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概念诠释、价值体现及教学融入 被引量:2
1
作者 童莉 曹文栋 李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明确其概念、挖掘其特征及价值,可以促进其定位更加精准、资源挖掘更加深入、教学融入更加科学,强化文化育人成效。具有历史传统性、中华民族性、数学教育性等特征的中华...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明确其概念、挖掘其特征及价值,可以促进其定位更加精准、资源挖掘更加深入、教学融入更加科学,强化文化育人成效。具有历史传统性、中华民族性、数学教育性等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应以真善美为价值追求,为有效地融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入目的需求本溯源,融入内容需深入挖掘,融入方式需开放多元,且注重融入时机、媒介和内容,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浸润中强化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 传统性 民族性 教育性 真善美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中真善美的价值维度及培育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37-39,共3页
真善美的统一是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所系,统一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架构之内。真善美论域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应面向未来,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 真善美的统一是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所系,统一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架构之内。真善美论域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应面向未来,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与梦想追求;既要彰显真理和道德的力量,更要展示审美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中真善美的培育要坚持"真"、追求"善"、培育"美",要聚焦于增强文化自信,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真善美 求真 向善 臻美 文化自信 生活世界 教学方式
下载PDF
真、善、美——考量社会工程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鹏颖 原亚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社会工程的主体是人,以人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目的与规律的统一为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得不在真、善、美的指引下,把社会工程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借以完善人类道德,提升人类素养... 社会工程的主体是人,以人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目的与规律的统一为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得不在真、善、美的指引下,把社会工程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借以完善人类道德,提升人类素养,促使人类文明进步,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文明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程哲学
下载PDF
人生艺术化:朱光潜美学的先验之维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泽鸿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6-62,共7页
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多美学家都涉及或探讨过这一问题,朱光潜更是以"人生艺术化"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回应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 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多美学家都涉及或探讨过这一问题,朱光潜更是以"人生艺术化"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回应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理论再创造,并成为其人本主义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美学毫不吝啬地宣扬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并追求超越人生的崇高境界。其"人生艺术化"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和先验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美学 人生艺术化 真善美价值同构 幸福体验 道德理性 先验本质
下载PDF
“三个代表”是真、善、美的统一——“三个代表”的历史哲学解读
5
作者 王满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17,共6页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将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统一起来,在历史观领域实现知、情、意,真、善、美的内在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新时期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来看,“三个代表”内蕴着真、善、美的内...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将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统一起来,在历史观领域实现知、情、意,真、善、美的内在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新时期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历史哲学的视角来看,“三个代表”内蕴着真、善、美的内在要求,我党践行“三个代表”的行为本身也就是求真、求善、求美行为。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者的真正的统一,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小康社会 全面发展
下载PDF
开展课程思政五问 探究课程思政核心内涵
6
作者 赵定柱 彭玉林 欧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169-172,共4页
一切真、善、美的元素都可以是思政元素,只有从课程本身凝练出来的元素,才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课程思政虽然是新理念,但教学的育人本质一直未曾改变,强调课程思政实际是回归教育本源。课程思政也并不仅仅是教师影响学生的单向过程... 一切真、善、美的元素都可以是思政元素,只有从课程本身凝练出来的元素,才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课程思政虽然是新理念,但教学的育人本质一直未曾改变,强调课程思政实际是回归教育本源。课程思政也并不仅仅是教师影响学生的单向过程,而是学生也同时在影响教师的双向过程,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一门课程要想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调整思路,掌握方法,从课程自身入手,反复凝练课程自身蕴含的育人资源,才能潜移默化地发挥课程强大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真善美 核心内涵 教育本源 双向影响
下载PDF
论高职人文教育之“真”“善”“美”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红亮 《职教通讯》 2012年第22期57-61,共5页
"真"指称着"合规律性","善"为"合目的性",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并体现在人类活动中。高职人文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内涵着"真""... "真"指称着"合规律性","善"为"合目的性",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并体现在人类活动中。高职人文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内涵着"真""善""美"。高职人文教育之"真"是指高职人文知识教育,"善"是高职人文精神教育,"美"是高职人文知识教育与精神教育的统一体,并体现在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人文教育 人文知识 人文精神 真善美
下载PDF
景观艺术的伦理传播维度
8
作者 韩凝 玉张哲 《创意与设计》 2019年第6期25-32,共8页
景观艺术的伦理意蕴在追求诗意地栖居中一直都是原初地存在并成为景观本质追问和哲学思考的起点。为此,景观艺术需要在伦理层面进行节制与适度的传播以体现景观艺术伦理蕴含的真、善、美之秩序。景观艺术的伦理意蕴有三个传播维度:其一... 景观艺术的伦理意蕴在追求诗意地栖居中一直都是原初地存在并成为景观本质追问和哲学思考的起点。为此,景观艺术需要在伦理层面进行节制与适度的传播以体现景观艺术伦理蕴含的真、善、美之秩序。景观艺术的伦理意蕴有三个传播维度:其一,景观艺术逻辑表现维度:形式与功能的传播之合一以求真;其二,景观艺术的审美表现之度:情与境的传播合一以求美;其三,景观艺术的伦理之度:道与德的传播合一以求善。三个维度相互耦合体现层次结构和递进关系并传播“回到事物本身”以达到“至真”、“至善”、“至美”“是其所是”的“止于至善”的伦理与哲学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艺术 伦理 节制与适度 真善美
下载PDF
论《开明国语课本》美育实践的目的之维
9
作者 肖瑶 宋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由于受到西方教育理论和美学观念的影响,“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十分关注儿童本身的特点,尤其对其特殊的审美趣味极为看重。由“厚人伦、美教化”到“儿童本位”的树立;从道德至上的知行教学,到真善美相统一等新的美育观念的转向,是现... 由于受到西方教育理论和美学观念的影响,“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十分关注儿童本身的特点,尤其对其特殊的审美趣味极为看重。由“厚人伦、美教化”到“儿童本位”的树立;从道德至上的知行教学,到真善美相统一等新的美育观念的转向,是现代语文教材区分于传统的蒙学教材的特质所在。顺应时代思潮,《开明国语课本》在启迪童稚、以美启真与美善合一等三个方面建构了美育实践的目的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明国语课本》 儿童本位 真善美统一 美育实践 目的之维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 被引量:71
10
作者 李定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52,共9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于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见的,它从道德伦理之域对文学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与阐释,以及由此生成的思想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在人与社会关系上,以求真为切入点... 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于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见的,它从道德伦理之域对文学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与阐释,以及由此生成的思想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在人与社会关系上,以求真为切入点,历史具体地传承整体社会的道德伦理状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以求美为切入点,张扬了自然和谐的人伦理想;在人与他人关系上,以求善为切入点,真实地呈现善恶之间人际关系的复杂样态与伦理意义;在人与自我关系上,以求圣为切入点,内在地传达着终有一死的人由凡入圣的道德伦理欲求。从而使文学伦理学批评成为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入文精神
下载PDF
形式追随生态——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振宇 邓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99,共5页
针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题的今天,建筑走向生态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由此提出了"形式追随生态"的新理念;从建筑美学、文化和生态角度,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并结合实例,总结生态技术于建筑... 针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题的今天,建筑走向生态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由此提出了"形式追随生态"的新理念;从建筑美学、文化和生态角度,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并结合实例,总结生态技术于建筑形式所呈现的彰显、一体化、本土化、多变性和消隐等多种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生态 建筑
原文传递
约翰·济慈的诗歌与道德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义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7,共7页
对苦难人生经历的深刻体验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作为一个诗人的济慈之道德观念的基本态势。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加以考察,济慈的诗歌具有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在诗歌本质观念上,济慈提出并倡导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真”与“美”以及“善”,并... 对苦难人生经历的深刻体验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作为一个诗人的济慈之道德观念的基本态势。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加以考察,济慈的诗歌具有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在诗歌本质观念上,济慈提出并倡导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真”与“美”以及“善”,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辩证的认识;同时,在诗歌的主体与客体上,对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之修养和作为创作客体的诗歌之品格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济慈的道德思想体系中,功利主义构成了其诗歌道德观念的表征,而他对真、美、善的追求则形成了其诗歌道德世界的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功利主义 真美善 道德 道德观念 诗歌 关系研究 功利主义色彩 约翰 创作客体
下载PDF
高校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再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祥明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或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个重要维度,而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是现代素质教育和现代完美人格教育的重要特点;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而真善美相统一也是德育和德育工... 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或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个重要维度,而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是现代素质教育和现代完美人格教育的重要特点;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而真善美相统一也是德育和德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走出对德育的认知误区,努力探索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当代德育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美育 真善美统一 有机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