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站锅炉折焰角积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志强 董建军 +1 位作者 彭望明 徐爱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7,78,共4页
针对某燃煤电站锅炉运行中出现的折焰角积灰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和探讨,表明锅炉折焰角的结构会导致积灰、锅炉长时间不能满负荷运行和烟气流速的不均匀加重了折焰角的积灰、已有的声波吹灰装置能量偏低,对于折焰角的除灰效果不明... 针对某燃煤电站锅炉运行中出现的折焰角积灰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和探讨,表明锅炉折焰角的结构会导致积灰、锅炉长时间不能满负荷运行和烟气流速的不均匀加重了折焰角的积灰、已有的声波吹灰装置能量偏低,对于折焰角的除灰效果不明显。根据锅炉实际运行情况,研究并提出了加装燃气脉冲激波吹灰器解决积灰的的方案。结果表明除灰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折焰角 积灰 结渣 燃气脉冲激波吹灰器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多用唇弓和摇椅弓在矫治深覆牙合时的应力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里天姝 刘红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6-799,共4页
目的:研究多用唇弓和摇椅弓作用下各牙位所受应力情况。方法:建立下颌骨、下牙列、下颌牙方丝弓托槽及弓丝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分析多用唇弓和摇椅弓不同应用方法下各牙位的受力情况。结果:多用唇弓入槽后,切牙受龈向力,磨牙受向力;... 目的:研究多用唇弓和摇椅弓作用下各牙位所受应力情况。方法:建立下颌骨、下牙列、下颌牙方丝弓托槽及弓丝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分析多用唇弓和摇椅弓不同应用方法下各牙位的受力情况。结果:多用唇弓入槽后,切牙受龈向力,磨牙受向力;并随着多用唇弓丝给尖牙施以龈向力,切牙所受龈向力减小,第一磨牙所受向力增加。摇椅弓随着入槽牙位的增加,切牙受龈向力继续增加,尖牙受向力并逐渐增加,第二前磨牙受向力,第一磨牙受力方向由向转为龈向。结论:多用唇弓对尖牙施加龈向力时,侧切牙受力显著减小,应在切牙压低完成后,单独完成尖牙的压低过程。摇椅弓入槽方式不同对各牙位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和方向都有所不同,并且随着入槽牙位的增加,侧切牙和磨牙受力改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 有限元法 摇椅弓 多用唇弓
下载PDF
种植钉与多用途弓压低上切牙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涵 杨畅 +1 位作者 马彦清 郑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5-690,共6页
目的:比较种植钉与多用途弓压低上切牙矫治深覆[牙合]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等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种植钉支抗与多用... 目的:比较种植钉与多用途弓压低上切牙矫治深覆[牙合]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等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种植钉支抗与多用途弓相比,更有利于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维护,切牙真实压入量更多且唇倾更少,但对于覆[牙合]的减少无显著差异。结论:种植钉支抗压低切牙副作用小,但与多用途弓相比在减少深覆[牙合]上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多用途弓 深覆[牙合] META分析
下载PDF
多用途弓在矫治安氏Ⅱ~1类高角深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毛新霞 邹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多用途弓在矫治安氏II1类打开咬合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前牙深覆达Ⅱ度以上的高角正畸病例,平均年龄13.8岁。在矫治中使用多用途弓打开咬合,咬合打开的时间平均3.9个月。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 目的:探讨多用途弓在矫治安氏II1类打开咬合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前牙深覆达Ⅱ度以上的高角正畸病例,平均年龄13.8岁。在矫治中使用多用途弓打开咬合,咬合打开的时间平均3.9个月。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的ANB角减小1.2°;U1-PP距减小0.85mm;LI-MP距减小1.05mm;OB减小4.6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U6-PP距增加0.72mm;L6-MP距增加0.54mm;GoGn-SN增加0.83°;后前面高的比值(S-Go/N-Me)增加1.6%;下前面高的比值(ANS-Me/N-Me)增加2.8%(P>0.05)。结论:多用途弓在安氏Ⅱ1高角深覆病例的矫治中,能快速有效地压低前牙,打开咬合,上下颌磨牙的垂直高度、面下l/3高度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牙合] 高角 多用途弓
下载PDF
成人前牙深覆矫治的临床探讨
5
作者 韦名浪 潘锡红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2140-2142,共3页
目的 :探讨多用途弓及摇椅形唇弓治疗成人前牙深覆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两种疗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者在打开咬合的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两者作用的部位不同。结论 :前牙深覆的矫治应... 目的 :探讨多用途弓及摇椅形唇弓治疗成人前牙深覆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两种疗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者在打开咬合的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两者作用的部位不同。结论 :前牙深覆的矫治应根据不同的机制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多用途弓可用于高角型和均角型深覆的矫治 ,摇椅形唇弓则应禁用于高角型深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前牙深覆He 矫治 多用途弓 摇椅形唇弓
下载PDF
螺簧多用弓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
6
作者 段银钟 陈学鹏 +1 位作者 霍娜 王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一种新式矫治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安氏Ⅱ2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12.6岁(10.5~15.8岁)。矫治装置使用多用弓唇弓,在其上套入Ni-Ti推簧,并焊上拉钩,借... 目的:探讨采用一种新式矫治装置矫治安氏Ⅱ2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安氏Ⅱ2病例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12.6岁(10.5~15.8岁)。矫治装置使用多用弓唇弓,在其上套入Ni-Ti推簧,并焊上拉钩,借助Ⅱ类牵引的力值(150 g^200 g),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并适当牵引下颌后牙向近中移动,最终调整磨牙关系由Ⅱ类成为Ⅰ类。术前术后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上下磨牙的远中、近中位移。结果:经过平均4.5个月的治疗(3.4~5.8个月),上颌磨牙平均远移2.16±1.3 mm,而下颌磨牙平均向近中移动1.38±0.64 mm。最终磨牙的Ⅱ类咬合关系得到纠正。结论:NiTi螺旋弹簧多用弓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改正Ⅱ类磨牙关系的治疗方法,其矫治机制是在上颌磨牙远移的基础上,下颌磨牙适当近移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多用弓 螺簧
原文传递
微种植钉结合多用途弓远中移动磨牙的力学分析及临床应用
7
作者 徐衍喆 李志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结合1例病例,介绍微种植钉结合多用途弓远中移动磨牙的力学原理和临床应用。
关键词 微种植钉 多用途弓 磨牙远中移动 力学分析 噁平面
下载PDF
改良型多用途弓在牙周炎患者前牙压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翔 李志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2-73,共2页
牙周病患者前牙的扇形移位和咬合加深,均会对美观及口腔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常规的正畸力将导致牙周病患者牙周膜应力升高[1],从而加重其牙槽骨吸收,因此在正畸力的控制上应高度重视,必须使用轻力。作者通过多用途弓成功压低上前牙,打... 牙周病患者前牙的扇形移位和咬合加深,均会对美观及口腔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常规的正畸力将导致牙周病患者牙周膜应力升高[1],从而加重其牙槽骨吸收,因此在正畸力的控制上应高度重视,必须使用轻力。作者通过多用途弓成功压低上前牙,打开咬合,正畸术后,患者前牙间隙关闭,覆牙合覆盖改善,牙槽骨未发现明显吸收,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多用途弓 前牙压入 牙周炎
下载PDF
2种上颌前牙压低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丹 王旭霞 +4 位作者 靳淑梅 董瑞 刘宛鑫 李静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多用途弓在压低上颌前牙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列排齐后仍表现为前牙Ⅲ°深覆的成年患者20例,随机分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和多用途弓组进行上颌前牙压低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多用途弓在压低上颌前牙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列排齐后仍表现为前牙Ⅲ°深覆的成年患者20例,随机分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和多用途弓组进行上颌前牙压低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上颌前牙区牙周组织检查,测量项目包括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中切牙的矢状向和垂直向变化、前牙覆改变、上颌中切牙临床冠改变、上颌切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变化等。利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治疗前、后U1-SN、U6-SN和U6-PP距无显著变化(P>0.05);前牙覆、U1-Stm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上颌切牙牙周探诊深度增加(P<0.05),角化龈宽度减小(P<0.01),有统计学差异。多用途弓组在U1-SN、U6-SN、OP-SN、PLI2的改变上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有所不同(P<0.05);在牙周组织改变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前牙压低量、唇齿关系改善、治疗时间上优于多用途弓,在牙周组织改变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多用途弓 上颌前牙
下载PDF
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综合管廊设计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文峰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第11期77-81,共5页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银玉路站与玉虹路综合管廊垂直相交,车站主体结构位于综合管廊下方,车站宽19.9 m,玉虹路综合管廊最大宽度12.2 m,车站顶板与综合管廊底板密贴,玉虹路综合管廊已建成投入使用,车站下穿综合管廊采用原位保护方...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银玉路站与玉虹路综合管廊垂直相交,车站主体结构位于综合管廊下方,车站宽19.9 m,玉虹路综合管廊最大宽度12.2 m,车站顶板与综合管廊底板密贴,玉虹路综合管廊已建成投入使用,车站下穿综合管廊采用原位保护方案。采用迈达斯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设计方法、设计措施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类似桩基托换的方法原位保护综合管廊,最大位移9.87 mm,满足变形控制标准;带燃气舱的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密贴,支撑梁采用永临结合,车站整体造价低;对于有变形缝的综合管廊原位保护,先对管廊结构进行支顶,在管廊下方开挖3 m,类似洞桩法的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综合管廊 下穿 洞桩法 永临结合 原位保护
下载PDF
带弹簧多用途唇弓的结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华 吴建勇 +2 位作者 陈扬熙 葛红珊 David Louie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介绍带弹簧多用途唇弓的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为正畸治疗提供一种选择。方法:介绍带弹簧多用途唇弓结构特点和临床适应证,并对结合该方法治疗的1例轻度骨性成年反牙合病例进行临床讨论。结果:治疗结束时,患者的侧貌有明显改善。头... 目的:介绍带弹簧多用途唇弓的结构原理和临床应用,为正畸治疗提供一种选择。方法:介绍带弹簧多用途唇弓结构特点和临床适应证,并对结合该方法治疗的1例轻度骨性成年反牙合病例进行临床讨论。结果:治疗结束时,患者的侧貌有明显改善。头影测量结果显示:治疗前后SNA增加2°,SNB降低1°,ANB增加3°,U1NA增加1°,L1NB增加3°。结论:带弹簧多用途唇弓能持续、稳定地扩展前段牙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弹簧多用途唇弓 前牙扩弓 错(hé) 正畸矫正器
下载PDF
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用治疗替牙期反2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贵廷 闫冰 +1 位作者 刘志省 赵茹贵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10-511,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反患者26例,应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进行矫治,并观察疗效。结果采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 目的观察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反患者26例,应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进行矫治,并观察疗效。结果采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后,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可刺激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替牙期反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反[牙合] 改良多用弓 肌激动器
原文传递
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联合应用对牙颌骨垂直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利 骆英 王仁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评估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错患者,通过联合使用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治疗后牙与骨的改变。方法:60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n=20)只使用颈带口外弓治疗,第2组(n=20)使用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联合治疗,第3组是未治疗的对照... 目的:评估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错患者,通过联合使用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治疗后牙与骨的改变。方法:60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n=20)只使用颈带口外弓治疗,第2组(n=20)使用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联合治疗,第3组是未治疗的对照组(n=20)。治疗前后牙和骨的改变通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前面高增加较对照组大,下颌支高度显著增加;下颌多用途弓引起下切牙压低且舌倾,下磨牙远中倾斜而未伸长;与对照组比较,颈带口外弓治疗后上磨牙伸长平均值不足1mm。结论:治疗组上颌突度显著减少;前面高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下颌支高度也显著增加,下颌平面无显著改变。治疗组上磨牙伸长小于1mm,可以认为没有临床意义。下颌多用途弓引起下切牙压低、舌倾;下磨牙远中倾斜,没有伸长。多用途弓并没有影响下颌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1分类错 颈带口外弓 下颌多用途弓
下载PDF
压低型多用唇弓矫治医源性上中切牙伸长、松动的作用—附7例临床总结
14
作者 胡荣党 潘可风 刘月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观察多用唇弓矫治医源性上中切牙伸长、松动的力学机制和作用。方法 采用0 .0 1 6英寸澳丝和0 .0 1 9×0 .0 2 5英寸不锈钢方丝弯制成多用唇弓矫治7例(共1 3颗牙)单纯用橡皮圈牵引关闭替牙期上中切牙间隙,导致橡皮圈滑向牙... 目的 观察多用唇弓矫治医源性上中切牙伸长、松动的力学机制和作用。方法 采用0 .0 1 6英寸澳丝和0 .0 1 9×0 .0 2 5英寸不锈钢方丝弯制成多用唇弓矫治7例(共1 3颗牙)单纯用橡皮圈牵引关闭替牙期上中切牙间隙,导致橡皮圈滑向牙龈、牙根,使上中切牙伸长、松动的病例。结果 患牙被明显压低、内收,覆牙合、覆盖减少,牙松动度减少,差别有显著性,部分牙齿牙髓活力恢复,牙龈部分萎缩。结论 压低型多用唇弓轻力压低是矫治医源性上中切牙伸长、松动的有效方法,必须及早矫治,以免上中切牙永久伸长、临床牙冠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唇弓矫治 上中切牙 医源性 伸长 压低 临床总结 中切牙间隙 橡皮圈牵引 力学机制 牙松动度 牙髓活力 有效方法 替牙期 不锈钢 显著性 牙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