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蚀起沙观测研究——试验介绍与观测结果初报 被引量:43
1
作者 何清 杨兴华 +2 位作者 艾力.买买提明 刘新春 霍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22,共8页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的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对观测试验所获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的特征。主要结果为,下垫面状况影响风沙流结构,塔中、若羌0~100 cm高...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的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对观测试验所获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的特征。主要结果为,下垫面状况影响风沙流结构,塔中、若羌0~100 cm高程风沙流结构完全符合指数分布,肖塘则上部偏离指数分布;3地0~100 cm高程风沙流分别有72.4%、47.3%、62.6%的输沙量分布在0~30 cm高程内;3地风沙流输沙的粒径以细沙、极细沙、粉沙为主,其中极细沙可占到输沙量的43.8%~75.5%;风沙流中贴地层风速廓线受风沙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再符合对数分布,更加符合幂函数u=azb分布,拟合系数均大于0.93;沙尘撞击颗粒数与2 m高度风速变化趋势一致,塔中、肖塘、若羌3地的临界摩擦速度分别为0.25 m.s-1,0.27 m.s-1,0.21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观测试验 风沙流 临界摩擦速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原文传递
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克存 张伟民 +2 位作者 屈建军 安志山 谭立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7-1082,共6页
利用野外车载移动式风洞,对莫高窟顶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实地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砾石盖度直接决定戈壁床面的粗糙元数量和分布状况,进而影响近地表风速廓线、摩阻速度、床面粗糙度和剪切力;随着风洞进口指示风速的... 利用野外车载移动式风洞,对莫高窟顶不同砾石盖度戈壁床面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实地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砾石盖度直接决定戈壁床面的粗糙元数量和分布状况,进而影响近地表风速廓线、摩阻速度、床面粗糙度和剪切力;随着风洞进口指示风速的增加,摩阻速度呈线性递增,而动力学粗糙度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相同高度,随着砾石盖度的增加,近地表风速逐渐降低,而摩阻速度、动力学粗糙度和剪切力呈线性增加;当床面盖度增加至35%时,动力学粗糙度达到0.30 cm,摩阻速度相应提高到0.93 cm/s,床面剪切力增加至1.11 N/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砾石盖度 风速廓线 摩阻速度 莫高窟
原文传递
粗糙床面风廓线的转折特征及其物理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梅凡民 江姗姗 王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粗糙床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意义,理解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对动量传递和跃移起动的影响机制,从风洞试验测定的粗糙床面风廓线转折特征入手,分析了粗糙床面的空气动力学性质并提出了内边界层动量传递及近壁区沙粒起动的... 为了进一步认识粗糙床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意义,理解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对动量传递和跃移起动的影响机制,从风洞试验测定的粗糙床面风廓线转折特征入手,分析了粗糙床面的空气动力学性质并提出了内边界层动量传递及近壁区沙粒起动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细高粗糙元(方向比率在4~20之间)和孔隙粗糙元(孔隙度在0.15~0.75)风廓线呈现4个转折段,对应的湍流垂直分层为近壁区-尾涡层(Z≤0.15H~0.5H)、内边界层-尾涡层过渡层(0.15H≤Z≤0.75H)、内边界层(0.3H~0.75H≤Z≤1.2H~6H)和内边界层与外边界层过渡层等。粗矮粗糙元(粗糙元的方向比率在0.4~1.25之间)风廓线存在几个转折段,对应气流垂直分层为近壁区-尾涡层(Z≤1H~1.5H)和内边界层(1H~1.5H≤Z≤7H~35H)等。细高粗糙元和孔隙粗糙元覆盖21组床面(侧影盖度在0.007~0.50,粗糙元的高度在10~100mm)的内边界层内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在0.07~30.74mm之间,比内边界层以上或以下过渡层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高几个数量级到数倍;内边界层摩阻风速的0.50~1.66m.s-1之间,是内边界层以下过渡层的1.5~10倍、内边界层以上过渡层的摩阻风速的1.1~2.8倍。内边界层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摩阻风速分别代表了粗糙床面对气流阻力特征和湍流切应力。内边界层以下过渡层湍流切应力与粗糙元之间光滑地表所受切应力关系不大,而近壁层切应力与光滑地表所受切应力直接相关。近壁层猝发过程上抛运动和内边界层湍流猝发过程下扫运动耦合关系是内边界层的一部分动量传递到近壁区并导致沙粒起动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摩阻风速 湍流猝发 跃移
原文传递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蚀起沙观测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兴华 何清 +1 位作者 丁国锋 霍文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2年第5期67-72,共6页
利用美国Sensit公司生产的H11-LIN型风蚀传感器及贴地层风速梯度探测仪,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一次风蚀起沙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风蚀起沙与微气象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变化过程;(2)在此次观测试验过程中,观测到的... 利用美国Sensit公司生产的H11-LIN型风蚀传感器及贴地层风速梯度探测仪,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一次风蚀起沙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风蚀起沙与微气象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变化过程;(2)在此次观测试验过程中,观测到的最小起沙风速为6.0 m/s左右,同时发现起沙风速是一个变化的值,随着时间的延续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最小的起沙风速出现在风蚀开始发生的时候;(3)近地表风速廓线受沙粒运动影响明显,随着起沙量的增加,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幅度增大,此时的风速廓线已不再遵循对数分布规律;(4)利用风蚀传感器测得塔中地区沙粒的临界起动摩擦速度为0.25 m/s,该值与经验公式估算的0.24 m/s非常接近,表明风蚀传感器在塔中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夏季塔中地区地表土壤湿度对风蚀起沙的阻碍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临界摩擦速度 观测试验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下载PDF
中性温度层结时森林郁闭度与林冠上风速廓线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关德新 朱廷曜 金昌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关系可由对数函数表示:d=(H/a)ln(C/C0).Z0和U的变化特征比较相似,在C=02附近有最大值,C再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风速廓线 林冠
下载PDF
利用卫星高度计风速资料研究海面粗糙度 被引量:6
6
作者 周良明 郭佩芳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我们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本文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利用1993年和1998年两年的资料,文中对西北太平洋海... 海面粗糙度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都非常重要,但对海面粗糙度的现场观测资料非常少,这大大制约了我们对海面粗糙度的认识。本文利用TOPEX高度计风速资料,实现了对海面粗糙度的反演。利用1993年和1998年两年的资料,文中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粗糙度 卫星高度计 海面风速 后向散射系数 阻力系数 摩擦风速
下载PDF
敦煌沙漠、绿洲和戈壁地表风动力环境特征同步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胡菲 张克存 +1 位作者 安志山 鱼燕萍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基于敦煌沙漠、绿洲和戈壁典型地表的20 m高同步梯度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其风动力环境特征参数,为敦煌绿洲生态治理和外围风沙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3种典型地表的年输沙势存在明显差异,戈壁输沙势(DP)为754.2 VU... 基于敦煌沙漠、绿洲和戈壁典型地表的20 m高同步梯度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其风动力环境特征参数,为敦煌绿洲生态治理和外围风沙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3种典型地表的年输沙势存在明显差异,戈壁输沙势(DP)为754.2 VU,合成输沙势(RDP)为582.99 VU,合成输沙方向(RDD)为220.88°;绿洲DP为21.95 VU,RDP为7.67 VU,RDD为259.53°;沙漠输沙势介于二者之间,为92.49 VU,RDP为19.29 VU,RDD为16.79°。3种地表的季节输沙势均为春季最大,戈壁为268.2 VU,绿洲为10.97 VU,沙漠为44.08 VU。戈壁主导风向为东北方向,沙漠主导风向为偏东、偏南和偏西方向,绿洲主导风向为东和偏西方向。结合区域沙源分布情况,在绿洲南缘和鸣沙山北侧交界处应加强风沙防治,阻止鸣沙山向绿洲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绿洲 起沙风 输沙势 风速廓线 摩阻速度
原文传递
AN APPROACH TO SEPARATING THE CURRENT VELOCITY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被引量:6
8
作者 NI Zhi-hui SONG Zhi-yao WU Li-chu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512-519,共8页
In the near-shore waters, the actual flow is mainly induced by tide, wind and salinity, and the river water runoff should also be included as a component in the estuary water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major compo... In the near-shore waters, the actual flow is mainly induced by tide, wind and salinity, and the river water runoff should also be included as a component in the estuary water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major components are very complicated. Many approaches were proposed to study isolated tide and wind-driven currents or run-off based on the measured velocity, with all its components taken as a whole.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based on the actual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an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separate the measured velocity by considering the theoretical current velocity profiles and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The vertical structures of tidal, wind-driven currents, density current and runoff can be obtained as well as their proportions in the measured velocity. Then, this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velocity data obtained in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of laboratory test data. The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satisfactory. Finally, this approach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measured velocity in the Sou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to determine not only the bed friction velocity and roughness height, but also the surface wind stress, and to estimate the wind velocity data above the water surf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simple in principle, practical in use, and reasonable in obtained results. So it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fiel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E wind-driven current density current river water runoff friction velocity roughness height velocity separation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中游风沙区典型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正偲 张焱 +4 位作者 马鹏飞 潘凯佳 扎多 益西拉姆 仁青桑布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7-1005,共9页
近地层空气动力学参数是风沙研究的重要内容。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中游是西藏地区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河漫滩和山麓流沙区是雅江中游地区风沙灾害的主要物源区,对其近地表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对该地区的风沙灾害... 近地层空气动力学参数是风沙研究的重要内容。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中游是西藏地区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河漫滩和山麓流沙区是雅江中游地区风沙灾害的主要物源区,对其近地表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对该地区的风沙灾害进行评估和沙尘暴预报预警。选取河漫滩植被区(植被盖度>20%)、人为干扰区(植被盖度<20%)和流沙区(无任何植被)3种下垫面,利用风速廓线法计算摩阻风速(u_(*))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_(0))。结果表明:(1)近地层风速降幅植被区>人为干扰区>流沙区,植被区风速降幅约是流沙区的2倍。(2)不同下垫面近地层风速廓线均可以表达为对数线性函数(uz=bln(z)+a),但拟合参数不同。(3)植被区、人为干扰区和流沙区u_(*)平均值分别为0.73 m·s^(-1)、0.59 m·s^(-1)和0.36 m·s^(-1),z_(0)平均值分别为7.1×10^(-2) m、3.7×10^(-2) m和4.7×10^(-4) m。植被区u_(*)和z_(0)约为流沙区的2倍和150倍。(4)植被区、人为干扰区和流沙区的u_(*)均随平均风速增大而增大,且增幅植被区>人为干扰区>流沙区。(5)植被区和流沙区z_(0)对平均风速的响应方式不同,植被区的z_(0)随风速增大而缓慢增大,流沙区的z_(0)在低风速有减小趋势,当风速增大到阈值(6.5 m·s^(-1))后,z_(0)开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风速廓线 摩阻风速 空气动力学 粗糙度长度
下载PDF
考虑边界层自由风速的粗糙床面跃移通量模式
10
作者 徐杨 梅凡民 朱海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用于粗糙床面的风沙天气预报的跃移通量模式主要考虑了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对跃移通量的影响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边界层自由风速等因素也会影响跃移强度。鉴于此,根据边界层风洞测试的6组密实粗糙元和3组孔隙粗糙元覆盖床面在不同自由... 用于粗糙床面的风沙天气预报的跃移通量模式主要考虑了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对跃移通量的影响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边界层自由风速等因素也会影响跃移强度。鉴于此,根据边界层风洞测试的6组密实粗糙元和3组孔隙粗糙元覆盖床面在不同自由风速下的跃移通量,确认了前人的基于床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跃移通量模式的不确定性,发现了实测的跃移通量是粗糙床面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边界层自由风速和调整摩阻风速(摩阻风速与起动摩阻风速的函数)的复合函数,此结果可能与粗糙床面风沙边界层属于非常应力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跃移通量 自由风速 粗糙元 起动摩阻风速 摩阻风速
原文传递
不同农垦地下垫面对风蚀起沙风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宁 张亦超 +3 位作者 岳德鹏 杨贵森 张伟 殷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1,280,共4页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垦区为例,研究不同地表粗糙度下垫面对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和起沙风速的影响。根据Shao的方法计算不同下垫面起沙风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垦区所选的小麦、棉花、红枣这3种地类2m高度临界摩擦速度(u*t)分别为棉花地...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垦区为例,研究不同地表粗糙度下垫面对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和起沙风速的影响。根据Shao的方法计算不同下垫面起沙风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垦区所选的小麦、棉花、红枣这3种地类2m高度临界摩擦速度(u*t)分别为棉花地0.40m/s,红枣地0.43m/s,小麦地1.85m/s;2m高度临界起沙风速(ut)分别为棉花地5.3m/s,红枣地5.7m/s,小麦地7.5m/s,小麦地较其他2种地类更具有抵抗风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临界摩擦速度 临界起沙风速
下载PDF
ERS散射计风速资料反演海面粗糙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良明 郭佩芳 过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利用海面风场计算海面粗糙度(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的模式。应用ERS-1/2散射计风速资料,对我国南海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卫星散射计测风具有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这对于研究海面粗糙度及波长、...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利用海面风场计算海面粗糙度(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的模式。应用ERS-1/2散射计风速资料,对我国南海海域的海面粗糙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卫星散射计测风具有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这对于研究海面粗糙度及波长、周期和波陡等波浪信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散射计 海面粗糙度 海面风速 后向散射系数 阻力系数 摩擦风速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粉尘释放通量研究
13
作者 张晨亮 陶淘 +1 位作者 周成龙 蒋聚金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土壤风蚀产生的粉尘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为了探明粉尘释放规律,有必要研究不同高度层风速和摩阻风速对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观测站不同高度层风速和平均摩阻风速,利用DPM模型计算粉尘释放通量,综合... 土壤风蚀产生的粉尘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为了探明粉尘释放规律,有必要研究不同高度层风速和摩阻风速对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观测站不同高度层风速和平均摩阻风速,利用DPM模型计算粉尘释放通量,综合分析摩阻风速与粉尘释放通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观测日不同高度层的风速变化各不相同,2 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5~7.73 m/s,4 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09~7.19 m/s,10 m高度层风速的变化范围是0.5~8.09 m/s。(2)4月1-30日各个观测日24 h内平均摩阻风速分别为0.42、0.34、0.27、0.34、0.16、0.32 m/s,变化范围为0.16~0.42 m/s。(3)DPM模型研究发现实测跃移通量约为模拟值的129%,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R2为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M模型 土壤风蚀 塔克拉玛干沙漠 摩阻风速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农田土壤风蚀可蚀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仁德 安晨宇 +5 位作者 苑依笑 张春来 李庆 查慧敏 常春平 郭中领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209,共8页
土壤风蚀可蚀性(简称土壤可蚀性)作为风蚀模型的必要输入参数之一,会随风蚀事件过程、耕作措施以及气象气候等因素发生显著变化,但目前对其变化趋势尚认识不足。本文采用野外观测、采样分析与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就次风蚀事件、风蚀月、... 土壤风蚀可蚀性(简称土壤可蚀性)作为风蚀模型的必要输入参数之一,会随风蚀事件过程、耕作措施以及气象气候等因素发生显著变化,但目前对其变化趋势尚认识不足。本文采用野外观测、采样分析与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就次风蚀事件、风蚀月、风蚀季、多年4个时间尺度下坝上地区农田土壤可蚀性变化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严重风蚀事件过程中,地表土壤中粒径<0.85 mm干团聚体颗粒的含量明显降低,临界起沙摩阻风速明显升高,输沙率明显减弱,三者均显示土壤可蚀性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风蚀月、风蚀季和多年3个时间尺度下,农田特别是翻耕农田土壤可蚀性均呈下降的趋势,并且时间尺度越长,土壤可蚀性的下降幅度越大。强烈的风蚀搬运作用可能是造成各时间尺度下坝上地区农田土壤可蚀性普遍下降的主因。为了降低坝上地区农田风蚀的危害,应减少新农田的开垦并尽量避免在风蚀事件高发期进行农田翻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可蚀性 临界起沙摩阻风速 输沙率 时间尺度 农田
原文传递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耕作区作物残茬对农田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锦 吴秀芹 +3 位作者 阮永健 张欢 冯梦馨 莎日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556,共11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是一种油料作物,其对土壤养分要求低,因此适合在我国北方风沙区推广种植,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然而在采收过程中对土地的扰动,会潜在增加农田风蚀的风险,因此需要对油莎豆残茬的生态效益进行探究与评估。基...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是一种油料作物,其对土壤养分要求低,因此适合在我国北方风沙区推广种植,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然而在采收过程中对土地的扰动,会潜在增加农田风蚀的风险,因此需要对油莎豆残茬的生态效益进行探究与评估。基于野外集沙实验和风速廓线测定实验,对油莎豆与梭梭间作未采收、油莎豆纯作留4垄采6垄和油莎豆纯作留6垄采6垄3种残茬类型的防风固沙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与梭梭间作残茬类型中的输沙通量最低,总输沙通量显著小于其他2种模式(P<0.05),并且空气动力学粗糙度(0.553 cm和1.156 cm)和摩阻速度(0.304和0.332)也最高。留4垄采6垄模式输沙通量随时间增加,甚至超过全采收模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接近于0,且摩阻速度最低。留6垄采6垄模式输沙通量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为0.100 cm和0.137 cm,摩阻速度为0.240和0.272。总体而言,单一的宽条带式油莎豆残茬削减风速的作用不如高低穿插搭配的作物残茬。油莎豆种植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采收间距及搭配合适的直立植物进行间作,以在油莎豆采收后漫长的休耕期进行留茬以减轻风蚀保护农田。休耕期合理的作物留茬是减轻土壤风蚀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对于干旱区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作物残茬 输沙通量 风沙流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摩阻速度
下载PDF
草地近地表风速脉动及其与平均风速、摩阻风速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欣宇 张春来 +3 位作者 张慧 代豫杰 岑松勃 沈亚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3,78,共5页
[目的]研究草地近地表脉动风速与平均风速、摩阻风速之间的关系,揭示草地风速脉动规律。[方法]利用三维超声风速仪对天然草地近地表风速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草地近地表风速存在明显的脉动特性,脉动强度与平均风速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目的]研究草地近地表脉动风速与平均风速、摩阻风速之间的关系,揭示草地风速脉动规律。[方法]利用三维超声风速仪对天然草地近地表风速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草地近地表风速存在明显的脉动特性,脉动强度与平均风速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湍流度在较小风速下分布非常分散,随平均风速的增大而趋于集中,在2~14 m/s风速范围内概率分布峰值对应的湍流度为0.23。摩阻风速与瞬时风速之间缺乏相关性;1 s时距下摩阻风速与平均风速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风速脉动导致摩阻风速计算结果波动仍非常明显;1 min时距下摩阻风速波动范围降低至10%以下,摩阻风速与平均风速线性相关性极为显著。[结论]风速脉动对摩阻风速的计算有很大影响,采用1 s或1 min时距的平均风速,可有效降低这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平均风速 风速脉动 湍流度 摩阻风速
下载PDF
未充分生成海的海面模型及其雷达散射系数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历博 肖景明 +1 位作者 吴振森 张忠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8-392,共5页
描述了一种新的海面统计模型———非稳态的未充分生成海谱 .在相似条件下分析了未充分生成海谱与充分生成海谱的异同 .利用双尺度方法比较了两种状态下海面的电磁散射 ,并讨论了特征斜率、峰值波数对海面雷达散射系数的影响 .
关键词 充分生成 电磁散射 雷达 散射系数 海面模型
下载PDF
渤海海域冰水共存期的波能流密度推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娜 王立涛 +5 位作者 耿姗姗 张庆河 尤再进 李帅 许宁 许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989,共9页
为给寒区海域的波浪能估算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一种合理推算冰水共存海域波浪条件及波能流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将海冰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耦合模拟得到的冰浓度以线性修正函数的方式纳入波浪模型的海面摩阻风速方程中,并基于MCT(model coupli... 为给寒区海域的波浪能估算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一种合理推算冰水共存海域波浪条件及波能流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将海冰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耦合模拟得到的冰浓度以线性修正函数的方式纳入波浪模型的海面摩阻风速方程中,并基于MCT(model coupling toolkit)耦合器将海冰模型、水动力学模型与波浪模型进行实时耦合。基于该方法模拟了渤海冬季寒潮大风期间的海冰以及波能流密度的演化。模拟结果表明,在2012年2月5~8日寒潮大风期间,结冰区域占到渤海总面积的1/3,约有76%的渤海海域的平均波能流密度受海冰影响减小,其中辽东湾近岸的波能流密度平均受冰影响最多减小了100%,而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受冰影响最多分别减小了60%和50%。即使是无冰覆盖的老铁山水道,其波能流密度的最大值也受冰影响减少了14%。耦合模拟可以更为准确地对渤海冬季的波能流密度分布进行评估,为波浪能发电厂选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冰模型 SWAN模型 FVCOM模型 MCT耦合器 海面摩阻风速 实时耦合 波能流密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多种沙源类型沙通量异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霍文 何清 +2 位作者 杨兴华 艾力.买买提明 黄有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5,共6页
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种沙尘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塔中、肖塘、若羌、策勒四个风沙观测场获取的沙尘暴过程中贴地层风向、风速数据以及风蚀传感器实测的撞击颗粒数等数据计算出各地起沙临界摩擦速度,利用Gillette经典的垂直沙尘通量及Let... 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多种沙尘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塔中、肖塘、若羌、策勒四个风沙观测场获取的沙尘暴过程中贴地层风向、风速数据以及风蚀传感器实测的撞击颗粒数等数据计算出各地起沙临界摩擦速度,利用Gillette经典的垂直沙尘通量及Lettau水平沙尘通量公式对若羌、策勒、塔中、肖塘沙尘通量进行了估算,并通过各层实测的梯度风速作为背景值界定出塔里木盆地多种沙源类型沙通量变化比对特征,结果表明:垂直沙尘通量F量级为10-8kg/(m2.s),水平沙尘通量Q量级为10-4 kg/(m.s);风速相同情况下,F若羌最大,策勒次之,塔中、肖塘较小;Q若羌值最大,策勒次之,塔中第三,肖塘最小。垂直沙通量F与风速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风速递增,垂直沙通量递增;风速递减,垂直沙通量递减。在风速递增幅度相同条件下,若羌Q值递增幅度最大,策勒次之,塔中、肖塘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沙通量 风速 临界摩擦速度
下载PDF
风蚀起沙的影响因子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20
作者 申彦波 沈志宝 +1 位作者 杜明远 汪万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1-616,共6页
以敦煌地区的戈壁和绿洲为例,对地表土壤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及其变化特征和风蚀起沙过程中地表土壤的粒子尺度分布及其对垂直尘粒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土壤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随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覆盖度的... 以敦煌地区的戈壁和绿洲为例,对地表土壤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及其变化特征和风蚀起沙过程中地表土壤的粒子尺度分布及其对垂直尘粒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土壤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随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粒子尺度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在中间某一尺度处有一最小值;土壤的人工利用和管理对临界摩擦速度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风蚀起沙过程中,地表土壤的粒子尺度分布随时间发生变化,瞬时的粒子尺度分布不同于平均的粒子尺度分布,利用前者计算得到的垂直尘粒通量对摩擦速度的变化更敏感,利用后者计算得到的垂直尘粒通量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起沙 临界摩擦速度 地表土壤的粒子尺度分布 垂直尘粒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