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德里罗《坠落的人》看美国后“9·11”文学中的创伤书写 |
朴玉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5
|
|
2
|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华族身份认同调适——基于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视角 |
马峰
|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3
|
庾信的“记忆宫殿”:中古宫廷诗歌中的创伤与暴力 |
田晓菲
寇陆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4
|
莱辛《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战争创伤书写 |
张琪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创伤理论视阈下马拉默德创作研究 |
裴浩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中国当代灾难文学症候分析 |
董琼
田敏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7
|
勒克莱齐奥《暴雨》中的创伤书写及精神分析解读 |
杨新颖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多重创伤与情感表达:论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梅吉的创伤书写 |
郭莉芝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24 |
0 |
|
9
|
创伤的诗意再现——路易斯·格吕克突破自白派诗歌的书写策略 |
张英
于元元
陈旭
|
《合肥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0
|
创伤书写与自我拯救——析《一个兼职印第安男孩的绝对真实的日记》 |
梁华
|
《枣庄学院学报》
|
2018 |
2
|
|
11
|
托马斯·哈代的故园情结与创伤书写 |
史丽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12
|
印第安口头叙事传统与创伤书写——厄德里克《拉罗斯》解析 |
陈金星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3
|
《地下》的叙事结构与创伤书写 |
吕斌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4
|
《所罗门之歌》中的创伤书写 |
吴良红
杨雯
|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
2023 |
0 |
|
15
|
从《玩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看米兰·昆德拉和张贤亮的“创伤书写” |
刘爽
谭晓丹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16
|
创伤视域下的文学治疗——以琦君散文为考察中心 |
何海峰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7
|
纪实文学中的女性叙事视角——阿列克谢耶维奇“情感创伤书写”研究 |
刘锦男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8
|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创伤探析 |
高玉珠
顾梅珑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9
|
浅析路易斯·格吕克诗集《乡村生活》中的创伤书写 |
张英
陈旭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2 |
0 |
|
20
|
论迟子建小说伤痕书写的别样性 |
李姣
|
《江科学术研究》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