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丽 瓮长水 赵占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2-1228,共7页
目的评价全身振动(WBV)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搜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Elsevier、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 目的评价全身振动(WBV)训练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搜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Elsevier、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及追溯参考文献,收集研究WBV训练对中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进行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入选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其中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3篇文献得分为5分,5篇文献得分为4分,7篇文献得分为3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WBV训练组的下肢肌肉力量增加程度高于未进行任何运动训练的对照组,其中肌肉收缩力量测试结果显示MD=10.11,95%CI 0.46-19.76,力矩测试结果显示MD=7.98,95%CI 2.60-1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V训练组老年人起立-行走测试(MD=1.39,95%CI 0.73-2.04)和5次起坐测试(MD=1.62,95%CI 0.25-2.98)的完成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WBV训练组老年人步行速度(MD=0.02,95%CI-0.06-0.10)和平衡与步态功能(MD=1.19,95%CI-0.62-3.00)改善程度略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V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增强其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 肌肉力量 运动功能 下肢 老年人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颜航 镇雪婷 +2 位作者 黄青青 杨金丽 陈肖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振动训练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EDro、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全身振动训练在老年人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振动训练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EDro、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全身振动训练在老年人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篇文献,共1763名老年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动态、静态与功能性平衡能力,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P<0.05),但在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动态、静态和功能性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发生率,但在改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老年人 平衡能力 META分析 老年护理学
原文传递
低强度复合振动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国仙 王国荣 +4 位作者 李国山 林宗锦 杨俊华 林国勇 曾清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全身复合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WBV)联合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E)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12月门诊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WBV治疗组、ALE治疗组和WBV+ALE治疗组,每... 目的:观察低强度全身复合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WBV)联合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E)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12月门诊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随机分为WBV治疗组、ALE治疗组和WBV+ALE治疗组,每组20例;WBV治疗组是给予全身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强度为0.5—0.8g,频率为45—55Hz,每次振动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周末休息2天,共6个月);ALE治疗组是每周口服1次阿仑膦酸钠70mg;WBV+ALE治疗组是给予全身复合振动及阿仑膦酸钠治疗。然后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所有志愿者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结果:(1)腰椎骨密度在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3.72%,ALE治疗组增加4.55%,WBV+ALE治疗组增加7.16%,三组治疗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髋部Neck骨密度,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2.24%,ALE治疗组增加3.43%,WBV+ALE治疗组增加7.22%,三组治疗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大转子骨密度,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2.10%,ALE治疗组增加4.90%,WBV+ALE治疗组增加7.63%,三组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髋部Wards三角骨密度,WBV治疗6个月后增加5.00%,ALE治疗组增加7.13%,WBV+ALE治疗组增加9.04%,三组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BV、ALE和WBV+ALE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绝经后老年妇女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其中低强度WBV联合ALE能够更好提高绝经后腰椎及髋部BMD,可以为临床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复合振动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振动条件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煜琳 王惠芳 +6 位作者 郑依粒 刘晓晨 胡浩宇 恭迪 张娟 宋歌 王雪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试21例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肉的肌肉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振动频率为0Hz、5Hz、10Hz、15Hz下完成平板支撑、侧撑、V字支撑三个动作。结果:(1)竖脊肌的表面肌电值:在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板支撑和V字支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腹外斜肌的表面肌电值:在四种频率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板支撑和侧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腹直肌的表面肌电值:在0Hz和5Hz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组动作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振动条件的刺激,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影响不同。竖脊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侧撑;腹外斜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腹直肌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就不同频率而言,虽然腹直肌随着频率的增高,放电量逐渐增加,但是不会对肌肉产生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全身振动 腰腹部肌群 慢性下背痛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费成巍 艾延廷 +1 位作者 王蕾 李川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9-32,19,共5页
支持向量机是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统计学中的基于大样本的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由于它出色的学习分类能力和推广能力,广泛地应用于模式识别和函数拟合中。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过大的现象,提出... 支持向量机是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传统统计学中的基于大样本的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的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由于它出色的学习分类能力和推广能力,广泛地应用于模式识别和函数拟合中。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过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整机振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介绍了SVM理论,然后根据SVM学习方法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已知的整机振动故障模式数据进行了训练和预测,并建立了基于SVM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诊断模型。最后通过对已有故障模式进行诊断预测,证明该方法在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故障诊断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航空发动机 整机振动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全身振动对人体腰椎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骆知俭 毛晓全 《中国职业医学》 CAS 1989年第5期7-9,63,共4页
本文调查了237名重型卡车司机和336名银行财会人员的自觉症状,前者下背痛43.88%,后者22.0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随机抽取51名司机和50名财会人员作腰椎X线正、侧位摄片。发现唇样增生发生率前者37.25%,后者22.5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本文调查了237名重型卡车司机和336名银行财会人员的自觉症状,前者下背痛43.88%,后者22.0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随机抽取51名司机和50名财会人员作腰椎X线正、侧位摄片。发现唇样增生发生率前者37.25%,后者22.5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接触振动是司机腰部疾患明显升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腰椎 下背痛 唇样增生 退行性变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丽 罗泽明 付炎晶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6年第1期199-201,共3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这一发动机的重要故障,从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环节入手,对设计阶段的动力特性研究、生产环节的制造装配研究、使用过程的故障诊断(监测、信号分析和诊断)和维修期间的研究重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设计...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这一发动机的重要故障,从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环节入手,对设计阶段的动力特性研究、生产环节的制造装配研究、使用过程的故障诊断(监测、信号分析和诊断)和维修期间的研究重点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方向和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整机振动 特性分析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人体全身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志飞 徐中明 +2 位作者 贺岩松 汪先国 谢德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阐述了BS 6841-1987、ISO 2631-1997、吸收功率法这几个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全身振动评价方法。分析国际上振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国际上对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研究,表明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十分复杂,频率加权系数与人体姿势、体重、振动... 阐述了BS 6841-1987、ISO 2631-1997、吸收功率法这几个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全身振动评价方法。分析国际上振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国际上对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研究,表明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十分复杂,频率加权系数与人体姿势、体重、振动幅值等因素有关,寻找更科学的振动评价方法是全身振动评价研究的方向。结合国内振动评价的现状,指出应尽快依据国际标准修订国家标准,并开展振动评价的基础工作,以制定适合中国人特点的振动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人体 全身振动 测量 评价 人机工程学
下载PDF
某型飞机客舱座椅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飞 李凯翔 周江贝 《强度与环境》 CSCD 2019年第4期59-63,共5页
针对某型飞机客舱座椅区域振动过大的问题,开展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研究。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对飞机客舱座椅人体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同时,建立人体振动舒适性试验平台,以飞机客舱座椅实测振动数据为基础,研究频率、振幅等参数对人体振... 针对某型飞机客舱座椅区域振动过大的问题,开展人体振动舒适性评价研究。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对飞机客舱座椅人体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同时,建立人体振动舒适性试验平台,以飞机客舱座椅实测振动数据为基础,研究频率、振幅等参数对人体振动舒适性影响。结果表明200Hz以下是引起人体不适的主要原因,为飞机客舱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振动 舒适性 主观评价 ISO2631 客舱座椅
下载PDF
全身震动训练对离心运动诱导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樊贤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研究离心运动前使用全身振动训练对DOMS预防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30名专业散打运动员随机分为全身振动训练组(n=15)和对照组(n=15)。受试者:优势腿膝伸肌在功率计上完成6组10次最大等速(60°/s)离心收缩。全身振动训练组... 目的:研究离心运动前使用全身振动训练对DOMS预防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30名专业散打运动员随机分为全身振动训练组(n=15)和对照组(n=15)。受试者:优势腿膝伸肌在功率计上完成6组10次最大等速(60°/s)离心收缩。全身振动训练组,受试者在振动平台上进行训练,25Hz,5 mm峰值,离心运动前膝关节100°屈曲60 s。对照组不进行振动训练。结果:记录运动后第1、2、3、4、7和14天的肌肉酸痛、大腿围、压痛阈,测量血清肌酸激酶的基础值和运动后第1、2、7天的值。与对照组相比,肌酸激酶水平较低,压痛阈和肌肉酸痛较低,DOMS症(不顺通)状减轻(P<0.05),但是对大腿围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离心运动前,全身振动训练可能通过改善肌肉功能而降低DOMS,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全身振动训练组降低运动员DOM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 离心收缩 肌酸激酶 全身振动训练
下载PDF
大型客机驾驶舱/客舱振动舒适性评估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凯翔 代承霖 +2 位作者 张飞 白春玉 牟让科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6-284,共9页
通过某大型客机飞行测试,获得驾驶舱/客舱典型区域振动环境。根据ISO 2631-1:1997标准规定的频率计权加速度计算方法,对滑跑、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和滑行等7种典型状态下,驾驶舱飞行员座椅和客舱前/中/后排座椅位置处的全身振... 通过某大型客机飞行测试,获得驾驶舱/客舱典型区域振动环境。根据ISO 2631-1:1997标准规定的频率计权加速度计算方法,对滑跑、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和滑行等7种典型状态下,驾驶舱飞行员座椅和客舱前/中/后排座椅位置处的全身振动(WBV)加速度均方根值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依据标准中的计权加速度与舒适性等级对照关系,对各状态/各区域的人体振动舒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客舱在不同飞行状态不同区域的振动舒适性等级不同。从飞行阶段来看,在滑跑、爬升、巡航、下降和滑行阶段,所有舱位基本处于“没有不舒适”或“有点不舒适”等级,尤其是占据客机大部分飞行时间的巡航阶段,所有舱位都达到“没有不舒适”等级。但起飞和着陆阶段,所有舱位振动舒适性较差,驾驶舱和后排只得到了“非常不舒适”的评估等级;从舱位分布来看,中排区域的振动舒适性最佳,在大多飞机阶段都达到了“没有不舒适”或“有点不舒适”评估等级。前排区域舒适性也相对较好,只有在着陆阶段降为“不舒适”等级,而驾驶舱和后排相对较差,特别是驾驶舱在滑跑、起飞和着陆阶段,只得到“不舒适”或“非常不舒适”的评估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舱室 振动舒适性 全身振动 频率计权 舒适性评估
原文传递
人体全身振动的感知阈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宜谦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54-60,共7页
综述了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标准和指南以及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振动感知的机理、绝对阈值、差别阈限和描述符,分析了频率、姿势、方向、持续时间、性别、年龄和噪声对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影响,... 综述了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标准和指南以及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振动感知的机理、绝对阈值、差别阈限和描述符,分析了频率、姿势、方向、持续时间、性别、年龄和噪声对人体全身振动感知阈值的影响,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全身振动 感知阈值 振动感知
下载PDF
面向振动响应特性的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志飞 胡正权 +2 位作者 徐中明 贺岩松 黄深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为了能准确地模拟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减少模型的复杂程度,结合分析力学和人体各部位实际状况,建立了六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列出了该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推导出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以动态等效质量... 为了能准确地模拟人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减少模型的复杂程度,结合分析力学和人体各部位实际状况,建立了六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列出了该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推导出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计算公式,以试验数据为依据,以动态等效质量和座位处到头部传递函数为目标,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获得了模型参数。结果显示,六自由度模型能准确的拟合人体振动响应特性曲线。将该模型与经典的集中参数模型(ISO 5982(2001)模型)和复杂生物力学模型(Tae-Hyeong Kim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该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其结构简单却能相对完整、准确地反映人体动态特性,可用于人体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模型 全身振动 动态等效质量 传递函数 参数识别
下载PDF
垂向振动下坐姿人体局部频率敏感特性研究
14
作者 林杰威 李蒙 +2 位作者 郭智 林泽峰 张俊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2-488,共7页
为了研究振动频率对坐姿人体局部舒适性的影响,开展了人体最不适部位主观评价测试,依据主观评价结果构建了振动频率-人体部位舒适感的层次树,定量分析了定义于3.15~31.50 Hz范围内各个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的振动激励对于局部不适感... 为了研究振动频率对坐姿人体局部舒适性的影响,开展了人体最不适部位主观评价测试,依据主观评价结果构建了振动频率-人体部位舒适感的层次树,定量分析了定义于3.15~31.50 Hz范围内各个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的振动激励对于局部不适感的贡献.随后进行了全身振动下人椅界面-人体局部传递率测试,关注传递率的频率峰值与局部不适感敏感频率的对应关系.在不同振动强度下拟合多个局部的振动不适感与全身不适感的数学关系,得到各局部不适感对全身不适感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全身振动下,坐姿人体“最不适”部位受振动频率影响显著,且这种频率敏感特性对振动强度不敏感.31.50 Hz以下振动造成的不适感主要集中在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对10.00~25.00 Hz的振动具有更明显的不适感,胸部和腹部分别对3.15~5.00 Hz和5.00~8.00 Hz的振动更敏感.即使人体各部位敏感频率不同,但都与座椅至该部位的传递率峰值频率接近,这表明了人体局部主客观响应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分别适用于头部、胸部和腹部的频率权重.输入人体的振动激励经该计权处理后可反映坐姿人体垂向振动下的局部舒适度水平,从而为舒适性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局部振动 坐姿人体 振动不适感 传递率 频率计权
下载PDF
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降低舒适界限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荫三 高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8-213,共6页
在进行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研究中,69名中国志愿受试者在电液振动台上承受了卧姿振动,从而得到了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舒适性振动感觉等值线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 卧姿 人体 振动 舒适性 汽车
下载PDF
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坐姿人体生物动力学特性
16
作者 林泽峰 林杰威 +2 位作者 郑旭 刘迟 邱毅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研究了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坐姿人体动力学特性。测取了8名被试者在单轴随机侧倾振动下的动力学响应,通过人椅交界面处的角加速度和力矩定义了视在惯量,识别了人体在侧倾方向上位于1 Hz和2.5 Hz方向的两阶共振。随后引入垂向振动,对侧... 研究了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坐姿人体动力学特性。测取了8名被试者在单轴随机侧倾振动下的动力学响应,通过人椅交界面处的角加速度和力矩定义了视在惯量,识别了人体在侧倾方向上位于1 Hz和2.5 Hz方向的两阶共振。随后引入垂向振动,对侧倾-垂向双轴激励下的人体响应开展频响函数分析与偏相干分析,分析了人体垂向响应与侧倾响应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侧倾振动在0~10 Hz测试频率范围内对人体动力学响应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垂向振动在两阶侧倾共振频率附近对包括模态频率、视在惯量幅值等侧倾动力学特性几乎没有影响。最后,面向侧倾与垂向振动激励,建立了人体动力学模型并识别了其中的动力学参数,实现了单一模型对双轴激励下人体响应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视在惯量 生物动力学 双轴振动
下载PDF
三轴振动激励下悬挂座椅垂向传递率试验研究
17
作者 尹玮倓 邱毅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针对三轴激励下无源空气弹簧悬挂座椅垂向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垂向激励幅值设置为0.25 m/s^(2)r.m.s.、0.5 m/s^(2)r.m.s.或1.0 m/s^(2)r.m.s.,纵向和横向激励幅值同为0 m/s^(2)r.m.s.、0.5 m/s^(2)r.m.s.或1.0 m/s^(2)r.... 针对三轴激励下无源空气弹簧悬挂座椅垂向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垂向激励幅值设置为0.25 m/s^(2)r.m.s.、0.5 m/s^(2)r.m.s.或1.0 m/s^(2)r.m.s.,纵向和横向激励幅值同为0 m/s^(2)r.m.s.、0.5 m/s^(2)r.m.s.或1.0 m/s^(2)r.m.s.;座椅靠背倾角设置为0°、10°或20°。研究表明,垂向和水平方向振动激励幅值的增加均引起悬挂座椅传递率共振频率的降低,并影响座椅有效幅值传递率;在较小幅值(0.25 m/s^(2)r.m.s.)的垂向振动激励下,靠背倾角对该共振频率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垂向和水平振动幅值对座椅传递率的影响存在轴间耦合效应,当垂向振动的幅值增大时,水平振动幅值从0.25 m/s^(2)r.m.s.增大到1.0 m/s^(2)r.m.s.所造成的传递率峰值的变化程度将减小,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工程 全身振动 多轴振动 悬挂座椅 靠背倾角 座椅传递率
下载PDF
全身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p-GSK3β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雨晗 卜淑敏 汪建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本文旨在观察全身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将36只3月龄雌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周后,去卵巢振动组大鼠每天接受2次振动(90Hz)刺... 本文旨在观察全身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将36只3月龄雌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周后,去卵巢振动组大鼠每天接受2次振动(90Hz)刺激,每次15min。振动处理8周后,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体检测大鼠体成分和骨密度,用Western blot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去卵巢振动组大鼠体脂重量和体脂含量显著低于去卵巢静止组,瘦体含量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去卵巢振动组大鼠胫骨近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而全身、股骨远端和腰椎骨密度与去卵巢静止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振动组和去卵巢静止组的骨髓基质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振动组骨髓细胞p-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而两组的骨髓基质细胞p-GSK3β蛋白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全身振动能减缓去卵巢大鼠骨量的丢失,其机制涉及骨髓细胞p-GSK3β蛋白表达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全身振动 体成分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仰卧人体在三轴单向全身振动激励下的振动传递特性
19
作者 陈晨旭 邱毅 +1 位作者 刘迟 郑旭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研究了人体仰卧姿态下,振动的幅值大小和输入方向对人体头部和胸部振动传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频率范围为0.5~20 Hz,振动幅值为0.2~0.8 m/s^(2)r.m.s.的纵向、横向和垂直单轴随机振动激励,测量了12名男性被试者自振源至头部和胸部的振... 研究了人体仰卧姿态下,振动的幅值大小和输入方向对人体头部和胸部振动传递率的影响。分别采用频率范围为0.5~20 Hz,振动幅值为0.2~0.8 m/s^(2)r.m.s.的纵向、横向和垂直单轴随机振动激励,测量了12名男性被试者自振源至头部和胸部的振动传递特性。结果表明,人体头部和胸部振动传递率的共振频率在纵向方向上大约为4 Hz,在横向方向上大约为2.4 Hz,而在垂直方向上头部和胸部传递率的共振频率并不相同。在纵向激励下,仰卧人体各部位振动传递率随振幅变化而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人体 全身振动 传递率 非线性
下载PDF
全身振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姗 黑静友 +1 位作者 陈媛媛 高呈飞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1-51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振动(WBV)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妇女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限定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振动(WBV)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妇女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限定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7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WBV可以显著提高PMOP妇女的腰椎骨密度(BMD)[加权均数差(WMD)=0.024,95%CI:0.002~0.045,P=0.032]、股骨颈BMD(加权均数差(WMD=0.040,95%CI:0.017~0.063,P=0.001)及疼痛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786,95%CI:-1.300~-0.272,P=0.002)],但对患者脂肪质量(WMD=1.028,95%CI:-4.811~2.755,P=0.572)、肌肉质量(WMD=0.632,95%CI:-1.437~2.700,P=0.563)无显著作用。结论WBV训练能够提高PMOP妇女BMD并减轻疼痛,但对患者脂肪及肌肉含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全身振动 骨密度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