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的区域差异演变 被引量:34
1
作者 闫涛 张晓平 +1 位作者 陈浩 李润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0,共10页
以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01-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 以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01-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市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变异系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局面;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高值区(HH类型)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低值区(LL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河南等省区,HL和LH类型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空间马尔科夫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状态,少部分城市会向相邻的经济类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跨越相邻经济类型、向更高或者更低的经济类型转变的城市数量较少。城市的邻域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一个城市若与经济发达的城市为邻,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概率将增大;反之,发展会受到抑制。空间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劳动力数量,以及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模型中也得以验证。建议重视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强化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机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 城市群 空间马尔科夫模型 俱乐部趋同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谷国锋 王建康 +2 位作者 刘多 姚丽 宋庆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0,共8页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使二者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协调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DEA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2002-2013年3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使二者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协调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DEA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2002-2013年3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类型已经由最初处于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等逐渐演变为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类型,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协调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且协调区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各城市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经过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时空演变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使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更为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 耦合度协调度 时空演变 东北地区
下载PDF
高铁对江西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军华 赖军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7-52,共6页
高铁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众多省市随着高铁的开通陆续步入了高铁时代。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是否产生重大影响?以江西省为例,基于2010—2016年11个设区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高速铁路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 高铁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众多省市随着高铁的开通陆续步入了高铁时代。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是否产生重大影响?以江西省为例,基于2010—2016年11个设区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高速铁路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显著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高铁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城镇化水平、投资结构、进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双重差分模型 正向影响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廖信林 张棋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以合肥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突变级数法测算合肥都市圈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并以数据空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各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各城市经济发展的... 以合肥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突变级数法测算合肥都市圈各市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并以数据空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各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趋于下降;合肥都市圈内部分城市未来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仍存在较大的短板,其经济发展质量的内部结构发展较不均衡。文章最后提出要充分利用合肥都市圈的优质科教资源,提高圈内整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借助区域战略发展规划来实现合肥都市圈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合肥都市圈 时空演变
下载PDF
洱海流域城乡经济发展与洱海湖泊水环境保护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柯高峰 丁烈云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6-1551,共6页
以云南大理市洱海及其流域为例,通过建立湖泊水质指标演变与流域人均GDP增长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新的检验发现: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洱海水质指标与流域人均GDP的拟合曲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比较呈现了不同特征和形... 以云南大理市洱海及其流域为例,通过建立湖泊水质指标演变与流域人均GDP增长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新的检验发现: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洱海水质指标与流域人均GDP的拟合曲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比较呈现了不同特征和形状:既有经典的倒U型的曲线,也有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倒U型的曲线表明洱海治理措施的有效性;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表明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的复杂性,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需要寻求的新解决思路和多种措施的配合。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有利于通过结构调整对面源污染从源头实施总量控制,推进"工程治污"与"结构控源"措施的优化与配合,辅助湖泊水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发展 洱海水质 EKC 面源污染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