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年龄结构的中国麻疹传播动态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旭峰 王燕芬 赵继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分析中国麻疹不同年龄的被感染风险及传染率的季节性,并分析了儿童间周期性接触及整体人群的周期性接触如何形成我国麻疹传染率的季节性。根据中国20132016年麻疹分年龄组的数据,应用感染力分析模型,估算了中国麻疹不同年龄的感染力(即... 分析中国麻疹不同年龄的被感染风险及传染率的季节性,并分析了儿童间周期性接触及整体人群的周期性接触如何形成我国麻疹传染率的季节性。根据中国20132016年麻疹分年龄组的数据,应用感染力分析模型,估算了中国麻疹不同年龄的感染力(即被感染风险);建立了基于年龄结构的具有季节性传染率的时间序列易感者感染者恢复者(time series 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TSIR)模型,并对中国麻疹的传播动态进行分析。模型包含了两种不同的传染率季节性驱动因素:儿童间的周期性接触率、整体人群的周期性接触率,研究了开学放假和春运引起的接触率变化对传染率季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麻疹不同年龄的感染力不同,其中<1岁的婴儿感染力最高为24%-44%,其次是5065岁人群;2)由学期和春运引起的两种周期性接触率都会导致麻疹传染率的季节性,其中开学期间传染率较均值增加31%;3)由春运引起的整体人群接触率的季节性导致春运期间传染率较均值增加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感染力 传染率季节性 开学放假 春运 接触率
下载PDF
青岛市麻疹免疫前后传染率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方海旭 陈佶 赵继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8年第1期80-85,93,共7页
中国麻疹的免疫率在近十几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99%以上),但仍是全球报告发病数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消除麻疹是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对麻疹的传播有深入的认识。但目前为止,对中国麻疹动态传播的认识非常有限。以青岛市麻疹为例,估... 中国麻疹的免疫率在近十几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99%以上),但仍是全球报告发病数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消除麻疹是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对麻疹的传播有深入的认识。但目前为止,对中国麻疹动态传播的认识非常有限。以青岛市麻疹为例,估算麻疹免疫实施前(1951-1964)年及近期(2000-2014年)两个阶段的传染率及其季节性,并分析免疫实施后传染率季节性发生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时间序列SIR(Time Series 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TSIR))模型估算随时间变化的麻疹传染率。结果显示青岛市麻疹传染率在两个阶段均具有显著的年季节性。近15年青岛市麻疹传染率季节性峰值明显后移,从免疫实施前的12月后移至2月,这可能与近几十年出现的春运现象有关。青岛市麻疹在免疫实施前和近年的传染率季节性幅度远大于麻疹在欧洲及非洲国家的传染率季节性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传染率季节性 发病数周期性 免疫
下载PDF
中国各省、自治区与直辖市手足口病传染率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燕芬 王旭峰 赵继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9年第3期79-86,共8页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手足口病为研究对象,估算各地手足口病传染率及其季节性,分析可能对季节性有影响的因素。采用时间序列SIR(Time Series 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TSIR))模型,并应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Markovch...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手足口病为研究对象,估算各地手足口病传染率及其季节性,分析可能对季节性有影响的因素。采用时间序列SIR(Time Series 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TSIR))模型,并应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Markovchain Monte Carlo,MCMC)估算模型中参数,分析各地月手足口病传染率及季节性,最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气候、假期和春运对手足口病传染率季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手足口病传染率都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传染率峰值发生时间,可以将各省归类到4个区域:东南地区峰值在2月~3月,各省传染率季节性多与春运有关;西北地区峰值在4月,传染率季节性主要受相对湿度和春运的影响;北方地区峰值在5月,季节性则受平均气温、暑假和春运的影响;西藏自治区峰值则在8月,其传染率季节性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率季节性 气候因素 开学放假 春运
下载PDF
安徽省间日疟传染率分析
4
作者 白迪 周武略 赵继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9,共7页
间日疟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仍普遍存在,但对间日疟的传播动态的研究仍极其有限。以安徽省间日疟为例,估算蚊子叮咬率、间日疟的传染率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并进一步分析传染率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人类与蚊子相耦合的SIR-SI(Susce... 间日疟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仍普遍存在,但对间日疟的传播动态的研究仍极其有限。以安徽省间日疟为例,估算蚊子叮咬率、间日疟的传染率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并进一步分析传染率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人类与蚊子相耦合的SIR-SI(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Susceptible Infected)模型对间日疟的传播动态建模,估算随时间变化的蚊子叮咬率以及传染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温度和降水量对蚊子叮咬率和间日疟传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日疟蚊子叮咬率和传染率有显著的年季节性(季节性幅度为42.4%);间日疟传染率受到温度(p值为7.23e-11)以及降水量(p值为0.004)的显著影响;间日疟发病数受传染率的影响不仅呈现每年一个周期的特点,由于易感者人数的变化,还存在多年一个大周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传染率季节性 温度 降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