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被引量:5
1
作者 Yu, JY Wang, LP +3 位作者 Meng, YH Hu, M Wang, JL Bordi, C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6-69,共4页
AIMS To study the 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METHODS Paraffin embedded sections of 52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including 42 carcinoid tu... AIMS To study the 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METHODS Paraffin embedded sections of 52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including 42 carcinoid tumors, and 10 cases of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from 3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of stomach carcinomas were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including 10 endocrine markers or hormones antibodies and endocrine cells in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and extratumoral mucosa were observed under electromicroscope. RESULTS The 52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① Gastrin dependent type of carcinoid (26 cases) accompanied by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and tumor extension limited to the mucosa or submucosa complicated with hypergastrinemia and G cell hyperplasia. This type was consistently preceded by and associated with generalized proliferation of endocrine cells in the extratomoral fundic mucosa. ② Non gastrin dependent type of carcinoids (16 cases) associated with neither CAG nor hypergastrinemia. This type was more aggressive; and ③ Neuroendocrie carcinomas (10 cases), which are highly aggressive tumors. CONCLUSIONS A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gastric endocrine tumors has major 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neoplasms/pathology NEUROENDOCRINE tumors/pathology CARCINOID tumor/pathology gastritis ATROPHIC G cell immunohistochemistry microsocopy electron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RP11-770J1.3和跨膜蛋白25对紫杉醇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钰 王月月 +5 位作者 王海凤 张凌宇 丁勇兴 陈素莲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770J1.3和跨膜蛋白25(TMEM25)对紫杉醇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R)中的表达。在MCF-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770J1.3和跨膜蛋白25(TMEM25)对紫杉醇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R)中的表达。在MCF-7/PR中转染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干扰片段,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MCF-7/PR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并运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编码产物P-gp mRNA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在MCF-7/PR中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紫杉醇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表达可以提高MCF-7/PR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并下调耐药相关基因MRP、BCRP、MDR1及其编码产物P-gp的表达(均P<0.05);与单独干扰lncRNA RP11-770J1.3或TMEM25比较,同时干扰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MCF-7/PR中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表达上调,联合干扰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表达可以提高MCF-7/PR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膜蛋白质类/代谢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 聚合酶链反应 紫杉 酚/药理学 细胞系 肿瘤/病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纳米银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晓芳 尹红英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人肺癌A549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纳米银对A549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纳米银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银对A549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人肺癌A549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纳米银对A549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纳米银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银对A549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纳米银对A549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纳米银药物浓度的增加,A549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其半数抑制率为(74.23±4.17)mg/L。纳米银作用于A549细胞G2/M期,纳米银中、高浓度明显上调细胞周期调控p21、p53基因的表达;纳米银可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对caspase-3有活化作用。结论体外细胞实验证实,纳米银通过抑制A549细胞G2/M期,使p21、p53基因表达紊乱,诱导凋亡因子表达,通过多靶点作用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肿瘤 病理学 纳米结构 治疗应用 治疗应用 细胞增殖 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 G2期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药菊 杜标炎 +5 位作者 谭宇蕙 吴映雅 罗惠 张广献 邵红伟 何培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82-387,457,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联合自杀基因HSV-tk/GCV治疗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85只C57BL/6J雄性小鼠,除正常组5只外其他均接种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联合自杀基因HSV-tk/GCV治疗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85只C57BL/6J雄性小鼠,除正常组5只外其他均接种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总皂苷组、tk/GCV组、人参总皂苷联合tk/GCV组(联合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治疗7 d后检测瘤块质量,计算抑瘤率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与更昔洛韦(GCV)分别或共同作用于B16tk-细胞,以及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存活率,用金正均q值法分析人参总皂苷与自杀基因系统联合的相互作用是否具有协同性。【结果】各治疗组瘤块质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最高(32.29%),该组瘤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人参总皂苷、tk/GCV组的抑瘤率次之,其瘤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单独人参总皂苷对B16细胞的抑制程度不高,各浓度人参总皂苷联合tk/GCV作用72 h所得的金正均q值均小于1.15;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人参总皂苷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人参总皂苷能够提高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移植瘤的旁杀伤效应,其增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药理学 黑色素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自杀基因 肿瘤/病理学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原文传递
良性与恶性疾病胃粘膜活检标本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要军 孙自勤 +3 位作者 权启镇 张霞 戴益民 于峻基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本文采用嗜银染色技术研究正常、炎症和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以及胃癌和癌旁粘膜(距癌1cm内)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AgNOR数量相差显著(P<0.05或0.01),... 本文采用嗜银染色技术研究正常、炎症和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以及胃癌和癌旁粘膜(距癌1cm内)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变化。结果表明,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AgNOR数量相差显著(P<0.05或0.01),胃癌组织AgNOR数量高于胃良性病变,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AgNOR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癌旁组织与正常、炎症胃粘膜组织AgNOR计数无差异。作者认为,AgNOR计数有助于鉴别胃良、恶性组织,提高胃镜活检小组织病理诊断的正确率,AgNOR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嗜银蛋白 活组织检查 胃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肺癌细胞A549线粒体的动态分布与侵袭性和趋化性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琤波 马洁韬 +4 位作者 黄乐天 荆薇 赵健竹 周洋 邹华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细胞内线粒体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趋化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表达CXCR4受体的含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肺腺癌A549细胞和缺乏mtDNA的ρ0A549细胞常规培养,施加趋化因子CXCL12刺激,利用Tr...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细胞内线粒体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与肿瘤细胞侵袭和趋化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表达CXCR4受体的含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肺腺癌A549细胞和缺乏mtDNA的ρ0A549细胞常规培养,施加趋化因子CXCL12刺激,利用Transwell技术检测趋化前后A549和ρ0A549的侵袭性和趋化性改变。另外,以MitoTracker标志线粒体,Hoechst标志核,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测CXCL12处理前后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结果对于A549(mtDNA+)肿瘤细胞,CXCL12处理后细胞迁移力明显高于CXCL12处理前细胞穿透数(P<0.05),但CXCL12不能增强ρ0A549(mtDNA-)的侵袭性和趋化性。CXCL12处理前就已经有部分A549细胞内线粒体分布呈极性改变(0.25±0.05),但在CXCL12处理后这种呈极性改变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多(0.76±0.14,P<0.05)。结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趋化性可能与线粒体在肿瘤细胞内的动态分布的极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DNA 线粒体 细胞系 肿瘤/病理学 腺癌/病理学 趋化因子CXCL12 肿瘤浸润
下载PDF
PRIMARY CHONDROSARCOMA OF THE LUNG
7
作者 战忠利 张连郁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64-67,共4页
Five cues of primary chondrosarcoma, a rare tumor of the lung, are reported. The diagnosis should be made by pathology. The diagnosis can not be made in some conditions including: (1) tumor from the chest wall; (2) ch... Five cues of primary chondrosarcoma, a rare tumor of the lung, are reported. The diagnosis should be made by pathology. The diagnosis can not be made in some conditions including: (1) tumor from the chest wall; (2) chondroaarcoma of bone discovered after operation; (3) ovarian teratoma found prior to operation; (4) patient with history of hamartoma of the lung; and (5) atypical pathology. It has no close relation tetween pathologic subtyping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was intralobar spread of the lung. Extrathoracic metastasis was no observed and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primary option of therapeutic management for this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tumor/pathology Chondro-sarcoma.
下载PDF
16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 被引量:34
8
作者 赵海潞 李红芬 +3 位作者 王淑琴 栗安刚 刘小平 游联璧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阐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6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46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波形蛋白(vimentin)、CD34、肌特异性肌纤蛋白(MSA)、平滑肌特异性肌... 目的阐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6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46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波形蛋白(vimentin)、CD34、肌特异性肌纤蛋白(MSA)、平滑肌特异性肌纤蛋白(SMA)、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细胞角蛋白(CK)、癌胚抗原(CEA)、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等10种抗体。结果病理学上肿瘤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直径为0.5~43cm,55%为恶性。免疫表型特征为vimentin,占100%、CD34,占64%、MSA,占47%、SMA,占41%、NSE,占61%、S100蛋白,占19%、SYN,占15%。胃肠道间质瘤不表达CK、CEA、LCA。结论间质瘤为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最常见间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与腹部包块为最常见症状。最常见的细胞学特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大小、核分裂相是关系到肿瘤良恶性和患者预后、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免疫组化证实仅有部分肿瘤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或双向分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病理学 间质瘤 免疫表型 分型
原文传递
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亦民 丁彦青 徐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57-759,I003,共4页
探讨良性骨母细胞瘤和恶性骨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病理分析及常规病理学观察方法。骨母细胞瘤除出现经典的组织学特征外,尚可出现车辐状排列及血管瘤样变化。骨母细胞增生活跃及出现异型的巨型上皮样骨母细胞可作为... 探讨良性骨母细胞瘤和恶性骨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病理分析及常规病理学观察方法。骨母细胞瘤除出现经典的组织学特征外,尚可出现车辐状排列及血管瘤样变化。骨母细胞增生活跃及出现异型的巨型上皮样骨母细胞可作为恶性骨母细胞瘤的组织学诊断依据。恶性骨母细胞瘤是介于良性骨母细胞瘤和骨肉瘤之间的中间型病变,有其特殊的临床及病理学意义,应与良性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型骨肉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母细胞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军 付庆国 +1 位作者 岳林先 李春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8例 ( 12个病灶 )乳腺叶状肿瘤病患者 ,观察其二维及血流显像图表现 ,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具有体积大小范围变化大、分叶或角状、...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8例 ( 12个病灶 )乳腺叶状肿瘤病患者 ,观察其二维及血流显像图表现 ,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具有体积大小范围变化大、分叶或角状、内部中低不均匀回声而后方回声衰减、有包膜但边界不清、内部血供丰富为主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 ,本组血流信号检出率为 10 0 % ,平均收缩期最大流速 ( 13 .8± 4.0 )cm s ,平均RI 0 .77± 0 .0 8;主要为大量间质异形细胞成分并膨胀性生长、变性坏死及包膜侵犯等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基础与上述特征相对应。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目前主要靠病理诊断 ,超声误诊率虽较高 ,但其具有一定的较典型图像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病理对照分析 病理基础 超声表现 早期发现 血流显像 间质 流速 图像特征 衰减
下载PDF
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华亮 蒋雪峰 +3 位作者 赵雯 李增鹏 张沁宏 卞修武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脑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规律 ,评价它们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5例各级脑胶质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及CD3 4 等蛋白表达 ,根据CD3 4 染色结果...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脑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规律 ,评价它们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5例各级脑胶质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及CD3 4 等蛋白表达 ,根据CD3 4 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EphB4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 ;两种蛋白在Ⅲ、Ⅳ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 ,P <0 0 5。EphB4( ++)和ephrinB2 ( ++)病例的MVD分别为 5 7 3 2±16 4和 65 2 5± 19 4,均显著高于相应的EphB4、ephrinB2弱阳性及阴性病例 (分别为3 5 2 3± 13 7和 3 1 12± 11 6) ,P <0 0 5。结论 :EphB4/ephrinB2在脑胶质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病理学 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星形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HIF-1α和CAIX及VEGF表达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严青 伍钢 +1 位作者 戈伟 刘红利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Ⅸ,CA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9例NSCLC和14例肺部良性病变病理切片中CAⅨ、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肺癌组织中27例(45.8%)有HIF-1α表达,44例(74.6%)有CAⅨ表达,43例(72.9%)有VEGF表达。CAⅨ、HIF-1α和VEGF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瘤体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AⅨ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鳞癌中CAⅨ的表达显著高于腺癌,P=0.039;HIF-1α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5;VEGF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高,P=0.031。高HIF-1α表达与高CAⅨ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04,其表达区域重叠。同时,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相关,P=0.011。结论:HIF-1α和CAⅨ均在NSCLC中高水平表达,均有可能影响NSCLC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肺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维丽 张英怀 +4 位作者 张杰英 贾志宇 杨威 蒋崇槟 唐全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收治的10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案资料及病理切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年龄平均50.1岁,发病以成年人为主;②无明显性别趋向性;③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不同部位;④肿...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收治的10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案资料及病理切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年龄平均50.1岁,发病以成年人为主;②无明显性别趋向性;③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不同部位;④肿瘤镜检下可分为3种组织学形态:黏液/血管型、梭形细胞密集型、少细胞纤维型;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辅助证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主要成分是肌纤维母细胞,Vimentin、SMA的阳性反应是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重要标志。结论①口腔颌面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类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伴有炎性细胞分布;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因不明;③肿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测可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④外科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并且可辅以肿瘤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口腔 病理学
下载PDF
四例肾球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丽娜 陈光勇 +4 位作者 王鹏 张彦宁 张淑红 张长淮 黄受方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观察肾球旁细胞瘤(JGCT)的临床特征、形态特点、免疫表型,明确其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对4例组织标本采用光镜观察,PAS、Sweet嗜银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检测CK8、E cadherin/CK7、CD10、Vim、Actin、desmin、calponin、... 目的观察肾球旁细胞瘤(JGCT)的临床特征、形态特点、免疫表型,明确其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对4例组织标本采用光镜观察,PAS、Sweet嗜银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检测CK8、E cadherin/CK7、CD10、Vim、Actin、desmin、calponin、CD34、HMB45、CD31、S100、Chr、Syn及CD117。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4例JGCT患者临床表现为青年人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肿瘤包膜完整、体积较小。镜下肿瘤细胞以片状排列为主,当有肾小管结构时可见乳头、葱皮样排列;间质含丰富的薄壁血管及少量的厚壁血管;瘤细胞偏小,多角或短梭形,轻度嗜酸,胞膜不清,可见核异型及核分裂相;肿瘤内见多量的肥大细胞,3例见小管结构,并表达远端小管标志物E cadherin/CK7。肿瘤细胞Vim、Actin、CD34均为(+);4例标本电镜下均见特征性的菱形结晶。患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JGCT青年人多见,有严重的高血压。病理为独特的形态及超微结构,免疫表型Vim、Actin、calponin、CD34阳性,发生于肾球旁细胞,是独立类型的肾良性间叶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球旁细胞瘤 病理 临床特征 形态特点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利用中效原理观察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松 沈薇 沈鼎明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 :利用中效原理体外定量分析抗癌药物苦参素、5 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及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 :两种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 ,其效应也增加。当fa =0 4 ... 目的 :利用中效原理体外定量分析抗癌药物苦参素、5 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及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 :两种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 ,其效应也增加。当fa =0 4 1时 ,CI =1,两药作用相加 ;fa <0 4 1时 ,CI <1,两药为协同作用 ;fa >0 4 1时 ,CI>1,两药拮抗。两药合用时给药时间先后次序不同 ,合用效应差异无显著意义 ,而合用时药物浓度比例变化能够影响合用效应。结论 :两种药物合用小剂量为协同 ,大剂量是拮抗 ,其效应大小与药物浓度比例有关 ,而与给药时间先后次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病理学 肝肿瘤 病理学 苦参 药理学 氟尿嘧啶 药理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绍勤 邹声泉 +1 位作者 李宏 戴起宝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835-839,共5页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胰岛细胞瘤(ICT)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SPTP与12例ICT的临床症状、CT表现和病理特征,并对比分析肿瘤病理特征与CT影像的关系。结果SPTP患者平均年龄22.4岁,12例以腹部肿块为首...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胰岛细胞瘤(ICT)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SPTP与12例ICT的临床症状、CT表现和病理特征,并对比分析肿瘤病理特征与CT影像的关系。结果SPTP患者平均年龄22.4岁,12例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组织学上,其特征性表现是以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排列形成假乳头状结构;CT平扫可见囊性与实性成分相间,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增强。ICT患者平均年龄39.3岁,其中8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症状均明显,表现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组织学上,肿瘤细胞排列成小梁状、团块状、腺泡状或实性,血供丰富;对于瘤体较小者,CT平扫常难以发现,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现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稍减弱。结论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结合CT影像检查有助于SPTP与ICT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岛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乳腺分叶状肿瘤诊疗及预后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玉舟 杨海燕 +1 位作者 叶晖 高光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7期1338-1339,共2页
为了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观察其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我院2001-01-2008-01收治的6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分叶状肿瘤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良性32例,交界性13例,恶性20例;15例肿块切除术复发8例,3... 为了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观察其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我院2001-01-2008-01收治的6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分叶状肿瘤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良性32例,交界性13例,恶性20例;15例肿块切除术复发8例,30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复发3例,15例行乳房单切术复发2例,5例发现腋淋巴结肿大行乳房单切+腋淋巴结清除术,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0和18个月死于远处转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局部扩大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案,但应保证组织学上干净的切缘,乳房单切术对恶性分叶状肿瘤没有生存优势,对局部复发的交界性或恶性肿瘤选择乳房单切术,无需行淋巴结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研究 乳腺肿瘤/外科学 叶状瘤/病理学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振 王晓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为了研究腹腔胃肠外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和预后,对7例腹腔EGIST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和CD34等的表达并进行随访。结果肿瘤直径平均17.2 cm,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 为了研究腹腔胃肠外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和预后,对7例腹腔EGIST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和CD34等的表达并进行随访。结果肿瘤直径平均17.2 cm,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GIST相似,以短梭形细胞型为主,细胞密集,有不同程度的异形性,结构类似于平滑肌肿瘤。CD117阳性表达率为100%(7/7),CD34为71.4%(5/7)。随访6例,有4例术后2年内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腹腔E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GIST类似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恶性潜能高,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病理学 胃肠肿瘤/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c-kit/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直肠类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军 丁健华 +1 位作者 赵克 汤海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将其按肿瘤直径大小和肌层是否有浸润分别分组,比较不同肿瘤直径各组和肌层是否浸润各组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将其按肿瘤直径大小和肌层是否有浸润分别分组,比较不同肿瘤直径各组和肌层是否浸润各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中位年龄49岁(22~83岁),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5~86个月),随访率为80.6%(25/31)。随访期内,肿瘤直径≤l.0 cm的15例手术切除肿瘤后无复发,直径1.0~2.0 cm的7例中复发1例,直径>2.0 cm的3例中2例因类癌肝转移死亡。直肠类癌是否浸润肌层或全层以及是否有转移均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与转移有关(P<0.05)。随着直肠类癌直径的增大,肿瘤浸润深度加深,转移发生率增高。结论直肠类癌的大小和肌层浸润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是选择手术方式时需参考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类癌瘤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GTC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抑制作用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玉彤 张乃鑫 田庆伟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22期1699-1704,共6页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GTC对致癌剂DMBA诱发的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70只7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后随机分为4组,即A(空白对照组)、B(模型组)、C(GTC对照组)和D(实验组)。于实验开始日,B组...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GTC对致癌剂DMBA诱发的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70只7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后随机分为4组,即A(空白对照组)、B(模型组)、C(GTC对照组)和D(实验组)。于实验开始日,B组和D组每只大鼠接受一次性DMBA油溶液灌胃,剂量为7mg/100g体质量;同时C组和D组每只大鼠接受GTC水溶液灌胃,剂量为每只80mg/d,A组和B组大鼠自由饮用自来水。于实验第4、8、12、16和20周末分批处死各组大鼠,取乳腺组织常规制片,HE染色;常规SP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检测20周末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饮茶组(C组和D组)和非饮茶组(A组和B组)相比,其增生性病变较少;B组和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0.001、0.000、0.001和0.000,而在对照A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47、0.263、0.879、0.133和0.274;B组和D组之间增生性病变计数的差值呈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20周末,D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殖指数(0.19±0.12)显著低于B组(0.48±0.20),t=4.106,P=0.001;D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0.57±3.74×10-2)稍高于B组(0.53±0.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6,P=0.177。结论:GTC对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前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递增;GTC抑制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前增生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而非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增生/病理学 乳腺肿瘤/病理学 二甲基苯蒽 绿茶儿茶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