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彩霞
王雪纯
+3 位作者
余喻先
陈科旭
李秀敏
苗明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2-377,共6页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主要包括经皮给药制剂和经黏膜给药制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在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对中药新型外用制剂技术(促透皮吸收方法、载体包封技术等)、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剂...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主要包括经皮给药制剂和经黏膜给药制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在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对中药新型外用制剂技术(促透皮吸收方法、载体包封技术等)、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剂型(微针、凝胶剂、贴剂、喷膜剂、栓剂、膜剂、原位凝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剂型开发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未来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注重老药的新型给药系统和"药辅合一"中药成分的开发,加强对中药复方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建立符合中药整体特征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
经皮给药
经黏膜给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其水溶性成分连翘苷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伟泽
赵宁
+2 位作者
梁泽
康翰方
李金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采用纳米胶束增溶技术制备同时含有脂溶性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连翘苷(PN)等的全成分载药液体制剂,并考察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水溶性成分PN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提法提取连翘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并用GC-MS测...
目的:采用纳米胶束增溶技术制备同时含有脂溶性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连翘苷(PN)等的全成分载药液体制剂,并考察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水溶性成分PN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提法提取连翘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并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再将挥发油以纳米胶束的形式增溶于水溶性药液中制备全成分载药液体制剂(ACLL),采用透射电镜(TEM)、光子相关光谱仪(PCS)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考察挥发油纳米胶束的药剂学性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N含量,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法考察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PN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并与连翘水溶性药液(HCLL)进行对照。结果:连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49.01%)、α-蒎烯(15.78%)、β-罗勒烯(13.79%)、芳樟醇(5.91%)、α-侧柏烯(2.07%)、β-香叶烯(1.91%)与异松油烯(1.84%)等萜烯类混合物;挥发油胶束为圆球形,粒径为193.3 nm,Zeta电位为-83.8 m V;连翘药液为澄清透明的棕褐色液体,其中PN含量为0.225 mg/m L。实验表明,ACLL组的PN在整个透皮、透黏膜实验过程中的累积透过量始终高于HCLL;7.0 h时,对于透皮给药实验ACLL组PN累积透过量是HCLL组的2.04倍,透黏膜给药实验ACLL组PN累积透过量是HCLL组的1.16倍。结论: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能够促进水溶性成分PN的透皮、透黏膜吸收,体现了其全成分作用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阐明了中药全成分发挥协同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纳米胶束
透皮给药
透黏膜给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成
孙军娣
+1 位作者
谢晓燕
张自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0-1991,共12页
在非胃肠道给药系统中,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由于具有便于服用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给药途径。但目前各国上市的口腔黏膜制剂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符合口腔生理状况的质量评价体系。口腔黏膜...
在非胃肠道给药系统中,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由于具有便于服用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给药途径。但目前各国上市的口腔黏膜制剂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符合口腔生理状况的质量评价体系。口腔黏膜制剂除考察制剂的理化特性外,还需评估与制剂有效性、安全性密切相关的黏附时间、黏附强度、黏膜渗透性、体外释放以及体内药动学特性。研究者对这些指标的评价方法各不相同,如离体组织可以是猪颊黏膜、犬口腔黏膜、鼠黏膜等;渗透性可通过Franz扩散池、Flow-through流通池、尤斯灌流室等方法进行检测,但不同的检测方法其结果各不相同,严重阻碍了口腔黏膜制剂的质量评价。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为制定一致的、合理的口腔黏膜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给药
黏附时间
黏附强度
黏膜渗透性
体外释放
药物代谢动力学
原文传递
微针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芳媛
赵锋
+3 位作者
马银玲
张淑珍
马春刚
杜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264-2269,共6页
口腔黏膜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与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相比,可以避免胃肠道酶代谢、酸降解及肝脏首过作用,进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和预防作用。但是口腔黏膜的物理屏障会限制药物的吸收,而微针可...
口腔黏膜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与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相比,可以避免胃肠道酶代谢、酸降解及肝脏首过作用,进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和预防作用。但是口腔黏膜的物理屏障会限制药物的吸收,而微针可突破该障碍,改善药物的渗透。本文简述了口腔黏膜给药的优缺点,介绍了微针的分类及国内微针企业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微针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有更多新的口腔黏膜制剂推向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口腔黏膜给药
口腔癌
口腔疫苗
原文传递
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在经皮和黏膜给药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远党
王丹茹
+1 位作者
章一新
钱云良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经皮和黏膜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因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特殊的通透性而在该给药途径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聚乳酸共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壳聚糖、共聚物聚乳酸-聚乙烯乙二醇...
经皮和黏膜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因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特殊的通透性而在该给药途径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聚乳酸共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壳聚糖、共聚物聚乳酸-聚乙烯乙二醇等,主要用于疫苗、基因及蛋白类药物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纳米粒
经皮和黏膜给药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彩霞
王雪纯
余喻先
陈科旭
李秀敏
苗明三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2-377,共6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No.GZY-FJS-2020-219)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No.2020DB055)。
文摘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主要包括经皮给药制剂和经黏膜给药制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在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对中药新型外用制剂技术(促透皮吸收方法、载体包封技术等)、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剂型(微针、凝胶剂、贴剂、喷膜剂、栓剂、膜剂、原位凝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剂型开发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未来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注重老药的新型给药系统和"药辅合一"中药成分的开发,加强对中药复方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建立符合中药整体特征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
经皮给药
经黏膜给药
Keywords
new
external
prepa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其水溶性成分连翘苷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伟泽
赵宁
梁泽
康翰方
李金杰
机构
西安医学院
山西丰源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4JQ4145)
山西省科技厅创新药物研制重大专项(20121101014)
文摘
目的:采用纳米胶束增溶技术制备同时含有脂溶性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连翘苷(PN)等的全成分载药液体制剂,并考察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水溶性成分PN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提法提取连翘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并用GC-MS测定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再将挥发油以纳米胶束的形式增溶于水溶性药液中制备全成分载药液体制剂(ACLL),采用透射电镜(TEM)、光子相关光谱仪(PCS)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考察挥发油纳米胶束的药剂学性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N含量,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法考察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PN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并与连翘水溶性药液(HCLL)进行对照。结果:连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49.01%)、α-蒎烯(15.78%)、β-罗勒烯(13.79%)、芳樟醇(5.91%)、α-侧柏烯(2.07%)、β-香叶烯(1.91%)与异松油烯(1.84%)等萜烯类混合物;挥发油胶束为圆球形,粒径为193.3 nm,Zeta电位为-83.8 m V;连翘药液为澄清透明的棕褐色液体,其中PN含量为0.225 mg/m L。实验表明,ACLL组的PN在整个透皮、透黏膜实验过程中的累积透过量始终高于HCLL;7.0 h时,对于透皮给药实验ACLL组PN累积透过量是HCLL组的2.04倍,透黏膜给药实验ACLL组PN累积透过量是HCLL组的1.16倍。结论: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能够促进水溶性成分PN的透皮、透黏膜吸收,体现了其全成分作用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阐明了中药全成分发挥协同作用的机理之一。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纳米胶束
透皮给药
透黏膜给药
Keywords
Forsythia
suspensa(Thunb.)
Vahl
Volatile
oil
Nanomicella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
分类号
R286.3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成
孙军娣
谢晓燕
张自强
机构
南京泽恒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药科大学
出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0-1991,共12页
文摘
在非胃肠道给药系统中,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由于具有便于服用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给药途径。但目前各国上市的口腔黏膜制剂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符合口腔生理状况的质量评价体系。口腔黏膜制剂除考察制剂的理化特性外,还需评估与制剂有效性、安全性密切相关的黏附时间、黏附强度、黏膜渗透性、体外释放以及体内药动学特性。研究者对这些指标的评价方法各不相同,如离体组织可以是猪颊黏膜、犬口腔黏膜、鼠黏膜等;渗透性可通过Franz扩散池、Flow-through流通池、尤斯灌流室等方法进行检测,但不同的检测方法其结果各不相同,严重阻碍了口腔黏膜制剂的质量评价。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为制定一致的、合理的口腔黏膜剂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给药
黏附时间
黏附强度
黏膜渗透性
体外释放
药物代谢动力学
Keywords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
residence
time
mucoadhesion
mucosa
permeation
in
vitro
release
pharmacokinetic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微针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芳媛
赵锋
马银玲
张淑珍
马春刚
杜青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科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264-2269,共6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2020206451)
河北省自然基金(编号:H2020307043)
+1 种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70472)
河北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编号:UISP2020050、UISP 2020143、USIP2020271)。
文摘
口腔黏膜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与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相比,可以避免胃肠道酶代谢、酸降解及肝脏首过作用,进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和预防作用。但是口腔黏膜的物理屏障会限制药物的吸收,而微针可突破该障碍,改善药物的渗透。本文简述了口腔黏膜给药的优缺点,介绍了微针的分类及国内微针企业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微针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有更多新的口腔黏膜制剂推向市场。
关键词
微针
口腔黏膜给药
口腔癌
口腔疫苗
Keywords
microneedle
oral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
oral
cancer
oral
vaccine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在经皮和黏膜给药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远党
王丹茹
章一新
钱云良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出处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基金资助项目(054119527)
文摘
经皮和黏膜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因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特殊的通透性而在该给药途径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聚乳酸共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壳聚糖、共聚物聚乳酸-聚乙烯乙二醇等,主要用于疫苗、基因及蛋白类药物的载体。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纳米粒
经皮和黏膜给药
Keywords
Biodegradable
Nanoparticle
Transdermal
and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彩霞
王雪纯
余喻先
陈科旭
李秀敏
苗明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连翘挥发油纳米胶束对其水溶性成分连翘苷体外透皮、透黏膜吸收的影响
李伟泽
赵宁
梁泽
康翰方
李金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口腔黏膜给药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
徐成
孙军娣
谢晓燕
张自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4
微针在口腔黏膜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刘芳媛
赵锋
马银玲
张淑珍
马春刚
杜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5
生物可降解纳米粒在经皮和黏膜给药中的研究进展
赵远党
王丹茹
章一新
钱云良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