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手稿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全功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0,F0003,共8页
翻译手稿一般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未正式出版的译文。翻译手稿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有利于揭示译文的生成过程、译者的决策过程以及继承与发扬翻译家精神。国内近十年产生了一批相关成果,集中在现当代著名作家兼翻... 翻译手稿一般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未正式出版的译文。翻译手稿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有利于揭示译文的生成过程、译者的决策过程以及继承与发扬翻译家精神。国内近十年产生了一批相关成果,集中在现当代著名作家兼翻译家、翻译家以及明清传教士汉学家的翻译手稿上,个案研究居多,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有待加强。在提高翻译家手稿保护意识的基础上,未来的研究趋向在于强化翻译生成研究以及翻译修改的定量研究,充分利用翻译手稿和译者通信等相关副文本把译者研究、文本研究和文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把普通译者的翻译手稿也纳入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手稿 翻译修改 翻译生成研究 翻译家精神
原文传递
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的历时修订研究: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汨 谢亚鑫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毛泽东诗词英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新译重译不断,其中许渊冲英译本存在数个版本,但鲜有研究历时考察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论述了翻译修订研究和翻译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许渊冲1972、1993以及2020年三个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毛泽东诗词英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新译重译不断,其中许渊冲英译本存在数个版本,但鲜有研究历时考察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论述了翻译修订研究和翻译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许渊冲1972、1993以及2020年三个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之间的修订差异并寻找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许渊冲的修订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前者集中于标点润色和韵式修改等,而后者则关注文意深化和错译修正等,产生差异的原因包括毛泽东诗词本身价值重大、许渊冲对语言规范变化的遵循及其翻译理念的展现。本文也借此呼吁重视译文版本考察,呈现翻译家精神,进而拓展翻译史和翻译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毛泽东诗词英译 翻译修订 发现与启示
下载PDF
合作自译视角下的《永远的尹雪艳》重译研究
3
作者 车丽洁 张倩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重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研究聚焦同一原作被再次翻译到同一目的语的情形,以白先勇中文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的柯丽德和余国藩首译本及合作自译重译本为语料,对比两个译本之间的差异,并从合作自译视角探究重译本的特征及其成... 重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研究聚焦同一原作被再次翻译到同一目的语的情形,以白先勇中文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的柯丽德和余国藩首译本及合作自译重译本为语料,对比两个译本之间的差异,并从合作自译视角探究重译本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因受译者身份、翻译动机、目标读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重译本虽然存在少量对原文的偏离,但总体上仍比首译本更贴近原文。本研究旨在丰富重译研究的视角,进而深化对重译相关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的尹雪艳》 合作自译 重译 翻译修改
下载PDF
中国政治话语对外翻译政策研究:机制与成效——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项目为例
4
作者 张汨 张威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翻译政策是翻译机构保证翻译项目顺利开展而制定的规则,当前语境下中国政治话语译介活动的翻译政策探讨则相对阙如。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项目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译者口述整理该项目翻译政策机制,同时以核心概念“以……为... 翻译政策是翻译机构保证翻译项目顺利开展而制定的规则,当前语境下中国政治话语译介活动的翻译政策探讨则相对阙如。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项目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译者口述整理该项目翻译政策机制,同时以核心概念“以……为核心”英译修订为个案,通过母语读者调查检验翻译政策成效。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项目翻译政策制定合理,翻译管理、翻译实践和翻译信念相辅相成,核心概念修订接受效果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政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翻译修订 核心概念 读者接受 口述史
原文传递
翻译修改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5
作者 冯全功 朱含汐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发现翻译修改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1)通过翻译手稿、不同时期的译本、译者与其他翻译行动者的通信等档案材料分析修改内容、动因与效果,研究对象主要为文学翻译;2)通过问卷、访谈、有声思维、键盘记录、眼...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发现翻译修改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1)通过翻译手稿、不同时期的译本、译者与其他翻译行动者的通信等档案材料分析修改内容、动因与效果,研究对象主要为文学翻译;2)通过问卷、访谈、有声思维、键盘记录、眼动跟踪等实证手段探索译者的认知行为与修改效果,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文学翻译。国内翻译修改研究的趋势与重点包括:1)加强翻译修改的实证研究,推进翻译修改能力与教学研究;2)继续推进基于翻译手稿、译者通信等原始档案的翻译修改研究,探索翻译文本的生成过程;3)注重翻译修改的理论研究,优化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修改 翻译过程 翻译手稿
下载PDF
许渊冲英译修订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革命形象建构研究
6
作者 张汨 谢亚鑫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越来越注重中国形象在海外的建构,除了中国文学之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论著等也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做好此类文本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研究对象,通过许...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越来越注重中国形象在海外的建构,除了中国文学之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论著等也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做好此类文本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为研究对象,通过许渊冲三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历时修订来探究译者对作品里中国革命形象的不断建构。研究发现,许渊冲在译文修订过程中主要通过强化、校正和补充的方法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毛泽东诗词内涵、感知中国革命形象,而这与时代需求、重译要求以及译者追求的影响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英译 中国革命形象 许渊冲 翻译修订
原文传递
许渊冲莎剧翻译的动态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基于《安东尼与克柳葩》翻译手稿的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汨 朱艺雯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2年第2期82-92,共11页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关注译者的翻译决策,但现有研究往往聚焦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静态对比,甚少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动态选择。本文首先论述了基于翻译手稿开展译者行为批评的意义,接着以许渊冲《安东尼与克柳葩》...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关注译者的翻译决策,但现有研究往往聚焦来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静态对比,甚少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动态选择。本文首先论述了基于翻译手稿开展译者行为批评的意义,接着以许渊冲《安东尼与克柳葩》翻译手稿为例,通过修订处动态呈现其在莎剧翻译过程中决策倾向,并借助许渊冲相关论述寻求解释。研究发现,许渊冲翻译手稿修订处展现其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中偏向务实一端,即遵循“务实为上、务实兼顾求真”的翻译原则,更多地关注译文可接受性,这一翻译原则的选定受社会背景、译者因素和读者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译者行为批评 许渊冲 翻译手稿 翻译修订 “求真—务实”
原文传递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改译研究——基于《中国文学》期刊版和全译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全功 刘佳盈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19年第1期79-91,共13页
翻译修改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自我改译。1964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刊载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红楼梦》的九个章回,目前已属稀缺资料。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杨译《红楼梦》的期刊版和全译版,从前言内容、书名翻译、回目翻译... 翻译修改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自我改译。1964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刊载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红楼梦》的九个章回,目前已属稀缺资料。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杨译《红楼梦》的期刊版和全译版,从前言内容、书名翻译、回目翻译以及具体内容(包括措辞、句子、诗歌等)的翻译探讨其前后的改译过程,发现其改译的动因包括底本的选择,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译者自发性的修改,其中自发性修改的数量最多。杨氏夫妇的自发性修改是翻译家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当下译者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修改 自我改译 《红楼梦》 杨宪益与戴乃迭
原文传递
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翻译过程研究——以刘士聪的改译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全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9,共9页
笔者与刘士聪合译的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已由美国海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被纳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文主要论述整个译文的生成过程,聚焦于刘士聪对笔者初译的深度修改,具体包括标题重拟、诗学调整、比喻... 笔者与刘士聪合译的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已由美国海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被纳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文主要论述整个译文的生成过程,聚焦于刘士聪对笔者初译的深度修改,具体包括标题重拟、诗学调整、比喻删减、句子建构、措辞选择、话语增添等几个方面,进而总结笔者在这次翻译经历中的一些切身感悟,以期对青年译者(尤其是汉译英方面的)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着月光的行板》 翻译过程 刘士聪 改译
下载PDF
理雅各重译《诗经》中的翻译修改研究——以《国风》英译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全功 董文洁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本文选取理雅各1871年散体版和1876年韵体版《诗经·国风》中的160首诗的英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理雅各《诗经》重译中的翻译修改。在宏观层面,理雅各删除了散体版中所有的中文和脚注,将182页的前言缩减到57页,韵体版皆有韵脚,... 本文选取理雅各1871年散体版和1876年韵体版《诗经·国风》中的160首诗的英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理雅各《诗经》重译中的翻译修改。在宏观层面,理雅各删除了散体版中所有的中文和脚注,将182页的前言缩减到57页,韵体版皆有韵脚,并对译诗的格式作了调整,采用了不同的缩进和对齐格式。微观层面的修改主要包括同一意象的不同翻译、"兴"体的显化处理以及修辞格的主动添加,并对典型例子进行了评析。理雅各之所以重译《诗经》主要在于他身份的变化、对大众读者的照顾以及自身诗学观念的调整。这种修改与重译有利于《诗经》在西方世界的广泛传播及其经典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诗经》 重译 翻译修改
原文传递
学生译员与专业译员汉英翻译修订行为对比研究——基于MS Word修订功能和后续访谈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张汨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32-40,共9页
翻译修订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汉英互译修订行为的研究关注较少。使用MS Word修订功能并结合后续访谈,以经济类综合性文本为例,归纳了66名学生译员以及4名专业译员在汉译英过程中的修订行为特点。研究发现:... 翻译修订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汉英互译修订行为的研究关注较少。使用MS Word修订功能并结合后续访谈,以经济类综合性文本为例,归纳了66名学生译员以及4名专业译员在汉译英过程中的修订行为特点。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学生译员与专业译员均在转换问题上修订比例最高,而在内容问题上未出现修订行为;(2)相对而言,专业译员关注了呈现问题而学生译员则没有涉及此方面,且专业译员对语言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学生译员。研究结果可以为学生译员的翻译修订能力培养提供借鉴,使其尽早适应翻译市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修订 汉英翻译 学生译员 专业译员
下载PDF
译员自我校核对译文质量影响研究——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汉英翻译为例
12
作者 张倩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按照完成校核活动的人员,翻译校核可分为自我校核和他人校核。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汉英翻译为例,本文以实证的方式探索译员在译后阶段的自我校核对译文质量的影响,试图回答译员自校对其译文质量影响的程度和影响的方面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 译员 翻译校核 自校 译文质量
原文传递
无可取代的翻译人工审校:策略与实例
13
作者 申迎丽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在技术时代,由于译文初稿已经基本确保先期解决了漏译问题,解决了格式、术语甚至表达句式等一致性问题,人工审校似乎变得轻省,但实际上遗留给审校环节的问题变得更加隐蔽,更加具有难度,人工审校也因而变得更为重要,而这也正凸显了人工... 在技术时代,由于译文初稿已经基本确保先期解决了漏译问题,解决了格式、术语甚至表达句式等一致性问题,人工审校似乎变得轻省,但实际上遗留给审校环节的问题变得更加隐蔽,更加具有难度,人工审校也因而变得更为重要,而这也正凸显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智慧的价值。审校者作为翻译末端把关者,可以适度采用大胆的活校策略,在操作上着重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解决遣词、用词不够准确,语序、句式不够灵活地道,原文情感态度理解不到位、译文立场表达不清晰的问题。审校信息反馈给译者,有助于建立译校良性沟通。而审校技巧较早融入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和自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审校 策略 策略应用 翻译教学
原文传递
林语堂《浮生六记》自我改译研究——基于两个英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全功 王娅婷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9-120,160,共13页
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在国内外都广受欢迎。中国发行的版本大多以1939年西风社出版的《浮生六记》为依据,而在国外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了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林译《浮生六记》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通... 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在国内外都广受欢迎。中国发行的版本大多以1939年西风社出版的《浮生六记》为依据,而在国外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了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林译《浮生六记》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通过对比1939年与1942年的版本不难发现林语堂对前译进行了许多修改,这些修改大致可分为两类,即译者对译文的进一步润色以及针对不同的发行环境而对译文进行的修改,涉及措辞置换、句子重组、语篇调整、文化负载话语重译等多个方面。林语堂不厌其改、精益求精的翻译家精神以及对接受语境的精准把握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自我改译 翻译家精神
下载PDF
数据导引——Data Paper的概念辨析与译名修正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国彬 郑霞 付映宏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期24-34,共11页
[目的/意义]在科学数据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描述与介绍科学数据的"Data Paper"已从理念构想发展成为科研学术界可获取的一种新型出版物。国内学者也已将"Data Paper"纳入研究视野。然而,当前我国学界使用"数... [目的/意义]在科学数据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描述与介绍科学数据的"Data Paper"已从理念构想发展成为科研学术界可获取的一种新型出版物。国内学者也已将"Data Paper"纳入研究视野。然而,当前我国学界使用"数据论文"作为"Data Paper"的中译名并未能确切反映"Data Paper"的内涵边界与功能定位。明晰"Data Paper"的概念并使用更为贴切的中文译名将有利于推动"Data Paper"理论研究的更加规范化和严谨化。[方法/过程]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概念边界、内容要素、内在属性和功能定位等4个维度,剖析"Data Paper"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Data Paper"不具有独立性,是其所描述的科学数据集的"附件";"Data Paper"更强调说明性和介绍性;"Data Paper"描述的对象具有过程性,而不具有结论性。因此,将"Data Paper"简单翻译为"数据论文",一是未能准确揭示"Data Paper"的概念内涵与功能属性,二是容易将之理解为一种"新型的(学术)论文",而使用"数据导引"替代"数据论文"作为"Data Paper"的中文译名将更为精准贴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导引 数据论文 概念辨析 译名修正
下载PDF
林语堂《卖花女》自我改译研究
16
作者 冯智强 李晨羚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6期95-104,共10页
林语堂于1931年首译出版了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重要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并于1943年修订再版,此后多次重印发行。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译本,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改译现象:林语堂通过语词的直白化、措辞的口语化与语句的动态化使译文进... 林语堂于1931年首译出版了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重要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并于1943年修订再版,此后多次重印发行。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译本,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改译现象:林语堂通过语词的直白化、措辞的口语化与语句的动态化使译文进一步还原了人物形象;通过语词的现代化、措辞的简化与语句的去直译化使译文更加紧跟时代步伐;通过语词内涵的显化、措辞的规范化与语句的复直译化使译文更加体现读者意识。这些改译使得全书更具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读性。同时,本文也对《卖花女》自我改译效果与其背后的翻译观进行探究,对修订本中的欠妥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花女》 自我改译 策略与效果 问题与思考
下载PDF
刘宓庆著《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述评
17
作者 王建国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4,F0003,63,共3页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英对比与翻译的著作。本文着重介绍了其修订本《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增补部分,并简评了书中的主要观点以及当前汉英对比与翻译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 增补 简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