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障碍的全面分类建议 被引量:40
1
作者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01-1102,共2页
本文在既往下尿路功能障碍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包含上尿路功能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全尿路功能障碍的新分类方法,其中对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新提出分度标准。此分类方法可为评估、描述、记录上尿路及下尿路的病理生理变化、制订治... 本文在既往下尿路功能障碍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包含上尿路功能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全尿路功能障碍的新分类方法,其中对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新提出分度标准。此分类方法可为评估、描述、记录上尿路及下尿路的病理生理变化、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科学及客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神经源性膀胱 上尿路 下尿路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小儿上尿路手术的体位、操作通道设计和机械臂安装应用体会 被引量:24
2
作者 熊祥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1-605,共5页
【摘要】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小儿上尿路手术的体位、操作通道设计和机械臂安装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14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3例,女37例;年龄... 【摘要】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小儿上尿路手术的体位、操作通道设计和机械臂安装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14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3例,女37例;年龄1个月至18岁,中位年龄2岁。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110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15例,多囊性肾囊肿8例,肾萎缩4例,肾上腺肿瘤3例。采用助手与器械护士相邻的手术布局方式,患侧垫高60。~80。足低健侧卧位,操作通道的建立采用分散式的半隐藏切口法:即经脐置人镜头孔操作通道,其余两器械臂操作通道分别置于剑突下和耻骨联合上腹横纹处,两操作通道距镜头孔的距离基本相等,辅助孔操作通道置于健侧腹横纹线上距正中线约3cm处。结果本组140例中,肾盂成形术110例,重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5例,单纯肾切除术12例,肾上腺切除术3例。手术从切皮到机器人器械臂对接完成时间为(11.5±3.2)min(10.5~16.5min),手术时间(146.9±48.7)min(78—259min)。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1例外院行开放肾盂成形术后再次梗阻者术中粘连严重,于健侧上腹部增加1个辅助通道后完成手术。无胃肠道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40例术后住院时间(5.7±1.4)d(4—10d)。术后6周体表基本无可视瘢痕,所有家长均对术后外观满意。术后随访1—9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110例行肾盂成形术患者术后积水明显减轻,15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和12例肾切除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3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患者术后未见复发。结论良好的手术布局与体位摆放有利于手术团队术中协作、交流与配合,半隐藏切口法操作通道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机器人手术优势,有利于主刀医生灵活操作及其与助手有效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儿童 上尿路
原文传递
上尿路医源性异物的腔内处理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逊 何永忠 +5 位作者 曾国华 吴开俊 袁坚 单炽昌 陈文忠 王露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年第8期458-459,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腔内技术处理上尿路异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术或结合微创经皮肾技术共处理 2 8例上尿路医源性异物 ,均为放置双J管引起 ,其中双J管石垢形成 12例 ,双J管远端上移8例 ,拔管困难 3例 ,双J管断端残留... 目的 :探讨使用腔内技术处理上尿路异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术或结合微创经皮肾技术共处理 2 8例上尿路医源性异物 ,均为放置双J管引起 ,其中双J管石垢形成 12例 ,双J管远端上移8例 ,拔管困难 3例 ,双J管断端残留于肾内 5例。结果 :2 1例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术取出异物 ,7例结合微创经皮肾技术处理成功 ,手术成功率 10 0 %。随访 4 2 1个月 ,平均 7个月 ,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技术处理上尿路异物安全、有效 ,对患者的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上尿路 输尿管镜
下载PDF
改良侧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符浩 宋汶珂 +3 位作者 郭涛 周青春 谢小乓 王昕禧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改良侧卧位与俯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在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探讨改良侧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12月该科82例高危上尿路结石患者超声引导下Mini-PCNL术的临床资...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改良侧卧位与俯卧位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在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探讨改良侧卧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12月该科82例高危上尿路结石患者超声引导下Mini-PCNL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改良侧卧位组43例,俯卧位组3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并发症。结果术前改良侧卧位组与俯卧位组在性别、年龄、结石类型、体质指数(BMI)、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和术前的合并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侧卧位组建立通道时间为(7.88±0.82)min,而俯卧位组为(8.50±0.80)min,P<0.01;改良侧卧位组总结石清除率为95.35%,而俯卧位组为74.36%,P<0.01,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9.33±2.49)和(10.90±3.54)g/L,P<0.05;两组的胸膜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一期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Mini-PCNL术治疗高危上尿路结石具有建立通道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胸膜损伤少、出血量少、耐受性好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卧位 经皮肾取石术 高危 上尿路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排尿功能障碍致上尿路损害2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新 金锡御 +3 位作者 宋波 熊恩庆 方强 樊汝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功能障碍致上尿路损害的致病机制。方法对216例排尿功能障碍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病例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学及肾脏功能学资料进行回顾,观察膀胱残余尿、膀胱压力和膀胱容量与上尿路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引起上... 目的探讨排尿功能障碍致上尿路损害的致病机制。方法对216例排尿功能障碍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病例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学及肾脏功能学资料进行回顾,观察膀胱残余尿、膀胱压力和膀胱容量与上尿路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引起上尿路损害的216例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是最主要的病变(89.4%,185/207);部分患者(21.2%,43/216)残余尿量不多(<50cmH2O),但已引起上尿路损害;70.1%(145/216)以上患者膀胱储尿期压力大于40cmH2O,初始尿意压力(47.4±3.2)cmH2O和最大尿意压力(51.7±9.3)cmH2O均在膀胱安全压力(40cmH2O)之上,初始尿意容量(438.4±81.7)ml明显大于安全容量(357.9±73.3)ml(P<0.01)。结论40cmH2O是上尿路损害的膀胱压安全临界值;达到或超过安全压仍继续储尿是上尿路损害的最重要原因;将膀胱压降至安全压以下以及在安全容量前排空膀胱是治疗和预防上尿路损害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功能障碍 上尿路 尿动力学
下载PDF
1878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和发病年龄随时间变迁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伟 马凤宁 +4 位作者 彭瑞鲜 林志远 施国伟 丁强 何家扬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0-623,共4页
目的 探讨2003-2014年上尿路结石类型构成和发病年龄的变化.方法 对2003-2014年在我院诊治的1 8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开展横断面研究.男1 300例,女578例,发病年龄6~95岁,平均46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结石成分.按发病时间将病例分为20... 目的 探讨2003-2014年上尿路结石类型构成和发病年龄的变化.方法 对2003-2014年在我院诊治的1 8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开展横断面研究.男1 300例,女578例,发病年龄6~95岁,平均46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结石成分.按发病时间将病例分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3组.采用x2检验比较3组的结石类型构成,对尿酸结石比例的单因素分析采用趋势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并对尿酸结石比例与年份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的发病年龄.结果 1 878例结石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占78.1%(1 466例),尿酸结石占4.8%(91例).3组中,草酸钙结石均占主要构成,余下依次为磷酸盐结石、尿酸结石和其他类型结石,总体上结石类型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7).但3组的尿酸结石比例依次为2.7%(12例)、5.1%(39例)和5.9%(40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份组对应的OR为1.385(95%CI1.027~1.867).从2003年至2014年,尿酸结石的比例每年平均增高0.42% (95% CI0.25% ~0.59%).3组平均发病年龄依次为43、46和49岁,呈逐渐增高趋势(P<0.01).结论 2003-2014年,我国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尿酸结石的比例和发病年龄可能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上尿路 结石分析 尿酸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文彬 刘飞 崔书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8期1556-1558,1569,共4页
随着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在众多医学领域中,微创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输尿管软镜作为泌尿微创腔镜技术的重要组成,在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 随着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在众多医学领域中,微创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输尿管软镜作为泌尿微创腔镜技术的重要组成,在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出血体质、过度肥胖、因解剖特点预期ESWL效果不佳、结石体积较小以及肾盏无明显积水的患者。钬激光的使用是此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当激光光纤直径小于0.4 mm时,钬激光对组织损伤最小,激光可以很快被水吸收,这些特点可以保证结石被充分击碎。该方法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症低、结石排净率高,可以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和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选择,为熟悉内镜操作并熟练掌握钬激光碎石技术的泌尿外科医师治疗上尿路结石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作了具体的整理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激光 碎石术 上尿路 结石
原文传递
膀胱变形指数评估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损害的初探 被引量:13
8
作者 史文博 廖利民 +2 位作者 万里 王越 靖华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8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形态变化与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关系,提出-膀胱变形指数作为评估的简单指标。方法回顾我院资料完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1例:脊髓损伤者56人,脊髓栓系等疾病者55例。按发现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和/或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形态变化与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关系,提出-膀胱变形指数作为评估的简单指标。方法回顾我院资料完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1例:脊髓损伤者56人,脊髓栓系等疾病者55例。按发现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和/或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作为上尿路功能损害诊断指标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上尿路损害组膀胱变形指数>50%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尿路损害组。结论膀胱变形指数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功能损害的进展监测、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评定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变形指数 神经源性膀胱 上尿路 损害 评估
下载PDF
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期行双肾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08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2
9
作者 樊江勇 唐咸军 +5 位作者 范启腾 赵建朋 陈少鹏 邓城 辛恩平 张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632-635,共4页
目的:总结双侧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1083例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5年1月施行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0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石的大小、位置、... 目的:总结双侧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1083例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5年1月施行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0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石的大小、位置、肾积水程度、术前患者合并症、肾功能、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措施、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83例患者中血液透析治疗者89例(8.2%);双肾多发结石423例(39%),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另一侧肾结石者257例(23.7%),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者201例(18.5%),一侧肾结石、另一侧因输尿管闭锁或迂曲狭窄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肾结石者202例(18.6%)。最大双肾结石为11cm×5cm,最小输尿管结石为1cm×1.1cm,双肾积水量最大者为12cm×6cm;术中取2个通道者37例(3.4%),3个通道者11例(0.1%),4个通道者2例(0.18%);1083例中除261例(24%)因手术时间长(>180min)或出血较多(>500mL)转为分期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在70~380min,平均(97±7)min;结石一期、二期、三期清除率分别为73%、84%、91%;出血为50~900mL,平均出血170mL,需要输血的患者中输血量为1~6U,平均(1.8±1.0)U。术后行选择性肾血管栓塞术3例(2.7%),均成功止血;出现气胸、液胸17例(1.6%),只有8例(0.7%)行胸腔闭式引流,感染性休克12例(1.1%),后腹膜感染5例(0.46%)。术后血透的患者为7例(0.64%),术后发现肾目的总结双侧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1083例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5年1月施行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0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石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 双侧肾结石 经皮肾镜 上尿路
下载PDF
核基质蛋白22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云翔 那彦群 +3 位作者 辛殿祺 由然 杨勇 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343,共2页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 2 2 (NMP 2 2 )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2 4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患者和 2 0例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中NMP 2 2浓度及尿细胞学进行检测 ,计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2 4例TCC患者尿液标本...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 2 2 (NMP 2 2 )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2 4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患者和 2 0例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中NMP 2 2浓度及尿细胞学进行检测 ,计算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2 4例TCC患者尿液标本尿细胞学阳性 14例 ,NMP 2 2阳性 2 1例 ;2 0例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液标本细胞学阳性 1例 ,NMP 2 2阳性 4例 ,NMP 2 2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5 %和 80 .0 % ,尿细胞学为 5 8.3%和 95 .0 % ,比较二者敏感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NMP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蛋白22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核蛋白类 移行细胞癌 诊断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诊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进益 魏伟 +2 位作者 刘建光 姜兴金 侯旭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8期16-18,共3页
应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腔内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模式。但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仍存在感染、出血、疼痛、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其中感染性休克是... 应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腔内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模式。但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仍存在感染、出血、疼痛、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其中感染性休克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97%~4.70%,病死率达20%~63%。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对感染性休克要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如若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上尿路 微创治疗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单一术者108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嗣达 李新飞 +13 位作者 熊盛炜 樊书菠 王杰 朱伟杰 李子奡 丁光璞 俞婷 李万强 孙永明 杨昆霖 张雷 郝瀚 李学松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1-779,共9页
目的:总结分析单一术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的技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由单一术者完成的108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改良后离断肾盂成形术53例、肾盂瓣成形术11... 目的:总结分析单一术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的技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由单一术者完成的108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改良后离断肾盂成形术53例、肾盂瓣成形术11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11例、输尿管狭窄切开自体舌黏膜修补术5例、输尿管狭窄切开阑尾补片修复术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1例、术中精确测量法膀胱悬吊翻瓣术6例和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7例。手术成功定义为主观症状缓解且泌尿系超声提示肾积水缓解。结果:10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普通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改良后离断肾盂成形术,中位手术时间141 min(74~368 min),中位出血量20 mL(10~3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 d(3~19 d),手术成功率为94.3%。肾盂瓣成形术,中位手术时间159 min(110~222 min),中位出血量50 mL(20~1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3~8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术,中位手术时间126 min(76~16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 mL(10~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4~9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狭窄切开自体舌黏膜补片修补术,中位手术时间204 min(154~250 min),中位出血量30 mL(1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 d(4~7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狭窄切开阑尾补片修复术,中位手术时间164 min(135~211 min),中位手术出血量75 mL(50~2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日8.5 d(6~12 d),手术成功率为100%。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位手术时间149 min(100~218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 mL(10~50 mL),中位术后住院日7 d(5~10 d),手术成功率为90.9%。术中精确测量法膀胱悬吊翻瓣术,中位手术时间166 min(137~205 min),中位手术出血45 mL(20~1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 d(4~41 d),手术成功率为83.3%。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手术,中位手术时间270 min(227~33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10~100 mL),中位术后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 上尿路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铎 刘隽垚 +1 位作者 岳中瑾 尚攀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7-400,共4页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高级别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金标准。由于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的特点,有22%~47%的患者术后会出现膀胱肿瘤复发。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可有效降低术后膀胱内复发...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高级别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金标准。由于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的特点,有22%~47%的患者术后会出现膀胱肿瘤复发。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可有效降低术后膀胱内复发率。目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方案及药物仍参考膀胱尿路上皮癌,还未形成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对近年来灌注治疗形式及药物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膀胱内复发 膀胱灌注化疗
原文传递
根治术联合辅助化疗对高风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炳富 罗勇 +6 位作者 魏德超 韩毅力 李明川 赵佳晖 林云华 侯铸 姜永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风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后辅助化疗(ACT)改善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方法,将134例高风险UTUC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单纯RUN治疗组和RUN+ACT治疗组,观察AC... 目的探讨高风险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后辅助化疗(ACT)改善患者生存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方法,将134例高风险UTUC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单纯RUN治疗组和RUN+ACT治疗组,观察ACT治疗反应,并对比总结两组患者的预后资料,评价ACT在UTU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RUN组入组6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6~36)个月,RUN+ACT组入组7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6~36)个月。所有ACT患者均未观察到难以控制的世界卫生组织(WHO)4级化疗毒性反应。尽管ACT有改善高风险UTUC患者RUN术后总体生存率(OS)及肿瘤特异生存率(CSS)的趋势,但在本研究中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ACT可以改善淋巴结阳性UTUC患者的预后:中位OS延长12.1个月(30.1与18.0个月)、3年OS提高18.4%(49.1%与30.7%,P=0.083),中位CSS延长10.6个月(29.2与18.6个月)、3年CSS提高17.7%(55.9%与38.2%,P=0.047);此外,ACT也可以改善T3/T4期UTUC患者的预后:中位OS延长12.6个月(25.2与12.6个月)、3年OS提高14.1%(41.4%与27.3%,P=0.038),中位CSS延长12.4个月(31.3与18.9个月)、3年CSS提高18.5%(49.2%与30.7%,P=0.044)。结论ACT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淋巴结阳性或高分期(T3/T4)的UTUC患者,ACT具有显著改善预后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输尿管切除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肿瘤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博 肖春雷 +4 位作者 马潞林 张树栋 侯小飞 赵磊 卢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3-38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技术在卜尿路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肿瘤患者8例(10侧)。男6例(7侧),女2例(3侧)。年龄52~72岁,平均61岁。孤立肾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双侧肾盂肿瘤2例。高级别肿...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技术在卜尿路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肿瘤患者8例(10侧)。男6例(7侧),女2例(3侧)。年龄52~72岁,平均61岁。孤立肾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双侧肾盂肿瘤2例。高级别肿瘤4侧,低级别肿瘤6侧。肿瘤直径0.5~3.5cm,平均2.6cm。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激光或电刀肿瘤切除术,术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经肾造瘘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8例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73min;术中出血量20~300ml,平均50m1,术后SCr水平较术前下降或九明显变化。随访10~36个月,采用CT、MRI及输尿管镜检观察肿瘤复发情况。1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肿瘤局部复发。余5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皮肾镜技术治疗匕尿路肿瘤安全可行,手术效果良好,对不宜行肾输尿管切除术的上尿路肿瘤患者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经皮肾镜
原文传递
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心怡 《医学信息》 2010年第5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 探讨双J内支架引流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适应症、放置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发育异常患者,在上尿路开放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撑、引流,放置时间8天~4周。结果除1例持续漏尿,于术后8天提前拔除... 目的 探讨双J内支架引流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适应症、放置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发育异常患者,在上尿路开放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撑、引流,放置时间8天~4周。结果除1例持续漏尿,于术后8天提前拔除双J管外,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合理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J管 上尿路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致上尿路损害的临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新 李雪梅 +4 位作者 宋波 金锡御 方强 周占松 李为兵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致上尿路损害的致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64例排尿功能障碍性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病例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学及肾脏功能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引起上尿路损害的26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中,部...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致上尿路损害的致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64例排尿功能障碍性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病例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学及肾脏功能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引起上尿路损害的26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中,部分患者(42.4%,n=112)残余尿量不多(<100cmH2O),但已引起上尿路损害;78.4%(n=207)以上患者膀胱储尿期压力大于40cmH2O,初始尿意压力(42.3±6.0cmH2O)和最大尿意压力(67.3±5.8cmH2O)均在膀胱安全压力(40cmH2O)之上;初始尿意容量(417.5±61.6ml)明显大于安全容量(364.6±42.1ml)。结论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膀胱储尿期压力增高、达到和(或)超过安全压仍继续储尿是导致上尿路损害的最重要原因;残余尿和尿意不能作为指导排尿的指标;将膀胱压降至安全压以下或在安全容量前排空膀胱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和预防上尿路损害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上尿路 尿动力学
下载PDF
Surgical Treatment of Upper Urinary Tract Lithiasis in Conakry
18
作者 Barry Mamadou Madiou Diallo Thierno Oumar +5 位作者 Sow Thierno Amadou Oury Diallo Thierno Mamadou Oury Bah Ibrahima Bah Mamadou Diao Cissé Demba Bah Oumar Raphiou 《Open Journal of Urology》 2024年第9期487-498,共12页
Introduction: The management of urinary lithiasis in our settings has long been conventional surgery.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endoscopy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represents a major advance in our department. The a... Introduction: The management of urinary lithiasis in our settings has long been conventional surgery.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endoscopy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represents a major advance in our department. The aim was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treatment of lithiasis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in Conakry and to report on our initial experience of ureteroscopy in Conakry. Methodology: This is a p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lasting one year, from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 2022, carried out at the Urology Department of the Ignace Deen National Hospital and at the PERCHIN Urological Clinic. The study included all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 for lithiasis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who met the selection criteria. Results: The study included 57 patients. The mean age was 30 years, with extremes of 20 and 73 years;the most represented age group was 31 to 40 years, followed by 20 to 30 years with 29.9% and 26.3% respectively. Males predominated in 36 cases (63.15%), with a M/F sex ratio of 1.71. Left-sided renal colic was the most common, at 75.43% (n=43), and right-sided renal colic at 40.35%, associated with digestive signs at 43.85%. 77.19% had normal creatinine levels before surgery, versus 22.81% with elevated creatinine levels, i.e. 15.78% improvement in renal function after surgery.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as found in 47.36%,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31.57%, follow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8.77%. Overall, 82.45% of patients had organic damage to the kidneys or ureters. Right ureterohydronephrosis was noted in 56.14%, followed by left hydronephrosis in 26.32%. Open surgery was predominant in 52.63% of cases, with endoscopic surgery (URS) accounting for a significant 47.36%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endoscopic treatment used was laser ureteroscopy. In our study, 73.68% underwent drainage of the upper excretory tract, including 64.91% with a JJ catheter.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07 days, with extremes of 02 and 28 days, and 81.4%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RS had a length of stay of less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nary Lithiasis Surgical Treatment URETEROSCOPY upper urinary tract Conakry
下载PDF
上尿路手术病人留置双J管引流的护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容婉慈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7期35-36,共2页
笔者报道上尿路结石、狭窄、损伤、肿瘤侵犯切除等手术后病人,放置输尿管内引流管(双J管)的护理。针对放置双J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护理要点是对尿液颜色和尿量的观察;预防尿路刺激症状和尿液返流的护理;加强住院期间... 笔者报道上尿路结石、狭窄、损伤、肿瘤侵犯切除等手术后病人,放置输尿管内引流管(双J管)的护理。针对放置双J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护理要点是对尿液颜色和尿量的观察;预防尿路刺激症状和尿液返流的护理;加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和出院病人跟踪服务(电话随访),提高病人复诊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双J管起到引流尿液、缓解梗阻,防止疤痕狭窄、输尿管损伤的搭桥作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J管 上尿路 护理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的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无瘤原则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科 于胜强 +2 位作者 门昌平 林春华 高振利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UT-U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进行的168例后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其中实验组(83例)采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根治术(LNU),对照组(85例)采用...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UT-U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进行的168例后腹腔镜下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其中实验组(83例)采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根治术(LNU),对照组(85例)采用联合经尿道电切的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168例后腹腔镜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均成功完成,未出现死亡或重大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和13.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经尿道电凝的腹腔镜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肿瘤细胞种植,降低肿瘤复发率,最大程度地符合上尿路上皮癌的无瘤治疗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上尿路 上皮癌 经尿道电凝 无瘤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