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佛教外来词的翻译方法
1
作者 朱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大量佛经的翻译生成了很多汉语所没有的词汇。这些佛教汉语新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外来词。它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化,扩充了汉语词汇。按照它们的得来方式,即翻译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音译词... 大量佛经的翻译生成了很多汉语所没有的词汇。这些佛教汉语新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外来词。它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化,扩充了汉语词汇。按照它们的得来方式,即翻译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音译词,新造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通过分析这些佛教外来词,它们融入汉语的成功给翻译外来词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译 音译 外来词 佛教汉语 佛经翻译
下载PDF
佛经词语札记——语素“分”及其合成词“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示例
2
作者 呼叙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 "分"有"部分"义,可以与一些表示方位意义的语素结合,构成合成词,如"上分""中分""下分""初分""前分""后分"等。这些词语义项比较丰富,在佛教典籍中用例较多。加强对这些词语的研究,对了解中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编纂大型词典等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词语 上分 中分 下分 初分 前分 后分
下载PDF
汉译佛典的今注今译与中古汉语词语研究──以《贤愚经》《杂宝藏经》译注本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志翘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摘要]汉译佛典中含有较多的口语成分,因此在今注、今译时要注意这一特点,尽量地借鉴和吸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贤愚经》、《杂宝藏经》这两部北魏译经的今注今译本为例,选取其中误校、误注、误译六朝词语凡六条,旨在说明,... [摘要]汉译佛典中含有较多的口语成分,因此在今注、今译时要注意这一特点,尽量地借鉴和吸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贤愚经》、《杂宝藏经》这两部北魏译经的今注今译本为例,选取其中误校、误注、误译六朝词语凡六条,旨在说明,要作好这一工作,必须重视中古汉语词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典 今注今译 中古汉语研究
下载PDF
关于汉译佛典音译词的讨论--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为考察对象
4
作者 胡敕瑞 《语言学论丛》 2024年第1期26-43,共18页
本文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材料为考察对象,对汉译佛典中音译词的来源、选择音译的理由、音译词的差别、音译词的用字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文亦证实《慧琳音义》中所反映的选择音译的理由正是玄奘“五不翻”... 本文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材料为考察对象,对汉译佛典中音译词的来源、选择音译的理由、音译词的差别、音译词的用字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文亦证实《慧琳音义》中所反映的选择音译的理由正是玄奘“五不翻”的内容,此可弥补玄奘“五不翻”理论长期阙然不见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词 慧琳音义 玄类“五不翻” 汉译佛典
原文传递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译新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现代语文》 2021年第9期4-10,F0002,共8页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是否为支谶,存有疑问。以确定为支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为比照,将《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同类常用词语的用法进行对比分析,两部佛经在常用言说动词、位移动词“至”“到”、表示完结义的“竟...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是否为支谶,存有疑问。以确定为支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为比照,将《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同类常用词语的用法进行对比分析,两部佛经在常用言说动词、位移动词“至”“到”、表示完结义的“竟”、总括副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对立性。这些新的证据,可进一步证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所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考辨 译者 汉译佛经 中古汉语
下载PDF
佛经津梁,辞典资源──读李维琦先生《佛经释词》《佛经续释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福 舟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佛经释词》和《佛经续释词》共考释佛经词语360多条,百分之八十以上反映了作者的新发现。因疑而发,举证而成,释理而明,每一条考释都有理有据而且有用。既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又有助于佛经的阅读和大型辞典的编纂。
关键词 辞典 汉语词汇史 考释 佛经 词语 编纂 阅读 新发现 贡献
下载PDF
“恼害”“触恼”等佛源词释义──兼谈佛源词研究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颜洽茂 康振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7,共6页
"恼害"、"触恼"、"恼触"、"恼乱"等词都是源于汉译佛经,后来进入世俗社会的词语,我们把这类词语叫做"佛源词"。辞书和专著对这组词语的释义多有不妥。结合佛经语料探讨这类语词意义... "恼害"、"触恼"、"恼触"、"恼乱"等词都是源于汉译佛经,后来进入世俗社会的词语,我们把这类词语叫做"佛源词"。辞书和专著对这组词语的释义多有不妥。结合佛经语料探讨这类语词意义的源流,无论是对汉语词汇史研究,还是对语词训诂和词典编纂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穷尽性语料调查是科学释义的基础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恼害 佛源词 汉译佛经 词义
原文传递
异质语言特殊用法与语言接触——以汉译佛经中全称量化词“敢”之来源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龙国富 范晓露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中古汉译佛经中“敢”有表全称量化的特殊用法。关于其来源目前尚无定谳,有词汇沾染说,亦有月氏语影响说。本文发现是译师们将原典梵语中既表充分条件又表全称的yat kimcid……sa sarva句式翻译为“敢……皆”构式,产生全称量化用法。... 中古汉译佛经中“敢”有表全称量化的特殊用法。关于其来源目前尚无定谳,有词汇沾染说,亦有月氏语影响说。本文发现是译师们将原典梵语中既表充分条件又表全称的yat kimcid……sa sarva句式翻译为“敢……皆”构式,产生全称量化用法。“敢”吸收并承载了“敢……皆”构式的全称量化义。其产生动因是因充分条件义和全称量化义逻辑上相通,yat kimcid……sa sarva句式在梵文中有充分条件和全称二义,则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来译者以为汉语“敢……皆”构式也可如此。语言特殊用法的产生在同质语言中往往受特殊语境及特殊句法结构影响,在异质语言中常常因语言接触导致,“敢”表全称量化用法很好地诠释了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中全称量化词“敢” 来源 异质语言 语言接触 梵汉对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