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许云波 张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抗体检验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配型到阴性或弱阳性供者标本纳入相合亚组,多... 目的探讨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抗体检验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配型到阴性或弱阳性供者标本纳入相合亚组,多次配型均为阳性供者标本纳入不合亚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首次输注后,相合亚组与不合亚组本次输注后,1 h、24 h血小板校正增高计数(CCI)及血小板回收率(PPR)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1 h、24 h血小板CCI及PPR与血小板抗体检验、交叉配型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相合亚组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亚组(P<0.05)。血小板抗体测试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交叉配型试验结果与1 h CCI、24 h CCI、1 h PPR、24 h PP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结果与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关系较为密切,临床需积极开展上述试验以避免不必要的血小板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输血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 输注效果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次数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抗体筛查阳性率及输注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王中正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输注次数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抗体筛查阳性率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DIC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我院同期无输血史的择期行外科手术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再将研究组... 目的探究血小板输注次数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抗体筛查阳性率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DIC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我院同期无输血史的择期行外科手术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再将研究组患者根据血小板输注次数分为三个亚组:A组(≤3次,32例)、B组(4~8次,39例),C组(>8次,21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研究组三个亚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差异,记录三个亚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输注效果差异,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阴性患者输注效果及不同抗体阳性患者输注效果差异,分析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CCI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亚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注血小板后CCI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C组、B组、A组,C组患者PTR率高于A组、B组(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PTR率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P<0.05);血小板不同抗体阳性患者PT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患者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348,P<0.05),与患者输注后CCI值呈负相关(r=-0.241,P<0.05)。结论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率也随之增加,而CCI值降低,且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体 输注效果 筛查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输血的用血情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兰允平 万文华 宋炜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2期99-101,共3页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下腰椎骨折手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同种异体输血的用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下腰椎骨折手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同种异体输血的用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同种异体输血方式,观察组则行回收式自体输血,对两组用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率3.33%,对照组感染率20.00%,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输血量、回收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同种异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具有术后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血液回收等特点,值得在腰椎骨折手术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手术 回收式自体输血 同种异体输血 腰-硬联合麻醉 用血效果
下载PDF
滤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质量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聚林 罗志 +3 位作者 谢苇 何伟兰 刘振北 潘汉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滤白)血液成分,尤其是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品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全血91袋、滤白细胞全血90袋、悬浮红细胞(悬红)76袋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少白悬红)82袋(无缝接驳法34袋、连袋法48袋),检测并比较全血...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滤白)血液成分,尤其是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品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全血91袋、滤白细胞全血90袋、悬浮红细胞(悬红)76袋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少白悬红)82袋(无缝接驳法34袋、连袋法48袋),检测并比较全血与滤白全血、2种方法制备的滤白全血、悬红与少白悬红的理化指标;随机收集4家医院近10年间的145名输注悬红与329名输注少白悬红(包括2种方法制备的少白悬红)患者的输血资料,对疗效做对比分析。结果滤白全血未见红细胞溶血现象,其血浆FHb和血液pH、K+、Na+较全血无明显变化[分别为(0.19±0.10)g/L、6.88±0.06、(19.78±4.01)mmol/L和(141.62±8.10)mmol/L];无缝接驳法与连袋法制备的滤白全血的血浆FHb分别为(0.10±0.097)、(0.16±0.13)g/L(P>0.05);无缝接驳法、连袋法制备的少白悬红及悬红三者的容量和Hct比较:分别为(144.01±11.54)、(152.45±15.39)和(158.71±10.69)m l,0.48±0.03、0.50±0.03、0.53±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过滤法白细胞清除率高达3 log10,残余白细胞可低至10-6。内科、外科和非出血性等输血患者比较,输注少白悬红者与输注悬红者的输后RBC和Hb的中位数(M)分别为(0.55vs0.42)、(0.37vs0.28)、(0.62vs0.50)×1012/L和(14.5vs13.5)、(12vs8)、(18.43vs15.86)g/L。结论无缝接驳法与连袋滤器法制备的滤白全血和少白悬红品质稳定可靠,少白悬红细胞的输注效果好于悬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除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血制品 质量 输血效果
下载PDF
临床常规Rh表型检测及配合性输血必要性和疗效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沈健 施欣蔚 +3 位作者 陈秉宇 王彬 王震 杜垚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统计Rh表型不同分型在住院人群中的分布趋势,探讨常规检查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对临床输血必要性及实施Rh同表型配合性输血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Rh表型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检测方法,将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结果录入输血... 目的统计Rh表型不同分型在住院人群中的分布趋势,探讨常规检查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对临床输血必要性及实施Rh同表型配合性输血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Rh表型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检测方法,将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结果录入输血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建立Rh表型数据库,计算机信息化自动配伍进行配合性配血。结果 48 539份血标本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 DEe>Cc Dee>cc DEE>cc DEe>CCDEe>Cc DEE>cc Dee>CCDEE。对5 813例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进行Rh配合性输血,无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2组输血产生的Rh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生成由21例明显下降为3例,其抗体生成率由0.65%明显下降为0.12%,2组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由31例明显下降为9例,其输血反应率由0.96%明显下降为0.35%。结论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Rh同型配合性输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及预防患者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有利于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和风险,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提高输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配合性输血 输注疗效
原文传递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患者输血疗效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段秉政 王淑莲 +2 位作者 连俊慧 陶琳 高玉云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对输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临床上DAT阳性需输血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DAT阴性需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对60例DAT阳性标本作抗体及补体分型试验和抗体强度测定,并对两组患者以及DAT阳...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对输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临床上DAT阳性需输血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DAT阴性需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对60例DAT阳性标本作抗体及补体分型试验和抗体强度测定,并对两组患者以及DAT阳性抗体不同类型与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显效率对比分析。结果DAT阴性患者输血后有效率为88.33%、其中显效率为63.34%;DAT阳性患者输血后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率为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DAT阳性患者抗体类型以多种抗体组(含IgG+C3d及在IgG+C3d抗体基础上含有IgM、IgA型抗体和/或C3c补体)为主占61.67%、单纯IgG占20.00%、单纯C3d占18.33%;单纯C3d组输血后有效率高于单纯IgG组(P<0.05)、单纯IgG组输血后有效率高于多种抗体组(P<0.05);不同抗体强度之间比较发现,3+~4+组输血后显效率明显低于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是影响患者输血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治疗效果与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检测、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对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类型 抗体强度 输血疗效
下载PDF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段秉政 连俊慧 +2 位作者 王淑莲 陶琳 高玉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DAT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凝集强度3~4+分别为85.7%和76.2%,占比较其他疾病高;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DAT阳性患者抗体凝集强度也明显增强;DAT阳性重度贫血患者中抗体凝集强度3~4+占87.5%,而轻度贫血患者中只占13.5%;单纯C3d DAT阳性凝集强度3~4+为9.1%,而复合型IgG+IgM+C3d+C3c DAT阳性凝集强度3~4+占比为71.4%。且DAT阳性的不同凝集强度患者之间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比较,凝集强度为3~4+组增长水平明显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患者的凝集强度与疾病类型、输血次数、贫血程度和抗体及补体类型相关,且DAT阳性患者治疗效果与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阳性患者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对DAT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凝集强度 输血效果
原文传递
红细胞免疫史对血液病患者输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君 张慧 +5 位作者 侯金友 邹红蕊 张秀梅 张晓磊 卢焱坤 孙超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6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史对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7-06—2018-03输血患者4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输注有效为因变量,以既往红细胞输血量、性别、年龄、妊娠次数、临床诊断、血制品贮存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史对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7-06—2018-03输血患者4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输注有效为因变量,以既往红细胞输血量、性别、年龄、妊娠次数、临床诊断、血制品贮存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层研究既往红细胞输血量、妊娠次数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红细胞输注无效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1)血液科输注无效率为30.3%(131/433),其中男性无效率为34.3%(86/251),高于女性无效率24.7%(45/182);输注无效率随着既往红细胞输注量和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不同临床诊断输注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红细胞免疫史影响输血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既往输血量10~19袋、≥20袋、妊娠次数与输注无效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3.89(95%CI:1.73~8.74)、7.79(95%CI:3.42~17.78)、2.35(95%CI:1.60~3.46)。男性既往输血量10~19袋、≥20袋与输注无效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4.86(95%CI:1.76~13.40)、7.89(95%CI:2.75~22.61)。女性既往输血量≥20袋、妊娠次数与输注无效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8.87(95%CI:2.01~39.03)、7.72(95%CI:3.27~18.22);交互作用后10~19袋×妊娠次数、≥20袋×妊娠次数与输注无效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79(95%CI:1.62~4.79)、4.52(95%CI:2.44~8.34)。结论:既往输血量增加、妊娠次数增加,且针对女性患者而言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与输注无效正相关,红细胞免疫史是血液病患者发生输血无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免疫史 输注效果 LOGISTIC回归分析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奎杰 周金安 +1 位作者 占少华 李爱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6期789-790,共2页
目的:比较储存式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输血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两组择期手术的肝癌患者,术中分别输注自体血和异体血400ml,比较术前、术后1、3d的RBC、Hb、HCT、STB、UCB、K+。结果:2组患者术后1d各项检测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比较储存式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输血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两组择期手术的肝癌患者,术中分别输注自体血和异体血400ml,比较术前、术后1、3d的RBC、Hb、HCT、STB、UCB、K+。结果:2组患者术后1d各项检测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d试验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血输血患者较异体输血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红细胞破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式自体输血 肝癌 输血效果
原文传递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评估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杜娟 孙俊波 刘欢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n=28)和阴性组(n=42).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输注无效率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发生率.结果:阳性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后1h、1d时的血小板CCI值均低于阴性组,输注无效率、NHTR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对于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抗体阳性会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输血 血小板抗体检测 输注效果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波 陈慧园 +4 位作者 张朝霞 梁静 陈苒 石雪梅 原霞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8例输血治疗的创伤性失血患者,根据输血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500)及无效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8例输血治疗的创伤性失血患者,根据输血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500)及无效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等常用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相关因素预测输血疗效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组患者的年龄、ISS评分及NLR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SBP、DBP、呼吸频率、GCS评分、Hb、PLT及APTT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P均<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创伤类型等因素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示高GCS值(OR=0.804,95%CI:0.707-0.913),高Hb(OR=0.937,95%CI:0.908-0.967)、PLT水平(OR=0.984,95%CI:0.976-0.992)是影响输血疗效的保护因素,而高ISS值(OR=1.288,95%CI:1.128-1.471),高NLR(OR=4.434,95%CI:2.905-6.766)及APTT水平(OR=1.087,95%CI:1.033-1.145)是影响输血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示NLR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GCS、ISS、Hb、APTT及PLT(Z=3.627,3.487,2.860,3.903,3.030;P均<0.05),其中NLR诊断的最佳截点为4.41,此时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67.0%。结论NLR作为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疗效的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值 创伤性失血 输血疗效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单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雨露 《中外医疗》 2017年第9期37-38,4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方便选择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据其血小板分离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 目的对比分析单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方便选择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据其血小板分离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手工分离血小板,观察组予以单采分血小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输注有效率(73.33%)较观察组(9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较观察组(20.00%)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单采还是手工分离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而言均具有提高患者血小板指数的作用,但相较而言,单采输注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手工分离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输注效果
下载PDF
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玥 顾小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 分析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3次以上(含3次)输注血小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CI和PPR值及结合临床出血症状判断患者输注血小板疗效,通过单因素分析探讨患者血小板... 目的 分析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3次以上(含3次)输注血小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CI和PPR值及结合临床出血症状判断患者输注血小板疗效,通过单因素分析探讨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输注血小板次数以及患者性别、血型、是否用抗过敏药、脾大、放化疗、输血不良反应、乙肝病毒感染等是否为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无效(PTR)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322次,其中有效血小板输注272例次,输注有效率为84.47%;无效血小板输注50例次,输注无效率为15.53%。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患者血小板抗体、性别、输注前是否用抗过敏药、脾大、输血不良反应、乙肝病毒感染单因素分析,P值均小于0.05;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患者年龄、血型、放化疗、输注次数、细菌培养单因素分析,P值均大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血小板抗体阳性、脾大、输血不良反应、乙肝病毒感染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输注前应用抗过敏药则可以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OR<1,P<0.05)。结论 女性、脾大、输血不良反应、乙肝病毒感染、血小板抗体阳性等是多次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过敏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可能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输注无效的发生。对于临床需要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前,临床医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提前干预,对症治疗后再进行血小板输注,以提高输注疗效,节约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输注 输注疗效 影响因素 血小板
下载PDF
输注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治疗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飞环 张普山 +2 位作者 杨恒 李希明 叶汉深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83-786,共4页
目的比较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及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行血小板输注治疗且年龄<0.5岁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共164人,按输注血小... 目的比较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及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行血小板输注治疗且年龄<0.5岁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共164人,按输注血小板的种类分为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输组(简称手工组)(n=69),输注机采血小板组(简称机采组)(n=95),2组患儿性别、年龄相似(P>0.05);比较2组的血小板输注量、输后1和24 h血小板计数(Plt)、输血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分析这2种血小板制剂在临床重症患儿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机采组与手工组比较,输注前、输注后1和24 h平均Plt(×10~9/L)分别为:132±93 vs 81±72, 210±127vs 134±104和160±99 vs 118±90(P<0.05);1和24 h CCI分别为:33.8±33.8 vs 25.3±35.2、19.2±25.3 vs 22.2±34.6(P>0.05);1和24 h PPR(%)分别为:40.9±39.9 vs 35.1±51.5、22.2±29.7 vs 30.9±50.3(P>0.05)。而且2组1和24 h的CCI和PPR测定有效率(73.7%vs 62.3%,66.3%vs 52.2%和55.8%vs 59.4%,45.3%vs 40.6%)相近(P>0.05)。同时2组入选患儿输注血小板后临床观察均无输血反应发生。结论手工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治疗婴幼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相近;临床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这2种血小板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手工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症 婴幼儿 输注效果 血小板制剂
下载PDF
抗-HI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春娅 张晓娟 +4 位作者 王金慧 刘晓敏 刘洋 于洋 汪德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探讨抗-HI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该院4例抗-HI抗体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并对临床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例患者均为ABO血型,其... 目的探讨抗-HI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11月该院4例抗-HI抗体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并对临床输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例患者均为ABO血型,其中A型RhD阳性2例,AB型RhD阳性2例。抗人球蛋白法的筛查结果均为弱阳性,盐水试管法的筛查结果均为阳性。在盐水介质条件下,4例患者血清与16系谱细胞反应结果均为阳性,与自身红细胞反应结果均为阴性;在抗人球蛋白介质条件下,4例患者血清与16系谱细胞反应结果除1例弱阳性外均为阴性,与自身红细胞反应结果均为阴性。2例治疗用血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上升达到预期效果,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为抗-HI抗体阳性患者输血时,应选择ABO同型且盐水试管法及抗人球蛋白法配血结果均相合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I IgM类抗体 输血效果
下载PDF
红细胞保存时长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输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鹏 侯振娇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8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保存时长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开封市6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6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3d组和17 d组,每组34例.3d组患儿接受采血3d后的去白细胞... 目的 探讨红细胞保存时长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开封市6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6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3d组和17 d组,每组34例.3d组患儿接受采血3d后的去白细胞红细胞,17 d组患儿接受采血17 d后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比较两组患儿输血前、输血后24h以及输血后14 d血红蛋白的浓度、每千克体质量的血红蛋白浓度提升情况及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输血后24h,3d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17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14 d,两组患儿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儿输血后24h以及输血后14 d每千克体质量血红蛋白提升量显著高于17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d组患儿溶血反应、皮疹及非溶血型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低于17 d组,3d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显著低于17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存3d的红细胞提升血红蛋白的效果显著高于保存17 d的红细胞,且保存3d的红细胞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保存17 d的红细胞,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治疗尽量选用新鲜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保存时长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输血效果
原文传递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淼 高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799-80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因素,为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血小板输注病例资料,从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3种角度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结果:不同类型疾病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同,血...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因素,为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血小板输注病例资料,从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3种角度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结果:不同类型疾病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同,血液科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最高,其次为消化内科和妇产科,手术外科与肿瘤科最低;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降低;单采新鲜血小板输注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输注。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成因复杂,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均可影响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输注效果
下载PDF
术前贫血对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红细胞输注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漆宇 张利 +2 位作者 杨俊龙 吴雅娟 袁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前贫血对间隔缺损矫治术患儿围术期红细胞输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2月—2022年3月208名18岁以下间隔缺损(室间隔、房间隔、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病历资料。按术前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52例)和非...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前贫血对间隔缺损矫治术患儿围术期红细胞输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2月—2022年3月208名18岁以下间隔缺损(室间隔、房间隔、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病历资料。按术前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52例)和非贫血组(156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术前、术中、术后输血情况,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本组间隔缺损患儿术前贫血发生率为25.0%(52/208),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年龄(岁)0.67(0.33,2)vs 2(1,3),术前体重(kg)6.5(5,10)vs 10.5(8,14),血红蛋白(g/L)102(91.5,107)vs 127(121,134),均P<0.05。术前、术中、术后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输血率:11.54%(6/52)vs 0%(0/156)、92.31%(48/52)vs 72.44%(113/156)、51.92%(27/52)vs 25.0%(39/156),均P<0.05。贫血组vs非贫血组术后ICU停留时间(d)3(2,6)vs 2(2,3),平均住院日19(13,25)vs 14(11,18)d,P<0.05。结论术前贫血是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延长术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贫血 间隔缺损 围术期 输血影响 患者血液管理
下载PDF
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临床应用观察
19
作者 刘娟 赵丽娟 +2 位作者 潘枫 熊德琼 张泽君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比较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探讨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2011至2012年临床血小板用量,其中134例患者输用6756U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62例患者输用2230U冰冻... 目的比较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探讨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2011至2012年临床血小板用量,其中134例患者输用6756U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62例患者输用2230U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通过输注24h后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临床出血症状有无改善、有无输血反应等进行输注后疗效判断。结果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输注24h后CCI和PP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输注后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和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输血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大出血、产科出血和各种疑难大手术中,输注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即刻止血效果优于输注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而预防性输注或以提升血小板计数为目的的输注则是新鲜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优于冰冻手工汇集滤白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手工汇集滤白 输注疗效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调查分析
20
作者 权小玲 崔海洋 +2 位作者 陈岗 胡建敏 蒋军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3期494-495,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根据血小板输注次数将70例116次输注血小板的HFRS患者分为3组,进行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进行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结果:... 目的:调查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根据血小板输注次数将70例116次输注血小板的HFRS患者分为3组,进行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进行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结果:3组患者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次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2次组,3次组有效率最低,平均有效率为37.93%。结论:HFRS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差,且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小板 输注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