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1
1
作者 王春喜 卢怡 王晓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对VSD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物理学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VSD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负压封闭 创伤修复
下载PDF
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启康 侯致典 +1 位作者 王增涛 丁自海 《解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201-203,207,共4页
目的为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手部小范围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10侧新鲜上肢标本,6侧标本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显示皮支;4侧标本腋动脉灌注红色铸型塑料,盐酸腐蚀,显示皮支。观察桡、尺动脉皮支的分布规律、分... 目的为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手部小范围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10侧新鲜上肢标本,6侧标本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显示皮支;4侧标本腋动脉灌注红色铸型塑料,盐酸腐蚀,显示皮支。观察桡、尺动脉皮支的分布规律、分布范围和皮支链的链接方式。结果前臂中、下1/3段,桡、尺动脉皮支分别有5~7支和5~8支,各皮支分出升、降支,升、降支间吻合成完整的纵形皮支链,桡、尺动脉皮支链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血管供应区。结论以桡骨茎突、豌豆骨平面的桡、尺动脉远端皮支为蒂,可设计成不同形状的带蒂皮支链皮瓣,转位修复手部小范围的软组织缺损,不损伤前臂大血管甚至穿支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支链皮瓣 前臂 创伤修复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软组织创伤修复与再生研究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小兵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 ,并结合自己参与创伤修复的研究实践 ,就软组织创伤修复与再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涉及组织的功能修复、功能性组织替代物、内脏损伤修复。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创伤修复 干细胞 神经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对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患者皮瓣存活及创面恢复的疗效
4
作者 李顺海 李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16-18,共3页
目的 分析皮下蒂皮瓣用于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V-Y皮瓣修复,观... 目的 分析皮下蒂皮瓣用于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V-Y皮瓣修复,观察组接受皮下蒂皮瓣修复,比较不同创面修复措施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0.00%,P=0.020)。观察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90.00%vs.66.67%,P=0.028)。观察组皮瓣长度[(3.22±0.45)cm vs.(2.79±0.41)cm,P <0.001]和皮瓣宽度[(5.26±0.42)cm vs.(4.56±0.46)cm,P <0.001]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修复后创面色泽、质地、美观度及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27.59%,P=0.026)。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vs.80.00%,P=0.031)。结论 经皮下蒂皮瓣修复可有效提高皮瓣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创面修复,其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对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患者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面部肿瘤 软组织病损切除 创面修复 皮瓣存活 创面恢复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在创伤修复和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姚敏 张逸秋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近年来,随着对光生物调节作用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深入,光生物调节已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各类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光热治疗,光生物调节具有疗效好、几乎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临床疗效日益显著。该... 近年来,随着对光生物调节作用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深入,光生物调节已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各类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光热治疗,光生物调节具有疗效好、几乎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临床疗效日益显著。该文就光生物调节的机制及其在创伤修复、医学美容等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疗法 激光 美容技术 创伤修复
原文传递
促创面愈合的载药复合功能性敷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龚雨薇 张华林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065-1071,共7页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伤口敷料除了要具有覆盖和保护创面的作用外,更关键的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各种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性敷料层出不穷,且呈现出多功能集成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单一型敷料逐渐被由两种或...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伤口敷料除了要具有覆盖和保护创面的作用外,更关键的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各种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性敷料层出不穷,且呈现出多功能集成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单一型敷料逐渐被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结合而成的复合型敷料所取代。此外,可以将生长因子、抗菌剂等药物负载至敷料中,形成一种载药的复合功能性敷料,使敷料的功能更加全面,促进创面更好地愈合,以期使创伤修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旨在对功能性敷料的类型、负载药物以及研究与应用作一简要概述,为构建新型载药的双层复合功能性敷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创面愈合 功能性敷料 载药
下载PDF
四肢血管战创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永清 李主一 林月秋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对四肢战创伤所致血管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1 979年 3月~2 0 0 1年 6月收治血管火器伤和一般血管创伤 670例 ,应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经积极救治后 ,痊愈 61 3例 ,功能障碍 2 5例 ,截肢 2 1例 ,死亡 1 1... 目的 对四肢战创伤所致血管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1 979年 3月~2 0 0 1年 6月收治血管火器伤和一般血管创伤 670例 ,应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经积极救治后 ,痊愈 61 3例 ,功能障碍 2 5例 ,截肢 2 1例 ,死亡 1 1例。结论 大部分四肢战创伤所致血管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血管 创伤修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组织工程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志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81-84,共4页
创伤修复涉及到自体、同种异体组织移植及人工材料替代。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出现的组织工程学 ,为创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 ,即用活的细胞接种在可降解支架材料上 ,经体外培养后植入体内 ,修复组织缺损 ,重建功能。本文根据最新文献 。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创伤修复
下载PDF
热休克汗腺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转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艾丽 翁立新 孙同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85-991,共7页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汗腺细胞,建立汗腺细胞体外热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诱导,对比共培养5,10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阳性,汗腺细胞表面标志CK7、CK8、CK18、CK19、CEA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表型的改变:被诱导的细胞中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测到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EA、CK7、CK8和CK19的阳性率分别是60.67%,53.34%,54.11%和58.62%。说明实验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汗腺细胞表型;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外汗腺诱导培养体系,中胚层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跨胚层分化途径转变为汗腺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热休克 汗腺细胞 中胚层 共培养 表型转化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组化 创伤修复 组织再生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在创伤修复中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杨轩 沈濬 张爱国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修复患儿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干预,研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创伤修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 目的针对创伤修复患儿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干预,研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创伤修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创伤修复患儿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8,P<0.05)。研究组患儿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修复患儿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提高患儿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治疗 创伤修复 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下载PDF
负压伤口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铄链 刘毅 胡智瀚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糖尿病足治疗是全球医疗系统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年轻化,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负压伤口疗法(NPWT)在处理各种复杂伤口和深部引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现有的各... 糖尿病足治疗是全球医疗系统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年轻化,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负压伤口疗法(NPWT)在处理各种复杂伤口和深部引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现有的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NPWT是一项具有革命性进展的全新技术。本文通过复习文献,主要从NPWT的作用及作用机制、NPWT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以及NPWT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负压伤口疗法 真空敷料 创面修复 愈合 截肢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邻近皮瓣转位修复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孙俊锋 付丹 涂家金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8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估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邻近皮瓣转位修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评估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邻近皮瓣转位修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邻近皮瓣转位修复治疗,将两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睡眠质量情况及创面面积予以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01)。治疗前,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创面面积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邻近皮瓣转位修复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压力性损伤 创面修复 邻近皮瓣 治疗有效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13
作者 石玲玲 吴进 +2 位作者 郭志民 丁罗兵 张剑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6期541-543,548,共4页
目的探索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的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6 cm~26 cm×16 cm,急诊清创后用ALTF进行修复,供区创面予以直接... 目的探索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的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6 cm~26 cm×16 cm,急诊清创后用ALTF进行修复,供区创面予以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本组12例皮瓣均成活,有2例皮瓣边缘出现少许渗出,且合并创面不愈合,经换药以及清创、抗炎等处理后自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较为柔软,外观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给予理疗以及功能康复训练,足部活动范围以及力量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末期随访足底区感觉功能S1级1例(8.33%),S2级3例(25.00%),S3级6例(50.00%),S4级2例(16.67%)。术后随访第1周、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足功能评分分别为46.25±5.27、73.14±8.42、88.74±10.51。统计分析显示Maryland足功能评分第6个月>第3个月>第1周(P<0.05)。结论对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行游离ALTF技术修复,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足底负重区 创面修复 感觉恢复 足踝功能
下载PDF
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占洲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1期56-60,共5页
目的 分析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0例手外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计算机随机编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清创后进行每日... 目的 分析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0例手外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计算机随机编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清创后进行每日换药,观察组患者在清创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手术率、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7、9.053、13.655,P<0.05)。观察组患者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7,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愈合优良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5)。结论 手外伤感染患者应用VSD技术创面修复效果更好,患者恢复更快,可以降低再次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感染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修复 恢复时间 二次手术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创伤止血海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莉 邢安辉 +2 位作者 张仁诚 王锦 王波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24期2695-2696,共2页
目的制备具有止血、止痛、抗感染,减少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的创伤止血海绵。方法以胶原蛋白为载体,附加中药等制成止血海绵,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等。结果创伤止血海绵质量达到《中华人民... 目的制备具有止血、止痛、抗感染,减少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的创伤止血海绵。方法以胶原蛋白为载体,附加中药等制成止血海绵,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等。结果创伤止血海绵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吸收性明胶海绵和冻干制剂标准。动物实验:其经皮毒性属低毒;皮肤刺激强度评分<5分值;无致敏性;临床观察对溃疡创面治疗的有效率100%,4周愈合率为97.0%。结论研制的创伤止血海绵安全、稳定,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海绵 创伤修复 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HT036是纤维化相关基因P311的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旭 谭江琳 +4 位作者 袁顺宗 贺伟峰 陈烯伟 罗高兴 吴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未知蛋白(HT036)与纤维化相关蛋白(P311)的细胞内表达与共定位。方法构建带绿色荧光的HT036真核表达载体,经鉴定正确后,与前期构建带红色荧光的P311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株(HEK293),同时共转...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未知蛋白(HT036)与纤维化相关蛋白(P311)的细胞内表达与共定位。方法构建带绿色荧光的HT036真核表达载体,经鉴定正确后,与前期构建带红色荧光的P311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株(HEK293),同时共转染空载体做对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分布和共定位。结果HT036真核表达载体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与P311共转染HEK293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绿色和红色荧光表达。HT036和P311主要分布在细胞胞浆,两者在HEK293细胞中存在共定位,而对照组则无该现象。结论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出的P311相互作用蛋白HT036,在活体细胞内存在空间上的共定位,进一步证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探讨P311纤维化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修复 蛋白 基因 成纤维细胞 瘢痕
下载PDF
耳郭外伤急诊处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宁华 张天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49-351,共3页
耳郭位于头颅两侧,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亚单位结构。耳郭前面皮肤薄、皮下组织少,耳郭软骨没有内部血供,外伤时容易出现血供不足,软骨暴露导致严重感染的风险高。耳郭外伤的急诊处理是耳科和整形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耳郭外伤修复... 耳郭位于头颅两侧,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亚单位结构。耳郭前面皮肤薄、皮下组织少,耳郭软骨没有内部血供,外伤时容易出现血供不足,软骨暴露导致严重感染的风险高。耳郭外伤的急诊处理是耳科和整形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耳郭外伤修复报道的方法较多,不同类型和程度耳郭损伤修复的手术方案需要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耳郭外伤的急诊处理方案,对耳郭外伤急诊处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 外伤修复 手术技术
下载PDF
线扎逐步缩窄蒂部法行皮瓣早期断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书润 李小毅 黄顺红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介绍并总结线扎逐步缩窄蒂部法行皮瓣早期断蒂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共56块随意型皮瓣采用丝线结扎、逐步缩窄蒂部后断蒂。结果皮瓣平均断蒂时间为术后10天,断蒂后无1例皮瓣坏死。结论采用本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以... 目的介绍并总结线扎逐步缩窄蒂部法行皮瓣早期断蒂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共56块随意型皮瓣采用丝线结扎、逐步缩窄蒂部后断蒂。结果皮瓣平均断蒂时间为术后10天,断蒂后无1例皮瓣坏死。结论采用本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以缩短皮瓣断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烧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40例拇指创面患者经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晏妮 罗庚 王国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手大拇指创面进行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40例拇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以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采用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手大拇指创面进行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40例拇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以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20例);以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创面恢复佳,组间两点分辨觉、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6.56),术后并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结论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治疗拇指创伤较实用且修复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筋膜蒂 皮瓣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多药缓释抗菌抗炎支架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建新 罗丹 +2 位作者 李坤 徐宁 叶晓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58-2864,共7页
背景:处理创伤局部软组织感染时,全身口服抗生素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无法满足创伤局部抑菌的需要,局部喷洒抗生素粉末虽能临时获得一过性的高浓度,但难以取得较满意的抑菌效果,且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组织亦存在一定的破坏效应。目的:开发一... 背景:处理创伤局部软组织感染时,全身口服抗生素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无法满足创伤局部抑菌的需要,局部喷洒抗生素粉末虽能临时获得一过性的高浓度,但难以取得较满意的抑菌效果,且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组织亦存在一定的破坏效应。目的:开发一种能承载多药并有控释特性的载药缓释支架,用于创伤局部的抗菌抗炎治疗。方法:将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及甲基强的松龙混合溶液与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负压吸引装置中混合,制备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微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CAD模型,采用三维打印机交替打印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微球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层层叠加的多孔网络结构,最终得到膜状载药复合支架(实验组),同时采用药物浸滞法制备载3种药物的磷酸钙多孔陶瓷支架,作为对照,检测2组支架的载药率。将2组支架分别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评价支架的细胞毒性。将2组支架分别浸泡于PBS中,检测支架内药物体外释放规律。将2组支架分别敷于新西兰大白兔(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软组织损伤部位,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肝肾功能及血样、创伤周围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支架中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及甲基强的松龙的载药率分别为31.21%,22.14%和23.58%,对照组支架3种药物的载药率分别为19.44%,11.14%和9.32%;②2种载药支架上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均在80%以上,细胞毒性为1级;③在体外,对照组支架中的3种药物在第2周基本释放完全,实验组支架中左氧氟沙星释放可达10周,替硝唑及甲基强的松龙释放可达8周;④在体内,实验组血样与局部组织中的3种药物释放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药物有效释放时间可达10周以上;实验组支架对兔肝功能存在一过性的影响;⑤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成功制备的多药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三维打印技术 载药缓释支架 创伤修复 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