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融合分析的网络监控系统框架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0,共4页
针对增强复杂网络环境下监控预警能力的需要,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分析的网络监控系统框架,探讨了IP分组缓存管理、通联特征提取、目标关联识别、关系结构分析等关键技术,对网络流量实现整体监控、综合挖掘和融合利用,为网络监控... 针对增强复杂网络环境下监控预警能力的需要,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分析的网络监控系统框架,探讨了IP分组缓存管理、通联特征提取、目标关联识别、关系结构分析等关键技术,对网络流量实现整体监控、综合挖掘和融合利用,为网络监控技术手段的完善拓展提供方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监控 融合利用 特征提取 关联识别 关系分析
下载PDF
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的用字演变研究
2
作者 陈赟昊 《现代语文》 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
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一词的用字演变进行探讨。商代文字中,多以“黍”来记录,另有少量的“■”,仅见于花园庄东地刻辞。西周文字中,目前并没有发现确定的“黍”。春秋时期,曾文字以“黍... 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一词的用字演变进行探讨。商代文字中,多以“黍”来记录,另有少量的“■”,仅见于花园庄东地刻辞。西周文字中,目前并没有发现确定的“黍”。春秋时期,曾文字以“黍”“■”“■”来记录,三者并无分别。战国文字中,其主要字形仍然是“黍”,三晋文字又以“余”记录,楚文字则以“■”“■”记录。秦代文字中,都是由“黍”记录的。西汉文字中,除了“黍”以外,又有“黍”下部类化为“米”而作“■”“■”的现象。经过历时与异地的考证、梳理,其用字规律可以概括为:主要以“黍”来记录,“黍”字形应明确是“香”字所从。{黍}不仅可以表示名词义“黍子”,而且可以表示动词义“种黍”。对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的用字情况进行梳理,不仅能够揭示出其演变轨迹与用字规律,也能够为相关出土文献的形成、分域、断代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 出土文献 用字 字形 词义 演变
下载PDF
具有特征判断能力的使用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伟丞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90,96,共6页
传统访问控制的研究重点是授权策略,关注的是如何为主体分配权限以及如何限制主体使用分配得到的权限。目前绝大多数访问控制策略仍无法识别与控制具有访问权限的非法用户。在分析传统访问控制策略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CON的具... 传统访问控制的研究重点是授权策略,关注的是如何为主体分配权限以及如何限制主体使用分配得到的权限。目前绝大多数访问控制策略仍无法识别与控制具有访问权限的非法用户。在分析传统访问控制策略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UCON的具有访问特征判断能力的使用控制模型——C-UCON。该模型通过在UCON的基础上引入既定义务、待定义务、即定条件、待定条件以及特征和激活规则来对访问进行主观判断,从而降低或者排除具有访问权限的非法用户所带来的安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访问控制 使用控制 特征
下载PDF
锌电级的一种新的成型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颜国君 李华伦 方昌林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0年第6期27-30,共4页
探讨了用铸造法制得的多孔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指出 :由于采用铸造法可提高电极的孔隙率、强度、增大电极的孔径、降低电极的内阻 ,从而使得电极的活性物质利用率 ,电极的实际比容量得以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 孔隙率 锌电极 电流密度 铸造渗流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汉语量词用字特点论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余华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225-236,共12页
量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独特的一类,量词的特点决定其用字的独特性。自然单位量词与动量词多由名词、动词语法化而来,它们的用字多以源词本字记录;制度单位量词由自源新生,仓促无其字的情况下多以假借字,含有特定数值和名物的专用量词则... 量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独特的一类,量词的特点决定其用字的独特性。自然单位量词与动量词多由名词、动词语法化而来,它们的用字多以源词本字记录;制度单位量词由自源新生,仓促无其字的情况下多以假借字,含有特定数值和名物的专用量词则以专用字记录。量词用字的依赖性与词语的独立性使得字词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大量用字的重新调整。制度单位量词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为增加字形的区别度,避免讹混,出现成批的大写增繁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用字 源词本字 借字 记录职能 字词关系
下载PDF
汉语框型模式惯用法的特点分析
6
作者 李侠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1-53,共3页
框型模式惯用法如"东……西……"、"没……没……"等,是留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本文试对这类框型模式惯用法进行归纳,并总结其特点。从构成框架的词来看,两词常在词性或语义关系上有相似、相关或相反之处;从填充框架... 框型模式惯用法如"东……西……"、"没……没……"等,是留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本文试对这类框型模式惯用法进行归纳,并总结其特点。从构成框架的词来看,两词常在词性或语义关系上有相似、相关或相反之处;从填充框架的词来看,两词常为同类或相似、相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法 框架 特点
下载PDF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7
作者 吴国升 《汉字汉语研究》 2020年第1期6-11,50,124,共8页
本文对《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与"浴""芋""肖""■""■"等字形相关的字际关系、字词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简文中"浴"为{谷}专字,不宜视为"谷"字增繁异体... 本文对《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与"浴""芋""肖""■""■"等字形相关的字际关系、字词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简文中"浴"为{谷}专字,不宜视为"谷"字增繁异体。"芋"字为楚文字"华"特有的省简写法,不宜视为"芋头"之"芋"字的通假。"■"为宵夜字本用,或隶定作"肖",与《说文·肉部》"肖"非一字,战国秦文字中从"月"与从"肉"混同。"■"为"召速"义专字。"■"为"宿"字楚文字异体写法,简文中通假为"夙",字表中应入"宿"字头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字 用字 同形字 通假
下载PDF
关于“异体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运富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8,共8页
异体字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字样、字构、字用三个角度分别界定,没有必要把它们统一为一个概念。异体字的本质属性是“功能相同”而不是“形体不同”,对“音义相同”的说法应根据情况灵活理解,所谓“共时性”则根本不是“异体字”的属性... 异体字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从字样、字构、字用三个角度分别界定,没有必要把它们统一为一个概念。异体字的本质属性是“功能相同”而不是“形体不同”,对“音义相同”的说法应根据情况灵活理解,所谓“共时性”则根本不是“异体字”的属性。异体字的职能限于本用,借用不属于异体字。整理和规范异体字应该明确服务于什么目的,目的不同,整理的原则和规范的对象就会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字 字样 字构 字用 借字 同形字 整理 规范
下载PDF
论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运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2,共8页
汉字职用学是汉字学本体的分支学科之一,以研究汉字本身的职能和人们对汉字的使用为主要内容。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是建立汉字职用史和完善汉字职用学的事实基础。考察汉字职用的有效材料是时代明确的文本,以及可以反映文本用字原貌的... 汉字职用学是汉字学本体的分支学科之一,以研究汉字本身的职能和人们对汉字的使用为主要内容。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是建立汉字职用史和完善汉字职用学的事实基础。考察汉字职用的有效材料是时代明确的文本,以及可以反映文本用字原貌的古代注释。考察汉字职用的有效办法是化整为零,从个体、类别、局部入手,同时需要一套独立而系统的指称术语用来描写。通过字符和语符的个体职用及相互关系的考察,进而按人、时、地、集团、文体等分类进行描写和比较,积累材料,汇聚现象,分析特点,揭示规律,解释原因,才有可能获知汉字职用的历史过程和总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职用 文本 字符单位 语符单位 考察角度 表述用语
下载PDF
关于取消“介词省略”说以及“于”字的用法问题——答谢方平权先生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文进一步论述作者所主张的取消“介词省略”(包括“介词结构”)说的语法观点;对方平权先生批评自己的文章表示肯定和感谢。
关键词 省略 介词结构 语法观 肯定 感谢 用法 文章 观点 批评
下载PDF
基于带时间特性RBAC的使用控制模型及其管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鲁柯 周保群 王惠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0-172,共3页
介绍和分析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管理模型与使用控制模型,指出使用控制核心模型存在的不足。将权利的授予与撤消分离的授权机制引入使用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带时间特性的基于角色的使用控制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描述及模型管理的实现。
关键词 使用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时间特性
下载PDF
《五经文字》中的文献用字分析
12
作者 张金霞 王海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五经文字》注释重文与正字间的字际关系,计有异字同用和借字同用两大类。其中异字同用又可以分为构件省简、同字异构、同字异写、构件异位四种;借字同用又可以分为通假字、古今字两种。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当时经典文献用字的面貌及规律... 《五经文字》注释重文与正字间的字际关系,计有异字同用和借字同用两大类。其中异字同用又可以分为构件省简、同字异构、同字异写、构件异位四种;借字同用又可以分为通假字、古今字两种。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当时经典文献用字的面貌及规律,从而为典籍阅读和汉字演变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文字》 文献用字 字际关系
下载PDF
论“文”“字”职用的异同
13
作者 李运富 闫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6,127,共21页
“文”始见于甲骨文,形体来源于有文身之人形,本义为刻画线纹或刻画的线纹,先秦时已引申出文字符号义。“字”始见于金文,形体来源于双手助产妇分娩之形,与“娩”字同形分化,专门记录生育义,并引申指由“名”滋生的字号,约在西汉时,由... “文”始见于甲骨文,形体来源于有文身之人形,本义为刻画线纹或刻画的线纹,先秦时已引申出文字符号义。“字”始见于金文,形体来源于双手助产妇分娩之形,与“娩”字同形分化,专门记录生育义,并引申指由“名”滋生的字号,约在西汉时,由名字称号义引申出文字符号义。许慎对“文”“字”的分别说明,意在阐释同一事物的不同命名及其理据,而不在辨明所指的结构类型差异,故“文”“字”指称文字符号时基本含义相同,常通用同用。但由于“文”“字”产生文字符号义的时代不同,音义来源不同,引申路向不同,存现语境不同,二者又各有使用特点,在某些情况下不可互换。“文”“字”的使用区别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古代与后代的区别;二是群体与个体的区别;三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理据 职用 同异
原文传递
论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与汉字职用史研究
14
作者 赵岩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秦汉律令异文是研究汉字职用史的重要语料,是整理“一词用多字”“一字记多词”现象的直接材料,同时也为描写汉字职用演变提供了坐标。在秦汉律令异文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科学建构异文组,有助于正确解读异文,有助于... 秦汉律令异文是研究汉字职用史的重要语料,是整理“一词用多字”“一字记多词”现象的直接材料,同时也为描写汉字职用演变提供了坐标。在秦汉律令异文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科学建构异文组,有助于正确解读异文,有助于分辨校勘性异文与用字性异文,有助于认知异文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汉字职用史研究需注意利用秦汉律令异文材料,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也需借鉴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律令 异文 汉字职用史
下载PDF
张家山汉墓竹简用字习惯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朋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文章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字的对应关系、字与词的双向对应关系三个方面考察了张家山汉墓竹简文字资料的用字习惯,指出其用字总体上比较规范,且同传世文献的用字习惯有较强的一致性,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用字业已比较成熟和稳定;同时也... 文章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字的对应关系、字与词的双向对应关系三个方面考察了张家山汉墓竹简文字资料的用字习惯,指出其用字总体上比较规范,且同传世文献的用字习惯有较强的一致性,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用字业已比较成熟和稳定;同时也指出其用字也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假借字使用较多、假借字与本字混用、不同词之间形体互用等,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用字仍有不成熟、不稳定的一面。张家山汉简用字所表现的习惯,跟同时代其他文献总体上也是一致的,说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可能是西汉初期共同语的用字习惯,而不是某一地域或某一方言的用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 用字习惯 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词与字的对应关系 字与词的双向对应关系
下载PDF
敏捷气热菌密码子及AUG侧翼序列保守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光亚 方柏山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比较敏捷气热菌和大肠杆菌等 9种编码区GC含量 ,以及各异生物的密码子使用情况 .结果表明 ,与敏捷气热菌编码区GC含量比较接近的果蝇 ,在密码子使用上与之相差最小 .它们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域 ,与敏捷气热菌同属古菌 ,但GC含量相... 比较敏捷气热菌和大肠杆菌等 9种编码区GC含量 ,以及各异生物的密码子使用情况 .结果表明 ,与敏捷气热菌编码区GC含量比较接近的果蝇 ,在密码子使用上与之相差最小 .它们在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不同的域 ,与敏捷气热菌同属古菌 ,但GC含量相差较大的强烈炽热球菌 ,则相差较大 .说明编码区GC含量对密码子使用偏好 ,比生物分类学 (系统发育 )地位更重要 .碱基A ,C在高、低表达基因中出现的概率差别较大 ,尤其在 - 1,- 3,- 4和 - 7位点 ;碱基A ,C在调控翻译起始效率中的作用 ,可能大于碱基G ,U .因为碱基G ,U在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中 ,其出现的概率差别不大 .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起始密码子侧翼序列中 ,某些位点保守性存在差异 ,其中高表达基因 - 4位和 - 3位可能与其高表达特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气热菌 使用偏好 AUG侧翼序列 碱基概率分布 保守性 遗传密码子
下载PDF
汉字通假的再审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俊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7-62,69,共7页
汉字通假在古文中是很常见的现象,明了汉字通假的判定方法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古书文意。通过对汉字通假现象进行分析表明,将被通假字称作本字并不合理,应以“通假字与正字”来代替“通假字与本字”。为免误将同源词、古今字、异体字判作... 汉字通假在古文中是很常见的现象,明了汉字通假的判定方法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古书文意。通过对汉字通假现象进行分析表明,将被通假字称作本字并不合理,应以“通假字与正字”来代替“通假字与本字”。为免误将同源词、古今字、异体字判作通假字,汉字通假,不仅要有文献证据,还要具备语音、语义、时代上的特定条件。将通假字从文字的通用或代用中独立出来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促进字用研究的深入发展,可为辞书的编纂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假字 正字 判定 字用
下载PDF
佛经新造字“嚫”的职用与字际关系研究
18
作者 韦良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3-41,共9页
佛经新造字“嚫”是为记录“达嚫”()而造,后来其职能逐渐从单纯记音演变为记录布施财物或报施咒愿。“嚫”在文献中字际关系复杂,有异体字“■、■、■、■”和通假字“儭、襯、■、櫬”等。作为译经新造字,“嚫”的使用情况既有特殊性... 佛经新造字“嚫”是为记录“达嚫”()而造,后来其职能逐渐从单纯记音演变为记录布施财物或报施咒愿。“嚫”在文献中字际关系复杂,有异体字“■、■、■、■”和通假字“儭、襯、■、櫬”等。作为译经新造字,“嚫”的使用情况既有特殊性,同时也受汉字系统内在规律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新造字 达嚫 汉字职用 字际关系 异体字 同用字符
下载PDF
中山王错方壶和鼎铭文字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素凤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汉字不断发展演变,汉字规范整理是一项长期任务.本文通过中山王错方壶和鼎铭文与小篆比较,分析研究铭文字用特点.认为:中山国文字与秦文字同源,诸侯力政造成各国文字异形;铭文用字规范,没有通假现象;各诸侯国缺乏统一规范的异体字、假... 汉字不断发展演变,汉字规范整理是一项长期任务.本文通过中山王错方壶和鼎铭文与小篆比较,分析研究铭文字用特点.认为:中山国文字与秦文字同源,诸侯力政造成各国文字异形;铭文用字规范,没有通假现象;各诸侯国缺乏统一规范的异体字、假借字以及文字发展演变的不均衡等,是战国时代文字异形的主要原因;异体字和各不相同的假借字没有扩大汉字的记录职能,只是增加识字负担,成为汉字规范整理时淘汰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用 本字本用 借字 异体字
下载PDF
太平天国文献特殊用字现象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良玉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3期224-233,共10页
太平天国文献中有许多特殊用字现象,从汉字职用学角度来看,其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语言文字内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方言的影响和文字内部规律的影响;二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封建等级思想、独特的宗教观念以及领导人文化水平等... 太平天国文献中有许多特殊用字现象,从汉字职用学角度来看,其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语言文字内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方言的影响和文字内部规律的影响;二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封建等级思想、独特的宗教观念以及领导人文化水平等因素;三是思想情感因素的影响,用字者有意通过文字的形体表达仇视贬低、称颂赞扬或趋吉避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文献 特殊用字 影响因素 汉字职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