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教师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学厅 杨高雪儿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具有高度现代风险、智能化程度高、对人才技能型要求较高的社会,这些变化将促逼工作世界发生根本性变革,进而影响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职业教育教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参与者,面临巨大挑战。为此...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具有高度现代风险、智能化程度高、对人才技能型要求较高的社会,这些变化将促逼工作世界发生根本性变革,进而影响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职业教育教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参与者,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更高的“知识整合能力”“信息素养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将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在现实情境下,职业教育教师知识结构失衡、信息素养匮乏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制约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一是设计多维师培项目,保证教师知识结构的融通完整;二是创设人工智能环境,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信息素养;三是健全分层激励制度,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 教师发展 必备能力
下载PDF
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35-42,共8页
许茨是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也是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生活世界理论是他一生探讨的中心问题,也是他的理论研究中最有创见的部分。他的研究不仅为当代学界对生活世界问题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借鉴,而且对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的构建有启发意... 许茨是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也是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生活世界理论是他一生探讨的中心问题,也是他的理论研究中最有创见的部分。他的研究不仅为当代学界对生活世界问题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借鉴,而且对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的构建有启发意义。本文从生活世界中人们的基本态度、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生活世界的本质及核心等几个方面对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加以阐释,并试图挖掘这一理论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茨 生活世界 自然态度 工作世界 当代意义
下载PDF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工作的悖论
3
作者 王建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工作伦理是维持现代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一。经由教育成为“工作人”的信念驱动了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然而,对于工作的过度重视也导致了工作的悖论。近年来,伴随着无意义工作的增多以及专业性工作的去技能化,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连... 工作伦理是维持现代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一。经由教育成为“工作人”的信念驱动了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然而,对于工作的过度重视也导致了工作的悖论。近年来,伴随着无意义工作的增多以及专业性工作的去技能化,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连接逐渐陷入了一种两难。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要么接受无意义的工作要么没有适合的专业性工作可做的威胁。在新机器智能的驱动下,一旦工作世界不再需要经由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的大批量的“大众化”的专业人才,一旦高等教育系统无法培养出工作世界需要的更多的“精英化”的新专业人才,现代社会将因科技性失业而出现“有人没有工作,有工作没有人做”的悖论。未来在工作日益稀缺的世界里,高等教育虽不能中断与工作世界的有机联系,但延续为工作世界输送人力资本的旧模式也注定走不远,为避免工作的悖论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需要从生产人力资本转向赋予人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工作世界 工作悖论 无意义工作 专业性工作
原文传递
面向未来工作世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天立地”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 朱德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0,共8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思维层面要立足未来工作世界的底层逻辑和遵循国家、社会、教育发展战略的顶层逻辑,而在实践层面要遵循基于“底层”和“顶层”的“顶天立地”逻辑。基于底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主动观照未来工作世界的风险、终身学...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思维层面要立足未来工作世界的底层逻辑和遵循国家、社会、教育发展战略的顶层逻辑,而在实践层面要遵循基于“底层”和“顶层”的“顶天立地”逻辑。基于底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主动观照未来工作世界的风险、终身学习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变革;基于顶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回归职业教育本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展现技术特性以助力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实施科学育人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于“顶天立地”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依靠个人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下载PDF
从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许茨现象学的文化世界走向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75,共6页
许茨把现实(现象)世界视为一个文化世界,又把文化世界的总体视为生活世界,进而又把工作世界视为生活世界的核心。这一进展有其内在的思想运行逻辑,也有其外在的文本表征。其还原方法、意义理论、主体间性理论、意向性理论都建立在工作... 许茨把现实(现象)世界视为一个文化世界,又把文化世界的总体视为生活世界,进而又把工作世界视为生活世界的核心。这一进展有其内在的思想运行逻辑,也有其外在的文本表征。其还原方法、意义理论、主体间性理论、意向性理论都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这就在意识哲学的意义上构成了一个走向工作世界的文化世界理论体系,这是肇始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的一种新进展,也是当代文化世界哲学的一个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茨 现象学 生活世界 工作世界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的构建——基于高等学校与工作世界的链接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涛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1年第14期45-50,共6页
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创新创业为根本动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势在必行。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未能有效衔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平台短缺,耦合机制未能... 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创新创业为根本动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势在必行。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未能有效衔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平台短缺,耦合机制未能有效运转。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不仅要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保障下,完善高校与社会创新创业教育互促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反馈机制,还需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深入拓展,推动创新创业本质内涵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创新要求、创新创业实践与工作世界的创新特质、社会人才评价与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相契合,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耦合机制,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生态系统 耦合机制 高校 工作世界
原文传递
基于工作世界的高职课程设计与多元考核——以酒店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7
作者 夏雯婷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5年第4期39-44,共6页
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项目课程设计的主体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以酒店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在课程设计中进行了若干创新,例如增加了酒店收益管理知识的学习,并把制订酒店全年市场营销计划作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项目任务,还引入了多元... 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项目课程设计的主体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以酒店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在课程设计中进行了若干创新,例如增加了酒店收益管理知识的学习,并把制订酒店全年市场营销计划作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项目任务,还引入了多元考核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以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为多元主体的课程考核,打破了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元主体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世界 项目课程 多元考核主体
下载PDF
《金瓶梅》作品世界与体裁的狂欢化特征
8
作者 杨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22-24,共3页
《金瓶梅》的作品世界,带有明显的狂欢化特征,狂欢化场景与狂欢式逻辑,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其体裁,则是诸体并存,多声对话。狂欢化描写,不仅使小说通体散发出独特的狂欢化魅力,也巧妙地达成了作者嘲讽现实的目的。
关键词 金瓶梅 作品世界 体裁 狂欢化
下载PDF
诗文化的意义向度——“工作诗学”初探
9
作者 李晓元 《理论界》 2015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缺失工作世界核心价值意义是当今诗歌、诗文化的主要症候,其表征之一就是追求离奇语言的形式主义倾向。工作诗学即主体化诗学是以工作世界为核心范式和价值取向的诗文化理论,是走进工作世界的诗文化哲学。工作诗学认为:诗文化、诗歌的... 缺失工作世界核心价值意义是当今诗歌、诗文化的主要症候,其表征之一就是追求离奇语言的形式主义倾向。工作诗学即主体化诗学是以工作世界为核心范式和价值取向的诗文化理论,是走进工作世界的诗文化哲学。工作诗学认为:诗文化、诗歌的意义是生活世界总体或共同体意义,本质是工作世界意义;是作者与读者、欣赏者对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共同经验、理解和建构,是作者与读者、欣赏者的共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化 诗歌 意义 工作世界
原文传递
从陆神到海神:妈祖文化的工作世界源流与嬗变
10
作者 李晓元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38-45,共8页
妈祖作为一个神明,并非一开始就是海神,而是经历了从陆神到海神的变迁过程;妈祖文化作为海洋文化的独立范式,并非一开始就是海洋文化,而是循着先大陆后海洋的历史逻辑行进。而妈祖神明从陆神到海神的变迁和妈祖文化从大陆文化到海洋文... 妈祖作为一个神明,并非一开始就是海神,而是经历了从陆神到海神的变迁过程;妈祖文化作为海洋文化的独立范式,并非一开始就是海洋文化,而是循着先大陆后海洋的历史逻辑行进。而妈祖神明从陆神到海神的变迁和妈祖文化从大陆文化到海洋文化的嬗变都是在一定工作世界的源流中实现的。妈祖文化作为闽南海洋文化的独立范式起始于宋代莆田圣墩妈祖文化的大陆文化生态,成就于明清时期移民化和普遍世界化的妈祖文化存在。妈祖文化总体是海洋生活世界文化,本质是海洋工作世界文化。工作创造、工作创世精神是妈祖文化的根本精神,妈祖信仰的本质是民众对自己生活世界特别是工作世界意义的信念、信仰和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神 海神 妈祖文化 工作世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界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昂 李晓元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9-36,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一个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属性和发展路向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学理上的机缘,也具有历史逻辑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包括八个基本内涵,其中,为人民立世即生活世界人民性是总体范式,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一个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属性和发展路向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学理上的机缘,也具有历史逻辑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包括八个基本内涵,其中,为人民立世即生活世界人民性是总体范式,为人民立人即“共同体人”是主体范式,为人民立业即工作世界人民性是核心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根本特征和变革的根本意义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向;是人民性实践的目标、制度、政策指向,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特别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有重要导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 生活世界人民性 共同体人 工作世界人民性 坚持人民至上
下载PDF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闽南文化意义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元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5-21,共17页
闽南文化的意义问题即闽南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包括概念意义、价值意义、精神意义等方面。研究闽南文化意义是什么须立足闽南文化的历史,须研究闽南文化意义的历史生成问题。如此,闽南文化意义的生成—闽南文化的概念意义—闽南文化的价... 闽南文化的意义问题即闽南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包括概念意义、价值意义、精神意义等方面。研究闽南文化意义是什么须立足闽南文化的历史,须研究闽南文化意义的历史生成问题。如此,闽南文化意义的生成—闽南文化的概念意义—闽南文化的价值意义—闽南文化的精神意义,就构成了闽南文化的意义结构。而工作世界意义是闽南文化意义生成的基础,亦是闽南文化概念、价值和精神意义的本质和核心。闽南文化形成的标志必是其文明文化形成的标志,而闽南文明文化形成的标志非开漳建州的开漳圣王文化莫属。闽南文化的特质不在于其内蕴,而在于其外显。从闽南文化的空间张力看,闽南文化是闽南区域或闽南人文化,也是普遍世界或普遍人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意义 结构 工作世界 工作创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