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估算 被引量:122
1
作者 魏艳旭 孙根年 +1 位作者 马丽君 李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4,共9页
依据我国交通客运周转量时间和截面数据,根据旅游者在客运量中所占比重对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发现:(1)近30a来,随着旅游业发展,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其中铁路旅游交通碳排放从118.0万t增至672.2万t,公路从... 依据我国交通客运周转量时间和截面数据,根据旅游者在客运量中所占比重对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发现:(1)近30a来,随着旅游业发展,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其中铁路旅游交通碳排放从118.0万t增至672.2万t,公路从133.9万t增至2 480万t,水运从14.5万t下降到7.80万t,民航从35.1万t增长到2 992万t;碳排放与游客量呈现线性相关性;(2)依据2006-2008年截面数据分析了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地域差异,其中铁路旅游交通高碳省区为河南、河北和湖南,公路为广东和江苏,水运为重庆、广东、辽宁、浙江,民航为北京、上海和广东,并绘制了旅游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布图.通过研究使得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的估算进一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 碳排放 低碳旅游 时间变化 地域分布
下载PDF
多氯联苯在典型污染地区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环境行为 被引量:74
2
作者 储少岗 徐晓白 童逸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3-432,共10页
利用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对某典型地区水、土壤、底泥、生物样品中PCBs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指出该地区存在相当严重的PCBs污染,在底泥中PCBs的渗透作用较弱.对不同PCBs异构体分布规律探讨表明:在水-底泥-... 利用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对某典型地区水、土壤、底泥、生物样品中PCBs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指出该地区存在相当严重的PCBs污染,在底泥中PCBs的渗透作用较弱.对不同PCBs异构体分布规律探讨表明:在水-底泥-鱼体中高氯取代的PCBs同类物所占比例依次增加,鱼体不同组织内PCBs总含量的分布规律为肝>卵>胆汁>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环境污染 生物富集 环境化学
下载PDF
水稻对天然富硒土壤硒的吸收及转运 被引量:70
3
作者 姜超强 沈嘉 祖朝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9-816,共8页
以杂交晚稻"皖稻20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含量(0.5、1.0、1.5 mg·kg^-1)土壤对水稻产量、硒的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1.5 mg·kg^-1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水稻根系、茎叶和... 以杂交晚稻"皖稻20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含量(0.5、1.0、1.5 mg·kg^-1)土壤对水稻产量、硒的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1.5 mg·kg^-1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水稻根系、茎叶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均随着土壤硒含量增加而增加,并呈现根系〉茎叶〉籽粒的特点,籽粒各组成部分的硒含量呈现米糠〉精米〉稻壳的特点;水稻根系能从富硒土壤中富集硒,根系硒的吸收系数达1.86,而硒向籽粒的转运和积累则相对恒定,转运系数为0.53-0.59;土壤硒含量为0.5-1.0 mg·kg^-1所产的富硒大米(0.15-0.20 mg Se·kg^-1),可满足人体60-80μg·d-1硒的需要量,而土壤硒含量≥1.5mg·kg^-1所产大米硒含量达到0.319 mg·kg^-1,超出粮食硒含量安全标准.综合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表现,在富硒土壤(0.5-1.0 mg·kg^-1)上直接生产富硒大米,而不需要添加外源硒,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水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富硒土壤 吸收与转运 分布 富硒大米
原文传递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0-499,共10页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本类型和增长演变的趋势,划分出客运联系“单中心”、“多中心”,货运联系“互补性交流”、“竞争性交流”、“递接性交流等类型,并提出了非均衡系数、集中度、首位联系量等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交流规律 客运 货运 空间运输联关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宿州市埇桥区为例 被引量:57
5
作者 吴江国 张小林 +1 位作者 冀亚哲 李红波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斑块之间和乡村聚落景观与其它类型景观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景观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重要因子,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国道、省道和县道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有正相关性,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与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则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景观格局 交通 分布 宿州市埇桥区
下载PDF
运输费用、需求分布与产业转移——基于区位论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50
6
作者 郑鑫 陈耀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7,共11页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注重生产成本分析的雁阵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但这两类理论并没有考虑空间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现有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分散式转移"和"集中式转移"的阶段划分来描述产业转移的一般过...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注重生产成本分析的雁阵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但这两类理论并没有考虑空间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现有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分散式转移"和"集中式转移"的阶段划分来描述产业转移的一般过程,并引入运输费用、需求分布等空间变量,构建了基于区位论思想的两地区模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下,分别讨论了产业转移的实现条件和形式,发现地区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化并不必然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使用该模型分析中国现实,发现集中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要大于分散式转移;而运输费用的下降和内需的扩大将提高集中式转移的动力,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集中式转移但助推了分散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运输费用 需求分布 区位论
原文传递
日光温室不同光温环境对黄瓜光合产物运输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马国成 张福墁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春季日光温室的光温环境为对照,与冬季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寡照逆境中,黄瓜叶片光合产物的输出率及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减少,而向茎中分配的比率增加。无论冬季或春季,黄瓜光合产物绝大部分在白天输出,冬季夜间输出只限... 以春季日光温室的光温环境为对照,与冬季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寡照逆境中,黄瓜叶片光合产物的输出率及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减少,而向茎中分配的比率增加。无论冬季或春季,黄瓜光合产物绝大部分在白天输出,冬季夜间输出只限于盖苫后2h 以内。品种间比较,"农大14"在冬季光合产物输出率高,向茎及其他器官分配比例也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光合产物 运输 分配
下载PDF
施硒对冬小麦产量及硒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红恩 李金峰 +6 位作者 赵鹏 刘世亮 王代长 史志伟 秦晓明 高巍 聂兆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4-699,共6页
为探明施硒(Se)对冬小麦产量及Se吸收转运的影响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北方石灰性潮土中5种施Se量对冬小麦产量、Se吸收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Se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成穗数和穗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e0.5... 为探明施硒(Se)对冬小麦产量及Se吸收转运的影响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北方石灰性潮土中5种施Se量对冬小麦产量、Se吸收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Se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成穗数和穗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e0.5、Se1处理的籽粒产量和各产量构成要素均高于Se0处理,最大值均出现在Se0.5处理。施Se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的Se含量、Se累积量以及植株总Se累积量;施Se增加了Se元素从颖壳向籽粒的迁移系数,降低了Se元素从地下部向地上部、茎叶向颖壳的迁移系数;施Se增加了Se在冬小麦籽粒中的占比,降低了Se在颖壳、茎叶中的占比。Se0.5、Se1较Se0处理,增加了冬小麦籽粒产量、籽粒Se含量、籽粒Se累积量及籽粒Se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冬小麦 籽粒产量 Se含量 迁移系数 分配比例
下载PDF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曾静康 邹亚华 《城市交通》 2003年第1X期8-12,共5页
从认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入手 ,分析城市布局形态与交通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出行方式在各个城镇化阶段中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宏观上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群的发展模式和重视大运量公交的建设 。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 空间布局 交通发展模式
下载PDF
区域客流分布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通过O-D调查虽可以取得区域之间的客流量,但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不可能进行经常性和全覆盖的调查,而且从抽样调查得出分析结果往往有一段时滞。因此,寻求区域之间客流联系的一般规律,利用有限的客流统计资料,借助数学模型来模... 通过O-D调查虽可以取得区域之间的客流量,但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不可能进行经常性和全覆盖的调查,而且从抽样调查得出分析结果往往有一段时滞。因此,寻求区域之间客流联系的一般规律,利用有限的客流统计资料,借助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区域间的客流联系成为取得客流分布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中国省区之间客流联系和辽宁省内客流联系的分析,对区域客流联系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区域 客流量 分布模型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小林 朱波 +1 位作者 董玉龙 花可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对紫色土丘陵区典型集镇小流域和农林复合小流域非点源氮迁移过程进行同步监测,比较2种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过程及径流中各形态氮素浓度、负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集镇小流域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迅速响应,径流过程呈现"暴涨暴落... 对紫色土丘陵区典型集镇小流域和农林复合小流域非点源氮迁移过程进行同步监测,比较2种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过程及径流中各形态氮素浓度、负荷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集镇小流域径流过程与降雨过程迅速响应,径流过程呈现"暴涨暴落"的特点,而农林复合小流域径流过程显著滞后于降雨过程,呈现显著的"滞后效应"。(2)集镇小流域总氮(TN)、颗粒态氮(PN)及铵态氮(AN)浓度在径流初期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而农林复合小流域在小雨事件中氮浓度变化较小,中雨和暴雨事件过程中,初期径流氮浓度较低,中后期逐渐升高,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3)集镇小流域TN、PN、AN迁移过程呈现显著"初始冲刷效应",初期25%的径流量平均携带了50%的TN负荷、71%的PN负荷、64%的AN负荷,而农林复合小流域TN、可溶性氮(DN)、硝态氮(NN)迁移体现了一定的"末期冲刷效应",即初期径流中负荷较小,中后期径流负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镇小流域 农林复合小流域 次降雨事件 氮迁移 浓度变化 负荷分布
原文传递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谭建新 杨晋丽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我国铁路、公路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铁路、公路的空间分布差异极其吻合。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我国铁路、公路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铁路、公路的空间分布差异极其吻合。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大力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空间分布 需求 区域经济增长
下载PD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during summer 被引量:13
13
作者 CHEN Hongtao YU Zhigang +2 位作者 YAO Qingzheng MI Tiezhu LIU Pengxi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In June 2003 and 2006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phosphate and nitrate did not behave conservatively in the estuary, but silicate behaved conservative... In June 2003 and 2006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phosphate and nitrate did not behave conservatively in the estuary, but silicate behaved conservatively. An important mobilization of phosphate and nitrate was observed from the river up to halfway in the estuary. Both input flux (from river to estuary) and output flux (from estuary to coastal zone) of phosphate, silicate and nitrate were calculated from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alinity profiles. There was a large discrepancy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fluxes of phosphate and nitrate. The river fluxes of silicate, phosphate and nitrate (fr) are augmented 5.3%, 28.9% and 36.6% in June 2003 and 1.0%, 62.5%, 31.7% in June 2006 by internal inputs (fi).The phosphate and nitrate fluxes are enhanced through the estuarine process, while silicate flux is unaltered. The authors present some long-term data for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atios of silicon to nitrogen to phosphoru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Silicate level fall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whil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increased.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rients estuarine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behaviour transport China Changjiang Estuary
下载PDF
基于Hydrus-1D对西坝镇农田土壤重金属迁移模拟及空间解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万朔阳 吴勇 +3 位作者 唐学芳 邓东平 兰真 韩莉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4-859,共6页
为了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迁移规律及分布特征,在基于整体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的基础上,选用四川西坝镇高产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所取土样进行淋滤实验,得到不同时间渗漏液中Cd、Cu、Zn、Cr离子浓度变化量,并运用Hydrus-1D对研究... 为了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迁移规律及分布特征,在基于整体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的基础上,选用四川西坝镇高产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所取土样进行淋滤实验,得到不同时间渗漏液中Cd、Cu、Zn、Cr离子浓度变化量,并运用Hydrus-1D对研究区土壤建立非饱和带一维水流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在稳定水流作用下,垂向上各迭代时间土壤重金属的迁移量;同时借助地下水建模系统(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GMS)对研究区建立空间模型,分析区域内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随淋滤时间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淋滤第4 d四种离子迁出量都已接近最小值,Cd、Cu、Zn、Cr离子变化量实验值均能与模拟值较好拟合,线性回归R2分别为0.932、0.951、0.936、0.965;空间分布特征显示:研究区重金属分布与地下水流向和土壤重金属的初始含量相关,外界污染源及浅层地下水水流路径迁移过程中的溶滤作用是造成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壤重金属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此次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区域重金属迁移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溶质迁移 HYDRUS-1D 淋滤实验 空间分布 地下水建模系统
下载PDF
连片特困区交通优势度评价及其与贫困关系研究——以武陵山片区及其周边四省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谯博文 王艳慧 段福洲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8期924-928,F0003,共6页
构建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对武陵山片区周边四省共307个县级单元进行评价,并与反映县域贫困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人均GDP进行耦合。结果表明:交通优势度与交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整体范围上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在片区内呈东高西低的格局... 构建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对武陵山片区周边四省共307个县级单元进行评价,并与反映县域贫困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人均GDP进行耦合。结果表明:交通优势度与交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整体范围上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在片区内呈东高西低的格局,且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交通优势度与贫困水平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交通是区域贫困的重要原因。黔江区和怀化市可规划为交通枢纽中心,黔江、怀化、张家界和铜仁市区可作为中心城市进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区 交通优势度 耦合协调度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岩屑速度分布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金堂 孙宝江 +3 位作者 李昊 相恒富 王志远 田爱民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9-748,共10页
该文基于水平井段岩屑运移实验,引入三参数的赫巴流体流变模式,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更为接近;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钻井液黏度、密度、流速、钻杆旋转和偏心对岩屑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大钻井液密度有利于岩屑运移,为了更... 该文基于水平井段岩屑运移实验,引入三参数的赫巴流体流变模式,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更为接近;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钻井液黏度、密度、流速、钻杆旋转和偏心对岩屑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大钻井液密度有利于岩屑运移,为了更好地提高岩屑速度,钻井液密度应高于1300 kg/m3;随着钻井液黏度的增大,环空窄间隙岩屑颗粒的运移速度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当黏度高于30 m Pa·s时,增加效果明显;岩屑颗粒运移,存在一个临界流速,在该算例条件下,当泵排量高于14 L/s时,岩屑速度增加明显;由于钻杆的旋转作用使得环空流体产生了切向速度,钻杆不旋转岩屑最高速度为0.395 m/s,建议钻杆转速应高于80 r/min;偏心度为0.2的情况下,窄间隙环空最大速度从1.145 m/s下降到0.831 m/s,当偏心度增加到0.8时,岩屑速度只有0.437 m/s,为了能够充分提高携岩运移速度,偏心度尽量控制在0.5以内。文中还回归了适合于大位移水平井的岩屑床厚度计算公式,得到了岩屑床运移速度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钻井 岩屑运移 速度分布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对苹果组培苗^(14)C-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天红 李绍华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8,共5页
通过调节PEG(6000)溶液的渗透势模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条件,研究其对“红富士”苹果组培苗14C-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使饲喂叶中14C-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束时对照14C-光合产物输出率为轻度胁迫(PE... 通过调节PEG(6000)溶液的渗透势模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条件,研究其对“红富士”苹果组培苗14C-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使饲喂叶中14C-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显著下降:试验结束时对照14C-光合产物输出率为轻度胁迫(PEG渗透势为-0.75 MPa)的1.42倍、中度胁迫(PEG渗透势为-1.5 MPa)的3.41倍、重度胁迫(PEG渗透势为-2.5 MPa)的10.18倍;且轻度和中度胁迫使叶片14C-光合产物的输出在24 h内分别达到48 h的94.22%和93.95%,显著高于对照(55.65%),在时间上表现得更为集中。2)正常水分条件下,苹果叶片输出14C-光合产物的89.43%运往地上部,仅10.57%运往根部,重度胁迫则使高达64.78%的14C-光合产物运往地下部;地上部、特别是茎尖对光合产物的竞争能力(14C-分配系数,K)由对照的3.42显著下降至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处理后的1.30~0.48,其对光合产物的竞争能力显著下降;而地下部、特别是细根14C-分配系数由对照的0.16增加至0.82~1.26,其获取光合产物的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组培苗 水分胁迫 ^14C-光合产物 运输 分配
下载PDF
飞机过站上客过程持续时间分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霞 张鑫 陈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5,共8页
为了准确预估飞机过站上客过程持续时间,研究了上客过程持续时间的随机性与可捕获的规律性,结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上客过程持续时间主要因素,根据机型、停机位和到港时间对飞机过站数据进行分组,统计了上客过程持续... 为了准确预估飞机过站上客过程持续时间,研究了上客过程持续时间的随机性与可捕获的规律性,结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上客过程持续时间主要因素,根据机型、停机位和到港时间对飞机过站数据进行分组,统计了上客过程持续时间的频数,分别采用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和泊松分布对上客过程持续时间进行分布拟合,通过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分布,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得到上客过程在各个组合条件下的完整分布,构建了飞机过站上客过程持续时间分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分布对上客过程持续时间都有较好的拟合度,韦布尔分布适用于各种组合条件,但在分组Ⅲ(中型机、近机位、22:00~23:59)、Ⅴ(中型机、远机位、09:00~21:59)、Ⅶ(大型机、近机位、00:00~08:59)、Ⅷ(大型机、近机位、09:00~21:59)和Ⅸ(大型机、近机位、22:00~23:59)中,正态分布与泊松分布的拟合优度大于韦布尔分布的拟合优度;所建分布模型能很好地预测上客过程持续时间,上客过程持续时间实际值与根据分布模型计算的数值的平均误差小于2min;置信水平为90%的分布区间宽度为10~12min,平均预测准确率为83.63%,置信水平为75%的分布区间宽度为7~9min,平均预测准确率为66.94%,可以看出分布区间的预测准确率几乎达到了置信水平,因此,采用分布模型可准确预测飞机过站上客过程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飞机过站 上客过程 持续时间 分布拟合 拟合优度检验 参数估计
原文传递
稻作水炭运筹下氮肥吸收转运与分配的15N示踪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作合 张忠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9-249,共11页
为揭示水炭运筹管理模式下水稻对不同阶段施用氮肥的吸收利用情况,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微区结合的方法,应用15 N示踪技术分别标记施用的基肥、蘖肥和穗肥,以常规淹灌作为对比,研究两种灌溉模式不同水炭运筹下水稻对基肥、蘖肥、穗肥的吸... 为揭示水炭运筹管理模式下水稻对不同阶段施用氮肥的吸收利用情况,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微区结合的方法,应用15 N示踪技术分别标记施用的基肥、蘖肥和穗肥,以常规淹灌作为对比,研究两种灌溉模式不同水炭运筹下水稻对基肥、蘖肥、穗肥的吸收利用、积累和转运,以及水稻成熟期不同阶段施用的氮肥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水炭运筹能够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的氮素总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不同水炭运筹下肥料对氮素总积累量的贡献率为17.81%~20.60%,两种灌溉模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水稻对基肥、蘖肥和穗肥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15.55%~23.31%、31.68%~44.91%、48.82%~71.18%,施加适量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基肥、蘖肥和穗肥的吸收利用率,浅湿干灌溉模式下水稻植株除对基肥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外,对蘖肥和穗肥的吸收利用率均优于常规淹灌;水稻蘖肥和穗肥吸收利用率与肥料总氮素吸收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基肥、蘖肥和穗肥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与相应的吸收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合理的水炭运筹能够提高肥料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降低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炭运筹 氮素吸收 氮素转运 氮素分配 同位素示踪技术
下载PDF
利用输导层毛细管阻力分布特征研究油气运聚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叶勇军 付广 +1 位作者 马福建 孟庆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利用Hubbert流体势研究非均质输导层中油气运聚规律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变影响的毛细管阻力分布特征 ,研究油气在非均质输导层中运聚规律的方法。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登四段输导层天然气运聚规律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 针对利用Hubbert流体势研究非均质输导层中油气运聚规律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变影响的毛细管阻力分布特征 ,研究油气在非均质输导层中运聚规律的方法。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登四段输导层天然气运聚规律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油气的运移方向 ,还可以预测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是研究油气在非均质输导层中运聚规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管 毛细管阻力 分布特征 油气 运聚规律 非均质 徐家围子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