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齿轮箱静电监测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若晨 左洪福 +2 位作者 孙见忠 李鑫 冒慧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7,73,共9页
根据磨损区域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轨道车辆齿轮和轴承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基于某型160km·h-1城际列车齿轮箱,提取时域静电信号的均方根作为静电信号特征参数,在车辆齿轮箱噪音试验阶段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转矩对静电水平的影响,在齿轮... 根据磨损区域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轨道车辆齿轮和轴承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基于某型160km·h-1城际列车齿轮箱,提取时域静电信号的均方根作为静电信号特征参数,在车辆齿轮箱噪音试验阶段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转矩对静电水平的影响,在齿轮箱跑合试验阶段和负荷疲劳试验阶段分析了静电信号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转速和转矩下齿轮和轴承磨损区域静电水平均保持稳定,且前者始终略高于后者;转速和转矩的增加会引起磨损区域静电水平的上升,转速对静电监测的影响大于转矩,转速和转矩方向的改变对静电信号影响不大;在跑合试验阶段,齿轮和轴承磨损区域静电水平均明显下降,直至最后稳定,在负荷疲劳试验阶段,磨损区域静电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虽有缓慢上升,但不明显。可见,齿轮箱静电监测信号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与实际测试结果相符,证明静电监测方法作为一种新技术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齿轮箱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为进一步运用静电监测方法进行车辆齿轮箱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齿轮箱 磨损区域 静电监测 信号分析 特征提取
原文传递
郑州汪沟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牙齿磨耗及口腔健康状况 被引量:8
2
作者 周亚威 张晓冉 顾万发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62,共14页
对汪沟遗址出土的174例仰韶文化居民的2816枚牙齿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出牙齿的平均磨耗等级和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别指数,统计特殊磨耗、龋齿、骨质隆起在样本中的出现率。结果显示,汪沟组牙齿平均磨耗等级为3.403262级,男性牙齿平均磨耗... 对汪沟遗址出土的174例仰韶文化居民的2816枚牙齿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出牙齿的平均磨耗等级和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别指数,统计特殊磨耗、龋齿、骨质隆起在样本中的出现率。结果显示,汪沟组牙齿平均磨耗等级为3.403262级,男性牙齿平均磨耗等级为3.63级,女性为3.61级;男女两性牙齿磨耗差异不显著(p>0.05);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别指数比达到1:1;出现26例由于深覆■导致的特殊磨耗;臼齿咬合面凹坑式磨耗出现率为2.50%;龋齿患病率68.97%,龋齿率26.56%,龋均4.30;骨质隆起的出现率为5.20%,颌骨粗壮程度不显著。汪沟人群的牙齿磨耗程度总体偏轻,牙齿磨耗程度与河南下王岗组居民接近。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人群在饮食结构和用牙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磨耗 仰韶文化 汪沟遗址
下载PDF
基于磨损区域静电监测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双双 刘若晨 +2 位作者 严旭 孙见忠 贝绍轶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2,共8页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监测信号耦合多部件激励干扰问题,引入静电监测技术,对轴承磨损区域的荷电水平进行监测研究。设计并搭建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实验平台,通过不同转速下的故障模拟实验,完成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对多组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监测信号耦合多部件激励干扰问题,引入静电监测技术,对轴承磨损区域的荷电水平进行监测研究。设计并搭建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实验平台,通过不同转速下的故障模拟实验,完成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对多组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并与振动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静电信号在各不同转速下均能监测到各对应故障位置的特征频率,且与理论特征值相匹配;实测同组静电信号与振动信号相比,静电信号所含干扰较小,故障特征信号更为明显。研究方法和结果证明静电监测技术可避免多激励源,对滚动轴承磨损区域监测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监测 滚动轴承 磨损区域 故障特征 信号分析
下载PDF
Study on wear characteristics and authorized limits of switch rails of high-speed turnout
4
作者 Pu Wang Shuguo Wang +2 位作者 Jing Ge Daolin Si Dongsheng Yang 《Railway Sciences》 2023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Purpose-It is quite universal for high-speed turnouts to be exposed to the wear of the stock rail of the switch rail during the service process.The wear will cause the change of railhead profile and the relative posit... Purpose-It is quite universal for high-speed turnouts to be exposed to the wear of the stock rail of the switch rail during the service process.The wear will cause the change of railhead profile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the switch rail and the stock rail,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wheel-rail contact state and wheel load transition when a train passes the turnout and will further impose serious impacts on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rain operati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wear management of high-speed turnout.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The actual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switch rails of high-speed turnouts in different guiding direction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n site;the authorized wear limits for the switch rails of high-speed turnout were studied through derailment risk analysis and switch rail strength analysis.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major factor for the service life of a curved switch rail is the lateral wear.The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d switch rail of a facing turnou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a trailing turnout.To be specific,the lateral wear of the curved switch rail mainly occurs in the narrower section at its front end for a trailing turnout,but in the wider section at its rear end when for a facing turnout.The maximum lateral wear of a dismounted switch rail from a trailing turnout is found on the 15-mm wide section and is 3.9 mm,which does not reach the specified limit of 6 mm.For comparison,the lateral wear of a dismounted switch rail from a facing turnout is found from the 35-mm wide section to the full-width section and is greater than 7.5 mm,which exceeds the specified limit.Based on this,in addition to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maintenance rules,the allowed wear of switch rails of high-speed turnout shall be so that the dangerous area with a tangent angle of wheel profile smaller than 43.68 will not contact the switch rail when the wheel is lifted by 2 mm.Accordingly,the lateral wear limit at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urnout Switch rail wear characteristics Authorized limit DERAILMENT STRENGTH On-site monitoring
下载PDF
风电变桨齿圈磨损修复技术及工程实践
5
作者 张海涛 《风力发电》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针对目前1.5MW风电机组普遍存在的变桨齿圈磨损问题,分析磨损产生的原因以及修复难点,提出高空在线修复技术,详细介绍了修复所用的材料及工艺。经过风电场实际修复验证,该技术高效可靠,可大幅降低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维修成本,提高风电场... 针对目前1.5MW风电机组普遍存在的变桨齿圈磨损问题,分析磨损产生的原因以及修复难点,提出高空在线修复技术,详细介绍了修复所用的材料及工艺。经过风电场实际修复验证,该技术高效可靠,可大幅降低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维修成本,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齿圈 磨损 在线修复
下载PDF
预测加热器进口防冲挡板及壳壁冲蚀位置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陈晓欣 胥建群 蒋伟莉 《发电设备》 2019年第5期304-308,共5页
基于高压加热器的简化模型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冲蚀模型,对挡板及壳壁可能发生冲蚀的位置进行预测,确定壁面减薄指标,并对加热器蒸汽进口防冲挡板法向速度和上级疏水挡板的法向速度随进口水体积分数及机组负荷变化进行了... 基于高压加热器的简化模型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冲蚀模型,对挡板及壳壁可能发生冲蚀的位置进行预测,确定壁面减薄指标,并对加热器蒸汽进口防冲挡板法向速度和上级疏水挡板的法向速度随进口水体积分数及机组负荷变化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直观准确地预测挡板及壳壁发生冲蚀的位置,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与电厂实际发生冲蚀的位置吻合良好,可为高压加热器安全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加热器 两相流冲蚀 壁面减薄指标 冲蚀位置 防冲挡板 疏水挡板
下载PDF
滚动轴承性能退化静电监测方法及试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若晨 左洪福 +1 位作者 张营 梁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5-81,共7页
采用静电方法对滚动轴承进行在线监测以及退化评估的研究。在滚动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平台上,使用自研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对滚动轴承进行在线监测,通过多组试验采集得到滚动轴承磨损静电信号,在对滚动轴承磨损过程静电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 采用静电方法对滚动轴承进行在线监测以及退化评估的研究。在滚动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平台上,使用自研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对滚动轴承进行在线监测,通过多组试验采集得到滚动轴承磨损静电信号,在对滚动轴承磨损过程静电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静电信号的特征提取,通过加速疲劳全寿命周期试验进行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并与振动信号与温度信号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磨损区域静电监测技术可以实现滚动轴承性能退化的在线监测,该研究是机械系统在线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和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仪器实现产品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监测 滚动轴承 磨损区域 特征提取 性能退化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出土的三角形石器是石犁吗?——毘山遗址出土三角形石器微痕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莉 陈星灿 +2 位作者 潘林荣 闵泉 蒋乐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5,共10页
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多个遗址中出土了三角形石器,考古学家多认为它们是用于稻作的石犁。经过实验考古和微痕分析,以一件现代铁犁、一件出土石铲和一件实验用石犁的形态和微痕观察作为对比标本,观察毘山遗址出土的五... 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多个遗址中出土了三角形石器,考古学家多认为它们是用于稻作的石犁。经过实验考古和微痕分析,以一件现代铁犁、一件出土石铲和一件实验用石犁的形态和微痕观察作为对比标本,观察毘山遗址出土的五件崧泽文化三角形石器,发现毘山三角形石器可能具有铲、刀等多种功能,可作业于不同质地的物质,如植物和细土壤。这些遗物上没有发现类似犁耕的微痕,可以肯定它们不是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石器 实验考古 石器微痕 石器功能 犁耕 毘山遗址
原文传递
静电传感器结构参数与空间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若晨 徐成 孙见忠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4-189,194,共7页
针对目前用于摩擦磨损在线监测的静电传感器结构尺寸参数与对应性能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理论模型仿真,综合分析比较并得到了磨损区域和润滑油路静电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及空间特性的变化规律。根据静电监测的感应原理及不同的应用场景,基... 针对目前用于摩擦磨损在线监测的静电传感器结构尺寸参数与对应性能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理论模型仿真,综合分析比较并得到了磨损区域和润滑油路静电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及空间特性的变化规律。根据静电监测的感应原理及不同的应用场景,基于两类典型静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分别进行理论仿真;以传感器空间灵敏度参数为核心,通过传感器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化,得到了多个不同静电传感器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进一步对比其理论效率与探极尺寸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静电传感器在具有不同的空间灵敏度分布规律的同时具有相似的理论效率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监测 磨损区域传感器 润滑油路传感器 空间灵敏度 理论仿真 参数特性
下载PDF
新型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特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若晨 徐成 +2 位作者 王奎洋 王益民 孙见忠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5-653,共9页
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常用于航空器关键部件磨损的在线监测。为了对该新型传感器的监测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棒状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能测试平台,对传感器的空间灵敏度、工作效率、有效视场等特性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测试... 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常用于航空器关键部件磨损的在线监测。为了对该新型传感器的监测性能进行研究,建立了棒状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及其性能测试平台,对传感器的空间灵敏度、工作效率、有效视场等特性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空间灵敏度随着探极感应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工作效率随着径距比的增大而增大;工作效率的仿真值与测试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所建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有效视场随着探极感应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新型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的设计优化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区域静电传感器 数学模型 空间灵敏度 工作效率 有效视场
下载PDF
AW-01减阻耐磨涂料在大港—沧州输气管道应用效果的检测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其滨 何欢 +1 位作者 范云鹏 任涛 《石油工程建设》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AW-01减阻耐磨涂料适用于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内减阻,能够大幅度降低管道输送压力,具有显著的减阻效果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该涂料在大港—沧州输气管道上应用及两次减阻效果现场实测结果,证明应用5年后,有内涂减阻层的管段仍保持良好的... AW-01减阻耐磨涂料适用于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内减阻,能够大幅度降低管道输送压力,具有显著的减阻效果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该涂料在大港—沧州输气管道上应用及两次减阻效果现场实测结果,证明应用5年后,有内涂减阻层的管段仍保持良好的减阻效果,未发现涂层脱落现象,说明AW-01减阻耐磨涂料减阻效果稳定、持久,工艺技术可靠,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久性和粘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耐磨涂料 天然气管道 现场测试
下载PDF
水平旋喷桩在大跨黄土隧道近接下穿古长城遗址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剑 《青海交通科技》 2021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在公路大跨黄土隧道近接下穿古长城遗址等历史遗迹时,对地表沉降要求异常严格,洞内开挖前需施作强有力的超前预加固措施,以减少洞内变形,从而降低洞内向地表的传递变形,确保既有建筑物稳定。本文结合尕沟隧道下穿古长城遗址水平旋喷桩... 在公路大跨黄土隧道近接下穿古长城遗址等历史遗迹时,对地表沉降要求异常严格,洞内开挖前需施作强有力的超前预加固措施,以减少洞内变形,从而降低洞内向地表的传递变形,确保既有建筑物稳定。本文结合尕沟隧道下穿古长城遗址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技术,详细介绍了大跨黄土隧道水平旋喷桩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通过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措施,在隧道顺利下穿施工过程中,实现了古长城遗址的安全稳定,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黄土隧道 近接下穿 历史遗迹 水平旋喷桩 预加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