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黄丸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杰 杨伟 +4 位作者 关硕 胡俊霞 曾常茜 高文斌 梁文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w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香菇多糖组,西黄丸高剂量组,西黄丸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治疗14?d,取瘤,计算抑瘤率... 目的:研究西黄丸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w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香菇多糖组,西黄丸高剂量组,西黄丸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治疗14?d,取瘤,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CD8+和B7-1的含量;采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中IL-6、IL-10、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比较。结果:西黄丸乙醇提取物高剂量对荷瘤大鼠的肿瘤抑制率为36.8%,与模型组对比西黄丸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提高CD4+、CD8+细胞的比例,降低IL-6、IL-10、TGF-β的表达水平(P<0.05);相当原药剂量的乙醇提取物优于西黄丸原制剂。结论:西黄丸乙醇提取物提高了原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的作用,改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调节肿瘤相关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乙醇提取物 walker256细胞 荷瘤大鼠 免疫学机制
下载PDF
腹水传代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系建立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志军 丁罡 +3 位作者 袁翠堂 陈思宇 胡薇薇 李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4期6624-662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重180.200g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Fake组)、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Model组)。Mo... 目的: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重180.200g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Fake组)、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Model组)。Model组为将含1×10^8个/mL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20μL注入Wistar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制备的骨癌症疼痛模型。Fake组经微量进样器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入骨髓腔;Control组则不进行手术接种,分别于手术后数天(post-cancer cell implantation day,PID)PID0d、7d、14d及21d摄片检查手术侧胫骨,观察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变化,PID0d、7d及14d行胫骨HE染色。结果:PID7d摄片检查提示骨密度不均一,HE染色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骨小梁破坏,PID14dModel组均与Fake组、Control组行为学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可以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细胞 大鼠骨癌痛模型 腹水传代
原文传递
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Walker256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梅梅 李瀚旻 常明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9-1134,1170,共7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及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Walker256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与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处理Walker256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吸收、细胞周期变化情况;Ann... 目的:研究姜黄素及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Walker256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与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处理Walker256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吸收、细胞周期变化情况;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Wnt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和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细胞Walker256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游离姜黄素相比,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明显增强细胞对姜黄素的吸收,显著增强对Walker256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细胞周期G2期的阻滞作用,明显下调Wnt及β-catenin的表达。结论: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比游离姜黄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Walker256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 walker256细胞 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扶正抗癌方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磷基 陆大祥 +3 位作者 戚仁斌 张涛 孙勇 王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9-942,共4页
目的:复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扶正抗癌方对大鼠肝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接种于SD大鼠肝脏,制作移植肝癌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记录体质量等生命体征;实验1、2、3w... 目的:复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扶正抗癌方对大鼠肝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接种于SD大鼠肝脏,制作移植肝癌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记录体质量等生命体征;实验1、2、3w分别检测血清TB、DB、UB;称取瘤重、测量瘤块长短径;取瘤组织、瘤旁组织行病理观察;记录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扶正抗癌方各剂量组大鼠生命体征好于模型组,术后10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加速,可能与腹水产生有关,术后18d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模型组(P<0.05);各剂量中药组胆红素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扶正抗癌方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病理结果示扶正抗癌方可促进癌细胞坏死,抑制其向周围浸润;各剂量组转移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具有改善移植性肝癌大鼠生存状态、降低胆红素、促进癌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中草药 扶正抗癌方 walker256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扶正抗癌方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磷基 陆大祥 +3 位作者 戚仁斌 张涛 孙勇 王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复制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扶正抗癌方"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细胞株接种SD大鼠复制原位种植肝癌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癌扶正... 目的:复制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扶正抗癌方"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细胞株接种SD大鼠复制原位种植肝癌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癌扶正方低、中、高剂量组。定时记录体重、进食及饮水等生命体征;实验1周、2周、3周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生化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草/丙比值(S/L)、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及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岩藻糖苷酶(AFU);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实验3周时,扶正抗癌方高、中剂量组ALT、AST低于模型组(P<0.01),ALB及A/G比值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ALP、GGT、AFU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生存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可改善移植性肝癌的大鼠生存状况;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肝ALT、AST释放;维持ALB水平;降低ALP、GGT、AFU的活性,最终延长移植性肝癌大鼠生存时间,其中以"扶正抗癌方"高剂量组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扶正抗癌方 walker256细胞 肝肿瘤 大鼠
下载PDF
大鼠皮肤癌痛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厚芹 刘岳鹏 +1 位作者 吴晓 何学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皮下注射大鼠乳腺癌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皮肤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接种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后足跖面皮下接种Walker256细胞悬液200μL,假接种组则注射等量的灭活细胞,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足底皮下注射大鼠乳腺癌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皮肤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接种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后足跖面皮下接种Walker256细胞悬液200μL,假接种组则注射等量的灭活细胞,正常对照组不接种。记录大鼠荷瘤足外观,测量足体积,观察疼痛行为学;荷瘤皮肤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荷瘤皮肤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接种后第2天,模型组大鼠后足垫部出现红肿,随时间延长加重,观察结束时仍未消退,同时足体积持续增加;接种后第8~17天,模型组出现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痛阈均低于假接种组(P <0. 05),假接种组有短暂轻度红肿。模型组大鼠后足跖面皮肤内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脊髓背角可见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模型组大鼠荷瘤皮肤内NGF、IL-1β和TNF-α表达均较假接种组增加(P <0. 05)。结论:通过足底皮下注射Walker256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皮肤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细胞 乳腺癌 皮肤癌痛 大鼠
下载PDF
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严继贵 童晔玲 +2 位作者 何国浓 俞丽霞 王泽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将4×104个W256癌细胞注入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跖加压法分别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线摄片进行放射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观... 目的: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将4×104个W256癌细胞注入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跖加压法分别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线摄片进行放射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动物在12天左右开始出现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痛觉过敏),并呈渐进性发展;胫骨X线摄片显示14天即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1天时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切片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活跃,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Walker-256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细胞 骨癌痛 大鼠 动物模型 痛觉过敏
下载PDF
两种方式接种肝癌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祥福 吕喆 +1 位作者 刘欣 杨海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直接注入法和瘤块种植法制作Wistar大鼠肝癌模型的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含有Walker-256肿瘤细胞的腹水离心洗涤后接种于另一组大鼠的后腿后外侧皮下,待肿瘤长到直径约为1.0em,取下肿瘤并切成1.0-2.0mm^3大小。然后将瘤块接种... 目的观察直接注入法和瘤块种植法制作Wistar大鼠肝癌模型的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含有Walker-256肿瘤细胞的腹水离心洗涤后接种于另一组大鼠的后腿后外侧皮下,待肿瘤长到直径约为1.0em,取下肿瘤并切成1.0-2.0mm^3大小。然后将瘤块接种于15只大鼠的肝叶上;另一组(15只)按上述方式将癌性腹水接种于正常大鼠的肝叶上;两组均在第7天后采用CT和开腹后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种植性肝癌的直径。结果腹水直接注射法与瘤块种植法的肿瘤成瘤率分别为:86.7%和80%,两者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直接注射法所形成肿瘤的直径大于瘤块种植法的肿瘤(P〈0.05)。但瘤块法所引起的腹腔转移的可能性要少于腹水直接种法。结论直接注射法和瘤块种植法制作大鼠肝癌模型均可以满足临床实验研究的需要,但直接注射法的成瘤时间短,腹腔转移可能性也大;瘤块种植法成瘤时间略长,但腹腔转移可能性少于直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大鼠 Wistar 肝癌模型 腹水
下载PDF
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联合外磁场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陶凯雄 陈道达 +1 位作者 田源 吴在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3-226,共4页
为了观察恒定磁场诱导下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体外对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将体外培养的Walker- 2 5 6细胞分为阿霉素磁性微球联合磁场组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及阿霉组三组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 ,改良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 为了观察恒定磁场诱导下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体外对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将体外培养的Walker- 2 5 6细胞分为阿霉素磁性微球联合磁场组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及阿霉组三组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 ,改良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结果表明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与游离阿霉素组抑制率 (P>0 .0 5 ) ,联合磁场组抑制率明显提高 (P<0 .0 1) ,细胞形态出现显著变化。显示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与游离阿霉素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磁性微球 恒定磁场 walker-256细胞 MTT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内皮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Walker-256细胞种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勇 金宁 +2 位作者 杨海山 朴春姬 吕喆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鼠源性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种植性肿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制作大鼠乳腺癌Walker-256细胞种植性肿瘤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肿瘤重量和肿瘤生长速率观察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联合放疗的抑瘤效应。体外采用Western ... 目的探讨鼠源性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大鼠种植性肿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制作大鼠乳腺癌Walker-256细胞种植性肿瘤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肿瘤重量和肿瘤生长速率观察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联合放疗的抑瘤效应。体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构建pCMV-endostatin质粒转染的Walker-256细胞endostatin蛋白表达,体内采用RT-PCR观察各组endostatinmRNA表达。结果基因治疗组和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组均可见到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明显表达,但两组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基因与放射联合组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重量均明显小于单纯基因治疗和放疗组(P<0.01),后两组其肿瘤的生长速率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MV-endostatin在Walker-256细胞内有明显表达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endostatin基因治疗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endostatin基因联合放疗的抑瘤效应更明显,促进放疗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Walker-256癌性腹水腹腔接种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勇 宋祥福 +1 位作者 杨海山 石贵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肿瘤腹水接种后,Wistar大鼠腹水产生的情况与其本身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24只大鼠被接种不同浓度的Walker-256肿瘤腹水0.3 ml,另外12只大鼠腹腔注入生理盐水0.3 ml作为对照组,8d后观察各组大鼠产生腹水的数量及细胞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肿瘤腹水接种后,Wistar大鼠腹水产生的情况与其本身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24只大鼠被接种不同浓度的Walker-256肿瘤腹水0.3 ml,另外12只大鼠腹腔注入生理盐水0.3 ml作为对照组,8d后观察各组大鼠产生腹水的数量及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各指标。结果高浓度腹水接种后产生腹水的大鼠只数少于稀释后接种的大鼠只数,各组免疫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浓度腹水接种组免疫功能最好,稀释后接种的大鼠免疫功能最差。结论不适当地增加含肿瘤腹水的浓度并不能增加产生腹水的可能性,相反确有可能激活大鼠本身的细胞和免疫功能消灭腹水内肿瘤细胞,使得产生腹水的可能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walker-256肿瘤细胞 大鼠 WISTAR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三种大鼠移植性肝癌原位模型制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书杰 韦艾凌 +3 位作者 张永琴 陆海颂 林元佳 韩海涛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常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直接注射法的改良以解决其缺陷。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以直接注射法、瘤块种植法和改良注射法进行模型制作,观察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情况和动物模型的... 目的常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直接注射法的改良以解决其缺陷。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以直接注射法、瘤块种植法和改良注射法进行模型制作,观察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情况和动物模型的生存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对3组大鼠进行比较,改良注射法模型组(C组)的肿瘤最大直径、体积和质量与直接注射法模型组(A组)、瘤块种植法模型组(B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可行性,在肿瘤移植的成功率方面以改良注射法模型组最高;在腹水和腹壁瘤发生率方面C组明显低于A、B两组(P<0.01);生存时间长于A、B两组(P<0.01)。结论基于易行性和重复性考虑而产生的改良注射法,优化了直接注射法的实验操作方法、弥补了直接注射法的缺陷,很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既拥有直接注射法的易行性,又提升了其可重复性,同时保证了动物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WISTAR大鼠 移植性肝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大黄素抑制腹水癌细胞HIF-1α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应岚 赵美 +2 位作者 胡娜 于娇妍 姜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0-87,共8页
目的:从抑制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角度探讨川芎嗪和大黄素合用抑制腹水癌细胞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黄... 目的:从抑制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角度探讨川芎嗪和大黄素合用抑制腹水癌细胞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黄素组、川芎嗪+大黄素组,各实验组采用原位注射法对正常大鼠肝脏注射大鼠腹水癌细胞(Walker-256细胞),假手术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分组灌胃给药川芎嗪(10 mg·kg^(-1)),大黄素(10 mg·kg^(-1)),川芎嗪+大黄素(川芎嗪10 mg·kg^(-1)+大黄素10 mg·kg^(-1)),给药7 d后取实验组肝脏肿瘤接种组织样本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存留状态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别构建Walker-256细胞体外氧糖剥夺模型(缺氧缺糖模型)、单缺氧模型和单缺糖模型。川芎嗪组、大黄素组及川芎嗪+大黄素组均选择不影响Walker-256增殖的3个连续浓度作为考察浓度,造模前给药,模型处理时间4 h,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F-1α,VEGF-C,NF-κB的水平。结果:大鼠肝脏在接种Walker-256细胞后,肝脏总质量明显升高(P<0.05),川芎嗪组,大黄素组和川芎嗪+大黄素组肝脏总质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各给药组肝脏组织中的VEGF表达响应均低于模型组;在细胞水平,川芎嗪组和川芎嗪+大黄素组缺氧缺糖模型的HIF-1α,VEGF-C,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对单缺氧模型作用有一定降低作用;大黄素1×10^(-2),1×10^(-3)mol·L^(-1)组和川芎嗪+大黄素1×10^(-2),1×10^(-3)mol·L^(-1)组明显降低缺氧缺糖和单缺糖模型中HIF-1α,NF-κB的水平(P<0.05),而所有给药组对单缺糖模型中VEGF-C作用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嗪和大黄素单用和川芎嗪+大黄素联合使用均可抑制大鼠肝脏在接种Walker-256细胞后重量的异常升高,并抑制肝脏组织的VEGF表达;川芎嗪和大黄素可以抑制NF-κB,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大黄素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核转录因子-ΚB walker-256细胞
原文传递
Walker256乳腺癌肉瘤细胞接种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中军 邹俊 +2 位作者 杨建平 潘瑞瑞 鲁玉刚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探讨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肿瘤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将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事先接种于幼鼠腹腔;7d后收集腹水瘤细胞(5×103个/μl)并经髁间隆起注入肿... 目的探讨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肿瘤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将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事先接种于幼鼠腹腔;7d后收集腹水瘤细胞(5×103个/μl)并经髁间隆起注入肿瘤组大鼠胫骨上段,制备骨癌痛模型。观察建模后22d内的疼痛行为学和22d时胫骨CT影像学变化。结果肿瘤组造模后第6天开始,机械性痛阈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热痛觉过敏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骨癌痛模型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Walker-256融合瘤苗的构建及对肝癌大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建 白明东 许刚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07-513,共7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Walker-256肿瘤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机理。方法利用50%聚乙二醇(PEG)法诱导Walker-256肿瘤细胞与成熟DC融合,制备DC-Walker-256融合瘤苗。取6~8周龄健康...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Walker-256肿瘤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机理。方法利用50%聚乙二醇(PEG)法诱导Walker-256肿瘤细胞与成熟DC融合,制备DC-Walker-256融合瘤苗。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种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建模后第7和14天各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融合瘤苗、DC-Walker-256和DC混合培养细胞、单纯DC和PBS。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肿瘤情况;收集大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法检测大鼠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蛋白表达。结果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术后28 d分别存活8、5、6和3只;除融合瘤苗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少、食纳差、皮毛光泽差及腹水形成。除融合瘤苗组2只大鼠无明显肉眼肿瘤形成外,其余存活大鼠均可见肿瘤形成。①大鼠肝脏肿瘤重量:融合瘤苗组〔(32.4±9.2)g〕明显轻于混合培养组〔(67.3±5.1)g,P=0.031〕、单纯DC组〔(75.0±8.3)g,P=0.019〕和空白对照组〔(86.6±10.5)g,P=0.008〕。②CTL每孔斑点数:融合瘤苗组〔(404.51±25.34)个〕明显多于其他3组〔混合培养组:(214.54±21.45)个,P=0.019;单纯DC组:(226.52±32.55)个,P=0.025;空白对照组:(56.54±16.21)个,P=0.001〕。③MVD计数:融合瘤苗组为(24.12±2.32)个/HP,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40.34±1.29)个/HP,P=0.025〕、单纯DC组〔(42.36±3.16)个/HP,P=0.035〕和空白对照组〔(56.48±5.16)个/HP,P=0.006〕;混合培养组和单纯DC组大鼠MVD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40和P=0.043),而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④VEGF-A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walker-256肿瘤细胞 细胞融合 种植性肝癌 免疫治疗 肿瘤新生血管
原文传递
大鼠肝包膜下移植Walker-256制备肝癌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焕铃 巨英超 +6 位作者 张建刚 宋蕾 侯洁 徐增年 范晓飞 段肖翠 刘树锋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第3期286-287,F0004,共3页
目的通过原位移植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癌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制备为浓度1×108个/ml,分别于Wistar大鼠肝包膜下接种0.04 ml。观察大鼠肝脏实体瘤的生长情况及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肝包膜下接种细胞悬液7 d可见较小... 目的通过原位移植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癌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制备为浓度1×108个/ml,分别于Wistar大鼠肝包膜下接种0.04 ml。观察大鼠肝脏实体瘤的生长情况及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肝包膜下接种细胞悬液7 d可见较小肿瘤块生长;14 d开始出现肺转移,并伴有肠系膜、生殖系统的转移;21 d肺转移率达100%。肝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可见肿瘤组织呈条索及团块状排列,排列紊乱,癌细胞索之间由血窦相连,癌肿边缘的肝组织受压萎缩。肺组织切面有多个散在的圆形或卵圆形实化灶。HE染色结果可见腺体样或乳头状结构,核染色深,核仁、核膜比较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肝癌模型 walker-256肿瘤细胞 肝包膜下接种
原文传递
内皮抑素基因对肝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勇 王晓彬 杨海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鼠源性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抑制效应。方法制作大鼠肿瘤株W alker-256细胞肝癌的动物模型,通过肝动脉给予内皮抑素基因与脂质体混和物后72 h,采用RT-PCR技术观察各组肝癌中的内皮抑素mRNA表达,并测量不同时间肿瘤... 目的探讨鼠源性内皮抑素基因治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抑制效应。方法制作大鼠肿瘤株W alker-256细胞肝癌的动物模型,通过肝动脉给予内皮抑素基因与脂质体混和物后72 h,采用RT-PCR技术观察各组肝癌中的内皮抑素mRNA表达,并测量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及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期。结果基因治疗组可见到内皮抑素mRNA表达,而对照组则未见表达;基因治疗组肿瘤的生长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大鼠的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肝动脉介入方法给予内皮抑素基因后,在W alker-256细胞内有明显表达的内皮抑素mRNA;内皮抑素基因治疗有明显的抑制肝癌作用,可延长大鼠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Walker256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评价
18
作者 杜俊英 梁宜 +4 位作者 陈宜恬 吴赛飞 王虎 房军帆 方剑乔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8-13,共6页
目的胫骨内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制备骨癌痛大鼠模型,观察其脾脏T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1只分两批实验进行。第一批实验动物16只,完全随机分为PBS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胫骨内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PB... 目的胫骨内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制备骨癌痛大鼠模型,观察其脾脏T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1只分两批实验进行。第一批实验动物16只,完全随机分为PBS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胫骨内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PBS组仅注射相同剂量的无菌PBS。动态观察两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4、6、8、10、12、14、16、18、20 d十个时间点的机械缩腿阈、热辐射刺激潜伏期和自发性疼痛。第二批实验动物25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BS组和模型组,观察各组造模后20 d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含量。结果第一批实验大鼠:造模前各组大鼠患侧足跖机械缩腿阈、热辐射刺激潜伏期和自发性疼痛差异无显著;造模后,模型组患侧足跖缩腿阈和自发性疼痛于模后4 d开始明显低于PBS组,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低于PBS组,而其热辐射刺激潜伏期仅造模后8 d、10 d和12 d与PBS组比较有差异,其他时间点虽低于PBS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第二批实验大鼠:PBS组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4、CD8)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大鼠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和PBS组,且其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弱于空白对照组和PBS组,CD3含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骨癌痛大鼠模型可出现明显的机械痛觉异常和自发性疼痛,其热痛觉异常仅发生在骨癌痛的中期;骨癌痛模型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含量及其亚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胫骨 T淋巴细胞功能 大鼠
下载PDF
近交系HFJ大鼠的抗肿瘤细胞Walker-256特性
19
作者 张焕铃 张建刚 +5 位作者 刘军须 郑龙 连伟光 尤红煜 刘健敏 刘福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检测近交系HFJ大鼠的肿瘤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分别接种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制作腹水瘤、实体瘤模型,观察两种动物对同一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免疫反应差异。结果对于腹水瘤Walker-256接种7d,Wistar大鼠有6只腹... 目的检测近交系HFJ大鼠的肿瘤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分别接种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制作腹水瘤、实体瘤模型,观察两种动物对同一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免疫反应差异。结果对于腹水瘤Walker-256接种7d,Wistar大鼠有6只腹水产生为阴性,HFJ大鼠腹水产生均为阳性。继续观察至20d,可见到Wistar大鼠有3只腹水阴性(阳性率9/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而HFJ大鼠腹水全部为阴性(阳性率0/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腹水中Walker-256细胞染色体分析,Wistar大鼠和HFJ大鼠众数变化范围均为50~62条,无显著差异。实体瘤接种7d,Wistar大鼠和HFJ大鼠均可触摸到右侧腋下有肿块产生。20d后Wistar大鼠除2只肿块消失外其他均有肿块存在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阳性率13/15);所有HFJ大鼠腋下肿块均变软并逐渐消失(阳性率0/15)。检测各组大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发现正常HFJ大鼠IgM、IgA显著低于Wistar大鼠(P<0.01),IgG差异不显著。荷瘤组HFJ大鼠和Wistar大鼠IgG均高于各自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G显著低于阴性组和HFJ腹水阳性组(P<0.05),Wistar大鼠实体瘤阳性组也显著低于HFJ实体阳性组(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M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阴性组和HFJ大鼠腹水瘤、实体瘤阳性组IgM均高于各自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细胞免疫结果显示各组CD4+数量差异不显著;正常HFJ大鼠CD8+显著少于Wistar大鼠(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和实体瘤阳性组CD8+数量较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各荷瘤阴性组大鼠CD8+数量均较正常值增加,除Wistar大鼠腹水瘤和HFJ实体瘤阴性组大鼠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均不显著;CD4+/CD8+结果与CD8+相反。结论 HFJ大鼠具有抗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的特性,腹水瘤及实体瘤均不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 大鼠 抗肿瘤 walker-256肿瘤细胞 免疫
下载PDF
西黄丸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清除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马杰 王一尧 +4 位作者 杨伟 关硕 曾常茜 高文斌 梁文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机体免疫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建立大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菇多糖组、西黄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连续治疗给药14d。腹主动脉取...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机体免疫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建立大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菇多糖组、西黄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连续治疗给药14d。腹主动脉取血,取瘤,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及黏附分子B7-1(CD80)的含量;ELISA测定外周血IL-2,IFN-γ表达水平。结果:西黄丸高剂量组抑瘤率为33.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及CD3+,CD4+,B7-1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黄丸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及CD3+,CD4+,B7-1含量增高(P<0.05)。结论:西黄丸可通过提高外周血IL-2,IFN-γ水平及CD3+,CD4+,B7-1含量,增强免疫清除功能,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 荷瘤大鼠 免疫清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