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与实践的思考 |
庄孔韶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2
|
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 |
王海飞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3
|
视觉人类学的理论视野 |
邓启耀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4
|
在野与守望:以影视人类学视角反思少数民族影视创作 |
朱靖江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5
|
用视听语言来解释人类文化现象 |
张辉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6
|
影视、影像与视觉:视觉人类学的“三重门” |
朱靖江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5 |
15
|
|
7
|
作为文化解释的人类学影视片——人类学影视片发展走向探析 |
艾菊红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8
|
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及其学术价值 |
朱靖江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9
|
《虎日》的医学人类学解读:以文化的力量对抗疾病 |
徐义强
|
《医学与社会》
|
2011 |
10
|
|
10
|
作为行动者的摄影机:影视人类学的后现代转向 |
富晓星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1
|
我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
庄孔韶
兰林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2
|
论民族志电影的内涵和外延$ |
陈学礼
|
《江汉学术》
|
2017 |
10
|
|
13
|
影视人类学的当下处境 |
芭芭拉·艾菲
杨昆(译)
张静红(校)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4
|
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 |
邓启耀
|
《学术探索》
CSSCI
|
2013 |
9
|
|
15
|
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的困惑与前瞻 |
梁丽霞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6
|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当影视人类学遇见新媒体 |
龚诗尧
陈刚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7
|
动画——视觉人类学的影像新场域 |
孙玉成
龚念
李东勋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5 |
8
|
|
18
|
“新时代·新视野·新影像”——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学术综述 |
陈坚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试论新媒体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 |
李文英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20
|
纪录片的文化批评与对影视人类学的重新认识——从电视文献片《发现卓尼》制作前后获得的启发 |
妥超群
宗喀.漾正冈布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