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被引量:177
1
作者 江学良 权启镇 王志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32-334,共3页
1 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 我国在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第一个《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治疗标准(草案)》,后经1986年成都慢性腹泻会议。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 分型 治疗 疗效标准
下载PDF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10218例的特点 被引量:67
2
作者 江学良 崔慧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869-873,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特点.方法对从1981年到2000年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告及我院确诊的1021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①病例数目: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告及我院确诊的患者共10218例,其中最近10年报告的病例数目是前10年3.8倍.②... 目的分析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特点.方法对从1981年到2000年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告及我院确诊的1021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①病例数目:20年间,中国医学文献报告及我院确诊的患者共10218例,其中最近10年报告的病例数目是前10年3.8倍.②病变范围:直肠乙状结肠炎和直肠炎占70.20%,左半结肠炎占22.50%,广泛性或全结肠炎占7.30%.③病变类型:初发型34.8%,慢性反复发作型:52.6%,慢性持续性10.7%,急性暴发性:1.9%.④病程:75.5%患者小于5年,15.5%患者在5年和10年之间,只有9.1%患者大于10年.⑤肠外表现:6.1%患者有肠外表现.⑥年龄:发病的平均年龄是40.7岁(范围从6岁~80岁,高峰年龄段是30岁~49岁).⑦性别:男女比是1.09.⑧吸烟:病情严重程度和吸烟之间无负相关(P>0.05),⑨家族遗传性:270例患者中有4例有家族史.⑩治疗:单纯采用西药(氨基水杨酸类或/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占18.6%,单纯采用中医治疗的占2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占59.1%,手术1.3%,其他治疗占0.9%.结论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例数目在过去10年中显著增加,病变主要以左半结肠为主,病程短,肠外表现少见,发病年龄相对较大,男女比例数目大致相等,家族遗传少见,吸烟与病情轻重之间无显著相关,中医药治疗在中国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溃疡性结肠炎 病例 发病特点 治疗
下载PDF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0
3
作者 江学良 王志奎 秦成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610-613,共4页
1 概况溃疡性结肠炎(UC)1859年由 Wilks 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近几十年研究表明,UC 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在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 1 概况溃疡性结肠炎(UC)1859年由 Wilks 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近几十年研究表明,UC 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在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我国目前还缺乏 UC 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据《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3月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趋势:1978年杭州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的病例为337例,1999年西安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病例为例达1627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581例,1996年江西全国肠病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1412例;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的病例达3065例,远远超过 UC 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新诊断的患者数1397例.尽管这些资料统计还不够全面,有些未必符合诊断标准,但仅以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资料分析,1980/1989为57例,1990/1999为213例,这除与 UC 诊治水平提高有一定关系外,说明其患病率可能明显升高,这是促使 UC 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热点的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流行病学 治疗 病理学
下载PDF
复方胃肠康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NO异常 被引量:26
4
作者 邹移海 张永斌 +7 位作者 陈苇菁 钟廷机 刘晓秋 赵宏 连至诚 苏乔 苏小茹 黄海定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研究NO的意义,观察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健康对照组(13只)、模型组(28只)、模型+胃肠康组(17只)和模型+强的松组(16只).后3组61只大鼠以二硝基氯... 目的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研究NO的意义,观察中药复方胃肠康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健康对照组(13只)、模型组(28只)、模型+胃肠康组(17只)和模型+强的松组(16只).后3组61只大鼠以二硝基氯苯法制作UC模型.动物颈背部剃毛后,以20g/(L·d)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滴背1次,每次每鼠5滴.连用14d致敏.其后每日向肛内6cm处的结肠肠腔灌10g/L二硝基氯苯乙醇(05L/L)液1次,每次每鼠035ml,连续4d.复方胃肠康为柴胡、艾叶等4味中药的11kg/L水煎剂,每日每鼠灌胃1ml.醋酸强的松为对照药.两种药物均应用临床等效量,连用6d.实验完成后处死动物,肉眼观察大肠粘膜,并取8cm肠段,置2ml蒸馏水浸泡,浸泡液参照Green方法测定NO代谢物(NOP).而后肠段固定,HE染色,作光镜病理检查.结果大鼠14只在造模后因病重或其他原因死亡.8只造模大鼠在造模完成后作病理抽检,发现其结肠都有炎症和典型的溃疡,NOP(μmol/L)为264±086,显著高于健康大鼠的171±114.应用胃肠康及强的松后,两造模+治疗组动物结肠的炎症减轻,溃疡数目及面积均较模型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病理学 复方胃肠康
原文传递
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易季云 夏冰 +2 位作者 黄梅芳 傅苓 邓长生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1期721-722,共2页
目的评价胎鼠结肠植入同系成年鼠所致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方法将胎鼠结肠植入同系鼠肾包膜下,观察胎鼠结肠和成年鼠结肠的组织学变化,并且采用微量细胞毒方法检查心脏血淋巴细胞或肠粘膜淋巴细胞对自身结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指... 目的评价胎鼠结肠植入同系成年鼠所致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方法将胎鼠结肠植入同系鼠肾包膜下,观察胎鼠结肠和成年鼠结肠的组织学变化,并且采用微量细胞毒方法检查心脏血淋巴细胞或肠粘膜淋巴细胞对自身结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指数.结果胎鼠结肠成功地植入27只同系成年鼠的肾包膜下,7d后植入的胎鼠结肠出现免疫排斥反应,表现为粘膜炎症和溃疡形成.还观察到宿主鼠结肠的自身免疫反应,表现为淋巴滤泡增多和炎性细胞浸润.27只实验鼠的心脏血淋巴细胞或结肠粘膜淋巴细胞对自身结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指数分别为416%±38%,384%±21%,而15只正常对照鼠的相应指数分别为82%±19%,70%±17%,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胎鼠结肠植入同系成年鼠能导致类似于UC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疾病模型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凋亡调控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活检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江学良 权启镇 +3 位作者 陈桂荣 孙自勤 王要军 王玉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由于该病在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结肠粘膜损伤,这是否由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异常而引起粘膜损伤、溃疡?为阐明这一问题,我们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动态检测了活动期和缓解期UC活...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由于该病在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结肠粘膜损伤,这是否由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异常而引起粘膜损伤、溃疡?为阐明这一问题,我们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动态检测了活动期和缓解期UC活检组织中与凋亡有关的3个关键性调控蛋白CD95(Apo-1/Fas),Apo-2.7,Bcl-2表达,旨在从凋亡的角度探讨UC的发病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UC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溃疡性 结肠炎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活检病理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彭仲生 胡品津 +2 位作者 林汉良 崔毅 陈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评价活检对诊断UC的作用和限度.方法用“英国IBD活检指南上标准”对69例活动期UC和13例缓解期UC的病理切片进行盲法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套用“Theodossi评分系统”对UC进行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评价活检对诊断UC的作用和限度.方法用“英国IBD活检指南上标准”对69例活动期UC和13例缓解期UC的病理切片进行盲法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套用“Theodossi评分系统”对UC进行病理诊断分析。结果活动性UC组织病理学特征阳性率超过50%的有粘膜表面改变(63.8%)、隐窝结构紊乱(78.3%)、隐窝减少(69.6%)、全层粘膜明显炎症(89.9%)、中性粒细胞浸润(97.1%)、嗜酸性粒细胞浸润(81.2%)、基底浆细胞增生(53.6%)、隐窝炎(68.1%)、上皮变化(88.4%)、杯状细胞减少(72.5%),上皮间中性粒细胞浸润(65.2%),除粘膜表面改变以外,其他这些病理组织学特征活动期与缓解期U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4例活动性UC(78.3%)病理上能作出UC诊断,而缓解期UC无一例可以诊断。结论活动性UC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是粘膜重度慢性炎症,粘膜表面和上皮发生改变,隐窝结构紊乱,隐窝减少,基底浆细胞增生,隐窝炎,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上皮间中性粒细胞浸润;Theodossi评分系统对诊断UC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学 诊断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生态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生态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到0级、Ⅰ级程度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理分级平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等致病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有助于肠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可明显降低结肠黏膜中炎症免疫反应的激烈程度,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菌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
下载PDF
内服健脾理泻汤外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2例
9
作者 刘秉乾 刘洁 周素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66-467,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理泻汤与保留灌肠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2例,其中治疗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岁±10.5岁,病程1a~24a.应用健脾理泻汤(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炒扁豆、内金、大枣... 目的观察健脾理泻汤与保留灌肠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2例,其中治疗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岁±10.5岁,病程1a~24a.应用健脾理泻汤(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炒扁豆、内金、大枣、白芍、淮山、粟壳、蒲公英、苡仁、防风等15味中药组成),水煎内服.另用苦芪、黄柏、枯矾、五倍子、地榆、白芨等水煎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甲硝唑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11.5岁,病程6mo~20a,以柳氮磺胺吡啶,强地松内服,外用锡类散保留灌肠.两组病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迁延难愈的粘液血便,伴有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等症状;纤维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出血、局灶性或多发性糜烂或溃疡;粘膜活检呈炎症性改变,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肠镜或粘膜活检等确诊两个疗程后,肠镜复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肠粘膜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52例中,痊愈4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92.3%,有效率达98.07%;对照组50例,痊愈8例,好转20例,无效22例,治愈率16.0%,有效率5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治疗 结肠炎.溃疡性/病理学 中草药
下载PDF
顽固性咽部溃疡粘膜中炎细胞的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滕博 金春顺 +1 位作者 辛丁 李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4,F001,共4页
目的 :观察顽固性咽部溃疡 ( RPU)患者咽部组织粘膜炎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SP技术随机检测 36例 RPU组溃疡粘膜的 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PU组溃疡粘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 RP... 目的 :观察顽固性咽部溃疡 ( RPU)患者咽部组织粘膜炎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SP技术随机检测 36例 RPU组溃疡粘膜的 HLA- DR抗原的表达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PU组溃疡粘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 RPU的诊断 ,病变粘膜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异常表达 HLA- DR抗原。结论 :RPU患者溃疡粘膜HLA- DR抗原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递呈抗原及启动局部免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RPU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咽部溃疡 HLA—DR抗原 溃疡/病理学
下载PDF
慢性胃病中医分型与Hp感染粘膜病理及胃酸分泌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锐芝 张万岱 +3 位作者 陈学清 徐庆臻 田德明 周殿元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病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粘膜病变及胃酸分泌的关系.方法慢性胃炎69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中医分型:寒热夹杂36例,胃阴不足27例,脾胃虚寒21例,肝胃不和15例.设正常对照组14名,各组... 目的探讨慢性胃病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粘膜病变及胃酸分泌的关系.方法慢性胃炎69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中医分型:寒热夹杂36例,胃阴不足27例,脾胃虚寒21例,肝胃不和15例.设正常对照组14名,各组临床资料相仿,具有可比性,均进行内镜、Hp、病理及胃酸检查,分型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Hp阳性率寒热夹杂型944%,胃阴不足型888%,脾胃虚寒型428%,肝胃不和型333%.粒细胞浸润(++-++++)者出现率依次为寒热夹杂型805%,胃阴不足型为741%,脾胃虚寒型334%,肝胃不和型133%.糜烂型病变出现率寒热夹杂型778%,胃阴不足型852%,脾胃虚寒型143%,肝胃不和型0%.BAO均值(mmol/h)寒热夹杂型308±236,胃阴不足型403±389,脾胃虚寒型589±413,肝胃不和型1720±1120.Hp感染率、胃粘膜病变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强度三者呈平等关系,各证型依次为寒热夹杂>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肝胃不和.BAO定量寒热夹杂型和胃阴不足型明显低于脾胃虚寒型和肝胃不和型.结论Hp感染、胃粘膜病变、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胃酸分泌异常与慢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中医分型 幽门螺菌感染 病理学 胃酸
原文传递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姚茹冰 邱明义 +2 位作者 胡兵 郭郡浩 蔡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柳氮磺胺吡啶组及乌梅丸组分别灌胃给柳氮磺胺吡啶(80 g/L SASP 10 mL/kg,每日1次)和乌梅丸小煎剂(每mL含生药2 g,14.3 mL/kg,每日1次);治疗结束后分别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各组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结果]病理切片及超微病理结构观察显示,经乌梅丸治疗后渍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结肠粘膜明显修复好转,其改善程度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结论]乌梅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治疗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疗法 病理学
下载PDF
结构型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津生 古永亮 +1 位作者 王吉耀 曹之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研究结构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eNOS)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以探讨它们在溃疡病理中的表达规律及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胃腔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集溃疡诱导后1 h~15 d的溃疡基底、边缘和正常胃... 目的研究结构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eNOS)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以探讨它们在溃疡病理中的表达规律及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胃腔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集溃疡诱导后1 h~15 d的溃疡基底、边缘和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组织中iNOS和eNOS的nRNA表达及蛋白水平,采用测定组织匀浆液转化L[3H]-精氨酸成L-[3H]一瓜氨酸的能力的方法检测标本的总NOS和iNOS活性.结果乙酸诱导的大鼠胃溃疡模型溃疡基底在1 d~3 d出现自限性的iNOS的高表达和活性,这一时间与炎症高峰出现时间相一致,正常胃组织检测不到iNOS的表达,溃疡愈合期的iNOS表达和活性较低.eNOS的表达和活性水平在整个过程中相对稳定.结论机体在损伤后能够自限性诱导和调节iNOS的表达,而主要来源于iNOS活性的NO在胃溃疡的损伤和炎症到愈合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病理学 一氧化氮合酶 生物合成 一氧化氮合酶 代谢 疾病模型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222例临床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新明 王淑英 薛挥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PUA)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方法1985-1994年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PU)住院患者222例,以同期60岁以下PU100例为对照进行临床内镜分析.结果老年胃溃疡占同期胃溃疡住院人数的构成比...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PUA)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方法1985-1994年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PU)住院患者222例,以同期60岁以下PU100例为对照进行临床内镜分析.结果老年胃溃疡占同期胃溃疡住院人数的构成比已由1985年的109%递增至1994年的240%.PUA上腹痛、节律性腹痛、反酸、烧心症状发生率依次为578%,225%,315%和104%,对照组依次为870%,450%,480%和380%(P<001).并发症发生率PUA组为608%,对照组为400%(P<001).PUA直径大于3cm者占225%,对照组为40%(P<001).行手术治疗者PUA组为216%,对照组为110%(P<001).结论PUA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高,巨大溃疡常见,出血难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理学 老年人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胃粘膜肠化及不典型增生与胃肠疾病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世耀 刘天舒 +2 位作者 王吉耀 张希德 张善身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了解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病例来自198601/199512中山医院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26578例,男17092例(643%),女9480例(357%... 目的了解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病例来自198601/199512中山医院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26578例,男17092例(643%),女9480例(357%),检出胃癌538例(20%);胃溃疡2569例(97%);十二指肠溃疡6127例(231%);复合溃疡841例(32%).比较各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结果肠上皮化生检出率为339%,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胃癌组[498%,OR=178(95%CI149~231)],胃溃疡组[516%,OR=212(95%CI195~231)]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334%).总的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51%),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胃癌组[162%,OR=487(95%CI378~626)],胃溃疡组[132%,OR=382(95%CI331~441)],复合溃疡组[117%,OR=335(95%CI265~422)]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38%).结论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胃癌及胃溃疡患者中,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病理学 化生/病理学 胃肿瘤/病理学 消化性溃疡/病理学 增生
原文传递
527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芳 魏兵 欧阳钦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 评价临床、内镜及活检三者在溃疡性结肠炎 (U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我院 10年间经肠镜诊断为UC的病例 ,分析其临床、内镜表现及部分活检资料。结果  5 2 7例确诊为UC ,其中误诊 3 4例 ,结肠镜诊断正确率为 93 .9%。UC临床... 目的 评价临床、内镜及活检三者在溃疡性结肠炎 (U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我院 10年间经肠镜诊断为UC的病例 ,分析其临床、内镜表现及部分活检资料。结果  5 2 7例确诊为UC ,其中误诊 3 4例 ,结肠镜诊断正确率为 93 .9%。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 ( 88% )、粘液脓血便 ( 5 2 % )。结肠镜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 ( 94% )、糜烂溃疡 ( 75 % )最多见 ,病变部位以直、乙结肠为主 ( 5 1% ) ,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活检特征性表现为炎症程度重 ( 4 9% ) ,固有层弥漫性混合性炎细胞浸润 ( 76% )、杯状细胞减少 ( 71% )、隐窝扭曲 ( 63 % )、萎缩 ( 4 7% )、隐窝炎 ( 4 5 % )、隐窝脓肿( 3 6% )及绒毛状表面 ( 3 9% )。结论 UC的诊断应强调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 临床表现 内窥镜检查 活检
原文传递
洛赛克、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治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织成熟度以及球部粘膜IL-10、IL-12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跃 贺降福 +2 位作者 陈新皓 吴素芬 张勇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1年第2期60-65,共6页
目的 :探讨洛赛克、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治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再生”粘膜组织成熟度和IL- 10、IL- 12的水平。方法 :将 64例幽门螺杆菌 (HP)阳性 DU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 6例 ,应用洛赛克 2 0 mg+克拉霉素 5 0 0 mg+... 目的 :探讨洛赛克、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治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再生”粘膜组织成熟度和IL- 10、IL- 12的水平。方法 :将 64例幽门螺杆菌 (HP)阳性 DU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 6例 ,应用洛赛克 2 0 mg+克拉霉素 5 0 0 mg+替硝唑 5 0 0 mg,bid,共 1周 ;B组 2 8例 ,采取雷尼替丁 15 0 mg bid+阿莫西林 5 0 0 mg、甲硝唑 4 0 0 mg,tid,共 4周。停药 4~ 6周后复查胃镜 ,从 DU边缘或溃疡疤痕处活检粘膜组织以备组织学检查及 IL- 10、IL- 12的测定。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美蓝染色来检查 HP。结果 :A组溃疡愈合率 90 .91% ,显著高于 B组的 69.2 3 % (P<0 .0 5 ) ;A组 HP根除率也明显高于 B组 (93 .90 % vs69.2 3 % ,P<0 ,0 5 )。从再生粘膜组织成熟度来看 ,A组 73 .3 3 %为“良”,而 B组为“良”者仅 3 3 .3 3 % ,P<0 .0 1。A、B组治疗前球部粘膜 IL- 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IL- 12水平也都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 A组 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 B组和对照组 ,IL- 12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B组 IL- 10、IL- 12的水平基本上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洛赛克、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治愈的组织成熟度优于含雷尼替丁方案。其可能抑制 IL- 12分泌 ,而促进 IL- 10的分泌 ,使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粘膜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治疗
原文传递
中胃康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70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奎 杨樊辉 +3 位作者 梁爱云 辛照平 赵继臣 田英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723-724,共2页
消化性溃疡(PU)是常见多发病,随着 PU 致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溃疡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我院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胃康胶囊治疗 PU,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我院1995/1... 消化性溃疡(PU)是常见多发病,随着 PU 致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溃疡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我院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胃康胶囊治疗 PU,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我院1995/1997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 OlympusGIF-Q10内镜检查,尿素酶试验检测 Hp,参照有关标准,病理检查除外胃癌,合并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的患者未纳入观察,共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其中男56例,女14例,年龄13岁~49岁(平均40.6)岁;病程0.5 a~20 a,平均7.6 a;十二指肠溃疡(DU)58例,GU 10例,CU 2例;Hp 阳性60例,阴性10例,对照组6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理学 中医药疗法 中康胶囊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粘膜病变的特点分析
19
作者 骆子义 刘艳 +1 位作者 朱惠敏 关丽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27-428,共2页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十二指肠溃疡80例,胃溃疡93例,肾十二指肠复合溃疡72例,慢性胃炎254例,均由内镜证实.取病变处,胃窦大弯,胃体小弯部胃粘膜活检.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按全国统一标...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特点.方法十二指肠溃疡80例,胃溃疡93例,肾十二指肠复合溃疡72例,慢性胃炎254例,均由内镜证实.取病变处,胃窦大弯,胃体小弯部胃粘膜活检.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按全国统一标准诊断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结果各组粘膜炎症发生率均高于萎缩和其他病变发生率.胃溃疡萎缩发生率高,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亦较多.十二指肠溃疡萎缩发生率最低.随年龄增高,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萎缩发生率增加.女性患者胃粘膜发生萎缩者较多.十二指肠溃疡以单纯慢性炎症为主,炎症及萎缩程度轻.而其他组则以慢性活动炎症为主,以胃溃疡较为严重结论本组资料提示胃溃疡与胃炎的发病关系密切,而胃溃疡产生胃粘膜萎缩亦较为常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粘膜病变轻微且局限.萎缩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病理学 二指肠溃疡/病理学 胃炎/病理学 胃镜检查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胃上皮化生与球部溃疡发病关系
20
作者 刘之武 李平 康信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病因学 十二指肠溃疡/病理学 十二指肠溃疡/诊断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 胃上皮化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