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侯玲玲 曹华 +4 位作者 魏国荣 白慈贤 张涌 吴祖泽 裴雪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条件。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 ,肝素抗凝 ,用相对密度为1.0 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 ,进而获得... 目的 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条件。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 ,肝素抗凝 ,用相对密度为1.0 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 ,进而获得MSC。用MesencultTM 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的表面标志。取扩增 2 ,5 ,8代的MSC分别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 ,免疫组化和组化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标志和结构。结果 脐血MSC每扩增一代 ,细胞数量增加约 2~ 3倍。 6 .6× 10 5个人脐血原代MSC在体外扩增 10代后获得 9.9× 10 8个细胞 ,扩增约 1.5× 10 3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 ,脐血MSC不表达CD34 、CD1 1a和CD1 1b,强表达CD2 9,弱表达CD71 ,与骨髓MSC表面抗原特性一致。诱导后的细胞平均有 70 %左右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表型 ,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不同代数的MSC诱导后均表达神经丝蛋白 (neurofilament,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 ;组织化学法检测可看到神经元特有结构尼氏体。结论 脐血MSC在体外有较强的扩增能力 ,能够向非间充质类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细胞替代治疗 基因治疗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扩增 神经元样细胞 定向诱导分化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马廉 崔冰琳 +5 位作者 冯学永 罗敏洁 蒋学武 杨立业 谢庆东 黄天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特性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移植寻找新的细胞来源。方法检测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表面标记;丹参和β巯基乙醇诱导人脐带来源的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 目的研究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特性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移植寻找新的细胞来源。方法检测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表面标记;丹参和β巯基乙醇诱导人脐带来源的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的神经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从人脐带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体外生长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体外增殖超过10代。这类细胞MSCs的表面标记CD29、CD44、CD59、CD105呈现高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14、CD33、CD34、CD28、CD45、CD117和与移植免疫排斥相关的表面标记CD80(B7-1)、CD86(B7-2)、CD40、CD40L不表达或低表达。丹参和β巯基乙醇均可诱导人脐带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的标记β-Ⅲ类神经微管(β-TubulinⅢ)和神经微丝(NF),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RT-PCR检测证实,经丹参诱导后的MSCs表达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Nestin,诱导前和诱导后的MSCs均表达神经细胞基因Pleiotrophin,诱导后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人脐带华尔通胶含有丰富的MSCs,易于培养扩增,其表达MSCs的表面标记,不表达或低表达造血细胞和与移植排斥相关的细胞标记。人脐带来源的MSCs能分化为神经细胞,表达神经细胞的相关标记和基因,这种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移植的一个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范存刚 张庆俊 韩忠朝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经传代培养、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后,再以不同方案诱导向其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鉴... 目的研究人脐带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经传代培养、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后,再以不同方案诱导向其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培养5-7d后,有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细胞传代培养达23代后无明显的形态和增殖能力改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80%以上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流式细胞检测表明这些细胞表达CD13、CD29、CD44、CD90、CD105和CD166等MSCs标志物.经神经分化诱导后,部分细胞呈现出与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类似的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第二神经分化诱导方案优于第一方案,其NSE和MBP阳性细胞分别达80.8%±3.9%、4.2%±1.3%,但未能见到GFAP阳性细胞.RT-PCR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神经标志物的表达.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备选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 RT-PCR方法 细胞周期分析 流式细胞检测 细胞传代培养 神经胶质细胞 免疫荧光检测 细胞移植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分化诱导 阳性细胞 CD166 CD105 贴壁细胞 增殖能力 CD13 细胞表达 CD29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袁源 杨树源 +1 位作者 韩忠朝 张晓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以期为脐带MSCs的神经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酶消化法获取MSCs,进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志...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以期为脐带MSCs的神经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酶消化法获取MSCs,进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志。取扩增3,5,10代的MSCs分别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标志。结果脐带富含MSCs,且脐带MSCs(UCMSCs)强表达CD13、29、CD44、CD105,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34、CD11a、CD14、CD33、CD45。神经条件培养基诱导后的细胞平均有70%左右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表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不同代数的MSCs经诱导后均表达nestin,NSE,NeuN,NF-M,弱表达GFAP。RT-PCR显示诱导后NSEmRNA表达增加。结论MSCs存在于人脐带中,并且在体外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特定条件下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扩增 诱导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类肝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28
5
作者 闫俊卿 韩涛 朱争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639-1644,共6页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生物学的特性及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行传代培养,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细胞周期和生长活性等,利用肝细...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生物学的特性及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行传代培养,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细胞周期和生长活性等,利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4和抑瘤素等细胞因子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用免疫细胞方法对诱导和未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学检测,糖原染色进行功能鉴定.结果:从人脐带中可分离到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进行长期稳定培养;CD29、CD105和Vimentin表达阳性,基本不表达CD34、CD31,经加入细胞因子可成功将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分化的细胞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物ALB、AFP、CK18和CK19,糖原染色呈现阳性.结论:人脐带中可成功分离到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可实现体外长期培养,表达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在体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有望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理想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 分化 免疫细胞化学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袁源 王媛丽 +2 位作者 杨树源 韩忠朝 张晓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0-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MSC)的分离、纯化、扩增方法,研究其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分别用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获取脐带间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应用DMEM/F12培养液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MSC)的分离、纯化、扩增方法,研究其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分别用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获取脐带间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应用DMEM/F12培养液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的细胞表面标志.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两种分离方法均可获得MSC,原代培养12~14 d后可达90%融合,细胞可传代20代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脐带MSC强表达CD13、CD29、CD44、CD105,弱表达CD106,不表达CD34、CD11a、CD14、CD31、CD45.结论脐带MSC在体外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生物学 细胞分离
下载PDF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from human perinatal tissues: From biology to cell therapy 被引量:16
7
作者 Karen Bieback Irena Brinkmann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CAS 2010年第4期81-92,共12页
Cell-based regenerative medicine is of growing interest in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role of stem cells in this context is under intense scrutiny and may help to define principles of organ regeneration and develop inno... Cell-based regenerative medicine is of growing interest in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role of stem cells in this context is under intense scrutiny and may help to define principles of organ regeneration and develop innovative therapeutics for organ failure. Utilizing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for organ replacement has been conducted for many years when perform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ince the first successful transplantati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to treat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non-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populations have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within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other perinatal and fetal tissues. A cell population entitl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MSCs) emerged as one of the most intensely studied as it subsumes a variety of capacities: M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various subtypes of the mesodermal lineage, they secrete a large array of trophic factors suitable of recruiting endogenous repair processes and they are immunomodulatory.Focusing on perinatal tissues to isolate MSCs, we will discuss some of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cell types concentrating on concepts of isolation and expansion, the comparison with cells derived from other tissue sources, regarding phenotype and differentiation capacity and finally their therapeut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umbilical cord cord blood Regenerative medicine cell therapy stem cellS AMNION CHORION PERINATAL Discarded tissue Fetal membranes
下载PDF
人骨髓和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造血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蒙 杨少光 +5 位作者 刘鹏霞 杜伟廷 顾东生 卢士红 邢文 韩忠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94-1300,共7页
本研究分离鉴定人骨髓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长期造血的能力。用密度梯度离心或酶消化方法分离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贴壁培养的方法进一步纯化MSC。检测骨髓和脐带... 本研究分离鉴定人骨髓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长期造血的能力。用密度梯度离心或酶消化方法分离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贴壁培养的方法进一步纯化MSC。检测骨髓和脐带MSC的表型以及成脂、成骨分化潜能。通过LTC-IC(long-termculture-initiatingcells)实验,检测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支持长期造血的能力,并在培养的第3、5、7周分析两种MSC组悬浮细胞的表型。结果表明,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均呈纺锤形、贴壁生长,2种MSC均表达CD90、CD105、CD73、CD29、CD54、CD166和HLA-ABC,不表达HLA-DR、CD34和CD45。化学染色证实,2种MSC体外能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LTC-IC实验第5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CFC(colony forming cell)的产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6、7、9周,脐带MSC组CFC的产率均低于骨髓MSC组(p<0.05)。第3、5、7周悬浮细胞表型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2种MSC组CD34和CD117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而CD33、CD13、CD11b的阳性率逐渐上升。结论:从人骨髓和脐带组织中成功分离并鉴定出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支持长期造血,但其造血支持能力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支持能力
下载PDF
胎盘组织及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胜利 宋剑秋 旭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2-147,共6页
大量的临床移植表明人脐血 (UCB)可以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中得到造血重建 ,可是在成人中脐血移植 (UCBT)效果并不理想 ,这主要是脐血中所含的细胞数及造血干 /祖细胞数有限 ,而不适宜体重较大的成人。本研究在收集脐血的同时 ,也分... 大量的临床移植表明人脐血 (UCB)可以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儿童中得到造血重建 ,可是在成人中脐血移植 (UCBT)效果并不理想 ,这主要是脐血中所含的细胞数及造血干 /祖细胞数有限 ,而不适宜体重较大的成人。本研究在收集脐血的同时 ,也分别收集胎盘血 (UPB)及胎盘组织 (UPT)中的细胞 ,检测有核细胞数 ,CD34(造血干 /祖细胞的表明标记 )阳性细胞 ,粒单细胞集落 (CFU GM)。结果发现 :来自于胎盘血和胎盘组织中的有核细胞数是脐血细胞的 3- 4倍 ;脐血、胎盘血及胎盘组织细胞的有核细胞数分别为 (8.3± 1.0 4 )× 10 8,(16 .33± 5 .5 4 )× 10 8和(8.0 1± 2 .6 4 )× 10 8;CD34+ 细胞分别为 (0 .77± 0 .0 1)× 10 6,(1.2 5± 0 .5 5 )× 10 6和 (4.2 1± 1.90 )× 10 6;在细胞的长期培养中 ,UPB细胞和UPT细胞能生存更长时间 ,而且这些细胞更易贴壁形成纤维样的细胞 ;冰冻前后UPT细胞活性及回收率无明显差异 ,表明胎盘细胞和脐血细胞一样适合于长期储存 ;而且 ,在UPB和UPT中含有更高比例的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群 ,可能意味着UPB和UPT具有更强的免疫抑制功能。结论指出 ,有必要建立含有胎盘和脐血细胞的血库 ,以便为大剂量放疗及化疗后的儿童及成年病人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脐血库 胎盘组织 胎盘血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RL/lpr狼疮鼠的疗效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志峰 金鸥阳 +2 位作者 徐婷 赵盛楠 孙凌云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脐带问充质干细胞(UC—MSCs)对MRL/lpr狼疮鼠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分为3组:UC~MSCs1次治疗组(G1)、UC—MSCs3次治疗组(G2)、对照组(G3)。观察体质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定量(24h),... 目的探讨脐带问充质干细胞(UC—MSCs)对MRL/lpr狼疮鼠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分为3组:UC~MSCs1次治疗组(G1)、UC—MSCs3次治疗组(G2)、对照组(G3)。观察体质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定量(24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观察肾脏、肺病理改变。结果①尿蛋白定量(24h)25周时G1组(2.3±1.9)mg和G2组(1.8±1.4)mg显著低于对照组(3.8±2.1)mg(P〈0.05),27周时G1组(2.5±1.5)mg和G2组(1.9±1.2)mg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4±2.4)mg(P〈0.01)。②24周时治疗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9周时血清肌酐G1组(7.2±3.2)μmol/L和G2组(6.2±2.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2.5±2.3)μmol/L (P〈0.05)。③移植1周时,抗dsDNA抗体滴度G1组(46±11)×10^2U/ml和G2组(49±43)×10^2U/ml显著低于对照组(99±42)×10^2U/ml(P〈0.05);29周时G2组(36±15)×10^2U/ml显著低于对照组(68±32)×10^2U/ml。④肾小球新月体形成率G1组(0.12±0.07)和G2组(0.08+0.02)显著低于对照组(0.20±0.06)(P〈0.05),G2组较G1组显著减低(P〈0.05)。⑤间质性肺炎G1组和G2组较对照组减轻。结论UC—MSCs对MRL/1Dr狼疮鼠有显著疗效,安全且无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移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小鼠 近交MRL LPR 新月体形成指数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少芳 何援利 付霞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超微结构。方法提取人脐带MSC,测定其增殖、周期和凋亡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超微结构。方法提取人脐带MSC,测定其增殖、周期和凋亡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结果人脐带MSC为成纤维细胞样,增殖能力强,超微结构分析其细胞代谢活跃,迁移分化能力强,能分泌VEGF、IGF-1和HGF等细胞因子。结论人脐带MSC能分泌多种抗凋亡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into hepatocytes in vivo and in vitro 被引量:16
12
作者 Xiao-Peng Tang Min Zhang Xu Yang Li-Min Chen Yang Z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5期4014-4019,共6页
AIM: To study the condition and potentialit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HUCBSC) to differentiate into hepatocytes in vivo or in vitro. METHODS: In a cell culture stud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 AIM: To study the condition and potentialit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HUCBSC) to differentiate into hepatocytes in vivo or in vitro. METHODS: In a cell culture stud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 (HUCBSC) differentiation,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UCBMNC) were separat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and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and the supernatant of fetal liver were added in the inducing groups. Only FGF was ad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CBMNC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Human alpha fetoprotein (AFP) and albumin (ALB)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s, the survival SD rats with acute hepatic injury after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injection 48 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ra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erum. The ra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HUCBMNC transplantation. The rats in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HUCBMNC transplantation followed by intraperitoneal cyclophosphamide for 7 d. The rats were kill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liver tissue was histopathologically studied and human AFP and ALB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human X inactive-specific transcript gene fragment in the liver tissue was amplified by PCR to find human DNA.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ell culture showed that adherent cells were stained negative for AFP or ALB i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adherent cells in the inducing groups stained positive for AFP or ALB. The result of anima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no human AFP or ALB positive cells present in the liver tissue of group A (control group). However, many human AFP or ALB positive cells were scattered around sinus hepaUcus and the central veins of hepatic Iobules and in the portal area in group B and group C after one month. The fragment of human X chromagene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liver tissue of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 Liver failure cell transplantat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介素10受体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6
13
作者 彭凯玥 钱晓文 +6 位作者 吴冰冰 黄志恒 芦军萍 翟晓文 王慧君 郑翠芳 黄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通过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炎症性肠病(IBD)病例,进一步深化认识极早发型IBD(VEO-IBD)的特点。方法报告1例VEO-IBD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肠镜),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明确病因,脐血干细胞移植精准治疗的过程。结果患儿,女,44 d,足月,... 目的通过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炎症性肠病(IBD)病例,进一步深化认识极早发型IBD(VEO-IBD)的特点。方法报告1例VEO-IBD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肠镜),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明确病因,脐血干细胞移植精准治疗的过程。结果患儿,女,44 d,足月,生后8 d始腹泻呈进行性加重(多至每天10~20次),持续间断发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姐姐1月龄反复发热、腹泻和鹅口疮,5月龄时疑尿道瘘不治死亡。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4 d外阴皮肤红肿,渐形成肛瘘,体重2.6 kg。肠镜示直肠黏膜增生性病变,乙状结肠、降结肠可见纵行溃疡和鹅卵石样增生。予抗感染、沙利度胺6 mg·d^(-1)和美沙拉秦150 mg·d^(-1)控制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内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行WES明确为IL-10RA基因缺陷,获得同性别无关供者HLA基因位点8/10的脐血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2周嵌合体率95.7%,Sanger测序及蛋白功能验证IL-10RA基因突变点被修复,IL-10信号通路轴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大便逐渐成型,体重5.2 kg,结肠镜显示肠黏膜愈合,仅见少量增生和疤痕,移植后10个月大便钙卫蛋白72μg·g^(-1)。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VEO-IBD方法,值得积累更多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极早发型 全外显子测序 白介素10受体A基因 脐血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人脐带Wharton胶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5
14
作者 侯克东 卢世璧 +6 位作者 张莉 袁玫 孙明学 彭江 赵斌 眭翔 许文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Wharton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去除新鲜人脐带动静脉和脐带外膜组织,获得Wharton胶,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获得脐带Wharton胶中的干细胞,通过细胞传代培养、生长曲线测定、活细胞鉴定进行细... 目的研究人脐带Wharton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去除新鲜人脐带动静脉和脐带外膜组织,获得Wharton胶,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获得脐带Wharton胶中的干细胞,通过细胞传代培养、生长曲线测定、活细胞鉴定进行细胞生长动力学研究,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特点,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软骨特征性标志物表达情况。RT-PCR检测Sox-9及Col-2A1mRNA表达情况。结果采用酶消化法可以快速分离Wharton胶中MSCs,且细胞迅速贴壁生长;组织块法培养获得种子细胞时间较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所获得的细胞表达CD44、CD105等MSCs标志物,HLA-ABC表达阳性,HLA-DPDQDR表达阴性。经过冻存复苏后免疫表型无显著变化。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脐带Wharton胶MSCs弱表达软骨特征性标志。RT-PCR显示Wharton胶MSCs表达Sox-9和Col-2A1。结论人脐带Wharton胶MSCs不向造血系分化,且具有前软骨细胞的特性,有望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新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脑创伤大鼠脑内移植后的迁移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来君 张鹏 +6 位作者 杨波 杜英 关方霞 孙剑瑞 万鼎铭 胡祥 胡平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人UCB-MSCs,并用Hoechst33258标记后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大鼠脑创伤模型,将已标记的人UCB-MSC... 目的研究人脐血间质干细胞(UCB-MSCs)脑内移植后的分布和移行,为细胞移植治疗脑创伤奠定基础。方法健康孕妇顺产脐血经分离、培养得到人UCB-MSCs,并用Hoechst33258标记后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的大鼠脑创伤模型,将已标记的人UCB-MSCs移植到大鼠的脑损伤区。一段时间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细胞移植到大鼠脑内能够长时间存活,移植细胞与宿主细胞有很好的相容性,移植后3周细胞发出蓝白色光,沿移植道呈条带状分布,细胞在条带中央较为密集,在条带周围细胞分布逐渐稀疏。移植后6周,损伤组织中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细胞分布较3周时稀疏。结论人UCB-MSCs脑内移植后,能够成活并向脑损伤区迁移,与宿主脑组织整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间质干细胞 培养 移植 迁移 大鼠
下载PDF
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晓凤 许忆峰 +8 位作者 张轶斌 王红梅 吕乃武 吴雁翔 吕欣 崔激萍 单鸿 阎杨 周金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2552-2556,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双移植方案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经血清酶学、肌电图、基因分析、肌肉活检、肌肉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82例PMD患者采用干细胞双移植方案进... 目的观察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双移植方案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经血清酶学、肌电图、基因分析、肌肉活检、肌肉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82例PMD患者采用干细胞双移植方案进行治疗。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随访Z~12个月。治疗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经双侧髂后上脊穿刺采集骨髓80~15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BMSC。②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B—MSC):采集脐带血80~160ml,CB—MSC制备过程同BMSC。③干细胞移植术:收集BMSC和CB—MSC,制备成1×10^8/m]BMSC细胞悬液和1×10^7/mlCB—MSC细胞悬液,分次移植于患者的四肢肌肉内和静脉内。移植后3、6、9、12个月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临床分级疗效评定、酶学、肌电图、肌肉MRI变化。结果82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后3、6、9、12个月进行临床分级疗效评定,显效31例(37.8%),有效37例(45.1%),无效14例(17.1%),总有效率为82.9%。70例患者(85.4%)肌力提高,肢端温暖、食欲改善、动作灵活、体重增加。72例患者ADL评分增加(87.8%),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细胞移植后LD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223)u/L比(410±216)u/L,P〈0.05,t=6.650],肌酸激酶f(2952±2259)u/L比(2841±2092)u/L,P=0.225,t=1.094]、肌酐[(26±12)μmol/L比(25±11)μmol/L,P=0.306,t=1.029]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细胞双移植方案实施中儿童患者依从性好,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干细胞双移植方案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使82.9%的患者获得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及肌力提高,安全性好,无排斥反应,是一种治疗进行性肌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骨髓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娟 陆琰 +1 位作者 何冬梅 张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从人脐带中分离、培养并鉴定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和细胞周期;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磷酸甘油诱导其... 目的:从人脐带中分离、培养并鉴定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和细胞周期;地塞米松、抗坏血酸、磷酸甘油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地塞米松、胰岛素、吲哚美辛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用油红O染色鉴定;将脐带MSCs注射到BALB/c裸鼠肾被膜下,观察有无致瘤性。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细胞表达CD29、CD44,低表达CD106,不表达CD14、CD31、CD34、CD45和HLA-DR;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将脐带MSCs移植到BALB/c裸鼠肾被膜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从脐带中成功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细胞培养 鉴定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明慧 刘旭华 +3 位作者 韩际奥 杨柯 杨璐 曹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均为B或C级,其中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2例(观察组),未行干细胞治疗20例(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分别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均为B或C级,其中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2例(观察组),未行干细胞治疗20例(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2组患者血液生化、凝血、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氨水平下降,白蛋白合成增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增加(P均<0.05);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失代偿期肝硬化
下载PDF
脐带多能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彩霞 梁志清 +3 位作者 王凤英 李玉艳 何畏 俞炽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多能干细胞的分离、扩增方法,鉴定其免疫表型与分化潜能。方法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华通胶(Wharton’s jelly)获取细胞,用L-DMEM培养,MTT检测细胞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与细胞周期,向脂肪、骨及软骨方向诱导分化,... 目的探讨人脐带多能干细胞的分离、扩增方法,鉴定其免疫表型与分化潜能。方法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华通胶(Wharton’s jelly)获取细胞,用L-DMEM培养,MTT检测细胞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与细胞周期,向脂肪、骨及软骨方向诱导分化,并通过RT-PCR及特异性染色鉴定其分化能力。结果人脐带华通胶中可获得成纤维样细胞,原代培养后12~16d达80%~90%融合,传代后可维持未分化状态并稳定增殖,细胞倍增时间为(31.11±2.45)h,体外增殖达10代以上。细胞群中约85.84%处于G0/G1期,S+G2+M期占14.16%。表面标记分析显示:CD29、CD44、CD73(SH3)、CD90、CD105(SH2)阳性,SSEA-4弱阳性,CD31、CD34、CD45和HLA-DR阴性。体外诱导实验表明:细胞具有体外成脂肪、成软骨和成骨能力。结论脐带是成体干细胞的新来源,从脐带中分离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多能干细胞 免疫表型 细胞分化 间质干细胞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晓岚 黄仁彬 +3 位作者 汤银娟 莫艳秀 刘科峰 刘运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到脑内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缺血灶周围微血管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到脑内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选择性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区域并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移植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静脉注射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恢复,促进缺血灶周边区微血管增生可能是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局灶性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移植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