"五四"时期鲁迅思想中试图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世界主义因素,以及周作人对两种民族主义的谨慎区分,指出竹内、石母田可能在诚挚强调民族独立的同时,也陷入了某种观念性,从而忽略了现代中国所蕴含的其他可能性。在描述东方现代文学所体现的"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矛盾与悖论时,本文进一步提出,周氏兄弟的思想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另外一种不同于民族主义的方式去打破"地域性"与"世界性"的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 现代文学 民族主义 世界性
原文传递
离散的语言体验--陶晶孙新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坂井洋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101,共16页
陶晶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作家,但是一直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重视。首先简单地确认他的生平如下:陶晶孙(1897.12.18—1952.2.12),江苏无锡人。原名陶炽,"晶孙"为笔名。其他笔名有昌孙、晶、陶藏、烹斋、李无文、晶明馆主等。1906... 陶晶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作家,但是一直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重视。首先简单地确认他的生平如下:陶晶孙(1897.12.18—1952.2.12),江苏无锡人。原名陶炽,"晶孙"为笔名。其他笔名有昌孙、晶、陶藏、烹斋、李无文、晶明馆主等。1906年随父亲陶廷枋、母亲张淑明、姐姐慰孙赴日本,次年插进东京锦华小学校4年级,之后进东京府立第一中学校、第一高等学校乙类(医学系),1919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系。在九州学医时与郭沫若认识,结为好友,参与同人杂志《Green》的创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晶孙 语言体验 离散 Green 高等学校 小学校 中学校 郭沫若
原文传递
漫忆《九月寓言》日译本及其他
14
作者 坂井洋史 《当代外语研究》 2019年第5期85-95,共11页
本文系《九月寓言》日译本译者当年翻译过程中所经历往事的回忆。译者在原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作品的翻译,尤其是译文中方言和地方性色彩的处理问题,作者不惜全面协助,提供许多深入且具体的意见,使高难度的翻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本文... 本文系《九月寓言》日译本译者当年翻译过程中所经历往事的回忆。译者在原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作品的翻译,尤其是译文中方言和地方性色彩的处理问题,作者不惜全面协助,提供许多深入且具体的意见,使高难度的翻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本文所介绍的原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往来书信是首次公开于世,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对于文学语言、地方性与文学等重要问题的观点。这些材料为理解《九月寓言》和张炜的文学世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九月寓言》 日译本 地方性 方言
原文传递
巴金研究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坂井洋史 刘涛 《西湖》 2010年第4期99-105,共7页
刘涛:坂井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可以接受访谈。您在文章中时常提及作家的"心态史",我对于您的心态史和精神历程亦非常有兴趣。或许我们的谈话,可以集中于此。
关键词 巴金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无政府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 随想录 现代性 研究对象 对象化 问题 心态史
原文传递
大正时代日本知识分子的制度观——以有岛武郎为中心
16
作者 谭仁岸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第3期41-46,共6页
本文通过考察有岛武郎在制度论方面的思想轨迹,以及他与同时代思想家大杉荣、长谷川如是闲、马克斯·韦伯、罗伯特·米歇尔斯的"跨语境"对话,勾勒日本大正时代知识分子制度观的一个典型,从政治哲学的普遍性意义上重... 本文通过考察有岛武郎在制度论方面的思想轨迹,以及他与同时代思想家大杉荣、长谷川如是闲、马克斯·韦伯、罗伯特·米歇尔斯的"跨语境"对话,勾勒日本大正时代知识分子制度观的一个典型,从政治哲学的普遍性意义上重审他的"制度循环迫害"论的逻辑特质与时代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时代 制度 循环迫害 价值绝对 价值虚无
下载PDF
日本战后教育制度的重建过程探讨--从“菁英”走向“普及”
17
作者 林琪祯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二战后的日本,国家疲惫,百废待兴,却仍能在1950年代后期创造丰硕的经济成果,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善的教育制度向经济复苏提供了人才,同时促成了社会的稳定。本文旨在探讨二战后至1950年代初期日本教育制度的重建,通过与二战前日... 二战后的日本,国家疲惫,百废待兴,却仍能在1950年代后期创造丰硕的经济成果,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善的教育制度向经济复苏提供了人才,同时促成了社会的稳定。本文旨在探讨二战后至1950年代初期日本教育制度的重建,通过与二战前日本教育制度的比较,凸显二战后日本教育制度转型的方向,也刻画出二战后日本教育从“精英”走向“普及”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教育制度 战后 美国 GHQ
下载PDF
战后日本的战争记忆与历史认识——以体验与记忆的教化为中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圭洙 廉松心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8-36,151,共10页
日本的战争记忆与历史认识的特征是以“终战”称谓代替“战败”,具有浓厚的日本人是受害者的意识,缺乏对亚洲民众的视角和加害者意识,只承认败给美国,不承认败给亚洲。日本人对侵略战争的责任意识,因作为加害者的同时也是受害者的双重... 日本的战争记忆与历史认识的特征是以“终战”称谓代替“战败”,具有浓厚的日本人是受害者的意识,缺乏对亚洲民众的视角和加害者意识,只承认败给美国,不承认败给亚洲。日本人对侵略战争的责任意识,因作为加害者的同时也是受害者的双重性而变得模糊,因而抗拒承担加害者的责任。战争体验与记忆问题不仅要从战后日本社会的脉络去考察,还要通过包含东亚视角的相互认识的形态重新确认。通过相互认识能够保证“体验与记忆”历史真实的客观性和效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人 战争体验 战争记忆 歪曲历史 战争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