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ing of hypoxia in human glioblastoma with dynamic 18F-fluoromisonidazole PET
1
作者 Redha-Alla Abdo Frédéric Lamare +1 位作者 Philippe Fernandez M’hamed Bentourkia 《Cancer Drug Resistance》 2019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Aim: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locate the levels of hypoxia in glioblastoma PET images measured with 18F-fluoromisonidazole in human subjects.It is recognized that tumors with hypoxia are resistant to treatment ... Aim: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locate the levels of hypoxia in glioblastoma PET images measured with 18F-fluoromisonidazole in human subjects.It is recognized that tumors with hypoxia are resistant to treatment b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Methods:The images were acquired in dynamic mode for 15 min or 30 min and in static mode for two single scans at 2 h and 3 h to allow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radiotracer in the tumor.The images were analyzed at the voxel basis with compartmental analysis(CA)and with the usual tumor-to-blood uptake ratio(TBR).Kmeans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cluster the levels of hypoxia in the images.Results:TBR at a threshold of 1.2 at imaging times of 15 min,2 h and 3 h produced images with different clusters.Also,the comparison of TBR with the distribution volume obtained with CA had a similarity index of 0.61±0.05.Conclusion:We found some differences in defining the hypoxic volume within a tumor using TBR.The compartmental analysis allowed discrimination of the tumor hypoxic sub-volumes which can be useful for a better treatment with 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18F-fluoromisonidazole GLIOBLASTOMA HYPOXIA tumor-to-blood uptake ratio compartmental modeling
原文传递
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炎症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洪永敦 黄衍寿 +3 位作者 吴辉 陈宇鹏 李斐媛 莫鸿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炎症指标的相关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524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1990年10月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分别检测患者的血中白细 胞计数(nWBC)、C...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炎症指标的相关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524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1990年10月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分别检测患者的血中白细 胞计数(nWBC)、C-反应蛋白(CRP)含量(ρ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ρ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 (ρIL-6)、纤维蛋白原(FIB)含量(ρFIB)及血脂等指标,按中医基本证候出现的频数,对各证候的相应资料作分类统计。 [结果]①痰热血瘀和气虚血瘀为冠心病的常见中医证候,血瘀、痰热、气虚、气滞、痰浊证是冠心病的常见基本证候,血 瘀证、痰热证是最常见的基本证候。②冠心病血瘀证和痰热证不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还是非ACS组nWBC、ρCRP、 ρIL-6、ρTNF-α等炎症指标均升高,ACS组升高更为显著,表明冠心病存在炎症反应,中医证候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③冠心 病死亡者较非死亡者血中CRP、IL-6、TNF-α等炎症指标含量均升高。[结论]血CRP、IL-6、TNF-α等炎症指标含量可作为 冠心病辨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中医病机 C反应蛋白质/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血瘀/中医病机 痰证/中医病机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秦仁义 王春友 邹声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 (AP)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和其对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观察实验性AP大鼠和临床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和淀粉酶的变化 ,以及乌司他丁对临床AP症状、体征和胰腺CT...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 (AP)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和其对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观察实验性AP大鼠和临床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和淀粉酶的变化 ,以及乌司他丁对临床AP症状、体征和胰腺CT影像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乌司他丁可使实验性AP大鼠和临床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α、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和淀粉酶含量明显下降 ;并可明显控制临床AP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对AP的治疗有效率达 90 %。结论 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AP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乌司他丁 药物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55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黄衍寿 莫鸿辉 +1 位作者 洪永敦 吴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3-16,20,共5页
观察清热解毒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干预机制,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将5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3: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常规治疗,观察... 观察清热解毒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干预机制,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将5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3: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片(由大黄、黄芩、黄连组成)口服,4片/次,2次/d,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以计分法比较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发热、自汗、不寐、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计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中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下降程度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服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以清热解毒法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效,说明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三黄泻心汤/治疗应用 清热解毒 C反应蛋白/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白细胞介素2/血液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介秋 张开诚 +2 位作者 吕新生 肖创清 夏洪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4-236,共3页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0只大白兔制作成AHNP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n =3 0 )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 ;对照组 (n =3 0 )用盐水替代肝素 ,对比两组动物的生存率和血清肿瘤坏死...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0只大白兔制作成AHNP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n =3 0 )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 ;对照组 (n =3 0 )用盐水替代肝素 ,对比两组动物的生存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淀粉酶 (AMS)、血栓烷B2 (TXB2 )、一氧化氮 (NO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丙二醛(MDA )。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血清TNF ,AMS ,TXB2 ,NO ,SOD ,MDA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LMNH能降低AHNP兔的TNF ,NO ,AMS ,TXB2 水平 ,抑制MDA产生 ,可改善AHNP兔微循环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治疗 胰腺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丽平 边垠 +3 位作者 李建媛 周炜 冯勇伟 杨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  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E)的影响。方法 :将 6 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针前与针后 1周的TNF的血清测定 ,及针前、针后 1周、1月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病... 目的 :  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E)的影响。方法 :将 6 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针前与针后 1周的TNF的血清测定 ,及针前、针后 1周、1月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病例针刺后 1周血清TNF均有下降 ,针刺组下降明显 (P <0 0 1)。疗效评估针后 1周无明显的差异 (P >0 0 5 ) ,30天后两者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进行针刺能降低血清中TNF的含量 ,加速炎性的吸收或减少炎性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针灸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曾和平 叶古祥 +1 位作者 潘芳芳 赵宜宝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组 (LC)和开腹胆囊切除组 (OC)。术前和术后第 1,3,5 ,7d采集外周静脉血 ,测定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 7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组 (LC)和开腹胆囊切除组 (OC)。术前和术后第 1,3,5 ,7d采集外周静脉血 ,测定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白细胞介素 6(IL 6 )和C 反应蛋白 (CRP)。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IL 1β和TNF α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两组间手术前后比较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两组手术后IL 6第 1d升至最高 ,与术前及术后第 3,5 ,7d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 (P <0 0 1)而术前与术后第 3,5 ,7d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组之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组手术后CRP第 1,3,5d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以术后第 1和第 3d升高最明显 ,而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LC对机体应激反应与OC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IL-1 TNFΑ IL-6
下载PDF
湿热证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智兵 彭胜权 +2 位作者 林培政 钟嘉熙 舒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温病湿热证病邪易滞留气分,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方法]以肥甘饮食造咸高脂血症兔模型,观察注射内毒素后模型动物新西兰白兔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l的分泌情况。[结果]肥甘饮食使新西兰白兔形成高脂血症后,致内... [目的]探讨温病湿热证病邪易滞留气分,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方法]以肥甘饮食造咸高脂血症兔模型,观察注射内毒素后模型动物新西兰白兔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l的分泌情况。[结果]肥甘饮食使新西兰白兔形成高脂血症后,致内毒素诱导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l分泌峰值降低,但消退延缓。[结论]提示温病湿热病邪致病,不仅仅是湿邪和热邪病理性质的简单相加,还存在湿邪和热邪相互影响、蕴蒸合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 湿热证 病理机制 高脂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晓军 王志红 韩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3029-3031,共3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检测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结肠黏膜中IL-4的表...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检测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0.159 1±0.101 4)(P<0.05),IFN-γ和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48 1±1.166 1、1.834 9±1.641 7)(P<0.01)。结论: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IFN-γ、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L-4、IFN-γ、TNF-α表达的改变是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血液 白细胞介素4/血液 干扰素Ⅱ型/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TNFα的变化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邹兵 凌奇荷 +1 位作者 霍继荣 王继贵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不同类型肝病应用一步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检测血清CⅣ活性,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和TNFα活性.结果不同类型的肝...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不同类型肝病应用一步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检测血清CⅣ活性,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和TNFα活性.结果不同类型的肝炎、肝硬变、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血清CⅣ,HA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Ⅳ以重症肝炎的含量(μg/L)最高(773±475),HA(μg/L)以硬化型HCC的含量最高(1311±980),TNFα(pmol/L)以重症肝炎的含量最高(225±50).血清CⅣ,HA含量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Ⅳ和HA升高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透明质酸 胶原
原文传递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和肿瘤标志物在评估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晓华 李洁 唐军伟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779-785,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肿瘤标志物在评估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8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肿瘤标志物在评估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8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检测化疗前外周血CTCs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和中期因子(MK)水平,评估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TCs和血清NSE、TK-1、MK对老年NSCLC患者化疗后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化疗后,49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6.98%,为治疗有效组;37例(43.02%)患者治疗无效,为无效组。经检测,无效组血清NSE、TK-1、MK水平和CTCs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且CTCs阳性率与血清NSE、TK-1、MK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肿瘤TNM分期、外周血CTCs、血清NSE、TK-1、MK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TCs阳性、NSE≥40.0ng/mL、TK-1≥4.5pmoL/L和MK≥0.8ng/mL是老年NSCLC患者化疗后无效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TK-1、MK单独预测老年NSCLC患者化疗后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三指标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外周血CTCs高阳性表达率和血清NSE、TK-1、MK高表达是NSCLC患者化疗后无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且血清三项联合检测对于评估NSCLC患者化疗后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 细胞质胸苷激酶-1 中期因子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肠梗阻、肠穿孔患者的动态观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屈振亮 杨春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肠梗阻和肠穿孔患者血清中C 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8例肠梗阻患者 (肠梗阻组 )和 36例肠穿孔患者 (肠穿孔组 )入院当日、入院后第 1,3 ... 目的 探讨肠梗阻和肠穿孔患者血清中C 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8例肠梗阻患者 (肠梗阻组 )和 36例肠穿孔患者 (肠穿孔组 )入院当日、入院后第 1,3 ,5 ,7d的血清CRP ,IL 6和TNF α含量。结果 肠梗阻及肠穿孔患者血清IL 6 ,TNF α在症状发生 2 4h内即升高 ,持续 1周以上 ,二者变化呈正相关。肠梗阻患者血清CRP在症状发生 2 4h后升高 ,而肠穿孔患者CRP在症状发生 2 4h内即明显升高。结论 肠梗阻及肠穿孔患者血清IL 6 ,TNF α升高 ,二者变化一致 ;但肠梗阻患者CRP升高要延迟于肠穿孔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血液 肠穿孔/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下载PDF
通腑泻热方对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谢晓华 杨银芬 +1 位作者 张晓清 李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泻热方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2006)"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泻热方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2006)"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方(由大黄、芒硝、山栀子、忍冬藤、地胆头、蒲公英、莱菔子、葶苈子、虎杖、赤芍、枳实、厚朴等组成)治疗5d,或至氧合指数恢复正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1),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P<0.05);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科急性肺损伤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辨证运用通腑泻热方能降低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血中TNF-α、IL-6、IL-8水平,具有免疫调节、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损害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腑泻热方/治疗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白细胞介素8/血液
下载PDF
通腑益气法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10
14
作者 翁书和 梁俊雄 +1 位作者 丁爱民 吴思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通腑益气法及所组方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前1d高、低剂量组分别按60g/kg、30g/kg剂量连续... 【目的】探讨通腑益气法及所组方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前1d高、低剂量组分别按60g/kg、30g/kg剂量连续给药2次,空白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后第2天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参照文献方法造模,12h后取血清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TNF-α与NO水平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NF-α与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未显示明显量效关系。【结论】通腑益气法所组方药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与NO水平,抑制全身炎症反应,进而产生防治MOD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益气法 多器官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反应 调控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振英 朱月清 +1 位作者 张军妮 吴晓柳 《齐鲁肿瘤杂志》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的临床意义,作者用流式细胞术对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细胞凋亡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5.51%±8.52%和0.25%... 为了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的临床意义,作者用流式细胞术对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细胞凋亡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患者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5.51%±8.52%和0.25%±0.28%,P<0.01);患者细胞凋亡水平虽然随S期细胞增高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但无明显的线性关系。DNA异倍体患者凋亡水平虽然低于二倍体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凋亡水平变化不仅代表恶性肿瘤一种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可以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的良好指标。最后对患者外周血细胞中出现凋亡的原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细胞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TNF-α与Hs-CRP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绍欣 韩明磊 +4 位作者 王宏运 董平栓 李转珍 杨旭明 杨喜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964-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7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病后6~12h(PCI术前)、术后1d、2d...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7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病后6~12h(PCI术前)、术后1d、2d、3d、5d、7d、14d及50例对照组术前血浆TNF-α与hs-CRP浓度,将急性心肌梗死组分为3个亚组:死亡组、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结果:血浆TNF-α与hs-CRP在AMI组的浓度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死亡组TNF-α与hs-CRP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患者TNF-α与hs-CRP的血浆浓度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且随着并发症持续时间的延长两种炎症因子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持续时间延长。结论:AMI患者血浆TNF-α与Hs-CRP浓度PCI术后明显升高且峰值延迟;AMI患者PCI术后二者的浓度变化对患者近期可能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术 肿瘤坏死因于/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下载PDF
2型糖尿病TNF-α与IR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建能 曾顺和 +2 位作者 黄幸青 王莉 熊宝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469-1470,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氧化酶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正常健康人23例,2型糖尿病28例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TNF-α。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2型糖尿病TNF-α...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氧化酶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正常健康人23例,2型糖尿病28例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TNF-α。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2型糖尿病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而ISI较正常组降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TNF-α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肝癌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中TNF和AFP的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金茂 鲍恩武 +3 位作者 马庆久 赖大年 鲁建国 高德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 (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甲胎蛋白 (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 检测 1 1 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 (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甲胎蛋白 (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 检测 1 1 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 2 0例比较,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 1周,血清TNF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而AFP下降明显 (P< 0. 0 1 );治疗后 2周,血清TNF下降明显 (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 0. 0 1 ),AFP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TNF与AFP水平变化无相关性 (r= 0. 1 9 5, P>0. 0 5 )。RFA治疗PHC近期效果明显。结论 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及AFP水平下降,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并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血液 肝肿瘤/治疗 射频热毁损 肿瘤坏化因子/血液 甲胎蛋白/血液
下载PDF
射频热凝治疗对肝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可溶性受体Ⅰ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超 庞志刚 王广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99-500,共2页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治疗对肝癌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可溶性受体 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 EL ISA法检测 18例健康人和 32例肝癌 PRFA前后 TNFα及 s TNFR 水平。结果 肝癌组血浆 TNFα(1.71ng/ml± 0 .2 5 ng/ml)及 s ...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治疗对肝癌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及可溶性受体 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 EL ISA法检测 18例健康人和 32例肝癌 PRFA前后 TNFα及 s TNFR 水平。结果 肝癌组血浆 TNFα(1.71ng/ml± 0 .2 5 ng/ml)及 s TNFR- (30 72 .4 pg/ml± 6 5 0 .7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1.2 1ng/m l± 0 .19ng/ml,P<0 .0 0 1;15 38.6 pg/m l± 4 78.3pg/ml,P <0 .0 0 1) ;PRFA后 s TNFR- 显著下降 (2 392 .5 pg/ml± 5 4 8.8pg/ml,P <0 .0 0 1) ,但 TNFα无明显变化 (1.73ng/ml± 0 .2 7ng/ml,P>0 .0 5 )。结论 PRFA可通过降低 s TNFR- 改善肝癌患者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治疗 肝癌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受体I 影响
下载PDF
肝硬变门脉高压形成中血浆TNF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楮延魁 吴金生 +2 位作者 马庆久 高德明 王新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9期755-756,共2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肝硬变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TNF浓度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团体t检验.结果TNF水平(ng/L)在早(122±026)中(121±023)晚(123±017)三... 目的观察SD大鼠肝硬变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TNF浓度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团体t检验.结果TNF水平(ng/L)在早(122±026)中(121±023)晚(123±017)三期肝硬变中与正常组(097±023)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门脉压力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TNF水平升高,加重了肝脏损伤和肝纤维化病变,与门脉压力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病理生理学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