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钦宗 王志伟 +1 位作者 齐亚飞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45、50、55、60、65、70、80、100 keV)。两名诊断医师盲法独立阅片,诊断是否存在病灶、病灶数量及长径测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存在病灶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结果病理证实共30个病灶建立成功,平均大小(3. 99±0. 91) mm。常规混合能量CT共检出18个病灶(47. 40%); 40、45、50、55、60、65 keV能级monoE CT均检出30个病灶(100%)。其中40 (r=0. 948,P=0. 000)、45 (r=0. 958,P=0. 000)、50 (r=0. 972,P=0. 000)、55 (r=0. 952,P=0. 000)、60 (r=0. 921,P=0. 000)、65 keV (r=0. 917,P=0. 000)能级monoE图像病灶长径测量值与新鲜病理标本长径测量值相关性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r=0. 206,P=0. 270)。40、45、50、55 keV能级monoE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 50 (4. 00,4. 50)(P=0. 000)、5. 00 (5. 00,5. 00)(P=0. 000)、5. 00 (4. 50,5. 00)(P=0. 000)、4. 00 (4. 00,4. 50)(P=0. 002),均明显高于常规混合能量的3. 00 (2. 50,3. 00)。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显示,在虚拟单能量图像状态下随能级水平的升高,病灶SNR和CNR呈递减趋势;其中,40 (P=0. 000)、45 (P=0. 002)、50 keV (P=0. 011)状态下S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40 (P=0. 000)、45 (P=0. 000)、50 (P=0. 000)、55 keV (P=0. 002)状态下C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结论双层探测器能谱CT monoE图像在45~50 keV能级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控制和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能谱CT 虚拟单能量成像 图像质量 检出 肝癌模型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鉴别脊柱急慢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玲玲 徐驰杰 +1 位作者 赵旻月 邓小毅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鉴别脊柱急慢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5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双能量CT及MRI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急性压缩性骨折(共60个椎体)、35例慢性压缩性骨折(共48个椎体)。所有病灶椎体...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鉴别脊柱急慢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5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双能量CT及MRI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急性压缩性骨折(共60个椎体)、35例慢性压缩性骨折(共48个椎体)。所有病灶椎体均有MRI诊断结果作为参照。将双能量CT图像数据进行虚拟单能量重建,分别得到40~120 keV的9组图像。对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不同能级图像质量进行评分,作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一致性。测量脊柱急慢性压缩骨折椎体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不同能级CT值,作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者CT值之间差异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虚拟单能量成像不同能级对脊柱急慢性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两名观察者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估一致性较好(Kappa=0.805)且在虚拟单能量80 keV能级下图像质量评分最高。脊柱急慢性椎体在虚拟单能量不同能级下CT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120 keV时AUC值最高为0.72,相应敏感性为86.7%。结论:相较于常规CT,双能量虚拟单能量成像能通过形态学特征及不同能级定量值进行综合评估,更好地鉴别脊柱急慢性压缩性骨折,从而帮助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及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单能量 双能量CT 能量曲线
下载PDF
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3
作者 谭晶文 朱兰 +3 位作者 王兰 潘自来 严福华 张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1-676,共6页
目的寻找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直肠癌病灶的最佳keV值,并探讨其对直肠癌T分期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手术1周前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 目的寻找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直肠癌病灶的最佳keV值,并探讨其对直肠癌T分期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3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手术1周前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基于静脉期CT图像重建40、50、60、7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和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I)。测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获得最佳keV VMI。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基于最佳keV VMI和120 kVp PI术前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组图像CT值、SNR和CNR,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准确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直肠肿瘤SNR及CNR在40~70 keV VMI均优于120 kVp PI,40 keV VMI的肿瘤SNR高于其他图像(P<0.05),且在40 keV VMI可获得较高的CNR,但与50 keV 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60 keV VMI的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120 kVp PI(P<0.001)。40 keV VMI为最佳图像。40 keV VMI与120 kVp PI术前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7.4%(29/43)、48.8%(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术前诊断局部进展期(T3~4期)直肠癌方面,40 keV VMI的诊断准确率(83.7%,36/43)和特异度(58.8%,10/17)均明显高于120 kVp PI(P=0.016、0.031)。结论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40 keV VMI图像质量较好,可提高术前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CT 虚拟单能谱图像 诊断效能
原文传递
双源双能量CT单能谱技术在肺动脉及下肢静脉联合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笑莹 张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双源双能量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谱成像技术(VMI+)对下肢CT静脉成像(CTV)和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扫描中下肢静脉图像质量的影响,且以超声为参考标准评估CTV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PE)进行CT... 目的研究双源双能量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谱成像技术(VMI+)对下肢CT静脉成像(CTV)和肺动脉成像(CTPA)联合扫描中下肢静脉图像质量的影响,且以超声为参考标准评估CTV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PE)进行CTPA-CTV联合检查的患者的图像,利用双源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分别重建下肢静脉在40、50、60keV的三组虚拟单能谱图像(VMI+40 ke V、VMI+50keV、VMI+60keV),以及线性融合图像(融合系数0.5)。记录线性融合图像和三组单能谱图像的衰减值(CT值)、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噪声比(SNR),以三分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以超声(US)对血栓的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计算下肢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使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对DVT显示的一致性。结果单能谱图像和线性融合图像的CT值及CNR值存在统计学差异(H=116.455,P=0.000及H=22.362,P=0.000),其中VMI+40 keV的CT值(204.63±56.40HU)及CNR值(7.72±4.72)最高。四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H=14.097,P=0.003),其中VMI+40 keV的评分(2.62±0.49)最高。在37位同时进行CTV及US检查的患者中,CTV对DV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6/19)、77.8%(14/18)、80.0%(16/20)及82.4%(14/17)。结论双源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显著提高肺动脉及下肢静脉联合成像中下肢静脉的图像质量,且具有较高的血栓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虚拟单能谱成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陆璐 盛茂 +5 位作者 李若梅 赵子健 袁虎 张继 钱银锋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将光谱数据重建出40~1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冠状动脉的CT值及噪声,比较虚拟单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分析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V的相关性,以及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AO、LAD、LCX和RCA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723、660、480、641,P<0.01)。图像噪声在40 keV时最大,但与常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P>0.05),40~70 keV图像噪声逐渐下降,70 keV之后图像噪声保持稳定(H=192,P<0.01)。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 V能级呈负相关(r=-0.864、-0.843、-0.856,-0.816、-0.782、-0.826,P均<0.01),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LAD、LCX和RCA的SNR及CNR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564、489、542、480、551、499,P<0.01)。主观评分显示40 keV、50 keV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图像(H=1 944,P<0.01)。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下载PDF
能谱CT虚拟单能图像重建和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在减少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彪 陈小玫 +3 位作者 郑进天 谭宝高 魏景欣 宋英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 比较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及虚拟单能图像重建与传统迭代重建在减少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差异。方法 56例脊柱矫形术接受金属植入物行标准能谱CT检查,包括常规迭代重建、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虚拟单能图像重建。测量衰减系数(HU)... 目的 比较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及虚拟单能图像重建与传统迭代重建在减少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差异。方法 56例脊柱矫形术接受金属植入物行标准能谱CT检查,包括常规迭代重建、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虚拟单能图像重建。测量衰减系数(HU)和噪声(SD),以计算椎旁肌和椎管的信噪比。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图像质量和伪影减少程度。结果 与常规迭代重建相比,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显著降低低密度伪影及高密度伪影。与常规迭代重建相比,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椎旁肌(34.6±17.0HU vs. 26.1±13.5HU及34.6±17.0HU vs. 27.0±14.2)和椎管(102.5±60.1HU vs. 72.1±39.3HU及102.5±60.1HU vs. 60.1±38.0HU, P 均<0.05)的噪声伪影减少。观察者间评价主观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良好,ICC=0.74。在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中,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上表现出伪影减少分别为44/56例(78.6%)、48/56例(85.7%)。结论 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重建上客观及主观伪像均减少,金属伪影去除算法联合虚拟单能图像的组合可能有希望进一步减少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 金属伪影 虚拟单能图像 金属伪影去除算法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头颈CTA图像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岳梦颖 张皓 +2 位作者 骆伊丽 鲁忠燕 孙碧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对头颈CTA图像质量及检测狭窄的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患者行双能量CT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线性120 kVp、非线性融合及虚拟单能量3组图像。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I)技术对头颈CTA图像质量及检测狭窄的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患者行双能量CT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线性120 kVp、非线性融合及虚拟单能量3组图像。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CT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对4组动脉的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对3组图像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检测和分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图像上4组动脉的CT值及CN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60 keV VMI与非线性融合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线性融合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CNR值大于60 keV VMI组(P均<0.05)。60 keV VMI及非线性融合图像的主观评分均优于线性120 kVp组(P均<0.001)。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和分级,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60 keV VMI为评价颈动脉和颅内动脉提供了较好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但其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未见明显提高。此外,非线性融合技术对颅内动脉的显示效果优于60 keV VMI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血管造影术 虚拟单能量成像
原文传递
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优化胸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 被引量:6
8
作者 郭红红 曹珊 +3 位作者 杨晨 史小琼 金红阳 张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5-1400,共6页
目的评价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优化胸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的价值,观察可否以碘密度预测其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分析40例胸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强化不佳(肺动脉干CT值<200 HU)患者资料,分别以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常规图像)和4... 目的评价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优化胸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的价值,观察可否以碘密度预测其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分析40例胸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强化不佳(肺动脉干CT值<200 HU)患者资料,分别以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常规图像)和40~70 keV VMI(间隔10 keV)测量并计算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上肺动脉、左下肺动脉、右上肺动脉及右下肺动脉的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以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以肺动脉CT值>200 HU且主观评分≥3分选择最佳优化VMI,将该能级下VMI的主观、客观指标与常规图像进行比较;以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平均碘密度与最佳单能级的相关性。结果于40~70 keV VMI所测肺动脉CT值、SNR、CNR及主观评分均随能级降低而递增,SD值则递减,与常规图像相比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中,36例(36/40,90.00%)图像经优化达到诊断要求;最佳单能级水平下,优化图像的CT值、SNR和CNR分别较常规图像提高59.61%、76.51%和124.03%而SD值降低12.77%,主观评分提高148.15%。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平均碘密度与最佳单能级呈正相关(R 2=0.80)。结论光谱CT VMI可优化胸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质量;根据碘密度可预测最佳单能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单能量图像
下载PDF
双低剂量技术在双能量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利 计一丁 +3 位作者 张亦弛 迟婧 尹胜男 丁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能量头颈部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1年5月间本院102名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CD、DLD两组,CD组行常规剂量扫描,DLD组行双低剂量扫描;分别对两组图...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能量头颈部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1年5月间本院102名因头颈部血管疾病行头颈部CTA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CD、DLD两组,CD组行常规剂量扫描,DLD组行双低剂量扫描;分别对两组图像行MIP、VR、 MPR、 CPR、双能量去骨去钙化等后处理,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选取颈总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起始部和大脑中动脉M1段测量血管的噪声、SNR、CNR,记录2组患者的x线剂量参数,包括CTDIvol(mGy)和DLP(mGy·cm),计算其有效剂量ED(mSv),亦计算2组患者的碘摄入量I(mg),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组与DLD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均能满足诊断的要求。2名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17、0.82 5)。2名医师对2组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2、-0.2 83,均P>0.05)。CD组与DLD组图像各层面血管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5、0.689、0.906,均P<0.05);颈内动脉起始部、大脑中动脉M1段层面血管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30~1.842,均P>0.05);颈总动脉起始部层面CD组噪声大于DLD组(t=2.855,P<0.05),SNR、CNR小于DLD组(t=-4.959、-5.041,均P<0.05)。DLD组患者C TDIvol、DLP及ED较CD组分别降低36.9%、35.3%、35.2%(t=186.138、37.753、37.753,均P<0.05)。DLD组患者碘摄入量较CD组降低57.1%(10.5g VS.245g)。结论 双低剂量双能量头颈部CTA扫描技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双能量成像 头颈部CTA 虚拟单能谱
下载PDF
双能CT虚拟单能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门静脉精准成像
10
作者 蒋基荣 崔恩铭 +1 位作者 梁启堂 高丽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索双源双能CT虚拟单能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提高门静脉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量门静脉增强扫描,结合不同迭代强度(1、3、5级)进行数据重建,再对三组迭代重建数据分别进行虚拟单能量成像(... 目的:探索双源双能CT虚拟单能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提高门静脉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量门静脉增强扫描,结合不同迭代强度(1、3、5级)进行数据重建,再对三组迭代重建数据分别进行虚拟单能量成像(40KeV、60KeV、80KeV、100KeV、120KeV、140keV)和传统120KeV混合能成像,最终每位患者获得21组图像。然后由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每组图像感兴趣区的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还对每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对两组独立测量数据进行一致性评价,而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两位放射科医生测量的门脉主干CT值、CNR、图像噪声及主观评分一致性极好,其ICC分别为0.95、0.93、0.87、0.80。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在不同迭代强度和单能组合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40KeV单能图像的门脉主干CT值均明显高于其他单能图像(P<0.001)。在同一迭代模式下40KeV单能图像的CNR亦明显高于其他单能图像(P<0.001),且主观评分也显著升高P<0.05,其中A3-40KeV单能图像主观评分最高。结论:与120KeV传统成像技术相比,ADMIRE 3迭代强度联合40KeV单能重建能在控制噪声的同时大幅提升门静脉CNR,从而实现门静脉的精准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虚拟单能量 迭代重建 门静脉
下载PDF
双能CT虚拟单能+图像鉴别肺癌和邻近肺不张的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家杨 梁长宇 +2 位作者 陶俊利 余宏 张久权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09-2314,共6页
目的探究双能CT虚拟单能+图像对于鉴别肺癌及邻近的肺不张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肺癌伴肺不张的患者被纳入研究中。重建动脉期和静脉期40~70 keV间隔为10 keV的虚拟单能+图像以及线性混合图像。图像的主观评价包括总体图像质量、图像... 目的探究双能CT虚拟单能+图像对于鉴别肺癌及邻近的肺不张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肺癌伴肺不张的患者被纳入研究中。重建动脉期和静脉期40~70 keV间隔为10 keV的虚拟单能+图像以及线性混合图像。图像的主观评价包括总体图像质量、图像锐利度、图像噪声以及肺癌与肺不张的可区分度。客观评价包括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结果静脉期40 keV虚拟单能+图像肺癌与肺不张的可区分度、对比噪声比和信噪比均高于其他序列(P≤0.042),且此序列图像上肺癌与肺不张的CT值差值均高于其他序列(P≤0.038)。结论静脉期40 keV虚拟单能+图像有助于鉴别肺癌及邻近肺不张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虚拟单能+图像 肺癌 肺不张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成像在脊柱转移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驰杰 邓小毅 崔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骨转移瘤是骨骼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脊柱尤其好发。双能量CT能够有效识别并量化物质在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组织成分,通过骨髓水肿成像、虚拟单能量成像及骨-碘物质分离成像进行多参数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为脊柱转移瘤的骨髓水肿... 骨转移瘤是骨骼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脊柱尤其好发。双能量CT能够有效识别并量化物质在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组织成分,通过骨髓水肿成像、虚拟单能量成像及骨-碘物质分离成像进行多参数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为脊柱转移瘤的骨髓水肿评估及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就双能量CT成像的主要技术原理及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髓水肿成像 虚拟单能量成像 骨-碘物质分离成像 骨转移瘤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移植肾动脉成像最适虚拟单能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兰 聂壮 +4 位作者 范文亮 喻杰 孙文刚 李欣 杨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对移植肾动脉显示的最适能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因肾移植术后血压升高、肌酐升高或超声疑诊移植肾动脉狭窄而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移植肾...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对移植肾动脉显示的最适能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因肾移植术后血压升高、肌酐升高或超声疑诊移植肾动脉狭窄而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移植肾动脉成像的患者16例。重建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PI)和40~20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对120 kVp PI和VMI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客观指标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SNR、CNR与能级水平的相关性;SNR和CNR最高的VMI与其他各能级VMI及120 kVp PI间差异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结果VMI的SNR和CNR与能级水平呈负相关(r=-0.86、-0.88,P均<0.001)。40 keV VMI的SNR[22.80(18.57,34.16)]和CNR[35.38(25.97,39.01)]最高,显著高于120 kVp PI和50~200 keV各能级VMI的SNR和C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0 keV VMI和120 kVp PI的容积再现图对移植肾动脉显示情况的主观评分分别为5(5,5)和4(3,5)分,基于40 keV VMI的评分显著高于120 kVp PI(Z=-2.60,P=0.009)。40 keV VMI与50、60、70 keV VMI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1.41、-1.73,P=0.317、0.157、0.083),而基于40 keV VMI的主观评分高于80~200 keV VMI的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移植肾动脉成像的最适能级为40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肾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虚拟单能量图像
原文传递
胰腺导管腺癌的双能量CT成像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谢丹 黄英 +2 位作者 李传明 郑伟 冯俊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肿瘤,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对其治疗决策及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双能量CT是近年来CT成像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多参数、多维度、定量成像的特点。双能量CT除了提供常规CT的解剖学信息,还...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肿瘤,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对其治疗决策及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双能量CT是近年来CT成像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多参数、多维度、定量成像的特点。双能量CT除了提供常规CT的解剖学信息,还可获得物质分离图、虚拟单能量图、有效原子序数图及能谱曲线等多参数图像,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本文就PDAC的双能量CT成像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双能量CT 碘图 虚拟单能量图
下载PDF
多参数光谱CT技术预测宫颈鳞癌LVSI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孙心言 于舰 +4 位作者 秦凤英 于庆 常城玮 于韬 董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DCT)多参数成像技术预测宫颈鳞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LVSI+组42例和LVSI-组40例,治疗前均行全腹+盆腔光谱CT增强扫描,分析光谱CT动脉期...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DCT)多参数成像技术预测宫颈鳞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LVSI+组42例和LVSI-组40例,治疗前均行全腹+盆腔光谱CT增强扫描,分析光谱CT动脉期(AP)、静脉期(VP)常规能量图像(CI)、虚拟单能量图像(VMIs)及碘密度图,测量宫颈癌病灶及不同背景组织的双期CT值,碘值(IC),肿瘤最大径(MD)。计算能谱曲线斜率(K),标准化碘浓度(NIC)。LVSI+组和LVSI-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构建单因素模型预测宫颈鳞癌LVS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模型对LVSI状态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阈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UC)值差异。结果肿瘤MD在LVSI+与LVSI-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I+组AP-CT_(CI)、AP-CT_(40 keV)、VP-CT_(40 keV)、AP-CT_(80 keV)、AP-CT_(100 keV)均高于LVSI-组(P<0.05);LVSI+组AP-K、VP-K均高于LVSI-组(P<0.05);LVSI+组AP-IC、VP-IC、AP-NIC_(肌肉)、AP-NIC_(血管)、VP-NIC_(肌肉)、VP-NIC_(血管)均高于LVSI-组(P<0.05)。肿瘤MD、AP-NIC_(肌肉)、VP-NIC_(肌肉)对于宫颈癌LVSI状态预测效能较好,各单因素ROC曲线诊断宫颈鳞癌患者LVSI状态的AUC分别为0.707,0.832,0.765。AP-NIC肌肉单因素模型预测宫颈鳞癌LVSI状态效能最佳,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和85.0%,诊断阈值为2.90 mg/ml。肿瘤MD分别联合AP-NIC肌肉、VP-NIC肌肉构建M4、M5预测LVSI状态的AUC值分别为0.851,0.832,Delong检验结果显示M4、M5优于M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光谱CT多参数可用于术前预测宫颈鳞癌LVSI状态,其中AP NIC肌肉预测效能最佳,为临床治疗提供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碘图 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宫颈鳞癌
原文传递
基于第三代双源CT的豆纹动脉成像质量改进研究
16
作者 王立 詹松华 +7 位作者 谭文莉 龚志刚 丁晓青 侯逸轩 龚姝卉 成建明 吴浤湧 杨玉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优化第三代双源CT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方法改善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人,男28,女22)和优化组(50人,男29,女21)。常规组采用Care Dose 4D自动管电流,造影剂注射速率为6.0 mL/s,... 目的:探讨通过优化第三代双源CT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方法改善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人,男28,女22)和优化组(50人,男29,女21)。常规组采用Care Dose 4D自动管电流,造影剂注射速率为6.0 mL/s,图像重建卷积核为Hv49,锐利度3,采用M0.6(80 kV的60%与150 kV的40%)重建标准线性图像;优化组采用450 mA管电流,图像重建卷积核为BI57,采用VMI+技术重建40 keV图像的方案,余参数同常规组。以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豆纹动脉的显示数量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以利克特量表评分作为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结果:优化组图像的SNR、CNR、主观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1)。优化组的豆纹动脉显示数量为(7.46±1.50)支,相较于传统组的(5.48±1.16)支显示更多(P<0.01)。结论:通过第三代双源CT调整管电流、提高造影剂注射速率、选择锐利的卷积核与VMI+技术在提升了豆纹动脉对比度的同时减少了图像噪声,对豆纹动脉的显示效果相较于传统扫描参数及重建方法,图像质量有明显提升。这对豆纹动脉情况的早期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纹动脉 双能量CT 虚拟单能量技术
下载PDF
光谱CT虚拟单能量冠状动静脉一体化成像的可行性分析
17
作者 夏海波 徐志超 +2 位作者 施京京 陈杏彪 王世威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3期170-177,共8页
目的应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尝试完成心脏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一体化成像。方法收集了2023年12月—2024年1月采用了个性化扫描方案进行冠状动静脉CT成像的受检者25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我院同一时间段采用常规扫描方案... 目的应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尝试完成心脏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一体化成像。方法收集了2023年12月—2024年1月采用了个性化扫描方案进行冠状动静脉CT成像的受检者25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我院同一时间段采用常规扫描方案进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受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常规图像作为A组,将实验组常规图像作为B1组,B1组通过虚拟单能级重建生成40 keV图像作为B2组。对A组、B1组、B2组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内容包括冠状动脉各分支的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医师按照5分法完成,主观评分两位评分者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实验组B2组的冠状动脉各分支的CT值、SNR和CNR[左冠状动脉主干CT值:(1306.07±185.16)HU、SNR:101.820±38.10、CNR:113.91±42.13;右冠状动脉CT值:(1284.97±203.8)HU、SNR:99.99±37.61、CNR:112.10±41.53;左回旋支CT值:(1191.88±182.83)HU、SNR:93.01±36.10、CNR:105.11±39.92;左前降支CT值:(1202.44±185.50)HU、SNR:88.05±33.57、CNR:106.33±41.84]均较实验组B1组和对照组A组的高,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实验组B2组的冠状静脉各分支(冠状静脉窦、心大静脉、后室间静脉、前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的CT值、SNR和CNR值明显高于实验组B1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位医师对B2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均为5(5,5),优于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1组,且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0.7),说明B2组对于冠状动静脉的显示效果和图像质量更好。结论结合光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能实现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的一体化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谱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冠状动脉 冠状静脉
下载PDF
基于双能CT虚拟单能量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影像组学特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慧 巩贯忠 +3 位作者 王越 杨厚义 徐菁 尹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不同能级下虚拟单能量成像(VM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靶区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2-01-31山东省肿瘤医院82例行光谱CT增强扫描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50例,女32例。分别在动脉...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不同能级下虚拟单能量成像(VMI)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靶区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2-01-31山东省肿瘤医院82例行光谱CT增强扫描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50例,女32例。分别在动脉期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和40、60、70、80、100、120 keV不同能级VMI下勾画NSCLC的大体肿瘤区(GTV),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每个特征的百分变异系数(%COV)评估特征的稳定性,以类内一致性系数(ICC)评估每个特征的一致性,计算每个特征在不同能级梯度(40~60、60~80、80~100、100~120 keV)下的平均变化率。结果共提取93个影像组学特征,120 kVp图像及不同能级VMI之间的特征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4,P=0.925。ICC结果表明,除了一阶的5个特征外,其他特征在不同能级VMI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75)。120 kVp图像与70 keV VMI的特征一致性最高(ICC=0.98±0.03),与40 keV VMI的特征一致性最低(ICC=0.85±0.19)。40 keV组与120kVp图像的特征一致性与其他能级组与120kVp图像特征一致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65,P<0.001。Spearman秩次相关分析表明,特征变化率与不同能级梯度之间呈中度负相关性,r=-0.465,P<0.001,特征值变化率的绝对值在相同区间内随能级的递增逐渐下降。结论不同能级VMI对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常规混合能量图像与VMI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像组学特征对于能量变化的灵敏度不同。基于DECT VMI的影像组学特征可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成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虚拟单能量图像 影像组学 非小细胞肺癌
原文传递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100 kVp单能量图像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诚 陈险峰 +4 位作者 桂绅 钟志林 陈翰林 崔敏 邓文俊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目的评估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在100 kVp低辐射剂量条件下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23年5月—2024年3月在武汉亚心总医院使用DLCT扫描的腹部增强检查110例[男54例,女56例,(57.47±15.07)岁]。采用随机法分... 目的评估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在100 kVp低辐射剂量条件下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23年5月—2024年3月在武汉亚心总医院使用DLCT扫描的腹部增强检查110例[男54例,女56例,(57.47±15.07)岁]。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A组120 kVp(n=50)与研究组B组100 kVp(n=60)。将A组CTPV的原始数据重建为常规混合能量图像(CI),B组CTPV的原始数据重建为CI和40~80 keV(间隔10 keV)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测量所有图像的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CT值、标准差(SD)、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并由两位影像科医生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A组有效辐射剂量(ED)为(4.05±1.23)mSv,B组为(1.92±0.21)mSv,辐射剂量降低了52.59%。B组40、50、60 keV VMI的门静脉及其分支平均CT值、SNR和CNR均高于A、B两组的CI(所有P<0.0001),其中40和50 keV VMI的SNR和CNR最高,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0和50 keV VMI的SD和A组处于相同的水平(P>0.05),60~80 keV VMI的SD显著低于A组(P<0.05)。主观图像质量评估显示50 keV VMI评分为5分(最佳)的占比最高(75%),主观一致性较好(所有Kappa值>0.8)。结论采用100 kVp DLCT的50 keV VMI,和120 kVp的常规图像相比,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能级图像 门静脉 低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使用单能量成像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去除骨搬移金属伪影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思齐 赵卫东 +5 位作者 张永红 李海涛 刘少皇 高萍 苏琳 薛莉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 目的评价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T,SDCT)使用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结合金属伪影减少算法(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algorithms,MAR)去除骨搬移外固定架伪影的效果,寻找最佳成像点。方法对12例骨搬移术安置环形外固定架患者进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扫描图像重建为常规CT图像(conventional image,CI)、VMI图像、MAR图像及VMI+MAR图像,其中VMI、VMI+MAR单能量范围为40~140 keV(每间隔10 keV为一组,共11组)。选定骨搬移牵拉区伪影最重层面及无伪影层面勾画感兴趣区,记录各组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出ΔCT值、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伪影移除率(hardening artifact removal rate,BAR),比较各参数在不同图像上的差异。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各组图像质量采用5分度法主观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CI相比,110~140 keV VMI、MAR及40~140 keV VMI+MAR图像的ΔCT值显著增加(P<0.05)。MAR、50~140 keV VMI+MAR图像的AI显著减低(P<0.05)。各能级VMI及VMI+MAR图像BAR随能量级增加而增加,且40~140 keV VMI+MAR的BAR高于40~140 keV VMI图像,最高达88.48%。在相同能量级的VMI与VMI+MAR图像之间,VMI+MAR图像的ΔCT值更高、A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4分及以上图像为MAR及110~140 keV VMI+MAR图像,两位医师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使用VMI+MAR可以有效减少骨搬移外固定架产生的金属伪影,且110~140 keV VMI+MAR图像的金属伪影明显减小,140 keV VMI+MAR主客观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单能量成像 金属伪影减少算法 骨搬移 金属伪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