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欲时代心灵的抚慰——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路春艳 王占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4,共9页
青春电影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短短几年内蜂拥而至的大量青春电影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表达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性:一方面高扬精神的力量,通过"... 青春电影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短短几年内蜂拥而至的大量青春电影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表达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性:一方面高扬精神的力量,通过"治愈系"的叙事机制与表现风格,诉诸情感的力量,来抚慰年轻人饱经挫折、烦恼、困惑的受伤心灵;另一方面又对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加以肯定,通过精致的视听语言营造了缤纷、奢华的都市生活影像,对现代消费物欲进行无节制地展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影片原本要传达的情感主题,造成了影片在价值观传达上的撕裂与分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叙事策略 都市生活空间 价值观
下载PDF
青春电影的新“伤痕”主义透视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智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0,227,共5页
"伤痕"由最初的病理范畴扩延到了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各个艺术领域。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注青少年成长及青春疼痛的"伤痕文学",再到新世纪以来在青春电影中渐渐展现出来的更明显、更多元的由教育、金... "伤痕"由最初的病理范畴扩延到了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各个艺术领域。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注青少年成长及青春疼痛的"伤痕文学",再到新世纪以来在青春电影中渐渐展现出来的更明显、更多元的由教育、金钱、性、暴力等引起的触及心理、灵魂、价值观、人生观的新的"青春伤痕",由"伤痕"主义到新"伤痕"主义,它伤在何处?痛在哪里?文章通过解读青春电影对这个时代青年们迷茫的青春与疼痛的灵魂的拷问,透视青春电影中的新伤痕主义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伤痕 新“伤痕”主义 青春电影 电影伦理
下载PDF
关于电影产业升级的若干关键词 被引量:4
3
作者 厉震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6,共7页
中国电影产业目前发展到了需要市场品质的阶段。它关乎以下若干关键词:一是职业制片人,他应该是电影的"第一作者",他是什么风格,电影即是什么风格;二是专业化分工,使许多原来不曾获得充分重视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产业环节以及新... 中国电影产业目前发展到了需要市场品质的阶段。它关乎以下若干关键词:一是职业制片人,他应该是电影的"第一作者",他是什么风格,电影即是什么风格;二是专业化分工,使许多原来不曾获得充分重视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产业环节以及新兴行业在电影产业链中不断"破土而出";三是后电影产品,需要设立一种"大电影产业"的概念;四是新赢利模式,进行各种"持续的盈利能力"的尝试;五是青年人社区,强化在线选座、预售票以及其他宣传营销方式的"互联网+"创意创新;六是电影生态学,不能重蹈"热钱""炒坏"一个行业生态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产业 职业制片人 专业化分工 后电影产品 青年人社区 电影生态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青春电影创作的性爱观审视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智忠 马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近年来,中、低成本"青春电影"呈现为票房井喷,其创作中伦理价值取向成为学术关注的热题。文章从青春电影文本出发,审视其性爱观表述所潜藏的"新封建主义"实质,以期提升其艺术"品相",促进其性爱观的健康... 近年来,中、低成本"青春电影"呈现为票房井喷,其创作中伦理价值取向成为学术关注的热题。文章从青春电影文本出发,审视其性爱观表述所潜藏的"新封建主义"实质,以期提升其艺术"品相",促进其性爱观的健康表述。文章认为,我们应该给青春影像多一些清新脱俗的气息,形成青春题材电影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艺术与商业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提倡一种有思想的艺术性与有艺术的思想性的和谐统一,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同时,着眼"网生代"电影的创作思路,关注网生代电影及文化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关系,从而在更加分众化、订制化的"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时代"秉持传统美德、现代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共生,推动青春电影创作"性爱观"的有序表述,进而促进其提升电影品质,实现文本票房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当代中国电影创作 青春电影 新封建主义 性爱观 伦理价值
下载PDF
近五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怀旧现象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汪蒙 陈小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掀起一股怀旧电影热潮,这些作品以"青春怀旧"为主题,因为契合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叙述诗意青春的怀旧语言、展现青春成长的怀旧情节及引发审美体验的怀旧符号等角度出发,剖析&q...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掀起一股怀旧电影热潮,这些作品以"青春怀旧"为主题,因为契合了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叙述诗意青春的怀旧语言、展现青春成长的怀旧情节及引发审美体验的怀旧符号等角度出发,剖析"怀旧情结"在青春电影中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怀旧情结 具体表现
下载PDF
无声的叛逆:近年国产青春片中的少女形象与性别叙事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舒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7-66,共10页
近十年来,国产青春片在商业浪潮之外,开始走向了主题、叙事与风格上的现实主义探索,并打开了一种性别差异化的视角,尤其是以少女为叙事主体的一系列佳作开始出现在大众文化领域。从性别的角度对近十年的青春电影进行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 近十年来,国产青春片在商业浪潮之外,开始走向了主题、叙事与风格上的现实主义探索,并打开了一种性别差异化的视角,尤其是以少女为叙事主体的一系列佳作开始出现在大众文化领域。从性别的角度对近十年的青春电影进行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女性视角的介入对青春片叙事与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少女为主角的现实主义青春片,其叙事中对于少女的文化困境、人际关系、认同与欲望的再现和表达,使潜隐在电影性别叙事背后的权力变化和文化内涵得以呈现。从怀旧式的“校园女神”到现实反思下的“问题少女”,我国青春片叙事视角与女性形象的转变,不仅为该类型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当下青少年尤其是身处边缘位置的青少女所面对的文化困境进行了再现与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少女形象 性别叙事 女性欲望
下载PDF
致青春:作为另类历史、代际经济与观看方式的美国青春片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谦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7,共8页
本文尝试将美国"青春片"的形塑与发展放置在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产业和美学图景中,分别从"作为历史的青春片""作为社会问题的青春片"以及"作为观看方式的青春片"三方面梳理美国青... 本文尝试将美国"青春片"的形塑与发展放置在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产业和美学图景中,分别从"作为历史的青春片""作为社会问题的青春片"以及"作为观看方式的青春片"三方面梳理美国青春片的演变,以期为中国当下青春电影的现实场景进行必要反思提供一种可能性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青春片 青年文化 类型电影 世代/代际 观看
原文传递
论电影《栀子花开》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宗荣 张新玲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3-96,共4页
青春电影《栀子花开》收获了较高票房。影片的青春与爱情主题、超高颜值的当红明星、《栀子花开》歌曲积淀的审美情怀、有力的广告宣传等,都是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与其他青春电影同质化的青春、不合逻辑的情节、俗套的桥段、浅... 青春电影《栀子花开》收获了较高票房。影片的青春与爱情主题、超高颜值的当红明星、《栀子花开》歌曲积淀的审美情怀、有力的广告宣传等,都是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与其他青春电影同质化的青春、不合逻辑的情节、俗套的桥段、浅薄的内涵等艺术性上的缺失导致影片广受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开》 青春电影 商业性 艺术性
下载PDF
垂直上海的五级分层:对五部上海题材青春电影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海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50,共10页
在五部当代上海题材的青春电影中,可发现垂直化上海的五层都市空间,即天台、写字楼、高架路、石库门和地下空间,对每层空间的文化品格和艺术品格均可进行指证。其中以天台为主要故事空间的《上海公园》呈现了青年一代的不切实际和自我封... 在五部当代上海题材的青春电影中,可发现垂直化上海的五层都市空间,即天台、写字楼、高架路、石库门和地下空间,对每层空间的文化品格和艺术品格均可进行指证。其中以天台为主要故事空间的《上海公园》呈现了青年一代的不切实际和自我封闭;以写字楼为主要故事空间的《大城小事》则呈现了中产阶级居高临下的虚假性;以高架路为故事空间的《夜.上海》提供了两个层级之间过于理想化的沟通方案;《美丽新世界》现实主义地呈现了社会底层大众进入并安居城市的欲求与阻力;《苏州河》则在呈现地下空间罪恶常态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题材电影 青春电影 城市空间 文化地理
下载PDF
史学视野中的“青年电影”:意义、境遇与体制变革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4-137,170,共4页
中外电影史表明,电影是青年人的艺术。青年导演不仅为世界电影创造了一大批杰作,还在不同历史时期,从观念、艺术和技术运用等方面为电影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当代中国大陆的青年电影同样如此。然而,当前国产青年电影却陷入了某... 中外电影史表明,电影是青年人的艺术。青年导演不仅为世界电影创造了一大批杰作,还在不同历史时期,从观念、艺术和技术运用等方面为电影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当代中国大陆的青年电影同样如此。然而,当前国产青年电影却陷入了某种困境,它亟需电影体制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电影 创新意义 现实困境 体制变革
下载PDF
戈壁环境对男性青年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国华 张小平 +2 位作者 王妙菊 张亚清 马红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青年进入戈壁工作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在戈壁连续工作的319名男性青年进行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本组基础泪液分泌异常率为32.1%,泪膜破裂时间阳性检出率... 目的:探讨男性青年进入戈壁工作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在戈壁连续工作的319名男性青年进行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本组基础泪液分泌异常率为32.1%,泪膜破裂时间阳性检出率为90.8%,角膜荧光素阳性率为21.8%。工龄1a者泪膜破裂时间阳性检出率与其它工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工龄增加,角膜荧光素阳性率增高。工龄>2a与工龄<2a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0.5663,P=0.0012)。结论:男性青年进入戈壁工作后泪膜稳定性降低,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且检出率高。工龄越长,角膜上皮完整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男性青年 泪膜 眼表
下载PDF
青春记忆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怀旧叙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8,225,共5页
青春记忆与怀旧叙事,是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指向及视觉表征。青春怀旧、政治怀旧、革命怀旧构成了当下中国电影中怀旧叙事的基本主题范式。怀旧叙事的创作主旨并非为了"历史",而是为了"当下"。怀旧作为一种... 青春记忆与怀旧叙事,是当下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指向及视觉表征。青春怀旧、政治怀旧、革命怀旧构成了当下中国电影中怀旧叙事的基本主题范式。怀旧叙事的创作主旨并非为了"历史",而是为了"当下"。怀旧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现象,意指着人们的现实处境。当怀旧成为当下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怀旧也就成了表象,骨子里则是以怀旧的方式来建构新的时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青春怀旧 政治怀旧 革命怀旧 中国电影 艺术创作
下载PDF
2013-2017年中国青春电影变迁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金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155,共7页
自2013年《致青春》上映并取得骄人的票房成绩以来,我国青春电影五年来争相活跃于银屏。观察青春电影的发展,可发现其间较明显的变化规律:背景呈现方面,从专注于个人话语到兼顾社会话语;叙事的功能与效果方面,从最初只重视宣泄功能到重... 自2013年《致青春》上映并取得骄人的票房成绩以来,我国青春电影五年来争相活跃于银屏。观察青春电影的发展,可发现其间较明显的变化规律:背景呈现方面,从专注于个人话语到兼顾社会话语;叙事的功能与效果方面,从最初只重视宣泄功能到重视宣导教化;在建构青年形象时,从专注个人情欲转向关注人际伦理,由道德评判失语转向主动建构价值观。青春电影通过挖掘影片蕴涵的伦理道德,来引导价值、型塑人性、铸造灵魂,成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伦理道德 话语 形象建构
下载PDF
青春成长电影的符号表意机制及其文化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文斌 《文化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针对近年大陆青春成长电影的发展现状,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基本原理对其进行解读。全文立足于“发送者—符号信息—接收者”的表意机制,总结大陆青春成长电影兴起的原因。首先,由青春文学改编成电影保留了读者群,读者通过群选经典实... 针对近年大陆青春成长电影的发展现状,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基本原理对其进行解读。全文立足于“发送者—符号信息—接收者”的表意机制,总结大陆青春成长电影兴起的原因。首先,由青春文学改编成电影保留了读者群,读者通过群选经典实现身份认同;其次,电影构建的“成长神话”形成了叙述的一般模式,但提供了虚幻的满足感;再次,电影以青春和成长为核心元素,满足了观众缅怀青春和渴望成长的意义需求。最后立足于符号自我的考察,本文从现象解读深入文化动因的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成长电影 符号学 主体 自我 身份 文化
下载PDF
温馨燃情的“芳华”——电影《芳华》价值探析
15
作者 周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3-108,120,共7页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讲述了文工团青春之会的聚合与离散,展现出美好青春的流变与伤逝。影片通过生命之舞的视觉呈现、剧中人画外音的怀旧叙述、主人公形象的立体化塑造以及时代变迁与青春消亡的互文性叙事等,表现出不凡的艺术创意...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讲述了文工团青春之会的聚合与离散,展现出美好青春的流变与伤逝。影片通过生命之舞的视觉呈现、剧中人画外音的怀旧叙述、主人公形象的立体化塑造以及时代变迁与青春消亡的互文性叙事等,表现出不凡的艺术创意能力。《芳华》实现了青春题材电影的美学突破,并在消费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彰显出意蕴深沉的沧桑之美,制造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产生了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堪称新时代开局之年的现象级华语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华》 青春电影 艺术创意 沧桑之美 怀旧
下载PDF
从《百万元与苦虫女》看日本后青春电影
16
作者 黄婷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
日本青春电影从最早的"太阳族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电影的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导力量,它发展丰富了日本青春电影,使其表现的题材方式和艺术特征迈向新的天地。随着日本新锐导演的不断崛起,后青春的表述会更加的全面和多样... 日本青春电影从最早的"太阳族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电影的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导力量,它发展丰富了日本青春电影,使其表现的题材方式和艺术特征迈向新的天地。随着日本新锐导演的不断崛起,后青春的表述会更加的全面和多样化,日本后青春电影也必然会走向电影艺术的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青春电影 后青春电影
下载PDF
论新世纪青春电影的价值观偏差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芃原 曹晶晶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4-61,共8页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的集中考察,发现青春电影在价值观方面体现正能量的不多,而价值观出现偏差的现象则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过于集中于负面现象的展示,且缺乏批评的声音;理想缺失或偏执;过分强调自我个性,避谈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的集中考察,发现青春电影在价值观方面体现正能量的不多,而价值观出现偏差的现象则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过于集中于负面现象的展示,且缺乏批评的声音;理想缺失或偏执;过分强调自我个性,避谈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追求奢华,崇拜金钱;爱情至上,爱情唯一;道德观念淡漠与缺乏等。青春电影中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市场化的冲击、“娱乐至死”思潮的影响、电影制作者思想上的迷乱、电影制作者审美观的转型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纠偏: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昂扬向上的主旋律;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加强对电影市场的引导与规范管理;对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优秀作品,要采取措施加以必要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青春电影 价值观偏差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从文本到观众:关于青春类型电影的叙事修辞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斌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本文从类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青春片作为一种亚类型所具有的元意义,对青春片通常包含的次生主题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继而认为当代中国青春类型电影的问题不在于类型形式本身,而在于意识形态的表达层面,而这一层面最终需要精当的... 本文从类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青春片作为一种亚类型所具有的元意义,对青春片通常包含的次生主题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继而认为当代中国青春类型电影的问题不在于类型形式本身,而在于意识形态的表达层面,而这一层面最终需要精当的叙事修辞技术予以实现,最后文章结合《小时代》等影片批评进行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 类型电影 叙事 修辞 《小时代》
下载PDF
论台湾青春片的权力意识及其运作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祎英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4-68,共5页
与其他任何以"违禁"作为影片核心价值的电影类型一样,青春片对于叛逆的浓厚兴趣直接指向了它对于权力的特殊爱好。出生于集权统治与民主开放交替时代的台湾青春片自一出现就必然混合了权力意志的复杂血型,既有反抗统治威权的... 与其他任何以"违禁"作为影片核心价值的电影类型一样,青春片对于叛逆的浓厚兴趣直接指向了它对于权力的特殊爱好。出生于集权统治与民主开放交替时代的台湾青春片自一出现就必然混合了权力意志的复杂血型,既有反抗统治威权的叛逆一面,也始终无法摆脱统治权力对其的深层次操纵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青春片 权力意识 运作
下载PDF
从学步到奔跑:新世纪青春电影转变的审视
20
作者 邵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新世纪以来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电影题材、叙事策略、跨媒介改编、宣传发行等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转变。基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了新世纪华语青春电影从饱受诟病到未来可期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多年电影教育与产业革新的成果显现,是粉丝经济与... 新世纪以来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电影题材、叙事策略、跨媒介改编、宣传发行等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转变。基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了新世纪华语青春电影从饱受诟病到未来可期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多年电影教育与产业革新的成果显现,是粉丝经济与女性经济助力年轻人消费群体的成长,是年轻影人的成长与责任担当,是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整合与收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跨媒介改编 粉丝经济 女性经济 青年亚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