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间距对矩形翅片椭圆管换热管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兰萍 杨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4,160,共6页
采用标准k-ε模型,就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对矩形翅片椭圆管换热管束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横向管间距是主要影响因素,纵向管间距的影响较小;横向管间距越大,等压降约束条件下的综合性能越差;扰流孔的存在强化横向管... 采用标准k-ε模型,就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对矩形翅片椭圆管换热管束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横向管间距是主要影响因素,纵向管间距的影响较小;横向管间距越大,等压降约束条件下的综合性能越差;扰流孔的存在强化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的作用,开设扰流孔使得管束综合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洞换热器 矩形翅片椭圆管束 流动换热性能 管间距 扰流孔
下载PDF
半椭圆管水平降膜液膜厚度图像数字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泰铭 周亚素 +1 位作者 胡昊 颜子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40-2047,共8页
在不同喷淋量Q、管间距S、布液高度H下对半椭圆管水平降膜液膜厚度变化进行研究,同时与圆管、椭圆管的液膜厚度进行了对比,运用图像数字化处理得到降膜过程的气液界面线以及半椭圆管液膜厚度随管壁周向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截... 在不同喷淋量Q、管间距S、布液高度H下对半椭圆管水平降膜液膜厚度变化进行研究,同时与圆管、椭圆管的液膜厚度进行了对比,运用图像数字化处理得到降膜过程的气液界面线以及半椭圆管液膜厚度随管壁周向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截面周长的圆管、椭圆管和半椭圆管,在相同工况下,半椭圆管的平均液膜厚度最小;随着喷淋量的增加,液膜厚度先增加后变小;随着布液高度的增加,液膜厚度逐渐变薄;随着管间距增加,液膜厚度逐渐变薄;截面周长为79.8 mm、长短轴比为2.1的半椭圆管在喷淋量Q为0.14 L/min、布液高度H为15 mm、管间距S小于20 mm,液膜厚度稳定,有利于充分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椭圆管 液膜厚度 喷淋量 管间距 布液高度 图像数字化
原文传递
提升多联机空调能效的室外机换热器设计
3
作者 孙西辉 刘旭 李宁 《家电科技》 2024年第5期114-117,122,共5页
换热器作为空调产品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对提升能效有重要作用。基于Ф5 mm及微通道等换热器在作为室外机换热器使用时的性能或制作工艺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换热器结构来实现多联机空调能效的提升:通过缩小Ф7 mm铜圆管换热器的管间距... 换热器作为空调产品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对提升能效有重要作用。基于Ф5 mm及微通道等换热器在作为室外机换热器使用时的性能或制作工艺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换热器结构来实现多联机空调能效的提升:通过缩小Ф7 mm铜圆管换热器的管间距来增加单排铜管数量,来同时实现增强管内换热能力(增大管内换热面积)和管外空气换热能力(增大最窄处空气风速来增加空气侧换热系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结构。借助于仿真与测试手段,对该新型换热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验证。对比原型Ф7mm换热器,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流动压降条件下(13.6 Pa),该Ф7 mm新型换热器的空气侧KA值(KA值表示为换热能力,等于换热系数K与对应换热面积A的乘积)比原型换热器高出20.7%,相应换热器的总KA值分别高出12.02%和9.11%;多联机空调整机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Ф7 mm新型换热器在标准制冷、标准制热及低温制热工况的整机能效分别提升了1.9%、1.8%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间距 圆管 换热器 能效 多联机空调
下载PDF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云 蔺洁 +1 位作者 陈超 凌浩恕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初始运行模式和调控运行模式下供暖地面初始温度、系统供水温度、加热管间距、室外空气温度等参数变化对供暖地表面温度及房间空气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持续供暖升温条件下,供暖地表面温度随时间呈指数规... 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初始运行模式和调控运行模式下供暖地面初始温度、系统供水温度、加热管间距、室外空气温度等参数变化对供暖地表面温度及房间空气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持续供暖升温条件下,供暖地表面温度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上升;系统初始运行模式下,供暖地面初始温度变化不影响地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但影响其升温时间;系统调控运行模式下,影响系统持续供暖升温时间的关键参数有系统供水温度、加热管间距、辐射供暖地面结构构造及其材料热物性参数;房间空气温度的变化主要受供暖地表面温度水平的影响,受室外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围护结构内壁面温度与房间空气温度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通断式供暖 热响应特性 地表面温度 供水温度 管间距 室外空气温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管间距对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衣志超 袁益超 王学刚 《能源工程》 2015年第5期9-14,27,共7页
为了获得管间距对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对5种不同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模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开缝翅片管束的传热和阻力特性与翅片侧气体的Re数有关,随着Re数增大,翅片侧Nu数增大,摩擦因子f... 为了获得管间距对开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对5种不同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模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开缝翅片管束的传热和阻力特性与翅片侧气体的Re数有关,随着Re数增大,翅片侧Nu数增大,摩擦因子f逐渐减小;纵向间距S2对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综合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较大。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间距 开缝翅片管换热器 综合流动传热性能 数值模拟 模化试验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盟 陈薇 吕焱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459,共5页
以CFX为工具,对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的管束结构进行改进,分析了管束结构对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相自然对流和轻度沸腾区,管束三角形排布时的换热系数明显优于现有设计,换热能力随着节距的减小而增... 以CFX为工具,对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的管束结构进行改进,分析了管束结构对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相自然对流和轻度沸腾区,管束三角形排布时的换热系数明显优于现有设计,换热能力随着节距的减小而增强。为确保饱和沸腾区的换热性能,便于饱和沸腾区气泡自加热面的逸离,节距应不小于1.5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管束排列 节距
下载PDF
管间距对翅片油冷却器传热及阻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范继珩 冯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3,32,共9页
为探讨管间距对翅片油冷却器传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对5种管间距下的翅片油冷却器进行了试验测试研究,拟合得到翅片油冷却器壳侧传热系数及压降的公式。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管间距为13.9 mm的翅片油冷却器壳侧流场的分布情况。结... 为探讨管间距对翅片油冷却器传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对5种管间距下的翅片油冷却器进行了试验测试研究,拟合得到翅片油冷却器壳侧传热系数及压降的公式。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管间距为13.9 mm的翅片油冷却器壳侧流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管间距为21 mm的翅片式油冷却器有较好的传热性能,与其他管间距的传热系数相比,均提高了2%~8%;翅片式油冷却器的阻力性能与管间距大小成正比关系;相同压降约束条件下,管间距为13.9 mm的翅片油冷却器有较好的综合换热性能,在达到相同换热量时所需泵功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油冷却器 管间距 传热及压降
下载PDF
GCr15管变螺距孔型设计及轧制切断工艺
8
作者 顾震 庞玉华 +1 位作者 刘东 张润强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针对等螺距螺旋轧制切断轴承管存在明显的外表面缺角的问题,依据螺旋轧制理论,明确了任意径向压下量与轴向延伸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通过逐渐减小螺距缩减轴向延伸变形、进而提高孔型充满度的方法,建立了严控缺角量的变螺距法轧制模... 针对等螺距螺旋轧制切断轴承管存在明显的外表面缺角的问题,依据螺旋轧制理论,明确了任意径向压下量与轴向延伸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通过逐渐减小螺距缩减轴向延伸变形、进而提高孔型充满度的方法,建立了严控缺角量的变螺距法轧制模型。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变螺距法可获得4%以内的轴向及径向缺角率,以及增加导板限制横变形后,不仅可以继续降低缺角率,还可将管圆度提高至1.01。等螺距和变螺距法的轧制力及轧制力矩均呈现波动性逐渐增加的规律,平均压力和力矩分别为15.2和18.2 kN以及914.4和884.5 N·m,相差约为16.4%和3.3%。研究成果对轴承管高精度切断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管 螺旋轧制 变螺距 等螺距 轴承缺角 孔型设计
原文传递
横掠叉排管束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9
作者 覃扬佳 庄来鹤 +2 位作者 刘启航 刘志伟 闻洁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18-2728,共11页
为验证基于大管径实验数据的经典传热关联式在小尺度管束传热问题上的适用性,针对横掠叉排管束的管外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建立了确定变几何结构合理网格密度的方法基础上,探究了大参数范围内管径、管间距比和雷诺数对管外传... 为验证基于大管径实验数据的经典传热关联式在小尺度管束传热问题上的适用性,针对横掠叉排管束的管外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在建立了确定变几何结构合理网格密度的方法基础上,探究了大参数范围内管径、管间距比和雷诺数对管外传热努塞尔数和流动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管排流动马赫数小于0.1时,雷诺数不变,管径对管外努塞尔数影响很小,不同管径对应的管外流动特征差别很小;(2)管间距比通过改变管外的流动特征来影响管外努塞尔数,且雷诺数和管径不变时,努塞尔数分布在特定管间距比范围内存在峰值区;(3)需要更为具体的分段函数来拟合传热关联式以准确预测努塞尔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排管束 努塞尔数 小尺度 管径 间距比 流动结构
原文传递
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管中心距的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柴婷 胡海涛 +3 位作者 丁国良 张科 李宏达 尉永魁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并降低其成本,通过综合考虑性能与成本对真空管集热器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以集热器单位集热量的成本为优化目标的真空管集热器管中心距优化模型。优化模型包括集热器成本计算模型和集热器集热量计算模型,其中的... 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并降低其成本,通过综合考虑性能与成本对真空管集热器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以集热器单位集热量的成本为优化目标的真空管集热器管中心距优化模型。优化模型包括集热器成本计算模型和集热器集热量计算模型,其中的集热器集热量计算考虑了太阳的辐射强度变化与真空管管间遮阴作用。采用该模型对常用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集热器单位集热量成本降低了1.5%,集热器制造成本降低了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 太阳能集热器 集热性能 成本 管中心距
下载PDF
钢管外壁环氧煤沥青涂料防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兵 高玉堂 《山西煤炭》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进行地下钢管外壁的防腐 ,较详细地阐述了对防腐材料的要求 。
关键词 钢管 涂料 环氧煤沥青 防腐材料 玻璃布 地下管道
下载PDF
油田注汽锅炉辐射受热面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汉卿 白冰 +5 位作者 陈军 师忠卿 武继辉 张乃峰 邓磊 车得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2,49,共6页
由于体积庞大,油田注汽锅炉难以在采油现场灵活运输及使用,因此将注汽锅炉辐射受热面设计为蛇形布置的膜式水冷壁,增大了辐射受热面的角系数和吸热量从而实现了注汽锅炉的小型化。通过热力计算得到炉膛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与水冷壁管内... 由于体积庞大,油田注汽锅炉难以在采油现场灵活运输及使用,因此将注汽锅炉辐射受热面设计为蛇形布置的膜式水冷壁,增大了辐射受热面的角系数和吸热量从而实现了注汽锅炉的小型化。通过热力计算得到炉膛受热面平均热流密度与水冷壁管内侧对流放热系数。结合膜式水冷壁角系数公式,利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锅炉膜式水冷壁温度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鳍片厚度一定时,膜式水冷壁的危险点温度随管间距的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膜式水冷壁管间距越小,其危险点温度随鳍片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的速度越快,危险点温度与鳍片厚度符合良好的三次多项式关系。研究为注汽锅炉小型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锅炉 鳍片厚度 管间距 危险点温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管间距对翅片管换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月普 欧阳新萍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54,共4页
分析了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及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叙述了场协同理论的基本机理,并与等流速排列方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讨论;概述了翅片管换热器研究中管间距对传热及流动阻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不同翅片及基管类型结构尺寸下管... 分析了翅片管换热器传热及流动阻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叙述了场协同理论的基本机理,并与等流速排列方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讨论;概述了翅片管换热器研究中管间距对传热及流动阻力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不同翅片及基管类型结构尺寸下管间距对换热器传热及流动阻力影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管束排列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管间距 综述 场协同 翅片管
下载PDF
封闭方腔内叉排管间熔融盐自然对流换热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丽亭 贾笃雨 +1 位作者 闵春华 王进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2,共7页
以硝酸锂熔融盐为流体介质,对封闭方腔内交叉排布的四根热管间的介质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热管不同位置和不同瑞利数对方腔内介质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间距ε=0.5时,腔体内温度场和流场的对称性开始打破;ε... 以硝酸锂熔融盐为流体介质,对封闭方腔内交叉排布的四根热管间的介质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热管不同位置和不同瑞利数对方腔内介质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间距ε=0.5时,腔体内温度场和流场的对称性开始打破;ε=0.4和0.5时,下管及左右两管产生的热羽流冲刷上管热边界层,使上管局部Nu_φ分别在圆周角φ=180°、φ=280°和φ=80°处出现增强;ε=0.6时,上管不再受下管羽流影响。随着管间距增大,上管平均Nu_m越来越小,下管Nu_m越来越大;ε=0.4~0.6时,管间距对左右两管Nu_m影响很小,但ε=0.7时,左右两管平均换热均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熔融盐 封闭方腔 管间距
原文传递
套片式油冷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帅 江楠 曾纪成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6期28-32,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抽管方式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油冷器2和油冷器3抽管后比没抽管油冷器1综合传热性能更好,油冷器2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11.6%,油冷器3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23.3%;翅化比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抽管方式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油冷器2和油冷器3抽管后比没抽管油冷器1综合传热性能更好,油冷器2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11.6%,油冷器3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23.3%;翅化比影响套片式油冷器的综合传热性能,油冷器3翅化比介于其他油冷器之间,综合效果最佳。该实验研究结果对套片式油冷器设计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器 管心距 翅化比
下载PDF
一种管式炉加热中温沥青生产改质沥青的新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博 孙海权 +1 位作者 徐蓬勃 张晓玲 《燃料与化工》 2021年第4期35-37,共3页
介绍了采用管式炉加热中温沥青生产改质沥青的工艺,并将此新工艺与传统工艺进行了对比,主要包括产品性能、设计特点及控制方式。经过比较,新工艺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改质沥青的连续生产,并提高改质沥青的软化点。
关键词 反应釜 管式炉 改质沥青 新工艺
下载PDF
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特性优化
17
作者 魏新宇 赵福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1-1235,共5页
介绍了一种双面换热的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其元件由直管外管和螺旋内管组成。这种结构的蒸汽发生器虽强化了换热,却增加了流动阻力,因而存在沿轴向的螺距变化使阻力增加最小而使总体换热量达到最大的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内管螺距对... 介绍了一种双面换热的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其元件由直管外管和螺旋内管组成。这种结构的蒸汽发生器虽强化了换热,却增加了流动阻力,因而存在沿轴向的螺距变化使阻力增加最小而使总体换热量达到最大的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内管螺距对强化换热和流动阻力的影响,采用有约束非线性优化方法对螺距进行了优化。在不同的换热区得出了不同的优化结果,可为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蒸汽发生器 螺旋管 螺距 最优化
下载PDF
铝翅片油冷却器换热性能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
18
作者 范继珩 冯毅 陈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年第5期540-546,566,共8页
利用fluent三维模拟软件对不同管间距下的铝翅片油冷却器壳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选择?/(35)P作为综合评价因子,分析不同的管间距对壳程流场传热及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铝翅片油冷却器的传热及阻力性能与壳侧Re有关,壳侧传热系... 利用fluent三维模拟软件对不同管间距下的铝翅片油冷却器壳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选择?/(35)P作为综合评价因子,分析不同的管间距对壳程流场传热及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铝翅片油冷却器的传热及阻力性能与壳侧Re有关,壳侧传热系数及壳侧压降均随壳侧Re的增大而增大,但壳侧传热系数随Re的增大增长率逐渐下降,而壳侧压降随Re的增长呈现二次曲线状;增大管间距可提高铝翅片油冷却器的换热性能,管间距为21mm时的传热及阻力性能最佳;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误差较小,有效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间距 铝翅片油冷却器 换热性能 模拟与实验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spiral-grooved tube
19
作者 YU Dan CHEN YongChang +3 位作者 MA ChongFang LIU Zhen SHAO BingHua XU ZhiM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941-946,共6页
In this paper,w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6 kinds of spiral-grooved tube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ardness,temperature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cold water on fouling ch... In this paper,w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6 kinds of spiral-grooved tube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ardness,temperature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cold water on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piral-grooved tub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cold-water temperature decreased,fouling resistance of spiral-grooved tube also decreased.Asymptotic fouling resistance increased accompanied with increase of cold-water hardness.However,the asymptotic fouling resistance appeared to reduce when hardness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Geometric parameters of spiral-grooved tubes had remarkable effect on fouling resistance,which showed a tendency of decrease with increase of groove depth and decrease of pitch.In this study,the minimum asymptotic fouling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in the spiral-grooved tube with small pitch and large groove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al-grooved tube fouling resistance groove depth screw pitch
原文传递
光纤松套管工艺对带状光缆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陈华明 陈保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文章介绍了带状光缆研制过程中松套管设计的基本步骤,对松套管的工艺要点进行了简要描述。通过定量分析阐明了松套管的设计要点,结合生产实际说明了松套管制造需注意的问题,同时对于松套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纤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用实验论... 文章介绍了带状光缆研制过程中松套管设计的基本步骤,对松套管的工艺要点进行了简要描述。通过定量分析阐明了松套管的设计要点,结合生产实际说明了松套管制造需注意的问题,同时对于松套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纤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用实验论证了纤膏对松套管的影响以及绞合节距对光缆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绞合节距下拉伸实验的曲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光缆 松套管 纤膏 节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