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高耀 高丽 +3 位作者 高晓霞 周玉枝 秦雪梅 田俊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89-1595,共7页
预测发现逍遥散抗抑郁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针对已报道逍遥散中抗抑郁的活性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阿魏酸、藁本内酯、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 预测发现逍遥散抗抑郁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针对已报道逍遥散中抗抑郁的活性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阿魏酸、藁本内酯、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甘草酸和茯苓酸),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预测逍遥散活性成分的靶点。通过Drug Bank数据库中FDA批准抗抑郁药物靶点的比对筛选,借助MAS3.0生物分子功能软件靶点信息的注释,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逍遥散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网络分析表明逍遥散中活性成分涉及25个靶点及信号转导-内分泌-能量代谢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逍遥散抗抑郁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逍遥散 抑郁症 靶点 反向药效团匹配
原文传递
逍遥散中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2
作者 李肖 宫文霞 +5 位作者 周玉枝 高丽 高晓霞 田俊生 秦雪梅 杜冠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109-3116,共8页
逍遥散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但是其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从作用到成分、成分到机制2条途径,归纳总结了逍遥散中的抗抑郁有效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可能机制,进一步确证了逍遥散作为经典抗抑郁古方所具有的... 逍遥散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但是其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从作用到成分、成分到机制2条途径,归纳总结了逍遥散中的抗抑郁有效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可能机制,进一步确证了逍遥散作为经典抗抑郁古方所具有的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抗抑郁 槲皮素 甘草苷 柴胡皂苷 芍药苷 阿魏酸 姜黄素
原文传递
逍遥散及其类方与有效成分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传朋 刘玉 +2 位作者 魏品球 吴海滨 秦秀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250,共8页
抑郁症是在目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活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存在的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精神类疾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及经济负担。中药方剂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较长的历史,而逍遥散作为干预抑郁症的经典方剂已被临床反复证... 抑郁症是在目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活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存在的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精神类疾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及经济负担。中药方剂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较长的历史,而逍遥散作为干预抑郁症的经典方剂已被临床反复证实,但其抗抑郁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成分尚不清楚。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 Med数据库对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逍遥散及类方干预抑郁症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和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发现逍遥散及其类方主要是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海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干预炎症反应过程、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BDNF/CREB)信号通路、调节肠道菌群及胃肠功能、调控肝窦内皮窗孔、修复慢性应激所致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影响自噬减轻神经元凋亡、对蓝斑核-去甲肾上腺(LC-NE)系统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发挥抗抑郁的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下调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的柴胡皂苷A,减轻HPA轴功能障碍的柴胡皂苷D,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m RNA表达的槲皮素、调节神经递质的芍药苷、抑制HPA轴功能亢进的芍药内酯苷、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减少促炎细胞因子m RNA的表达和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激活的姜黄素、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抗炎抗氧化的阿魏酸、抑制HPA轴过度活化的左旋薄荷酮、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甘草苷、异甘草苷、抑制单胺氧化酶的异甘草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抗抑郁 作用途径 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4
作者 吴丹 高耀 +2 位作者 邢婕 田俊生 秦雪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7-193,共7页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临床有诸多分型,肝郁脾虚证为主要的分型之一。逍遥散作为疏肝健脾经典方剂,其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具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与西药联合使用能降低西药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临床有诸多分型,肝郁脾虚证为主要的分型之一。逍遥散作为疏肝健脾经典方剂,其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具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与西药联合使用能降低西药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尽管已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围绕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明确。此外,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动物模型种类较多,鲜有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较为系统的报道。因此,本文借助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CUMS)和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CIS)两个经典的模型,从调节神经递质浓度、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功能表达、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衡、改善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功能、以及调控内源性代谢物水平、调节免疫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突触结构及其可塑性等方面对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肝郁脾虚 抑郁症 药理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逍遥散治疗慢性束缚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评价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宏波 白晓晖 +8 位作者 李晓娟 李娜 刘玥芸 张轶芳 金钟晔 刘群 李静 王鑫杏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通过大鼠行为学评价慢性束缚应激致焦虑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焦虑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方法:36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均给予14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模型。正常组和... 目的:通过大鼠行为学评价慢性束缚应激致焦虑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焦虑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方法:36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均给予14d慢性束缚应激建立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而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给予逍遥散(0.61g干粉/100g大鼠/d)以及氟西汀(0.2mg/100g大鼠/d)灌胃,每日1次,共14d。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及行为学指标,行为学包括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结果:各组大鼠实验前进行体质量及行为学观察,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第15天,再次进行体质量及行为学观察,①大鼠体质量,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逍遥散组、氟西汀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糖水消耗实验,各组大鼠比较糖水消耗量无统计学差异;③旷场实验,各组大鼠运动总距离、中央区进入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运动总距离、双侧开放臂进入次数、双侧开放臂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次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0.01),而双侧封闭臂进入次数、双侧封闭臂停留时间、中央区运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逍遥散组、氟西汀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⑤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进食时间明显较长(P<0.05),而逍遥散组、氟西汀组大鼠进食时间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束缚应激14d可致大鼠焦虑,逍遥散具有调节大鼠焦虑样行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束缚应激 焦虑 大鼠模型 行为学
原文传递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analysis using Illumina sequencing for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he interventional Xiaoyaosan in a rat model 被引量:26
6
作者 Juan-Juan Qiu Zhe Liu +6 位作者 Peng Zhao Xue-Jun Wang Yu-Chun Li Hua Sui Lawrence Owusu Hui-Shu Guo Zheng-Xu C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5期810-816,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 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Xiaoyaosan(XYS) in a rat model of functional dyspepsia(FD)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METHODS The FD with liver depres... AIM To investigate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 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Xiaoyaosan(XYS) in a rat model of functional dyspepsia(FD)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METHODS The FD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classic 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imulation every day. XYS group rats received XYS 1 h before the stimulation. The models were assessed by parameters including state ofthe rat, weight, sucrose test result and open-field test result. After 3 wk, the stools of rats were collected and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PCR products of the V4 region of 16 S rD NA were sequenced using a barcoded Illumina paired-end sequencing technique. The primary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biome in the stool samples was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by cluster analysis.RESULTS Rat models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per data from rat state, weight and open-field test. The microbiomes contained 20 phyla from all samples. Firmicutes, Bacteroidetes, Proteobacteria, Cyanobacteria and Tenericute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taxonomic group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 Proteo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in the mode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On the contrary,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acteroidetes in the mode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Upon XYS treatmen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ll dysregulated phyla was restored to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the normal group. Abundance clustering heat map of phyla corroborated the taxonomic distribution. CONCLUSION The microbiome relative abundance of FD rats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 cohort. XYS intervention may effectively adjust the gut dysbacteriosis in 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liver depression-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Illumina sequencing Gut microbial diversity xiaoyaosan
下载PDF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学 叶晓琳 +3 位作者 刘小波 罗杰 曾南 刘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12-220,共9页
抑郁症作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一种常见精神系统疾病,除常见的化学药物治疗外,传统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应用一直受到关注。逍遥散作为经典的疏肝解郁名方,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良好抗抑郁作用。本文查阅近10年文献,发现逍遥散对不同抑... 抑郁症作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一种常见精神系统疾病,除常见的化学药物治疗外,传统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应用一直受到关注。逍遥散作为经典的疏肝解郁名方,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良好抗抑郁作用。本文查阅近10年文献,发现逍遥散对不同抑郁样动物模型表现出良好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与干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关通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等有关。查阅近5年文献,发现逍遥散及其衍生方单用、逍遥散与西药联用或与其他疗法联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首次从拆方研究和组分研究2个角度对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发现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薄荷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药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抗抑郁 抑郁样动物模型 临床应用 拆方 石油醚部位
原文传递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最佳剂量筛选 被引量:26
8
作者 崔杰 郑兴宇 +1 位作者 高晓霞 秦雪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4-198,共5页
目的:筛选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最佳剂量,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通过2次实验,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逍遥散加以治疗,实验Ⅰ使用阿米替林作为阳性对照,实验Ⅱ使用文拉法辛和百忧解作为阳性... 目的:筛选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最佳剂量,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通过2次实验,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逍遥散加以治疗,实验Ⅰ使用阿米替林作为阳性对照,实验Ⅱ使用文拉法辛和百忧解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大鼠体重、旷场和糖水消耗实验等行为学指标;并收集尿液生物样本,采用GC-MS分析,数据用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2次实验的行为学,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GC-MS数据分析,2组几乎没有交叉,能够很好的分开,均表明造模成功;各给药组与阳性药组和空白组相比,发现给药剂量为46.3 g·kg-1生药量时与对照组和文拉法辛阳性药组更加接近,比阿米替林和百忧解阳性药组抗抑郁效果好。结论:逍遥散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且经过2次实验均证明46.3 g·kg-1为大鼠最佳剂量,提示临床上人的日用剂量(原处方生药材比例)约为37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最佳剂量 CUMS 逍遥散 抗抑郁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外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丁杰 陈家旭 +6 位作者 梁媛 饶红梅 岳广欣 张巧丽 赵歆 王大伟 李晶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8只;B组,模型组10只;C组,逍遥散组10只。B、C组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肝郁...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酮(CORT)浓度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8只;B组,模型组10只;C组,逍遥散组10只。B、C组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模型。自造模第1d开始,C组每日在束缚前1h灌服逍遥散有效组份悬液;A、B组灌服等量蒸馏水。造模21d结束后,各组动物麻醉后取血,ELISA法测血浆ACTH及CORT。结果:给予大鼠慢性束缚21d后,模型组血浆ACTH的值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CORT的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逍遥散组ACTH和CORT的值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升高,逍遥散可降低其含量,提示逍遥散疏肝健脾的功效可能对HPA轴具有负反馈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肝郁脾虚证 逍遥散
原文传递
UPLC-MS分析柴胡、白芍水煎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逍遥散的贡献 被引量:21
10
作者 贺晶 高晓霞 +3 位作者 田俊生 秦雪梅 杜冠华 周玉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75-382,共8页
目的建立柴胡、白芍UPLC-MS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并确认其对逍遥散的贡献。方法采用UPLC-MS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A)和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进... 目的建立柴胡、白芍UPLC-MS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并确认其对逍遥散的贡献。方法采用UPLC-MS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A)和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量1μl。利用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和元素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分析柴胡、白芍的化学成分。结果 UPLC-MS共检测逍遥散水煎液化学成分86个,结合文献鉴定其中44个化学成分,其中13个成分来源于柴胡,31个成分来源于白芍。结论 UPLC-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逍遥散、柴胡、白芍中化学成分,为该复方及其单味药化学成分的质量控制、新药开发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 逍遥散 柴胡 白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逍遥散配合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9期896-899,共4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配合针灸对产后抑郁症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针灸组、中药加针灸组、安慰剂组。使用制订的《中医证候量表症状评定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定,观... 目的观察逍遥散配合针灸对产后抑郁症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针灸组、中药加针灸组、安慰剂组。使用制订的《中医证候量表症状评定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定,观察中医药治疗的有效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结果中药组、中药+针灸组在治疗2、4、6周的总有效率优于安慰剂组(P<0.01),而针灸组仅在治疗的4周、6周总有效率优于安慰剂组(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组、针灸组、中药+针灸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针灸组较单独使用中药或针灸组具有更好的趋势。结论中药+针灸组治疗肝郁脾虚型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针灸 产后抑郁症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碧涛 李媛媛 +3 位作者 辛泰然 王浩 李红红 王少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73-282,共10页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组成。逍遥散作为中医调治情志活动异常的经典名方,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其可用于抑郁、焦虑症及多种躯体疾病继发的抑郁状态,如逍遥散加...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组成。逍遥散作为中医调治情志活动异常的经典名方,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其可用于抑郁、焦虑症及多种躯体疾病继发的抑郁状态,如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或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内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基础上伴随抑郁症发病,可明显改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评分,疗效良好,患者依从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集中于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等,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肠道微生态及脑肠轴食欲素、胃饥饿素、瘦素等,进而调节机体神经生化机制、内分泌机制、免疫机制和脑区结构异常等达到防治抑郁症的目的,但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该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和基础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逍遥散临床防治抑郁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也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抑郁症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逍遥散中西药理探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齐士 齐仲元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6期113-114,共2页
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同时具有健脾作用之主方,丹栀逍遥散是在逍遥散中加丹皮、栀子而成,以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组方原则,通过养肝体而助肝用,使肝脏气机畅达、气血调和、伏火得清,是历代医家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现代药理研究逍... 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同时具有健脾作用之主方,丹栀逍遥散是在逍遥散中加丹皮、栀子而成,以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组方原则,通过养肝体而助肝用,使肝脏气机畅达、气血调和、伏火得清,是历代医家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现代药理研究逍遥散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并可平衡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中医药功效 药理
下载PDF
逍遥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大鼠TLR-4/TRI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杨 李明磊 +4 位作者 贾飞 李若瑜 关伟 刘晋芳 苗宇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8-113,共6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郁脾虚证大鼠肝细胞Toll样受体-4(TLR-4)佃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和甘氨...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郁脾虚证大鼠肝细胞Toll样受体-4(TLR-4)佃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和甘氨酸治疗组(n=8)。除正常组大鼠给与基础饲料常规饲养外,其余实验组均按“高糖高脂饲料+饥饱失常+慢性束缚应激”法饲养14周以建立NASH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与生理盐水2mL·kg-·d。灌胃,1g·mL。逍遥散溶液按3.24mL·kg-1·d-1剂量灌胃,2.5g·mL-1“甘氨酸溶液按2mL·kg-1·d-1剂量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处死前均计算其肝郁脾虚证证侯积分和检测尿D一木糖排泄率,无菌低温条件下提取肝脏及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含量,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TLR-4,TRI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肝郁脾虚证证侯积分明显升高,而尿D.木糖排泄率和脑组织内5-HT,NE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HE染色可见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脂肪空泡及肝小叶内可见散在的点状坏死和炎细胞浸润,TLR-4和TRIFmRNA表达以及TLR-d和TRIF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治疗组和甘氨酸治疗组明显降低大鼠肝郁脾虚证证侯积分,明显升高尿D-木糖排泄率和脑组织内5-HT,NE的含量,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及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降低TLR-4和TRIFmRNA表达以及TLR-4和TRIF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逍遥散可通过调节TLR-d/TRIF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以发挥“疏肝健脾”之功效,从而参与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郁脾虚证 逍遥散 Toll样受体-4 (TLR-4)/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 信号转导通路
原文传递
逍遥散合四磨汤加减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脑-肠轴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郑和平 张智彬 +1 位作者 魏先鹏 唐学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四磨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轴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4例,完成66例;观察组脱落、失... 目的:观察逍遥散合四磨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轴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按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4例,完成66例;观察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5例,完成65例。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L/次,3次/d。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合四磨汤加减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腹痛程度,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IBS-QOL),肝郁气滞证、汉密顿焦虑量表-14(HAMA-14)和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记录每周的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记录治疗后腹痛应答率、排便应答率和IBS-SSS缓解率;检测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和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腹痛程度,IBS-SSS和肝郁气滞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CSBM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HAMA-14和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IP,NPY,5-HT,SS和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痛应答率、排便应答率和IBS-SSS缓解率分别为95.38%(62/65),93.85%(61/65)和90.77%(59/65),分别于高于对照组的83.33%(55/66),78.79%(52/66)和75.76%(50/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2.1034,P<0.05);研究过程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逍遥散合四磨汤加减内服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可显著改善IBS-C症状,并能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调节多种脑肠肽因子,改善脑-肠轴紊乱情况,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气滞证 逍遥散 四磨汤 脑-肠轴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网络调控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建丽 田俊生 +2 位作者 周玉枝 高晓霞 秦雪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00-2105,共6页
逍遥散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从神经递质、神经营养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氨基酸、脂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炎症因子等方面对逍遥散抗抑郁机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网络调控机制。结果显示逍遥散... 逍遥散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从神经递质、神经营养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氨基酸、脂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炎症因子等方面对逍遥散抗抑郁机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网络调控机制。结果显示逍遥散作用于多个靶点,通过调节体内代谢平衡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抑郁症 代谢网络 神经递质 神经营养素
原文传递
从逍遥散证与逍遥散抗应激研究看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路 被引量:16
17
作者 秦雪梅 高晓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521-525,共5页
本文回顾了经典名方逍遥散的中医理论、临床及方剂3个方面基本问题的研究状况,明确了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医药现代化战略思路分析并提出了逍遥散现代系统研究的几点建议,为逍遥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逍遥散 逍遥散证 抗应激
下载PDF
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BDNF TrkB NT_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伟 陈家旭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7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用束缚的方法建立了应激模型,用心脏灌流的方法固定海马,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了海马CA1区BDNF、TrkB、NT3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海...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用束缚的方法建立了应激模型,用心脏灌流的方法固定海马,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了海马CA1区BDNF、TrkB、NT3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海马中BDNF和NT3的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下降,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明显上升。逍遥散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海马中BDNF和NT3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下降以及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上升。结论:BDNF、TrkB、NT3在慢性应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逍遥散可能正是通过它们的变化,作用于HPA轴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逍遥散 海马
下载PDF
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结肠中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丁凤敏 吴佳佳 +3 位作者 邹小娟 卞庆来 邱文琪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50-3352,共3页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模型大鼠下丘脑、结肠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接受CUMS的方式造模... 目的:探讨逍遥散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模型大鼠下丘脑、结肠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接受CUMS的方式造模,共6周。逍遥散组、氟西汀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逍遥散、氟西汀进行干预治疗。造模结束后次日,取大鼠下丘脑、结肠,采用ELISA法测定SP和VI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与结肠SP含量显著升高、VI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下丘脑与结肠SP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逍遥散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SP、VIP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下丘脑 结肠 逍遥散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原文传递
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晓娟 白晓晖 +5 位作者 李娜 刘群 严志祎 马庆宇 周岩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00-1704,共5页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杏仁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探讨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每组7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随机...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杏仁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探讨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每组7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随机时间点束缚3h,连续21d,建立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在造模同时,氟西汀组灌胃氟西汀水溶液0.2mg·100g-1·d-1,0.1m L/kg;逍遥散组灌服逍遥散混悬液5.98g·kg^(-1)·d^(-1),0.1m L/kg;模型组灌服等体积去离子水。造模结束后,记录旷场实验中的修饰次数、穿格数和直立次数;ELISA法检测杏仁核TNF-α、gp130、total-Jak2及total-STAT3含量。结果:1修饰次数和穿格数:模型组均少于正常组(P<0.05),而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均多于模型组(P<0.05)。2杏仁核TNF-α、gp130及total-STAT3含量: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氟西汀组和逍遥散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3各组大鼠杏仁核total-Jak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逍遥散能够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模型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杏仁核TNF-α表达及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 杏仁核 肿瘤坏死因子-α JAK/STA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