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3
1
作者 魏峰 张乐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8,共4页
价值是事物存在的内在尺度。作为一种价值性的实践,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基于鲜明的价值取向,唯有如此,方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来规范教育实践,指引教育事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和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所存在的现实... 价值是事物存在的内在尺度。作为一种价值性的实践,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基于鲜明的价值取向,唯有如此,方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来规范教育实践,指引教育事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和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政策应该确立以下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公共性和正义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 公共性 正义
下载PDF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天平 李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
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其价值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体现了数字技术之于乡村教育相关主体需求的满... 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厘清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其价值是助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体现了数字技术之于乡村教育相关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在国家层面、乡村社会层面以及育人层面,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取向分别显现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提升乡村学生素养。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推进过程中出现教育信息化多阶段并存、主体性缺失以及供需局部错配等现实堵点。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逻辑与育人逻辑有机耦合,有利于明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向。一是实施重点突破,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及教育资源更新,创新教学模式以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切实做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从而驱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二是发挥主体作用,即发挥乡村政府部门的引领作用,提升乡村教育主体数字素养,培养乡村首席信息官,从而增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动力。三是供需精准匹配,即实现优质资源与乡村学校精准匹配,按需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教师精准对接,精准设计区域性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方式,从而高质量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数字化转型 价值取向 实践路向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论文化价值取向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呈现——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晓红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1,共6页
以价值取向和相关文化主题为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文化价值取向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中的呈现方式与特征,评价了文化价值取向在该教材中呈现的利弊。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将《综合教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特征归... 以价值取向和相关文化主题为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文化价值取向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中的呈现方式与特征,评价了文化价值取向在该教材中呈现的利弊。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文章将《综合教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特征归结为突出“个人主义”和“人性本善”,认为其呈现方式为序列性排列、螺旋形排列。《综合教程》多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灵活性与辨证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呈现 教材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原文传递
我国重点大学校训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唐智松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共5页
对109所"211"大学校训内容所作的分析表明,这些大学校训存在如下价值取向:主客关系间突出主体、追求自强,个群关系间律己爱群、服务社会,德学关系间德学兼修、以德驭学,出入世观上实事求是、创新未来。这些取向具有弘扬民族... 对109所"211"大学校训内容所作的分析表明,这些大学校训存在如下价值取向:主客关系间突出主体、追求自强,个群关系间律己爱群、服务社会,德学关系间德学兼修、以德驭学,出入世观上实事求是、创新未来。这些取向具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德才兼备人才观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特色少、雷同多等问题。在推进"211"大学校训文化建设时,一方面在吸收中国重点大学校训优秀价值观传统的同时,还要吸收西方著名大学校训文化价值观的精髓;另一方面,在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前提下,重视科学,在共性与个性并举中突出个性,在规范与自由的平衡中张扬学术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大学 校训文化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亲属法在民法典定位中的价值取向难题之破解与对策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贤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140,共9页
亲属法是否成为民法典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属法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回归论"还是"独立论",二者都未能从实质问题即价值取向问题加以破解。亲属法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个体幸福与家庭和谐,但这种伦理本质... 亲属法是否成为民法典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属法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回归论"还是"独立论",二者都未能从实质问题即价值取向问题加以破解。亲属法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个体幸福与家庭和谐,但这种伦理本质的定位并不会影响其"回归民法"。亲属法应在个体主义上注重个体幸福,以优化对民法典的共性;在整体主义上注重家庭和谐,以实现对民法典的个性。亲属法在价值取向上与民法典实现融通的交汇点就是亲属法的"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家庭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判断 价值取向 伦理本质 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
下载PDF
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文化心理学的挑战与贡献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邦惠 彭凯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26,共14页
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把文化心理学的理论突破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引入到对法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之中。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发现的东西方文化在价值定向、道德判断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能够给跨文化实证法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示。在对一些重... 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把文化心理学的理论突破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引入到对法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之中。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发现的东西方文化在价值定向、道德判断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能够给跨文化实证法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示。在对一些重要法律问题的认识上,例如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和责任的判定、合同形成以及纠纷调解等方面,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了显著的跨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法的认识、法的建设以及法律的应用。我们认为跨文化的实证法学研究不仅可以为法学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为中国法学研究的国际化和国际法律纠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法学 文化心理学 价值定向 道德判断 认知方式
下载PDF
论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传统与变革 被引量:9
7
作者 付安权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69,共6页
课程价值取向是稳定形态的课程价值观的动态表现,是基于课程发展的实然定位和面向未来的应然指向。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围绕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进行哲学思考,当代课程价值取向研究逐渐转向基于... 课程价值取向是稳定形态的课程价值观的动态表现,是基于课程发展的实然定位和面向未来的应然指向。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围绕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进行哲学思考,当代课程价值取向研究逐渐转向基于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等课程政策载体的历史考辨与批判性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价值取向 传统 发展
下载PDF
眷顾·弃绝·超脱——试论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的三种价值取向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占彪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3-18,共6页
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知识分子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即:眷顾、弃绝、超脱。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三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名家又有着吾爱吾国、人本主义、反物质主义等相似的文化... 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知识分子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即:眷顾、弃绝、超脱。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三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名家又有着吾爱吾国、人本主义、反物质主义等相似的文化禀性。这可以使人们管窥出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智识者的角色步步转换的轨迹,即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士大夫阶层,到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知识精英,到以学问为志业的学者。虽然其背后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所支配,但这一趋向却是大体不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鲁迅 林语堂 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 眷顾 弃绝 超脱
下载PDF
阴阳调和: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结构 被引量:7
9
作者 于广涛 富萍萍 +1 位作者 刘军 曲庆 《南大商学评论》 2007年第4期1-34,共34页
有着悠久、独特文化传统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期,研究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结构,对准确刻画中国人乃至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存在重要学术意义。本研究采用本土化方法研究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结构,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原始价值项... 有着悠久、独特文化传统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期,研究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结构,对准确刻画中国人乃至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存在重要学术意义。本研究采用本土化方法研究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结构,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原始价值项目,通过归类分析并结合其他问卷建构了中国人的价值观调查项目,预试后确定了79个项目的中国人价值观调查工具。共收集了2089份来自全国五个城市的大学生和企业员工的有效问卷。对其中的一半作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半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包括社会和谐、仁爱友信、开拓创新、成就权力、中庸传统、安居乐业、家庭美满、快乐人生、人情关系和自由平等等10种价值取向,并可进一步分成"阴""阳"两个类别。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主导价值观包括家庭美满、仁爱友信和自由公正等,不同性别和不同性质的被试主导价值观是一致的,只是相对而言,男性更强调开拓创新、人情关系等"阳"性价值观,女性更强调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等"阴"性价值观;大学生群体和工作群体的价值观基本相同,相对而言,工作群体的被试更强调成就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价值观 价值取向 “阳”“阴”价值观 本土化研究
原文传递
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希民 周燕来 于东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文章认为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多面性,既有因人类长期共同利益需要保持相对恒定追求的一面,也有因各种功利性目的而采取的多元化选择。在多元价值取向中,知识本位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价值取向的拉动下发生一定程度... 文章认为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多面性,既有因人类长期共同利益需要保持相对恒定追求的一面,也有因各种功利性目的而采取的多元化选择。在多元价值取向中,知识本位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价值取向的拉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摇摆,三者共同构成了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 人本位 社会本位
下载PDF
海上钻井平台立法研究论纲——从船舶到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的视野转换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天生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海上钻井平台立法研究在船舶视野下出现困境。根据钻井平台所涉社会关系的本质,立法研究必须转换到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的视野下进行。未来应基于这一新视野,确立社会本位、世界本位的价值导向,正视产业促进、利益保护的制度需求,构建这两... 海上钻井平台立法研究在船舶视野下出现困境。根据钻井平台所涉社会关系的本质,立法研究必须转换到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的视野下进行。未来应基于这一新视野,确立社会本位、世界本位的价值导向,正视产业促进、利益保护的制度需求,构建这两方面平衡的钻井平台立法理论基础和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平台立法研究 船舶 科学发展海洋经济 价值导向 制度需求
下载PDF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取向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祥 郭杨 《江汉学术》 2017年第3期66-72,共7页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价值体现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学校创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化发展几个方面。现在存在过分强调民族地区教育差异性或者统一性这两种价值倾向,这就导致忽略民族文化间的交融或者...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价值体现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特色学校创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化发展几个方面。现在存在过分强调民族地区教育差异性或者统一性这两种价值倾向,这就导致忽略民族文化间的交融或者产生校本课程开发同质化。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既要走具有民族地区教育特色的开发之路,又要考虑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外部性,与其他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互补,在发展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契合学生主体需要等方面彰显独特价值。这应从完善课程政策法规体系、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优化课程多元治理结构以及拓宽校本课程开发渠道等角度入手,提高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实现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的多层性价值取向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尧清 宋霞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2,187,共5页
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是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应选择和遵循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本文通过划分政府层级、政府信息构成,构建了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的多层性价值取向模型;基于该模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信息公开价值取... 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是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应选择和遵循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本文通过划分政府层级、政府信息构成,构建了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的多层性价值取向模型;基于该模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信息公开价值取向的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教师教学效能的价值论审思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红梅 靳玉乐 罗生全 《教师教育学报》 2018年第4期15-21,共7页
教师教学效能并非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效能感,而是主体感受与具体情景的交融。对教学效能的价值论审思应超越单一的心理学认知或信念范畴,回归教育学本体的价值诉求,提升教师主体存在的内生动力、学生主体发展的外发动力和"人学&qu... 教师教学效能并非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效能感,而是主体感受与具体情景的交融。对教学效能的价值论审思应超越单一的心理学认知或信念范畴,回归教育学本体的价值诉求,提升教师主体存在的内生动力、学生主体发展的外发动力和"人学"为体的永恒动力,进而通过重构教师自我认知体系、主动建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场域文化体系等价值手段促进其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能 价值论 价值向度 价值追求 价值手段
下载PDF
幸福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价值取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文龙 雷庆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观设想,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幸福论为立足点来观照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会发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化幸福高于个人幸福、低层次幸福高于高层次幸...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观设想,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幸福论为立足点来观照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会发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化幸福高于个人幸福、低层次幸福高于高层次幸福、结果性幸福高于过程性幸福以及理性幸福高于非理性幸福等问题。为了实现"培养幸福人"的教育理想,高等教育者需要辩证处理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观 价值取向 幸福原则
下载PDF
沪港台三地文学类畅销书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志勇 刘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0-147,共8页
价值取向是指导人行动与判断的信念,它可以隐匿于个体或群体的社会行动,也可以呈现于社会公开的文本之中。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对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四个层面。从沪港台三地文学畅销书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上... 价值取向是指导人行动与判断的信念,它可以隐匿于个体或群体的社会行动,也可以呈现于社会公开的文本之中。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对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四个层面。从沪港台三地文学畅销书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上海侧重于人与人的价值取向的传递,香港着重于人与社会的渲染,而台湾则相对诉求对人自身品质的张扬,三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涉及甚少。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三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体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社会学 价值取向 文学畅销书 上海 香港 台湾
下载PDF
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的三维意涵
17
作者 鲁广锦 《人权研究》 2024年第3期1-19,共19页
自近代人权概念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类社会关于人权的知识体系基本由西方国家所建构和主导。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正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 自近代人权概念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类社会关于人权的知识体系基本由西方国家所建构和主导。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正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正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开辟人类人权文明新境界。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是人类人权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人类人权知识体系有许多相通之处,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在思想本源、理论特质、价值向度上有着自己的追求,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做到了既立足中国又借鉴国外,既挖掘历史又把握当代,既关怀人类又面向未来,是合理的、科学的人权知识体系。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生成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于中国的人权实践,是被实践证成了的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人权发展实际的人权知识体系,建构起新的人权知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人权知识体系 思想本源 理论特质 价值向度
下载PDF
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女性教育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玉荣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唐代前期到中后期的女性教育在对象、内容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由社会上层逐渐向中下层普及;教育内容前期涉及传统教育各个方面,显现出对女子文化素质的重视,中后期则窄化为以纲常礼教... 唐代前期到中后期的女性教育在对象、内容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由社会上层逐渐向中下层普及;教育内容前期涉及传统教育各个方面,显现出对女子文化素质的重视,中后期则窄化为以纲常礼教为主要特征的妇德教育;教育价值取向则体现为侧重点从"孝敬父家"到"贞顺夫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女性教育 社会变革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向度的僭越与复归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晓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某种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有积极正面的好处 ,但又往往伴随某些负面的文化后果的产生。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应建立“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 ,可使我国高... 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某种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有积极正面的好处 ,但又往往伴随某些负面的文化后果的产生。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应建立“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 ,可使我国高等院校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避免重复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现代化 价值取向 教育大众化 教育国际化 工具理性价值
下载PDF
行动与反思——镇山村村寨景观变迁与保护行为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压芳 《南方建筑》 2009年第4期42-48,共7页
以镇山村的保护历程为线索,回顾镇山村自1993年作为保护对象以来各个时期所采用的保护理论、相关措施、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村寨空间景观形态的变化。通过村寨景观形态变化与保护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护理论及措施的变化与村寨景... 以镇山村的保护历程为线索,回顾镇山村自1993年作为保护对象以来各个时期所采用的保护理论、相关措施、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村寨空间景观形态的变化。通过村寨景观形态变化与保护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护理论及措施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之间呈现中度相关,而村民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村落 景观变迁 文化遗产 价值取向 镇山村 生态博物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