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质文物保护前期工作 被引量:6
1
作者 解玉林 徐方圆 +1 位作者 徐文娟 卢衡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5-32,共8页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结构严谨、做工考究的古代水工建筑遗址。遗址内有大量的木桩、闸门、闸板等木质文物需要保护。本研究介绍水闸遗址木质文物保护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遗址中水质、土壤和各类木质文物材...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结构严谨、做工考究的古代水工建筑遗址。遗址内有大量的木桩、闸门、闸板等木质文物需要保护。本研究介绍水闸遗址木质文物保护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遗址中水质、土壤和各类木质文物材质、保存现状、有害菌种等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在发掘过程中及时对遗址现场进行杀菌,对闸板和门槛进行回填保护处理,试验了针对木桩的现场脱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遗址 木质文物 保护
下载PDF
蒸汽清洗机在木器清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牛飞 《清洗世界》 CAS 2018年第3期39-42,共4页
介绍了蒸汽清洗机的原理及操作技巧,并应用于3件木器清洗中,发现泥土附着物、有机附着物、灰尘和霉菌等均可以被清洗掉,并且对文物本体没有明显伤害,符合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清洗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蒸汽清洗机 木器 文物清洗
下载PDF
遗址博物馆中木质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杜乐 王新文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遗址原位保护与展示能够最完整、最准确的传达遗址信息。作为遗址文物常见类型,木质文物原位保护与展示是考古及文物保护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木质文物保护的理论方法为依据,结合遗址博物馆中木质文物保护案例调研,分析在对木质文... 遗址原位保护与展示能够最完整、最准确的传达遗址信息。作为遗址文物常见类型,木质文物原位保护与展示是考古及文物保护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木质文物保护的理论方法为依据,结合遗址博物馆中木质文物保护案例调研,分析在对木质文物"保水存放"或"脱水处理"的前提下,对遗址进行"干"、"湿"保护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这两种保护方式对遗址展示产生的制约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文物 “干”保护 “湿”保护 遗址展示
下载PDF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霉菌及防霉剂抑菌效果的再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佳荣 张岚 +2 位作者 郭红樱 张遐耘 陈宸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03,共5页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中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木构件经IPBC(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Iodopropy-nyl Butyl Carbamate)处理已有8年,2012年时测得其细菌总量及真菌总量比2007年分别减少89.25%和55.56%,且木构件中微生物主要类群也在变化。可近...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中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木构件经IPBC(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Iodopropy-nyl Butyl Carbamate)处理已有8年,2012年时测得其细菌总量及真菌总量比2007年分别减少89.25%和55.56%,且木构件中微生物主要类群也在变化。可近年发现IPBC药物的药效在缩短,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饱水木构件上生长的霉菌,对遗址木构件霉菌种类再次进行调查,并对防霉剂IPBC抑菌性能进行再评估。本研究从遗址木构件中分离到8类高丰度霉菌,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DNA-ITS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菌种的鉴定,发现种类与前几次有明显不同。例如,本次在遗址广泛分布着的一种盘菌科下未分类的菌及绿色木霉都是前几次未曾发现过的。用滤纸片抑菌圈法对这些菌进行IPBC抑菌试验。分析结果发现,木质文物霉菌的防治药物有待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木质文物 霉菌 鉴定 防霉剂
下载PDF
元代水闸遗址木质文物保护喷淋装置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垛律 张岚 +2 位作者 丁佳荣 张宇 张泽广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108-114,共7页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占地2300 m2,现展览区域中有大量元代木桩露出地表。定时喷洒保护液以保持木质的湿度,以防止开裂或腐烂具有必要性。由于人工喷洒的不均匀性和时间不可控性,木桩往往处于干湿变化较不稳定的状态,极不利于木质文...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占地2300 m2,现展览区域中有大量元代木桩露出地表。定时喷洒保护液以保持木质的湿度,以防止开裂或腐烂具有必要性。由于人工喷洒的不均匀性和时间不可控性,木桩往往处于干湿变化较不稳定的状态,极不利于木质文物的保护。文章通过现场采样、前期研究实验、调整模拟实验、木质内部参数分析对比、确定方案实施进行喷淋装置的安装和使用。使用期间也会遇到预期外的问题,须对其不断进行改进,最后达到预期的效果,延缓木质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水闸 遗址 木质文物 湿保护 喷淋装置
下载PDF
木质文物的受损原因及其修复与保护
6
作者 李宇翔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木质文物的保护难度相当大,当考古过程中将木质文物采集后,因为环境突变,极其容易造成木质文物的损坏,同时在馆藏当中如果保护措施不当也会持续催化木质文物的受损率。为了更好地保护木质文物,本文当中先分析了木质文物的平衡体系,以此... 木质文物的保护难度相当大,当考古过程中将木质文物采集后,因为环境突变,极其容易造成木质文物的损坏,同时在馆藏当中如果保护措施不当也会持续催化木质文物的受损率。为了更好地保护木质文物,本文当中先分析了木质文物的平衡体系,以此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木质文物易受损的原因,进而探索了一些修复与保护的方法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文物 平衡体系 受损原因 修复与保护
原文传递
泗阳汉墓埋藏环境中细菌的分析与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萍 奚三彩 周健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1期36-40,共5页
木质文物在埋藏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细菌的侵害 ,细菌可以对木材的化学成分及超微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改良培养基平板法对泗阳汉墓埋藏环境中的土样及木样中的好氧纤维素分解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进... 木质文物在埋藏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细菌的侵害 ,细菌可以对木材的化学成分及超微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改良培养基平板法对泗阳汉墓埋藏环境中的土样及木样中的好氧纤维素分解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筛选和纯化 ;采用CMC培养基平板稀释法对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进行了测定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法对优势菌株进行活化 ,并对其中的 16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泗阳汉墓中的细菌种类主要有奥斯陆莫拉菌、丁香假单胞菌、自养水螺菌、肠杆菌属、魔芋食酸菌、过滤弧菌、假单胞菌等。细胞的形态主要有短杆、球形、杆状等。研究埋藏环境中土样及木样中细菌的种类、数量、分布等可以对木材的劣化机理研究提供科学的分析 ,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环境 木质文物 好氧纤维素分解菌 厌氧纤维素分解菌 筛选和纯化 细菌鉴定 细胞形态
下载PDF
论细菌纤维素对木质文物的修复
8
作者 陈子繁 张晓珑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2-95,共4页
出土木质文物,由于在出土前受到生物、化学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木质文物发生了严重的破坏。细菌纤维素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因此筛选具有修复、复原木质文物内部结构的生物材料,并研究其原理,对复原木质... 出土木质文物,由于在出土前受到生物、化学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木质文物发生了严重的破坏。细菌纤维素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因此筛选具有修复、复原木质文物内部结构的生物材料,并研究其原理,对复原木质文物内部结构具有极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木质文物 修复
原文传递
正硅酸乙酯预聚物加固木质文物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迎兵 李玉虎 +1 位作者 付慧 曹明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0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针对木质文物的填充加固问题,研究了正硅酸乙酯水解预聚物作为加固剂的可行性,介绍了正硅酸乙酯水解预聚物的制备和加固过程,并对加固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运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加固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针对木质文物的填充加固问题,研究了正硅酸乙酯水解预聚物作为加固剂的可行性,介绍了正硅酸乙酯水解预聚物的制备和加固过程,并对加固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运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加固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证明正硅酸乙酯水解预聚物作为木质文物加固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文物 正硅酸乙酯预聚物 加固保护
原文传递
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庚龄 卢燕玲 赵亚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2期28-33,共6页
武威磨咀子是甘肃古代糟朽木器的重要发现地之一,鉴于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的潮湿而糟朽(缺饱和水状态)漆木器与南方潮湿地区出土的浸饱水漆木器之间的差异,致使其保护材料与技术方法不同。本工作通过对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 武威磨咀子是甘肃古代糟朽木器的重要发现地之一,鉴于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的潮湿而糟朽(缺饱和水状态)漆木器与南方潮湿地区出土的浸饱水漆木器之间的差异,致使其保护材料与技术方法不同。本工作通过对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着重从病害类型、影响藏品保存因素、材质物理化学组成、材质结构缺陷性及藏品的陈列和保存环境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科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威磨咀子出土糟朽木器腐蚀病害发生是内外因素长期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得出保持保存环境的稳定性和控制木质材质中含水量是解决保护问题的关键,可为“十一五”期间甘肃馆藏木器文物实施全面保护修复提供详实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磨咀子 糟朽木器 腐蚀病害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宋代海底沉船“南海Ⅰ号”出水木质文物中细菌类群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秋霞 曹理想 +3 位作者 谭红铭 孙健 崔勇 徐润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9-1452,共14页
【目的】通过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木质文物标本中细菌类群的分析,了解饱水木质文物中的细菌类群并推测细菌对木质文物损害的机制。【方法】应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采自该沉船的10份木质文物标本中细菌V3–V4序列进行... 【目的】通过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木质文物标本中细菌类群的分析,了解饱水木质文物中的细菌类群并推测细菌对木质文物损害的机制。【方法】应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采自该沉船的10份木质文物标本中细菌V3–V4序列进行测序与分析,比较各标本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差异。【结果】根据97%序列相似性得到3 780不同的细菌OTUs,分属34目、35科的187个属;多数细菌OTU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占全部细菌OTU的52.9%,在细菌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占17.9%)是丰度最高的细菌纲。德沃氏菌属(Devosia)(3.5%)是"南海一号"沉船样品丰度最高的属,其他分别属于甲基娇养杆菌属(Methylotenera)(2.4%)、鼠尾菌属(Muricauda)(1.2%)。其中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中国农大湖积物杆菌(Lacibacter cauensis)、德氏食酸菌(Acidovorax delafieldii)、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沉积物杆状菌属(Sediminibacterium)、缺陷短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和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在所有样品中均可检测到。【结论】"南海Ⅰ号"沉船出水木质文物存在着种类丰富的好氧与厌氧细菌种类,多种细菌类群具有较好的纤维素降解能力与铁硫元素转化能力,控制细菌群落中参与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铁硫循环菌活性对于保护木质文物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木质文物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南海Ⅰ号”沉船
原文传递
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研究进展
12
作者 韩刘杨 郭娟 +5 位作者 韩向娜 席光兰 田兴玲 李仁 陈家宝 殷亚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198,共16页
以古代沉船、出水木器和简牍等为代表的饱水木质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种载体,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科技、经济的宝贵实物资料,准确认知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是实现饱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受长期水埋环境影响,饱水... 以古代沉船、出水木器和简牍等为代表的饱水木质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种载体,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科技、经济的宝贵实物资料,准确认知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是实现饱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受长期水埋环境影响,饱水考古木材的结构与性能均发生显著劣变,且样品获取、制备和测试分析等难度远大于健康木材,现有健康木材的科学研究理论和评估体系对其难以适用。本研究首先从解剖构造、化学结构、纤维素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4方面介绍饱水考古木材的结构特征与分析方法;其次阐述饱水考古木材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与表征手段;然后进一步总结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的综合评估原则、方法和关键指标;最后围绕饱水考古木材研究的现状、需求和难点,提出未来应重点研究领域。建议开展以下3方面研究:1)提出饱水考古木材创新无损或微损研究方法,建立饱水木质文物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2)提高饱水考古木材科学数据提取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完善饱水木质文物信息资源和共享体系建设;3)构建饱水考古木材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完善适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在饱水木质文物领域的应用,推动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研究,为木质文物的科学保护和长期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木质文物 饱水考古木材 解剖构造 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木质文物保存
下载PDF
木质文物三维断层扫描图像处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桂玲 刘丹 +3 位作者 刘祎 贺喜 毛磊 邓宗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探索一种对木质文物无损检测与鉴定的有效方法。采用philips64排CT,对木质工艺品标本-透雕漏窗模型进行三维断层扫描。为了获取高清晰度的三维数据模型,对CT扫描后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分别进行面绘制和体会制。结果表明,... 探索一种对木质文物无损检测与鉴定的有效方法。采用philips64排CT,对木质工艺品标本-透雕漏窗模型进行三维断层扫描。为了获取高清晰度的三维数据模型,对CT扫描后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分别进行面绘制和体会制。结果表明,通过三维重建,可以进行木质工艺品内部目标位置的切割。证明本技术可以有效用于木质文物的鉴定与保护。这一技术将会对木质文物鉴定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雕文物 CT扫描 分割 三维重建 保护
下载PDF
地震保险助力应县木塔古建筑保护
14
作者 常兆卿 周林毅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8期203-210,共8页
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应县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结构虽然对于地震灾害有抗震效果,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部分组件已经开始有损坏的趋势,基于美国、日本、新西兰... 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应县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结构虽然对于地震灾害有抗震效果,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部分组件已经开始有损坏的趋势,基于美国、日本、新西兰的地震灾害保险制度经验与启示,整合过去应县木塔受到地震灾害侵蚀损害的数据,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自我保险与商业保险分级抗灾;二是应用再保险与风险证券化产品预先筹措损失资金;三是充分融合风险承担和社会参与促使应县木塔加入地震保险;四是解决古建筑地震保险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不足的问题;五是解决应县木塔因应地震的损失压力测试与损失情况不同产生的风险差异化问题;六是解决应县木塔在地震保险实践方面的问题。指出应县木塔可以通过分材料、分层设计分项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进行投保,增加商业保险公司承保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地震灾害保险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木构文物保存现状研究
15
作者 韩炜师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及其附属东汉建筑基址中的木构文物出现了多种病害。为探讨病害成因,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木构文物、积水和盐结晶等样品等进行检测,勘察文物病害种...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及其附属东汉建筑基址中的木构文物出现了多种病害。为探讨病害成因,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木构文物、积水和盐结晶等样品等进行检测,勘察文物病害种类与分布范围,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到木构文物具有水松的显微特征,细胞壁多有细菌腐蚀;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半纤维素的特征峰消失,纤维素、木质素的特征峰锐减或改变;盐结晶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均呈现二水合硫酸钙的特征峰,而离子色谱检测证实Ca^(2+)和SO_(4)^(2-)是积水的主要离子,表明两种离子随地下渗水迁移至文物表面并形成盐结晶;西部木材含水率(上)、西部木材含水率(下)和南部木材含水率(上)与地下水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木材含水率大多低于30%并不断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地下水不但渗入文物造成饱水病害,同时也影响木材含水率的变化。当木材含水率低于30%时,文物纤维出现湿涨干缩并导致裂隙病害,过高时又促使细菌滋生而形成微生物损害。此外地下水带来的盐结晶也进一步加剧裂隙病害的发育。在多种病害的共同破坏下,木构文物最终形成残缺。该结果为文物后续的保护研究及保护工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木构文物 保存状况 病害 环境监测
下载PDF
考虑非结构构件的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16
作者 郭小东 方士东 +1 位作者 王志涛 李钊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文物建筑的主体,它以木材为主要承重构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研究,从结构试验、数值模拟、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3个方面,总结了含有隔墙、隔扇、雀替等非结构构件的古木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研究表... 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文物建筑的主体,它以木材为主要承重构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根据已有研究,从结构试验、数值模拟、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3个方面,总结了含有隔墙、隔扇、雀替等非结构构件的古木建筑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研究表明,非结构构件可以限制榫卯节点拔榫,改善节点受力,不同程度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降低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坍塌的概率。最后结合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差异,给出了未来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的可能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木结构古建筑 雀替 隔扇 隔墙 文物价值
下载PDF
冻干法保存饱水木质文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东波 张绍志 陈光明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0,共4页
冷冻干燥法能有效控制饱水木质文物的收缩、开裂、断裂等现象,脱水处理后文物的三维稳定性较好。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处理饱水木质文物的冷冻干燥法的研究动态,其中重点介绍了以聚乙二醇(PEG)为保护剂的冷冻干燥法。
关键词 冷冻干燥 饱水木质文物 聚乙二醇(PEG) 保存
下载PDF
天然树脂加固淹埋木质文物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婷 邱坚 +1 位作者 夏炎 高景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了对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古思茅松进行实验性加固保护,对古思茅松进行草酸脱色、甲醇溶剂脱水,然后使用松香和虫胶的甲醇溶液作为加固剂进行渗透、干燥等加固工序。加固后的样品表面色泽浅淡,保持了木材原有的色泽、纹理和质感。基... 为了对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的古思茅松进行实验性加固保护,对古思茅松进行草酸脱色、甲醇溶剂脱水,然后使用松香和虫胶的甲醇溶液作为加固剂进行渗透、干燥等加固工序。加固后的样品表面色泽浅淡,保持了木材原有的色泽、纹理和质感。基本密度达到0.437g/cm3,已接近现代木材的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较加固前增加了24.58%。绝干状态时测得的各向全干收缩率分别为:纵向2.22%、径向3.54%、弦向7.73%,均在正常木材干缩变化范围之内。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表明:天然树脂附着在细胞壁表面,对细胞壁起到了足够的支撑作用,加固后的木材细胞壁切面平整、致密、轮廓清晰,胞壁间界面结合好,细胞腔较光滑。研究表明,本加固方法能有效降低木质文物的吸湿性、提高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当木质文物需做其它处理时只需用甲醇或乙醇将松香和虫胶溶出即可,加固过程可逆,这解决了木质文物将来的再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虫胶 淹埋木质文物 理化性质 SEM
下载PDF
蕃占时期对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一带的经营——以米兰出土简牍为中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并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
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等地出土了400余枚吐蕃文木简文书,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蕃占时期(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以后)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一带的经济、军事、文化、宗教、部落、语言、民俗等方面情况。该文运用这批简牍,对于该时期这一区域设置的军... 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等地出土了400余枚吐蕃文木简文书,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蕃占时期(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以后)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一带的经济、军事、文化、宗教、部落、语言、民俗等方面情况。该文运用这批简牍,对于该时期这一区域设置的军政官员、军事布防、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农田经营状况、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等,进行系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简牍 蕃占时期 塔里木东南部 经营
下载PDF
出土木质文物中分离真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旋 马星霞 +2 位作者 温敬伟 陈粤 范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木材表面的影响;通过质量损失率测试各真菌对木材的生物降解程度;并通过对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速率、产孢情况和显微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利用对峙生长试验研究其相互影响。【结果】从木材表面接种测试观察到枝孢瓶霉菌、木霉菌、福氏拟青霉、篮状菌、黄暗青霉和镰孢菌在接种木材表面产生菌丝或孢子,使木材表面附着霉斑或者菌丝,聚壳座菌和节菱孢霉菌可使木材表面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木材降解测试12周,担子菌纯黄白鬼伞使杨木的质量损失率接近10%,其他10株子囊菌基本未对杨木造成质量损失。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试显示:木霉菌生长速度最快,每天生长近35 mm,其次是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福氏拟青霉和镰孢菌,每天生长8~13 mm,较为缓慢是纯黄白鬼伞、聚多曲霉菌、黄暗青霉、篮状菌、枝顶孢霉菌和枝孢瓶霉菌,每天生长低于5 mm;除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和纯黄白鬼伞外,其余真菌均较易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孢子。对峙培养观察,木霉菌YN4-5对遗址中其他真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0%~64.6%,对担子菌纯黄白鬼伞的抑制率最大。【结论】分离的11种真菌中8种子囊菌可引起木质文物表面发霉或变色,担子菌纯黄白鬼伞有降解木质文物的风险;其中生长最快的木霉菌可通过竞争生长环境的方式抑制其他真菌生长,对有降解木材作用的纯黄白鬼伞的抑制作用最大,使木质文物降低了生物降解风险,从而分析认为目前该馆藏出土木质文物上的微生态相互作用已经达到一个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木质文物 遗址原位保存 木材生物败坏 真菌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