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沉默发声——记忆研究中的“沉默”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静蓉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7,180,共14页
沉默是记忆研究的核心要素,其意义就在于呈现无法呈现的,使被遮蔽的无声无言之物得以揭示。见证文学中的沉默源自声音的缺席,口述史中的沉默体现了语言的困惑,是一种新的话语形式,静物艺术中的沉默经由形象发声。依据沉默的表征及其与语... 沉默是记忆研究的核心要素,其意义就在于呈现无法呈现的,使被遮蔽的无声无言之物得以揭示。见证文学中的沉默源自声音的缺席,口述史中的沉默体现了语言的困惑,是一种新的话语形式,静物艺术中的沉默经由形象发声。依据沉默的表征及其与语言(声音)的关系,这三种形态的沉默依次愈益主动并富有建设性,其道德倾向和情感色彩也相应变化。今天的沉默是一种社会建构和文化实践,我们应当在社会语境中研究沉默的集体化及其对记忆研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记忆 见证文学 口述史 静物艺术
原文传递
见证文学的“幸存”与“修补”——以普里莫·莱维的见证书写为例
2
作者 毛娟 刘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3-184,共12页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 见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以奥斯维辛书写为典型。它需要直面见证悖论与身份认同的质询,通过对书写困境的突围完成记忆主体的重建,让“缺席的证词”以一种介于言说与沉默之间的方式重新在场。这使得它成为对奥斯维辛历史裂伤进行抵抗与修补的范式。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兼具化学家、幸存者、作家多重身份,他的见证书写是研究见证文学何以实现思想抵抗与历史修通的重要资源。他对“被淹没者”形象的关切以及对历史修通可能性的洞见,一度成为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犹太哲学家法肯海姆等人反思奥斯维辛的线索。他更以“不可能的幸存”揭示了创伤修通的不可完成性,启发人们保持对奥斯维辛的见证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文学 奥斯维辛书写 普里莫·莱维 不可能的幸存
下载PDF
记忆、创伤与见证——陶东风的文化记忆研究
3
作者 李佳静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
陶东风对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的译介与研究持续多年,建构了“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并开展了相应的批评实践。其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记忆的伦理功能及其在文学领域中的运用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记忆与历史、见证与真实的关系问题等。陶东... 陶东风对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的译介与研究持续多年,建构了“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并开展了相应的批评实践。其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记忆的伦理功能及其在文学领域中的运用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记忆与历史、见证与真实的关系问题等。陶东风在文艺学领域所开展的文化记忆研究,为文艺理论与批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在某种意义上彰显了文学理论的公共性,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艺研究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东风 文化记忆 记忆研究 见证文学
下载PDF
犹太作家“见证文学”的圣经根源
4
作者 王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犹太作家“见证文学”的圣经根源,首先与记忆密不可分,圣经中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记住”“不可忘记”,为犹太作家的见证文学提供了记下事实、反抗遗忘的坚固基石。同时,作为被圣经所塑造的“记忆的民族”,犹太的记忆历史也使得犹太作家... 犹太作家“见证文学”的圣经根源,首先与记忆密不可分,圣经中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记住”“不可忘记”,为犹太作家的见证文学提供了记下事实、反抗遗忘的坚固基石。同时,作为被圣经所塑造的“记忆的民族”,犹太的记忆历史也使得犹太作家对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怀有责任,并将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成为他们不让悲剧重演的写作动因和勇气的来源。最后,圣经中人类叙事的视角与以色列民族叙事相结合的文本方式,同样成为犹太作家把民族悲剧叙事提升为人类悲剧叙事的圣经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书写 见证文学 圣经根源 民族叙事 人类叙事
下载PDF
20世纪墨西哥女性作家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研究--以三位墨西哥经典女性作家作品为例
5
作者 莫娅妮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6,共7页
拉丁美洲女作家群体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便是她们超越“小我”情感家庭世界、聚焦“大我”家国命运的“见证”意图与身处男权社会的女性从各种意义上被排除在社会秩序之外、被剥夺话语权的“沉默边缘人”处境之间的矛盾感。女童作为多重意... 拉丁美洲女作家群体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便是她们超越“小我”情感家庭世界、聚焦“大我”家国命运的“见证”意图与身处男权社会的女性从各种意义上被排除在社会秩序之外、被剥夺话语权的“沉默边缘人”处境之间的矛盾感。女童作为多重意义上的“局外人”,“越界”见证或亲历属于“公共领域”中的家国大事,并作为叙事声音对其进行了记录。而小女孩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个人体验多于宏观纪实、感性多于理性,构成了一种别样的历史记忆,从某种形式上来说,这是一种反向补充甚至颠覆官方历史的文学性表达,也是一种通过叙事建构自我身份与自我现实的主体性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女性作家 儿童视角 边缘 见证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