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被引量:258
1
作者 董海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8,共25页
社会弱者并不必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弱势地位,有时甚至拥有优势。在评述和借鉴农民维权抗争,特别是体现为"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民底层政治的自主性作为分析农民的维权抗争的基点,同时将关注焦点... 社会弱者并不必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弱势地位,有时甚至拥有优势。在评述和借鉴农民维权抗争,特别是体现为"弱者的武器"的日常抵抗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民底层政治的自主性作为分析农民的维权抗争的基点,同时将关注焦点放在农民维权抗争的日常事件上,从而发现了农民的另一种底层抗争的政治机制——"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本研究论述了弱者所具有的隐性力量及以弱者身份作为武器进行抗争的作为,即回答了"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的问题,从而对学界以往对弱者的传统认识提出了修正。本文最后指出,"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的抗争机制的研究对于社会管理与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者的武器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 维权抗争
下载PDF
弱者的武器:教师的日常抗争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晓文 于伟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78,共6页
"日常抗争"是指在常规情境下隐藏的平淡无奇却持续不断的抗争策略。大量个体的不约而同的"日常抗争"行为可以产生"变通"学校制度或压缩政策选择范围的巨大力量。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对基层学校中教师&qu... "日常抗争"是指在常规情境下隐藏的平淡无奇却持续不断的抗争策略。大量个体的不约而同的"日常抗争"行为可以产生"变通"学校制度或压缩政策选择范围的巨大力量。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对基层学校中教师"日常抗争"的形式进行了一种在地化、阐释性的分析:如"仪式的抗争"、"非正式规范"、"策略互动"、"自主的行动空间"、"工作-家庭边界迁移"等隐秘的、生活化的"日常抗争"策略。教师的日常抗争在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地"内拥有超强的稳定性,它表明从属群体在学校"官方文本"背后有可能创造并维持一个自主的行动空间,并对学校变革和课程实施的实践路径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者的武器 教师 日常抗争 隐藏的文本
原文传递
来自底层的反抗:东南亚农民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宏光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美国学者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与反抗》(1976)阐述了缅甸、越南农民的"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的道义经济;而在《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5)中,斯氏把道义经济理论延伸到马来西亚;2005... 美国学者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与反抗》(1976)阐述了缅甸、越南农民的"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的道义经济;而在《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5)中,斯氏把道义经济理论延伸到马来西亚;2005年,斯氏的学生克弗列特根据在越南长时期的田野调查写成《日常政治的力量:越南农民如何改变国家政策》,将斯氏的农民研究进一步推进。本文即主要讨论斯氏上述著作中的核心概念"生存伦理"、"弱者武器"和克氏的"日常政治",藉此,希望能够厘清有关农民学研究的误识,为当代中国乡村研究提供一点浅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农民研究 生存伦理 弱者武器 日常政治
下载PDF
底层弱者的“武器”:个体表演、例外话语和身体暴力 被引量:6
4
作者 林仲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3,共7页
相较印度及东南亚,中国底层政治有其在地化特色,即主要依赖个体表演、例外话语和身体暴力作为弱者的"武器":采用个体表演的公开极化形式而非社群的集体抗争或者个体的隐藏文本;例外话语用来指认逍遥法外的他者而不非寻求对自... 相较印度及东南亚,中国底层政治有其在地化特色,即主要依赖个体表演、例外话语和身体暴力作为弱者的"武器":采用个体表演的公开极化形式而非社群的集体抗争或者个体的隐藏文本;例外话语用来指认逍遥法外的他者而不非寻求对自我的法外开恩;身体暴力是弱者暴力和自我暴力而非强者暴力和他者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研究 弱者武器 表演 例外 暴力
下载PDF
反思“弱者的武器”的效度——以珠三角代耕农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志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30,共6页
斯科特的弱者理论在面对转型中国的底层群体时,其解释力极其有限。这是因为过去30年中,底层大众面临的支配体系发生了急剧变迁,弱者所面临的社会情境随之变化,弱者的武器没有施展的空间;同时,当下许多身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底层的自雇式... 斯科特的弱者理论在面对转型中国的底层群体时,其解释力极其有限。这是因为过去30年中,底层大众面临的支配体系发生了急剧变迁,弱者所面临的社会情境随之变化,弱者的武器没有施展的空间;同时,当下许多身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底层的自雇式劳动者,虽然间接地为资本服务,却无法反抗资本,反被其隐性控制,弱者的武器没有施展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者的武器 代耕农 支配体系 抗争效度 底层
下载PDF
谣言的社会协调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施爱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8,159,共11页
谣言除了具有众所周知的社会危害,也有协调社会关系的中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谣言表达愿望、宣泄情绪、分摊恐惧、逃避指责,具有明显的心理抚慰功能。二、谣言是弱者的武器,是他们表达社会抗议的舆论工具。谣言作为公众情绪... 谣言除了具有众所周知的社会危害,也有协调社会关系的中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谣言表达愿望、宣泄情绪、分摊恐惧、逃避指责,具有明显的心理抚慰功能。二、谣言是弱者的武器,是他们表达社会抗议的舆论工具。谣言作为公众情绪的下水道,起到发泄社会积怨、反映社会矛盾、借助舆论集体上书的规谏功能。三、谣言具有凝聚价值共同体的社会功能。谣言是集体认可的一种口头传统,这种传统有助于增强团队的认同感、凝聚力。四、谣言具有娱乐功能,原生娱乐谣言多以取悦听众为目的,虚拟或加工一些趣闻逸事,以纯娱乐为主;次生娱乐谣言往往以讽刺、恶搞既有谣言为目的,通过揶揄和嘲讽,对既有谣言和传谣行为实施打击。谣言处处表现出双刃剑的特征,是一种既令人憎厌,又无法割舍的语言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的社会功能 心理抚慰功能 弱者的武器 价值共同体 娱乐功能
原文传递
理性博弈:基层社会维权策略与过程的新解释——基于某市一次交通事故维权案例的分析与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其洪 刘嫄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4,共7页
本文以一个交通事故维权的案例为基础,以内部视角深描维权策略与演进过程。维权者必须掌握理性维权的"艺术"。在气与理性、道德与法律两种张力下,维权者根据具体情势的变化,不断升级维权策略和手段,做到有理、有力、有据。注... 本文以一个交通事故维权的案例为基础,以内部视角深描维权策略与演进过程。维权者必须掌握理性维权的"艺术"。在气与理性、道德与法律两种张力下,维权者根据具体情势的变化,不断升级维权策略和手段,做到有理、有力、有据。注意把控这些因素互相转化的时机和分寸,在取得现实性正义之后,及时退场,否则,形成逼迫机制,导致博弈双方行为的升级,伦理诉求压倒理性考量,维权行为由温和走向极端,维权性质演变为政治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博弈 弱者的武器 气场 人格尊严
下载PDF
“当事人的陈述”的悖论——基于西北地区H县人民法院2013年部分离婚案件裁判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宝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193,共12页
通常之观点多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是一种证明力较低的证据,需要修改现行立法以完善相应制度,但这不只是立法调整的问题。透过对H法院若干离婚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类证据恰处在诉讼证据的中心,但却是迷乱、散杂的。... 通常之观点多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是一种证明力较低的证据,需要修改现行立法以完善相应制度,但这不只是立法调整的问题。透过对H法院若干离婚案件裁判文书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类证据恰处在诉讼证据的中心,但却是迷乱、散杂的。法院没有很好把握这类证据的运行,过多运用了其自由裁量权。当事人亦未能以一种法律所期望的理想状态行事,而是以一种"弱者的武器"的姿态运用该类证据。原因既在于生活逻辑与法律逻辑的极大差异,也在于立法、司法于结构和理念上的根本缺陷。除了重视社会域与法律域之间的沟通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赋予个体与公权对话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法院 离婚案件 裁判文书 当事人的陈述 诉讼证据 “弱者的武器”
原文传递
“以弱者身份为武器”:失地农民维权抗争方式的反思
9
作者 王小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随着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围绕土地房屋征用拆迁出现的矛盾日益增多。失地农民也从采取比较温和的抗争方式——"弱者的武器"转变为相当激烈的"以弱者身份为武器",这种转变是内在与外在多重因素促成的结果。当大多... 随着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围绕土地房屋征用拆迁出现的矛盾日益增多。失地农民也从采取比较温和的抗争方式——"弱者的武器"转变为相当激烈的"以弱者身份为武器",这种转变是内在与外在多重因素促成的结果。当大多失地农民"以弱者身份为武器"来抗争时,不管对其自身还是整个社会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法避免失地农民"以弱者身份为武器"抗争悲剧的一再发生,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弱者的武器” “以弱者身份为武器”
下载PDF
社会弱者的反抗与国家治理的逻辑——读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10
作者 允春喜 徐西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5-74,共10页
《弱者的武器》是一部描述农业社会后期穷人与富人之间阶级斗争的著作,作者从农民的日常生活出发分析了以往未被关注的农民辛酸反抗的图景。社会转型时期的弱者实际上是由技术与阶级政治、国家政治以及政党政治共同塑造。斯科特分析了... 《弱者的武器》是一部描述农业社会后期穷人与富人之间阶级斗争的著作,作者从农民的日常生活出发分析了以往未被关注的农民辛酸反抗的图景。社会转型时期的弱者实际上是由技术与阶级政治、国家政治以及政党政治共同塑造。斯科特分析了当地农民使用的多种"弱者的武器",但它们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多半已经失去了效力。"弱者的武器"变迁过程也是边缘社会治理逻辑的变迁过程,在阶级统治、地方政府管理的逻辑下,弱者的武器分别表现为"基于日常生活的反抗"和"以法抗争"。地方治理逻辑具有诸多弊端,最终将走向国家治理的过程,弱者的武器也将在合作治理的过程中趋于平静。为此,合作治理将以公共利益为导向,采取公共对话的形式聚合公民的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者的武器 国家治理 合作治理
下载PDF
微博时代的群体动员机制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满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微博成为重要的群体动员工具和平台之后,群体动员成本逐渐呈现出趋零化趋势,文章以"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为案例,分析了微博群体动员的五个阶段,从动员主体、客体、动员方式和动员机制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微博群体动员的特点... 微博成为重要的群体动员工具和平台之后,群体动员成本逐渐呈现出趋零化趋势,文章以"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为案例,分析了微博群体动员的五个阶段,从动员主体、客体、动员方式和动员机制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微博群体动员的特点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微博时代群体动员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群体动员 弱者的武器 应急管理
下载PDF
弱者如何博弈:劳资关系潜规则的本土化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小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156,共7页
劳资关系潜规则存在对用人单位有利、对劳动者有利以及对这两者皆有利但对国家法治不利三种类型,其产生与个体和组织、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对等有关。处于弱势地位的博弈者在认知上难冷静思考策略、充分衡量利弊,而会将风险主观放大... 劳资关系潜规则存在对用人单位有利、对劳动者有利以及对这两者皆有利但对国家法治不利三种类型,其产生与个体和组织、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力量不对等有关。处于弱势地位的博弈者在认知上难冷静思考策略、充分衡量利弊,而会将风险主观放大,忽视长期利益而注重短期利益,忽视合法途径而采取极端行动。破除劳资潜规则需注意这一心理状态,改变博弈双方的力量分布,均衡个体与组织、组织与国家之间的权力对比,为创造和谐劳资关系营造良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动合同法 潜规则 弱者的武器 本土化
原文传递
盗版作为“弱者武器”:马拉维配音(盗版)电影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加方 王海璐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2期98-117,共20页
本文通过详尽的田野材料展示了马拉维配音(盗版)电影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并结合"生存伦理"与"弱者武器"这两个核心概念,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马拉维的影视盗版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被全球影视发行版图所抛... 本文通过详尽的田野材料展示了马拉维配音(盗版)电影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并结合"生存伦理"与"弱者武器"这两个核心概念,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马拉维的影视盗版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被全球影视发行版图所抛弃的马拉维之所以能够成功"黏连"于全球影视网络,其奥秘就在于通过"多级盗版"这一"弱者武器"实现了"以力所能及的代价欣赏到全球影视作品"这一"生存伦理"。本文不仅通过详尽的田野材料展示了马拉维如何通过"多级盗版"这一"弱者武器"实现其影视"生存伦理",还对"盗版"这一"弱者武器"的"合法性"问题、"弱者武器"在全球的"适用性"问题等与影视盗版有关的一般性话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维 盗版电影 生存伦理 弱者武器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文学如何介入政治:鲁迅《风波》中的话语权暗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仲济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4,共13页
在直皖战争前后的复辟谣言声中,在《新青年》同人思想分化的当口,鲁迅写出了《风波》,既显白地呈现了自己对政治局势的理解,又隐微地回应了战友们有关文学介入政治的歧见,不仅反省了智识者的伦理资格,也开出了独特的文学政治的路径。小... 在直皖战争前后的复辟谣言声中,在《新青年》同人思想分化的当口,鲁迅写出了《风波》,既显白地呈现了自己对政治局势的理解,又隐微地回应了战友们有关文学介入政治的歧见,不仅反省了智识者的伦理资格,也开出了独特的文学政治的路径。小说以文学形式最大程度地呈现了居于幽暗的底层人感知周围世界承受苦难努力生存的方式;以卓越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洞悉到了支配性权力赖以运行的口说技术,呈现了底层世界话语权的暗战。鲁迅既看出了声音政治的潜力,又意识到了弱者的武器的限度,试图以文学政治的形式,突破声音政治的阀限,冲决智识者与底层人的双向隔膜,重建书写与口说的可译性,以文学形式的政治性恢复生命的重量,救正专家知识与政党政治对生命的切割与规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新青年》 生活世界 声音政治 弱者的武器
下载PDF
法学教育在文化中的反思
15
作者 茆晓君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110-112,共3页
法律的根本在于理解。如何实现理解,怎样才算理解,这是法律追求"流动"过程的中心,反之会成为法律"凝滞"的动因。隐藏在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中的是政治社会和经验生活的不断重现,法律的内蕴应从地方化的语境中去理解... 法律的根本在于理解。如何实现理解,怎样才算理解,这是法律追求"流动"过程的中心,反之会成为法律"凝滞"的动因。隐藏在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中的是政治社会和经验生活的不断重现,法律的内蕴应从地方化的语境中去理解,法律文化的核心在于地域社会人们的法律直觉和法律意识,法律教育不能桎梏于孤岛漂流,应在文化的海洋中找寻生命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律文化 地方性知识 弱者的武器
下载PDF
统购统销制度运行发展过程的逻辑考查
16
作者 邱福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统购统销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造就的制度产物,是国家主导社会资源配置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结果。为了使制度有效运行发展,国家在农产品资源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实行"定产、定购、定交、定消和定销"政策,当制度执行偏差影响... 统购统销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造就的制度产物,是国家主导社会资源配置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结果。为了使制度有效运行发展,国家在农产品资源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实行"定产、定购、定交、定消和定销"政策,当制度执行偏差影响到民众生产生活时,他们便会通过自主行为来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对国家政策的不满。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统购统销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被市场经济制度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购统销 制度变迁 社会生产过程 弱者武器
下载PDF
困境与突围——当下内地电影的暴力叙事及其文化嬗变
17
作者 张登峰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06-113,共8页
暴力在江湖社会中、在“义气论”的观念支配下曾被作为解决个体争端的合理方式。伴随社会的文明转型、法治体制的建立,江湖社会这一底层空间渐趋消逝,暴力也作为前现代的文化加以清理。然而,当法治试图使自身成为当下社会裁决正义的唯... 暴力在江湖社会中、在“义气论”的观念支配下曾被作为解决个体争端的合理方式。伴随社会的文明转型、法治体制的建立,江湖社会这一底层空间渐趋消逝,暴力也作为前现代的文化加以清理。然而,当法治试图使自身成为当下社会裁决正义的唯一尺度时,其公正、公平、公信却遭遇信任滑坡,暴力由此再度成为“弱者的武器”。事实上他们的暴力举措却是无效的,这是由“主观暴力”在“体系性暴力”压迫之下的孱弱无力内在决定的。对暴力的书写因而整体勾连起个体与社会、正义与非正义、困境与突围等多重维度,成为矛盾丛生的社会重要的文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主观暴力 体系性暴力 “弱者的武器”
下载PDF
弱者的“新武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者增权——以一个手机游戏的消费抗争事件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孟珂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6,共8页
消费者在与商家的市场博弈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其实现增权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手机游戏社群场域中,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武器”实现利益表达,最终影响和改变商家决策。这一过程与机... 消费者在与商家的市场博弈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其实现增权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手机游戏社群场域中,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武器”实现利益表达,最终影响和改变商家决策。这一过程与机制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基于弱者之间的身份认同,进行原子化个体及其力量的社会性建构,为增权创造了前提;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超常的粘合能力,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缺场交往,实现了弱者的迅速汇集,形成了庞大的抗争力量;在具有流动性、交互性的互联网空间中,网络意见领袖对普通网民感性化的观点和评价进行理性整合,逐渐形成明确的立场和诉求。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展现出一系列积极的、感性的表演式抗争剧目,以一股自下而上的强大的网络力量,影响和改变商家的决策,实现了消费者权力的提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弱者的新武器 消费者 增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