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暴露对中缅树鼩褐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谢静 王政昆 +1 位作者 张武先 朱莉萍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40,共7页
自备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在(5±1)℃冷暴露0 d、7 d、14 d、21d、28 d时,褐色脂肪组织(BAT)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冷暴露时间的延长,中缅树鼩的体重、褐色脂肪组织重量均表现... 自备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在(5±1)℃冷暴露0 d、7 d、14 d、21d、28 d时,褐色脂肪组织(BAT)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冷暴露时间的延长,中缅树鼩的体重、褐色脂肪组织重量均表现出了增加的趋势,BAT线粒体总蛋白和UCP1的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其中UCP1的含量在28 d时达到极显著水平,比对照组增加了55.9%。说明冷暴露能够诱导中缅树鼩UCP1表达增加,从而使其适应性产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冷暴露 解偶联蛋白-1 酶联免疫
下载PDF
玉米须总皂苷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渊 程杰 +1 位作者 田鲁 陈晓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玉米须总皂苷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共40只,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总皂... 目的:探讨分析玉米须总皂苷对高脂饮食喂养的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CP1)和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共40只,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玉米须总皂苷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给予高脂饮食12周后构建肥胖大鼠模型,治疗时玉米须总皂苷低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玉米须总皂苷100、20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1 m L·kg^-1·d^-1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2周后称重、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棕色脂肪组织,检测血清血脂指标,HE染色检测棕色脂肪组织病理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P〈0.05),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和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和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HDL-C明显升高(P〈0.05),LDL-C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和HDL-C降低(P〈0.05),LDL-C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棕色脂肪细胞分布明显减少,脂肪空泡数量明显增加,而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脂肪空泡数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PRDM16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玉米须总皂苷治疗后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总皂苷治疗12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相对含量,这可能与其可以降低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和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大鼠 脂肪组织 玉米须总皂苷 解偶联蛋白-1 PR结构域蛋白16
下载PDF
无毛基因敲除小鼠PPARγ-PGC1α-UCP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棕色脂肪组织能量代谢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龙 郭好雨 +3 位作者 张超凡 杨紫薇 和娜娜 朱奎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无毛(Hr)基因缺陷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Hr基因敲除(Hr^(-/-))小鼠和同窝野生型(Hr^(+/+))小鼠各10只,记录小鼠从出生后10周内的体重;于第10周,使用代谢监测系统对小鼠的耗氧量、产热量、活动量以及24 h进食... 目的:探讨无毛(Hr)基因缺陷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Hr基因敲除(Hr^(-/-))小鼠和同窝野生型(Hr^(+/+))小鼠各10只,记录小鼠从出生后10周内的体重;于第10周,使用代谢监测系统对小鼠的耗氧量、产热量、活动量以及24 h进食量和饮水量进行监测,测量肛温,ELISA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HE染色观察棕色脂肪组织(BAT),Western blot法检测BAT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PPAR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UCP1)蛋白的表达。结果:出生后第1周至第10周,两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两组小鼠血清fT3浓度和活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r^(+/+)小鼠比较,Hr^(-/-)小鼠的肛温、24 h进食量和饮水量、耗氧量和产热量升高(P<0.05),BAT内较多小空泡脂滴和较少大空泡脂滴,BAT中PPARγ、PGC1α、UCP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Hr基因缺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PGC1α-UCP1信号通路,调节BAT能量代谢,从而使小鼠处于高能量代谢和高体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毛基因 棕色脂肪组织 能量代谢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共激活因子1α 解偶联蛋白-1 小鼠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高脂喂养大鼠棕色脂肪组织PGC-1α及U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喻日成 范元硕 罗建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高脂喂养的SD大鼠棕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PGC-1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喂养组及盐酸小檗碱组,高脂喂养组及盐...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高脂喂养的SD大鼠棕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PGC-1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喂养组及盐酸小檗碱组,高脂喂养组及盐酸小檗碱组大鼠给与高脂饮食,第6周时盐酸小檗碱组大鼠灌胃盐酸小檗碱,对照组和高脂喂养组大鼠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第24周时,取大鼠肩胛部位棕色脂肪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组织学变化,应用Real-Time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棕色脂肪组织UCP-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棕色脂肪组织HE染色可见脂肪细胞体积小、大小均匀,而高脂喂养组脂肪细胞体积大、不均匀、细胞间有融合,盐酸小檗碱组棕色脂肪细胞体积较高脂组明显缩小、细胞分布均匀;高脂喂养组大鼠肩胛棕色脂肪组织UCP-1、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而盐酸小檗碱组较高脂喂养组水平上调。结论:盐酸小檗碱改善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与上调大鼠棕色脂肪组织UCP-1、PGC-1α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解偶联蛋白-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 棕色脂肪组织 高脂喂养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原代棕色脂肪细胞分化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淼 刘娟 +1 位作者 王龙 丁国宪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47-949,共3页
观察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原代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细胞分化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为治疗肥胖相关疾病寻找新思路。结果显示吡格列酮通过增强特异基因表达、促进分化成脂、提高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增强BAT细胞功能(P〈... 观察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原代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细胞分化和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为治疗肥胖相关疾病寻找新思路。结果显示吡格列酮通过增强特异基因表达、促进分化成脂、提高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增强BAT细胞功能(P〈0.05);这可能是吡格列酮改善机体代谢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棕色脂肪 PPARΓ 解耦联蛋白1
原文传递
高盐对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及其中枢调控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晨亮 林毅漳 +3 位作者 周鑫 陈霞 林树 宋治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8-874,共7页
目的研究高盐摄入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8周龄的C57BL/6J小鼠分为4组(n=5):短期高盐组与短期对照组(饲养24 h后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大脑... 目的研究高盐摄入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8周龄的C57BL/6J小鼠分为4组(n=5):短期高盐组与短期对照组(饲养24 h后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大脑c-Fos表达情况),长期高盐组与长期对照组(连续饲养8周,每周对体质量、体温、饮水、进食进行监测)。对照组正常饮水,高盐组给予含2%氯化钠的盐水。长期组实验结束后收集血清检测血脂水平。收集性腺脂肪和脑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性腺脂肪组织中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UCP-1)等棕色化相关调控基因的改变以及下丘脑室旁核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mRNA表达。结果短期高盐刺激后,小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高盐组(112.67±11.24)较对照组(30.67±5.51)明显增加(P<0.01)。给予小鼠8周的高盐刺激后,小鼠血中甘油三酯[(0.75±0.19)mmol/L vs(1.07±0.08)mmol/L,P<0.05]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下降[(0.64±0.14)mmol/L vs(0.92±0.15)mmol/L,P<0.05],单侧性腺脂肪质量明显减轻[(0.11±0.01)g vs(0.15±0.01)g,P<0.01]。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高盐组WAT棕色化标志基因UCP-1含量(4.62±0.94)较对照组(1.00±0.16)明显增加(P<0.01);下丘脑室旁核BDNF高盐组mRNA表达(3.14±0.31)较对照组(1.00±0.12)明显增加(P<0.01)。结论长期高盐可诱导小鼠WAT棕色化,而下丘脑室旁核BDNF参与了其中的中枢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脂肪 棕色化 交感神经系统 高盐 解耦连蛋白1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肥胖小鼠非肾上腺素能原代棕色脂肪功能和分化的影响
7
作者 胡苏荣 胡淼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GZ)对肥胖小鼠非肾上腺素能条件下原代棕色脂肪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高脂饮食诱导的4周龄雄性C57BL/6J肥胖小鼠20只,取肩...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GZ)对肥胖小鼠非肾上腺素能条件下原代棕色脂肪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高脂饮食诱导的4周龄雄性C57BL/6J肥胖小鼠20只,取肩胛间区棕色脂肪组织,分离并培养C57小鼠原代棕色脂肪细胞,等量分人10个培养皿中,等分为对照组和PGZ干预组,每组5皿,使用PGZ干预细胞,建立PGZ干预的细胞模型,使用和PGZ溶液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模型的棕色脂肪基因:解偶联蛋白1(UCP-J)、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3(ELOVL3)、PPAR-γ共激活因子α和β(PGCI-α、PGCI-β)、PR包含域16区(PRDM1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脂联素、脂肪细胞脂质结合蛋白2(AP2)、细胞色素C1氧化酶(CYC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等表达水平;使用油红染色定量法检测细胞模型的棕色脂肪成脂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GZ干预组UCP-1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PGZ干预组细胞的棕色脂肪特异基因(UCP-1、ELOVL3、PGCI-α、PGCI-β)、成脂基因(AP2)、线粒体功能基因(CYCI、TFAM)和脂肪分化基因(PRDM16、CESP/β)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UCP-1:1100.0±612.0、2.0±0.4;ELOVL3:1461.0±617.0、2.0±1.2;PGCI-α:8.1±2.8、2.0±1.1;PGCI-β:8.3±2.8、2.0±1.3;脂联素:2.6±0.8、1.04±0.7;AP2:5.1±2.2、1.00±0.24;CYCI:3.1±0.8、1.0±0.4;TFAM:1.2±0.4、1.00±0.25;PRDM16:4.8±2.6、2.0±0.3;CEBP/β:6×10^8±5×10^8、2.0±0.6;t=2.45~5.22,均P〈0.05);油红定量亦发现干预组成脂功能高于对照组(染色定量:1.2±0.2比1.0±0.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棕色脂肪 非肾上腺素能 解偶联蛋白1
原文传递
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及解偶联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键 黄骄保 +3 位作者 吴惧 尹敏 程楠 尹家俊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袖状胃切除术(SG)对肥胖大鼠(Zucker大鼠)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重的机制。方法 30只10周龄雄性Zucke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饮食配对... 目的观察袖状胃切除术(SG)对肥胖大鼠(Zucker大鼠)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及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重的机制。方法 30只10周龄雄性Zucke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饮食配对组,每组10只。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腹膜后脂肪组织,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PPARγ和UC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手术组术后6周体重较假手术组和饮食配对组明显降低,分别为[(250±5.8)、(370±10.0)、(310±9.6)]g(F=1385.62,P<0.05);手术组术后6周PPARγ和UCP-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和饮食配对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SG能增强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产热相关基因PPARγ和UCP-1的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转变,增加能量消耗,是其减重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状胃切除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 解偶联蛋白-1(UCP-1)
原文传递
PRDM16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睿(综述) 黄启亚(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3121-3124,共4页
肥胖目前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其病因及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棕色脂肪组织具有特殊的产热功能,通过产热能够增加能量的消耗,因而被认为具有对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巨大潜力。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近年来... 肥胖目前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其病因及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棕色脂肪组织具有特殊的产热功能,通过产热能够增加能量的消耗,因而被认为具有对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巨大潜力。PR结构域蛋白16(PRDM16)近年来被发现具有激活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的生热程序、提高其线粒体密度、促进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关键转录因子PRDM16的功能以及PRDM16与肥胖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棕色脂肪组织 PR结构域蛋白16 生热程序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二仙汤对卵巢切除大鼠棕色脂肪产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宁溪 关莉 +5 位作者 周乐全 刘海梅 李小英 薛倩倩 徐进文 李润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产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模型组(OVX),二仙汤低剂量治疗组(EXDL),二仙汤高剂量治疗组(EXDH),雌激素治疗组(E),并分别给予... 目的研究二仙汤对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产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模型组(OVX),二仙汤低剂量治疗组(EXDL),二仙汤高剂量治疗组(EXDH),雌激素治疗组(E),并分别给予相应的药液连续灌胃给药1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脂4项;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blot及q PCR检测各组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脱偶联蛋白-1(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卵巢切除模型大鼠体质量、腹腔内脂肪质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显著增加,卵巢切除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升高;二仙汤治疗后可降低卵巢切除大鼠体质量及腹腔内脂肪质量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UCP-1及PGC-1α的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水平下降,二仙汤治疗后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UCP-1及PGC-1α的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水平。结论二仙汤可降低卵巢切除大鼠的体质量和腹腔内脂肪的质量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水平,这可能与其提高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产热相关蛋白UCP-1及PGC-1α的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汤 棕色脂肪 绝经 脱偶联蛋白-1
原文传递
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布氏田鼠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志军 陈竞峰 王德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589,共14页
为了研究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将成年雌性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血清瘦素浓度以及褐色脂肪组... 为了研究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将成年雌性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血清瘦素浓度以及褐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BAT-UCP1)含量等参数。结果发现:1)短光照抑制体重增长、降低体脂重量和血清瘦素水平,增加非颤抖性产热(NST)和UCP1含量;2)高脂食物使摄入能减少和消化率提高,但未显著影响体重、基础代谢率、NST、UCP1含量和血清瘦素;3)血清瘦素与摄入能不相关,但与体脂含量正相关。结果暗示:短光照下瘦素作用敏感性增加和产热能力增强,可能介导了抵抗高脂食物诱导的肥胖。在野外条件下草食性的布氏田鼠能通过能量代谢和产热的适应性调节避免体重的过度增长,有利于降低捕食风险,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布氏田鼠是研究食物诱导肥胖机理的一个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光周期 高脂食物 体重 能量平衡 产热 瘦素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Small molecules for fat combustion: targeting obesity 被引量:22
12
作者 Jingxin Liu Yitao Wang Ligen Lin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220-236,共17页
Obesity is increasing in an alarming rate worldwide, which causes higher risks of some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cancer.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either pancreatic lipase in... Obesity is increasing in an alarming rate worldwide, which causes higher risks of some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cancer.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either pancreatic lipase inhibitors or appetite suppressors, are generally of limited effectiveness. Brown adipose tissue(BAT) and beige cells dissipate fatty acids as heat to maintain body temperature, termed 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the activity and mass of BAT and beige cell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The existence of BAT and beige cells in human adults provides an effective weight reduction therapy, a process likely to be amenable to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Herein, we combed through the physiology of thermogenesis and the role of BAT and beige cells in combating with obesity. We summarized the thermogenic regulators identified in the past decades, target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nuclear receptors and miscellaneous pathways.Advances in clinical trials were also present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up-to-date knowledge from the bi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rmogenesis in energy homeostasis to the representative thermogenic regulators for treating obesity. Thermogenic regulatorsmight have a large potential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to be developed as lead compounds in fighting obe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GENESIS BROWN ADIPOSE tissue BEIGE cells OBESITY uncoupling protein 1
原文传递
脾阳虚证大鼠棕色脂肪组织和解偶联蛋白1关联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云起 唐汉庆 +2 位作者 吴翠松 劳传君 庞广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高脂饮食和中药干预在实验动物能量代谢中的关联性和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①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d70~d98每天按10 g.k...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高脂饮食和中药干预在实验动物能量代谢中的关联性和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①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d70~d98每天按10 g.kg-1体重生理盐水ig。d98检测刺激性产热,观察2 h肛温变化曲线和温度峰值,计算温度曲线下面积;②阳虚组:d42手术切除肩胛间BAT,余同①组;③脾阳虚组:d49~d98高脂饲料(83%普通饲料,15%甘油三酯,2%胆固醇)喂养;隔日19℃环境喂养,余同②组;④中药组:d70~d98每天按4 g.kg-1体重附子理中汤ig。余同③组。每周测体重1次。以效能体重增长率、效能产热温度峰值、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为参考指标。取BAT测UCP1表达量。结果:①效能体重增长率,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减慢(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加快(P<0.01)。②效能产热温度峰值,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升高(P<0.01);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效能体重增长率与效能产热温度峰值变化程度呈正相关。③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脾阳虚组与阳虚组相比产热曲线下面积增加(P<0.05);中药组与脾阳虚组相比,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增加(P<0.01)。效能体重增长率与产热温度曲线下面积变化程度呈正相关。中药组上调UCP1表达量,和阳虚组以及脾阳虚组相比,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温阳健脾中药促使高脂饮食转化为BAT并提高其产热活性。温阳健脾中药上调UCP1在BAT中的表达,通过UCP1的解偶联作用,使BAT分解产热而改善阳虚畏寒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阳虚证 棕色脂肪组织 解偶联蛋白1 关联性
原文传递
长爪沙鼠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产热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志强 刘全生 +1 位作者 李纪元 王德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是一种栖息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非冬眠群居性的小型哺乳动物。为研究其产热功能的季节变化,我们分别在2003年秋季(9月下旬)、冬季(11月下旬)、2004年春季(3月底-4月下旬)和夏季(7月下旬),分别测定了其... 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是一种栖息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非冬眠群居性的小型哺乳动物。为研究其产热功能的季节变化,我们分别在2003年秋季(9月下旬)、冬季(11月下旬)、2004年春季(3月底-4月下旬)和夏季(7月下旬),分别测定了其体重、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的重量、线粒体总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以及褐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1,UCP1)的含量等。结果显示:除雄鼠的体重显著高于雌鼠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性别差异。体重和褐色脂肪组织的重量都在冬季较高,显著高于夏季,而肝脏的重量在夏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的线粒体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以及UCP1含量,都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在野外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在细胞水平上产热能力的提高和UCP1含量的增加,是长爪沙鼠抵御寒冷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褐色脂肪组织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季节变化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人参-川芎有效成分通过PPARγ/PGC-1α/UCP1通路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乔羽 张京春 +3 位作者 刘玥 马林沁 毛婷 孙欣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8-483,共6页
目的研究人参、川芎有效成分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干预肥胖胰岛素抵抗诱导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使用ApoE;小鼠建立动物模型,给予振源胶囊(人参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片(川芎嗪)干预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并监测... 目的研究人参、川芎有效成分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干预肥胖胰岛素抵抗诱导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使用ApoE;小鼠建立动物模型,给予振源胶囊(人参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片(川芎嗪)干预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并监测血糖;使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 rol,LDLC)水平;取小鼠腹腔脏器及腹主动脉周围的脂肪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 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 (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血糖、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相比,人参-川芎有效成分高剂量组血糖、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脂肪组织中PPARγ、PGC-1α以及U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人参、川芎有效成分能够通过PPARγ/PGC-1α/UCP1信号通路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进而降低慢性间歇性低氧复合肥胖胰岛素抵抗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体质量、血糖、LDL-C、TG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川芎有效成分 人参总皂苷 川芎嗪 肥胖 白色脂肪棕色化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间歇性低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 解偶联蛋白1
原文传递
鸢尾素对小鼠脂肪的作用及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月 赵宇飞 +3 位作者 江洋 吴红红 居胜红 彭新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鸢尾素在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及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作用以及对饮食诱导的肥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C57/BLKS/J雄性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饮食喂养(NCD)和高脂饮食喂养(HFD)。将两种小鼠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低剂量鸢尾素在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及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作用以及对饮食诱导的肥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C57/BLKS/J雄性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饮食喂养(NCD)和高脂饮食喂养(HFD)。将两种小鼠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鸢尾素(0.8 ng/g,200μl),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体积(200μl)磷酸盐缓冲液,连续干预14 d。每日定时采集小鼠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等指标。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进行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泡大小、活性改变。分析特异性棕色化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量来评估不同浓度(0、20和40 nmol/L)鸢尾素在体外对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的干预效果。为评估鸢尾素是否具有改善代谢的功能,对HFD的小鼠进行血清学指标和肝脂肪变性的监测。结果在体外成功培养并鉴定原代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NCD小鼠中,动物活体显示在接受干预后两组小鼠体重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比对照组为(-0.78±0.98)比(0.27±0.55)g,P<0.01]。离体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白色脂肪细胞面积较小[实验组比对照组为(14.78±8.44)比(29.49±12.97)μm2,P<0.05];实验组棕色脂肪细胞内的脂滴较大,且UCP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HFD小鼠中,实验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为(7.18±0.41)比(13.48±2.07)mmol/L,P<0.01;(2.38±0.26)比(3.89±0.93)mmol/L,P<0.05],实验组肝细胞内脂滴含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为(2.73±1.96)%比(14.04±6.29)%,P<0.001]。结论低剂量鸢尾素能够促进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同时能激活BAT,从而产热减轻小鼠体重;并且能够改善饮食引起的小鼠肥胖和相关的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棕色化 解偶联蛋白1
原文传递
UCP1基因-3826A>G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大理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永新 易明珠 +7 位作者 赵茜 黄京 赵野 王雨晴 杨彩婷 孙曙光 忽胜和 来明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3826 A>G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大理地区T2DM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4例T2DM患者(T2DM组),同期选取174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两组一般...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3826 A>G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大理地区T2DM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4例T2DM患者(T2DM组),同期选取174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对UCP1基因-3826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统计分析。结果T2DM、NC组UCP1基因-3826 A>G位点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T2DM组AG、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增加T2DM风险1.638、2.109和1.386倍。T2DM患者AG和GG基因型BMI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UCP1基因-3826 A>G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大理地区T2DM相关,且该基因位点突变增加T2DM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1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茶多酚EGCG对小鼠棕色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商悦 李毅 +1 位作者 陈淑珍 甄永苏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5,共5页
随着对棕色脂肪组织(BAT)在成人体内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肯定,棕色脂肪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采用动物实验、病理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化,观察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棕色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重和鼠龄相近时,... 随着对棕色脂肪组织(BAT)在成人体内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肯定,棕色脂肪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采用动物实验、病理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化,观察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棕色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重和鼠龄相近时,不同种属小鼠肩甲间棕色脂肪组织HE染色后的形态不同,C57BL/6脂肪细胞中的空泡大,胞浆含量少,BALB/c小鼠脂肪细胞中的空泡小,胞浆含量多,昆明小鼠居中。给昆明小鼠口服不同剂量EGCG后,150 mg/kg EGCG能降低小鼠体重的增长,降低附睾周围白色脂肪组织的重量,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EGCG能降低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加胞浆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GCG能增加棕色脂肪细胞内脱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增加能量代谢。因此,不同种属小鼠的BAT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学特点,这为研究BAT小鼠的选择提供了依据;EGCG能够调节小鼠棕色脂肪的代谢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茶叶在脂肪代谢方面的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棕色脂肪组织 脱偶联蛋白1
原文传递
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影响体温
19
作者 李嘉成 刘昊东 +8 位作者 李鹏辉 樊奇 王星 闫睿 贺炀 张明 周鑫 杜晨光 苏布登格日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09,共8页
目的:蓝斑核作为能量调节枢纽参与调节能量稳态,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发挥体温调节作用,然而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在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是否参与体温调节。方法:运用化学遗传方... 目的:蓝斑核作为能量调节枢纽参与调节能量稳态,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发挥体温调节作用,然而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在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是否参与体温调节。方法:运用化学遗传方法特异性抑制小鼠蓝斑核GABA能神经元活性,统计其体温、采食量、糖耐量、胰岛素耐受性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抑制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导致饥饿状态小鼠核心体温和IBAT温度显著下降(P<0.05),同时IBAT中的UCP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蓝斑核GABA表达神经元可调控小鼠体温,为中枢神经系统如何通过调节特定神经元群体来影响体温和能量代谢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于理解相关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核 Γ-氨基丁酸 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UC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赵萍 曾佳玲 邓婷婷 《医学信息》 2024年第8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UC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4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踝臂指数≤0.9为周围血管病变组,共207例;踝臂指数在0.9~1.4为对照组,共233例。采全血后提取DNA,SNaPshot法检测U... 目的探讨UC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4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踝臂指数≤0.9为周围血管病变组,共207例;踝臂指数在0.9~1.4为对照组,共233例。采全血后提取DNA,SNaPshot法检测UCP1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围血管病变关系及常见危险因素,MDR软件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结果两组BMI、SBP、DBP、TG、TC、LDL及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FBS、HbA1c、HDL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长和吸烟是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病程、FBS、HbA1c、HDL、吸烟后rs1800592位点AA比GG患者周围血管病变患病高1.824倍(OR=1.824,P<0.05)。rs45539933、rs10011540基因多态性与周围血管病变患病风险无关(P>0.05)。病程、吸烟、rs1800592这3个交互作用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UCP1基因多态性与周围血管病变发病相关,rs1800592与吸烟、长病程的交互作用促进了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解耦连蛋白1 高密度脂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