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的侵犯深度及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彬 徐志飞 +2 位作者 孙耀昌 李建秋 赵学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71-773,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侵犯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5月至 1999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47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 ,比较肿瘤不同侵犯深度、细胞分化程度之间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侵犯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5月至 1999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47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 ,比较肿瘤不同侵犯深度、细胞分化程度之间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 结果 :随着肿瘤侵犯深度的加深及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 ,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度呈显著上升趋势 (χ2 检验 ,P<0 .0 1)。一旦肿瘤侵犯超过深肌层 ,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度显著增加 ,与侵及浅肌层相比 ,T2期肿瘤侵及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度增加 10倍 ,T3期增加 17倍 ,T4期增加 2 3倍 ;与高分化食管癌相比 ,中分化癌淋巴结转移度增加 3倍 ,中低分化癌增加 4.5倍 ,低分化癌增加 6倍。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的侵犯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是预计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重要因素 ,在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侵润 细胞分化 区域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君雪 王红 张宏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SL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71例经细针穿刺或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乳腺癌而临床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的女性患者 ,随机分为 4组 ,其中亚甲蓝淋巴示踪 2 4例 ,活性染料...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SL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71例经细针穿刺或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乳腺癌而临床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的女性患者 ,随机分为 4组 ,其中亚甲蓝淋巴示踪 2 4例 ,活性染料异硫蓝示踪 2 9例 ,核素99m锝 硫胶体示踪 8例 ,染料与核素联合示踪 10例 ,确认并切除前哨淋巴结 ,将其单独送病理 ,随后行乳腺癌手术 ,包括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  71例患者中有 6 0例成功确定前哨淋巴结 ,检出率 84 5 % ,其中亚甲蓝组 75 0 % (18/ 2 4 ) ,异硫蓝组 86 2 % (2 5 / 2 9) ,核素组检出 7例 ,联合组全部检出 ;该技术总的敏感性 83 3% ,4组分别为 70 0 %、90 0 %、10 0 %、10 0 % ;假阴性率各组分别为 30 0 %、10 0 %、0、0 ;总的准确率 93 3% ,各组分别为 83 3%、96 0 %、10 0 %、10 0 %。各组寻找前哨淋巴结平均花费时间分别为2 9、2 2、7、6min。 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临床是可行的 ,绝大多数前哨淋巴结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其余腋窝淋巴结的组织学特点。活性染料与核素联合示踪既直观又准确 ,是最佳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针吸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肝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殷晓煜 吕明德 +3 位作者 梁力建 赖英荣 黄洁夫 李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6-338,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 (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995年 1月~ 1996年 7月在本院接受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 4 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浸润的数目 ,...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 (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995年 1月~ 1996年 7月在本院接受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 4 4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浸润的数目 ,同时评估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 ,分析两者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及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发现肿瘤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数≥ 2 0、同时伴淋巴细胞浸润 (+)者 (A组 ,n =17)术后肿瘤复发时间显著晚于不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条件者 (B组 ,n =2 7) ,两者复发的中位期分别为 2 1 6个月和 4 1个月 (U值 =10 5 5 ,P =0 0 0 9)。A组术后 1、3、4年生存率分别为 83 5 %、6 1 8%和 4 8 7% ,B组分别为 4 2 2 %、2 8 4 %和 2 3 0 % ,A组均显著高于B组 (Logrank =7 6 8,P =0 0 0 6 )。 结论 HCC组织内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树突状细胞 肝细胞肝癌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普通白光联合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诊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敏 李箫 +3 位作者 孙秀静 李鹏 张倩 张澍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黏膜下浸润的特征表现,通过联合白光内镜及窄带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ME-NBI)检查提高EGC浸润深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术前怀疑EGC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外科手...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黏膜下浸润的特征表现,通过联合白光内镜及窄带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ME-NBI)检查提高EGC浸润深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术前怀疑EGC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灶特征及术后病理等信息,分析EGC黏膜下浸润的特征、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EGC浸润深度的模型。结果195例患者(207处病灶)纳入研究。207例病灶以2:1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38处)及测试组(69处)。在建模组,病灶位于胃上1/3(0K=12.949,95%CZ:2.148~7&070,P=0.005),胃中1/3(OR=7.534,95%C/:1.044~54.360,P=0.045),病灶长径>2 cm(OR=6.828,95%C/:1.657~28.136,P=0.008)及存在扩张血管(OR=6.856,95%C/:1.577~29.805,P=0.010)是病灶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浸润深度预测评分系统(DPSS)(病灶位于胃上1/3、病灶位于胃中1/3、病灶长径>2 cm、存在扩张血管各为5分、4分、4分、4分)。在建模组及测试组,DPSS预测病灶黏膜下浸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95%C/:0.809-0.960)及0.799(95%C/:0.684~0.914)0界值为8分时,建模组及测试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3.3%、71.4%,特异度分别为76.2%,74.5%o结论联合普通白光内镜及ME-NBI建立的DPSS可以较好地预测EGC浸润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诊断 肿瘤浸润 预测模型 窄带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
原文传递
一种分离自体肿瘤细胞与TIL细胞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5
作者 邹征云 刘宝瑞 +4 位作者 杜娟 钱晓萍 禹立霞 王立峰 殷海涛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寻求有效地从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中分离出较多的TIL细胞并保持其高度的增殖能力与抗瘤活性的方法。方法 :应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对恶性胸腹水中的TIL进行分离 ,而后进行诱导培养 ,比较 2种方法下TIL细胞的得率、增殖... 目的 :寻求有效地从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中分离出较多的TIL细胞并保持其高度的增殖能力与抗瘤活性的方法。方法 :应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对恶性胸腹水中的TIL进行分离 ,而后进行诱导培养 ,比较 2种方法下TIL细胞的得率、增殖速度、杀瘤活性及培养前后的表型变化。结果 :贴壁法能够获得更多的TIL细胞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P <0 0 5 ;培养后 2种方法所得TIL细胞的增殖速率、杀瘤活性及表型是一致的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贴壁法具有操作简便、细胞得率高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离心法 梯密度 胸膜积液 恶性 腹水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生成与nm23基因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颖嘉 吴凤林 龚渭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与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的表达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分析它们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对 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对...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管生成与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的表达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分析它们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对 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能量多普勒检测肿瘤内血流信号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测定肿瘤内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 ,对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m2 3基因蛋白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MVD)的表达。 结果 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 (lymphnodepostive ,LN +)肿瘤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明显高于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 (lymphnodenegative ,LN - ) (t=7 0 7、6 34,P <0 0 1) ,而nm2 3 H1的表达则相反 ,同时nm2 3 H1阴性表达组的血管阳性反应总面积、MVD值显著高于nm2 3 H1阳性表达组 ,(t =6 86、6 4 9,P <0 0 5 )。 结论 肿瘤血管生成和nm2 3 H1的表达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m2 3 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乳腺肿瘤 病理性新生血管化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NM23基因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28表达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惠军 刘晓光 +2 位作者 金秀国 刘波 方国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切缘组织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结果肿瘤组织TIL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切缘组织(P<0.01),CD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切缘组织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结果肿瘤组织TIL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切缘组织(P<0.01),CD8+CD28-细胞则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后肿瘤组织TIL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未转移组(分别为P<0.01,P<0.05),CD8+CD28-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逐渐减少,其中CD8-CD28+细胞临床Ⅰ期明显高于临床Ⅱ期、Ⅲ期、Ⅳ期(P<0.05);CD8+CD28+细胞临床Ⅰ期、Ⅱ期明显高于Ⅲ期、Ⅳ期(P<0.05);而CD8+CD28-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胃癌患者的TIL中的CD8和CD28的表达,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疾病进展和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抗原 CD 28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 胃癌患者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县城 吴文乔 +1 位作者 沈洪武 刘林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蛋白表达在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与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对 46例骨巨细胞瘤 (含 10例肿瘤复发 )进行Jaffe分级与综合分级 ;同时镜下确认有否侵袭周围组织与出血坏死 ,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i6 7,bcl 2 ,c erbB 2... 目的 探讨癌基因蛋白表达在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与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对 46例骨巨细胞瘤 (含 10例肿瘤复发 )进行Jaffe分级与综合分级 ;同时镜下确认有否侵袭周围组织与出血坏死 ,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i6 7,bcl 2 ,c erbB 2及nm2 3 4种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在肿瘤的出血坏死、侵袭与复发方面 ,Ⅰ、Ⅱ、Ⅲ级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Ⅲ级分类与综合分级也无相关性。 4种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侵袭复发有关。结论 单纯Ⅲ级分类法在反映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参照综合分级可能成为推断骨巨细胞瘤的性质与预后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癌基因蛋白质类 肿瘤浸润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不同部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得率及成活率 被引量:5
9
作者 巴明臣 何生 +2 位作者 章崇杰 魏大鹏 赵宗荣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ularcarcinoma,PHCC)肿瘤组织不同部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的得率和成活率,以便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ularcarcinoma,PHCC)肿瘤组织不同部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的得率和成活率,以便制备TIL用于过继免疫治疗时正确切取标本。方法本实验对12例PHCC肿瘤组织不同部位TIL的得率和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肿瘤周围组织和肿瘤边缘组织TIL得率和成活率最高,肿瘤实质组织次之,肿瘤中心坏死组织最低,正常肝脏组织、腹水、胆管癌栓内几乎无TIL。结论制备PHCC组织TIL时,切取肿瘤周围组织和肿瘤边缘组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病理学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下载PDF
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悦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6期601-602,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CA12 5水平 ,探讨其在判定子宫内膜癌期别、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监测复发的价值。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 16 3例 (术前或术后或复发后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CA12 5水平。结果 :Ⅲ、Ⅳ期子宫内膜...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CA12 5水平 ,探讨其在判定子宫内膜癌期别、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监测复发的价值。方法 :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 16 3例 (术前或术后或复发后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CA12 5水平。结果 :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 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 (P <0 0 1) ,有深肌层受侵的患者CA12 5水平明显高于浅肌层或无肌层受侵的患者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12 5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P <0 0 1) ,复发有病灶的患者CA12 5明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 (P <0 0 1)。结论 :检测血清CA12 5值 ,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无价值 ,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肌层浸润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CA125 子宫内膜癌 淋巴转移 肿瘤浸润 肿瘤分期
下载PDF
胃癌中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阳燕 张世超 +6 位作者 贾义 胡祖权 王赟 周静 刘丽娜 唐福州 曾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探究浸润的免疫细胞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75个非转移性胃癌患者肿瘤样本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22种免疫细胞类型的比例,用Cox回归模型评估肿瘤中浸润性免疫细胞与... 目的:研究胃癌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探究浸润的免疫细胞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75个非转移性胃癌患者肿瘤样本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22种免疫细胞类型的比例,用Cox回归模型评估肿瘤中浸润性免疫细胞与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375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31. 9%)、未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16. 5%)、CD8 T细胞(13. 5%)、调节性T细胞(6. 8%)比较丰富,随着胃癌患者肿瘤分期的增加,γδT细胞和M2巨噬细胞的比例逐渐上升,而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和M0巨噬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较高水平的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胃癌患者较长的OS相关,而较高比例的M2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未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较差OS相关。结论:肿瘤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组成在胃癌各个分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浸润性免疫细胞可以作为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细胞 肿瘤浸润 预后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在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晁凡 徐志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2305-230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DCA8)在多种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TIMER 2.0等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分析各种...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DCA8)在多种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TIMER 2.0等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分析各种恶性肿瘤中CDCA8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CDCA8表达水平用于鉴别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诊断价值,明确CDCA8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分析CDCA8表达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在大多数人恶性肿瘤组织中CDCA8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分析显示,CDCA8表达水平可用于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鉴别。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CDCA8组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更差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Log-rank P<0.05)。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CDCA8可能与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有关(P<0.05)。在TCGA数据库恶性肿瘤中,CDCA8表达水平与CD4+Th2细胞浸润明显相关(P<0.05)。结论CDCA8有望成为人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上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A8 泛癌分析 生物标志物 肿瘤浸润 免疫细胞
下载PDF
Stat3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海东 裘正军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5,共3页
Stat3是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可被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致癌因子激活,并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向细胞核转导,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Stat3持续激活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增强肿... Stat3是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可被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致癌因子激活,并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信号向细胞核转导,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Stat3持续激活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增强肿瘤的抗凋亡能力,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及血管新生,增强肿瘤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IL)-2与IL-4对小鼠膀胱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的协同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勇 于满 +2 位作者 李俊悦 周性明 张忠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2与IL 4对膀胱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体外增殖及细胞毒性免疫调控的协同作用。方法 分离膀胱癌TIL ,置于含IL 2和 (或 )IL 4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 4周 ,定期计数TIL增殖数量。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2与IL 4对膀胱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体外增殖及细胞毒性免疫调控的协同作用。方法 分离膀胱癌TIL ,置于含IL 2和 (或 )IL 4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 4周 ,定期计数TIL增殖数量。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TIL细胞毒性。结果 对比单纯IL 2的培养条件 ,IL 2联合IL 4后 4周时TIL扩增数量是前者的 1.6 5倍 (P <0 .0 5 )。在效靶比为 10∶1时 ,TIL对自体膀胱癌细胞 (BTT739)表现出高水平的杀伤活性 (P <0 .0 5 )。联合培养的TIL抗BTT739或小鼠淋巴瘤瘤株 (YAC 1)的活性与在单纯IL 2培养的条件下相比无显著改变 (P均 >0 .0 5 )。结论 IL 4对IL 2活化的膀胱癌TIL增殖具有较强的正向调节效应 ,而对TIL细胞毒性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2 膀胱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β-连环素在早期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勇 章必成 +2 位作者 高建飞 李欣 杜光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β-连环素在早期大肠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早期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肠黏膜、腺瘤、进展期大肠癌β-连环素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早期大肠癌出现细胞膜表达减少、细胞浆和(... 目的:探讨β-连环素在早期大肠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早期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肠黏膜、腺瘤、进展期大肠癌β-连环素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早期大肠癌出现细胞膜表达减少、细胞浆和(或)细胞核阳性着色等异常表达,且异常表达细胞多为癌灶周围的癌细胞。(2)由正常肠黏膜、早期大肠癌、腺瘤至进展期大肠癌β-连环素在细胞膜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在胞浆或胞核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3)早期大肠癌中β-cat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转移相关(P<0.05);随着早期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β-连环素在细胞膜表达逐渐减少(P<0.05),而与细胞浆或核表达不相关(P>0.05)。(4)在连续切片中β-连环素mRNA着色部位基本与免疫组化染色相对应。从正常肠黏膜、腺瘤、早期大肠癌到进展期大肠癌β-连环素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早期大肠癌中β-连环素mRNA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和转移相关(P<0.05)。结论:β-连环素可能参与早期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大肠癌 Β-连环素 mRNA表达 胞浆 正常 肠黏膜 腺瘤 细胞膜 细胞核 蛋白
下载PDF
脑膜瘤组织MMP-2和MMP-9及组织抑制剂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荣道建 杨晓健 +1 位作者 孙丕通 高宝山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8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特异性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TIMP-1、TIMP-2)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36例不同病理类型脑膜...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特异性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2(TIMP-1、TIMP-2)基因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36例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TIMP-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MMP-2及TIMP-2mRNA在36例脑膜瘤组织中均有表达,除MMP-2在良性组与非典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P-9及TIMP-1mRNA在36例脑膜瘤组织中也均有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P-2/TIMP-2比值在良性组与非典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组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P-9/TIMP-1比值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Ps/TIMPs比值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结论:MMPs/TIMPs基因表达的比值平衡失调在脑膜瘤的侵袭和转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酶学 基因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口腔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贵清 毛祖彝 徐平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具有强大细胞毒活性的口腔癌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内的抑瘤效果以及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lymphocyte,TIL)... 目的探讨在体外具有强大细胞毒活性的口腔癌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内的抑瘤效果以及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onlymphocyte,TIL)联合应用治疗口腔癌的可能性。方法将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注入裸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取培养4周的TIL联合低剂量Cy局部注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①TIL+rIL2和TIL+rIL2+Cy组在3周内抑瘤率较高(分别为:861%±04%和977%±06%),3周后抑瘤作用减弱;②TIL+rIL2+Cy组抑瘤率较TIL+rIL2组高(第8周抑瘤率分别为:200%±14%和755%±25%,P<001)。结论口腔癌TIL在应用后3周内具较强抑瘤作用,3周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移植瘤 生长抑制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技术在辅助结直肠腺瘤浸润深度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许祐铭 姚理文 +1 位作者 卢姿桦 于红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在肠镜电子染色模式下辅助内镜医师鉴别结直肠腺瘤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2021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3 714个病例的13 246张电子染色图像, 构建...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在肠镜电子染色模式下辅助内镜医师鉴别结直肠腺瘤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2021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3 714个病例的13 246张电子染色图像, 构建深度学习模型, 对结直肠腺瘤的黏膜下深层浸润和非深层浸润进行鉴别, 并在独立测试集与外部测试集中验证模型的性能。使用完整的测试集对比5名内镜医师与深度学习模型的诊断水平。前瞻性收集2021年1-6月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35个高清内镜视频, 验证在模型辅助下内镜医师的诊断效果。结果该模型在图片测试集中的准确率93.08%(821/882), 约登指数0.86, 优于内镜医师[最高者分别为91.72%(809/882)和0.78]。在视频中该模型的准确率达97.14%(34/35), 约登指数0.94。在模型辅助下, 内镜医师的准确率显著提升[最高者97.14%(34/35)]。结论本研究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腺瘤浸润深度鉴别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黏膜下深层浸润病灶, 辅助内镜医师提升识别深层浸润病灶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肿瘤浸润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杀伤自体肝癌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剑勇 张力图 +6 位作者 李挺 赵荫农 张春燕 陈建思 覃宇周 吴飞翔 唐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 )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 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 DC,应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和肿瘤抗原激活 DC,然后用 DC激活 TIL ,观...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 )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 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 DC,应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和肿瘤抗原激活 DC,然后用 DC激活 TIL ,观察 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DC激活的 TI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高的杀伤活性 ,杀伤率为 (89.39± 3.0 5 ) % ,明显高于未经 DC激活的 TIL、DC激活的 T淋巴细胞和未经 DC激活的 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其杀伤率分别为 (5 5 .2 3± 1.5 3) %、(5 4 .89± 1.4 8) %和 (3.6 5± 0 .2 6 ) %。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 DC能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肝肿瘤 免疫活性
下载PDF
肝癌微环境中CD_4^+CD_(25)^+Treg细胞与肿瘤免疫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中 晏建军 +3 位作者 倪家连 刘鲁岳 黄亮 严以群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微环境中Treg细胞的数量增多与HCC临床分期晚的可能原因。[方法]双重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HCC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CD4+CD25-T(CD4+T)细胞分布,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HCC组织中CD8+T细胞分布。[结果... [目的]探讨肝癌微环境中Treg细胞的数量增多与HCC临床分期晚的可能原因。[方法]双重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HCC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CD4+CD25-T(CD4+T)细胞分布,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HCC组织中CD8+T细胞分布。[结果]正常肝脏组织中未发现Treg细胞,HCC组织中Treg细胞数量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多(P=0.000),且肝癌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与其浸润性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CD4+T/CD8+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14;r=-0.545,P=0.000),而与浸润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无明显相关性(r=-0.403,P=0.078)。[结论]Treg细胞在体内可能通过细胞接触的方式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抑制肿瘤局部的免疫,去除或减少HCC微环境中浸润性Treg细胞数量可能提高肿瘤局部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肝细胞性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